新書推薦:

《
数字文化:公共空间、平台与算法
》
售價:HK$
108.9

《
明代一条鞭法(精)--梁方仲著作集
》
售價:HK$
85.8

《
自我与本我:弗洛伊德经典心理学著作(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74.8

《
消费是什么 : 关于消费主义的社会学研究(一本书告诉你为什么买买买之后也有巨大空虚感)
》
售價:HK$
64.9

《
人类简史系列(白金纪念版)(套装共4册)
》
售價:HK$
347.6

《
深度学习推荐系统2.0
》
售價:HK$
140.8

《
小欢喜2:南京爱情故事
》
售價:HK$
75.9

《
分解工作法:聪明人如何解决复杂问题
》
售價:HK$
65.8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湘南一家农业龙头企业下乡流转土地、经营农业的实践为切入点,讨论了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后,如何通过整合当地农户来实现资本积累,以及农业资本化如何影响家庭农业和村庄分化。本书将农业产业化置于中国农业转型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从农资市场变迁、农机服务市场的兴起等角度讨论了农业生产资料商品化的内在机制。书中也对国家在农业转型中的角色进行了讨论。通过对中国农业转型的探讨,本书试图回应当下关于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争论,以及世界农政研究领域关于家庭农业性质的理论争论。此外,目前关于农业转型的研究多从农业经济学视角切入,本书则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资源展开讨论,研究发现也不同于主流农业经济学的解读,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
關於作者: |
陈义媛,博士,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2015年5月获得香港理工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2015年9月入职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的农业转型、乡村治理等。
|
目錄:
|
第一章当代中国的农政问题/1
一关于中国农业转型问题的争论/4
二农政问题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7
三研究问题/11
四田野点概况与案例基本情况/13
五本书章节安排/16
第二章农村商品关系的扩展:农资市场的变迁/19
一农村生活资料商品化与生产资料商品化/24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资流通体系变迁/36
三农业转型显性路径与隐性路径的交织/49
四结论与讨论/51
第三章农业中的隐蔽雇佣关系与资本积累/53
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与争论/55
二龙头企业的土地经营策略调整:从横向一体化到纵向一体化/59
三农业中的资本积累:龙头企业在农业上游和下游环节的盈利/63
四农业资本连构家庭农场:隐蔽雇佣关系的形成/66
五结论与讨论/74
第四章资本下乡的社会困境与社会基础/79
一资本下乡遭遇的社会困境及其原因/85
二对家庭农场主的吸纳:资本对村庄社会资源的利用与动员/89
三结论/100
第五章资本下乡对农村分化的形塑:对家庭农业的外部挤压/103
一列宁-恰亚诺夫之争/106
二资本式家庭农场的出现与特征/108
三资本式家庭农场的产生机制/112
四资本式家庭农场产生的条件/121
五农业经营主体分化的再思考/125
六结论与讨论/131
第六章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兴起:对家庭农业的内部挤压/135
一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兴起与争论/137
二中国农业机械化的不同阶段及特点/143
三农机服务市场的内在机制/148
四农机作业服务市场对家庭农业的挤压/160
五结论与讨论/162
第七章中国农业转型中的国家角色/165
一项目制与地方财政/168
二行政化的土地流转与市场化的土地流转/174
三企业的政治任务与政府扶持/179
四结论/184
第八章结论与讨论/187
一农业转型的显性路径:大规模土地经营的内在逻辑/191
二农业转型的隐性路径: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内在逻辑/193
三重新理解家庭农业的存续/197
四农业转型的另一种可能:小农户的组织化/202
参考文献/212
后记/2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