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制造消费者
》
售價:HK$
49.5

《
精简写作:博报堂演讲撰稿人教你写出好文章(创意写作书系)
》
售價:HK$
64.9

《
从荒诞到反抗:导读加缪《局外人》和《鼠疫》(谜文库)
》
售價:HK$
65.8

《
给孩子的考古
》
售價:HK$
63.8

《
文明的重建:战后德国五十年(译林思想史)从大屠杀刽子手到爱好和平的民主主义者,揭秘战后德国五十年奇迹般的复兴之路!
》
售價:HK$
108.9

《
社会情绪的传递与互动研究:以情感符号为视角 (光明社科文库·法律与社会)
》
售價:HK$
93.5

《
推荐系统核心技术与实践
》
售價:HK$
108.9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
售價:HK$
74.8
|
編輯推薦: |
邮票是作为一种国家邮政资费的凭证而诞生的有价证券,是一种具有实用性、知识性、欣赏性、收藏性的特殊商品。邮票的方寸空间,能够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科技、经济、文化、风土人情、自然风貌等特色,这让邮票除了邮政价值之外还具有收藏价值。邮票世界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奇妙世界,蕴含着取之不尽的知识和乐趣,吸引了数以亿计的集邮爱好者。
|
內容簡介: |
《邮票鉴赏投资指南》全面介绍中国邮票的发展进程,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阐述邮票、集邮品的基本知识,并介绍邮票投资的方法与技巧,融系统的理论知识、实用的投资技巧于一体,注重邮票价值与收藏投资技巧内容的结合,能够对广大集邮爱好者、投资者有所助益。
|
關於作者: |
岳宗武,1942年出生于天津市,北京市集邮协会理事,2012年被全国集邮联评为全国集邮先进个人。主编《新中国邮票鉴赏图典》《中华人民共和国编年邮票鉴赏图典》等著作。
|
目錄:
|
第一章 邮票国家的名片
第二章 邮票的基本知识
第三章 集邮品的基本知识
第四章 中国邮票的分类
第五章 邮票的辨伪
第六章 浅谈邮票投资
第七章 邮票投资的方法与技巧
第八章 典型邮票市场行情趋势简介
在线试读第一节邮票的诞生
18世纪60年代,由于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英国国内掀起了一场工业革命,完成了从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手工业到以机器生产为基础的工厂制的过渡。继英国之后,法国、美国、德国等国家相继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制度在这些国家占据了统治地位。
英国与其他国家的早期邮政,其资费是按邮件运递路程远近和信件纸张数量计算的,主要由收件人支付。因邮费高昂,给收件人带来沉重负担。付不起邮费的人拒收邮件、拒付邮资的现象屡屡发生,加上皇家和贵族享有邮件运递免费的特权,造成邮政连年亏损,经营难以维持。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邮政制度与正在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改革邮政制度,改变邮政亏损状况,已成为英国当时社会的焦点。
1837年,从事教育工作的罗兰希尔(17951879),一天在他住的旅馆里,看到邮差给一位小姐送来一封信。小姐接过信得知是她未婚夫寄来的,便退还给了邮差,并说:对不起,我付不起邮资。这件事触动了罗兰希尔,他深感向收件人收取邮资的不合理性,这是英国邮政的一个弊端。当时任英国国会议员的罗兰希尔经过考察研究,发表了一篇题为《论邮政改革:其重要性和可行性》的文章,文章中建议取消邮件免费特权,大幅降低邮费,改革邮资交纳制度,实行预付邮资,并由寄信人承担;邮件不分远近,每重半盎司(约等于14克)收1便士,实行均一邮资制与一便士邮资法。他提出以一大小恰与邮戳相等的纸片,背面涂上胶液,略润湿后将其贴在信封右上角,作为邮资凭证。他的改革主张得到英国商民的拥护和支持。1839年8月,罗兰希尔的邮政改革主张终于作为议案提交议会上、下两院,经过激烈辩论后获得通过。1839年9月16日,维多利亚女王批准了这个提案,并任命罗兰希尔为财政部邮政顾问,负责主持邮政改革工作。
为了设计好预付邮资凭证,1839年9月6日英国财政部向全国公开征集标签(当时还不叫邮票)设计图稿。在收到的2600多份应征图案中,5位作者的4份作品获奖。罗兰希尔根据这4份作品,以选出的威廉维思设计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侧面头像图案的纪念章做原稿,用绘画颜料画了两幅邮票画稿,交查尔斯和弗雷德里克希斯父子雕刻制版,由帕金斯培根公司用皇冠水印纸印制。有背胶,无齿孔,以黑色为基调,下方印有1便士字样,所以这枚邮票也被称为黑便士。1840年1月10日,罗兰希尔的建议终于得到了施行,即一便士邮资制,人们只用一便士就可以寄一封预付邮资的信。1840年5月6日,英国正式诞生了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黑便士。从此,邮票的历史开始了。第一节 邮票的诞生
18世纪60年代,由于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英国国内掀起了一场工业革命,完成了从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手工业到以机器生产为基础的工厂制的过渡。继英国之后,法国、美国、德国等国家相继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制度在这些国家占据了统治地位。
英国与其他国家的早期邮政,其资费是按邮件运递路程远近和信件纸张数量计算的,主要由收件人支付。因邮费高昂,给收件人带来沉重负担。付不起邮费的人拒收邮件、拒付邮资的现象屡屡发生,加上皇家和贵族享有邮件运递免费的特权,造成邮政连年亏损,经营难以维持。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邮政制度与正在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改革邮政制度,改变邮政亏损状况,已成为英国当时社会的焦点。
1837年,从事教育工作的罗兰希尔(17951879),一天在他住的旅馆里,看到邮差给一位小姐送来一封信。小姐接过信得知是她未婚夫寄来的,便退还给了邮差,并说:对不起,我付不起邮资。这件事触动了罗兰希尔,他深感向收件人收取邮资的不合理性,这是英国邮政的一个弊端。当时任英国国会议员的罗兰希尔经过考察研究,发表了一篇题为《论邮政改革:其重要性和可行性》的文章,文章中建议取消邮件免费特权,大幅降低邮费,改革邮资交纳制度,实行预付邮资,并由寄信人承担;邮件不分远近,每重半盎司(约等于14克)收1便士,实行均一邮资制与一便士邮资法。他提出以一大小恰与邮戳相等的纸片,背面涂上胶液,略润湿后将其贴在信封右上角,作为邮资凭证。他的改革主张得到英国商民的拥护和支持。1839年8月,罗兰希尔的邮政改革主张终于作为议案提交议会上、下两院,经过激烈辩论后获得通过。1839年9月16日,维多利亚女王批准了这个提案,并任命罗兰希尔为财政部邮政顾问,负责主持邮政改革工作。
为了设计好预付邮资凭证,1839年9月6日英国财政部向全国公开征集标签(当时还不叫邮票)设计图稿。在收到的2600多份应征图案中,5位作者的4份作品获奖。罗兰希尔根据这4份作品,以选出的威廉维思设计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侧面头像图案的纪念章做原稿,用绘画颜料画了两幅邮票画稿,交查尔斯和弗雷德里克希斯父子雕刻制版,由帕金斯培根公司用皇冠水印纸印制。有背胶,无齿孔,以黑色为基调,下方印有1便士字样,所以这枚邮票也被称为黑便士。1840年1月10日,罗兰希尔的建议终于得到了施行,即一便士邮资制,人们只用一便士就可以寄一封预付邮资的信。1840年5月6日,英国正式诞生了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黑便士。从此,邮票的历史开始了。
黑便士邮票,全张240枚(1220),邮票规格为20mm23mm,无齿孔,有背胶,面值为1便士,每枚邮票的左右下角用英文字母标示出所在全张的位置,左下角为竖行的字母顺序AT,右下角为横行的字母顺序AL,每枚的两个字母各不相同。这种组版方法十分科学。同时还发行2便士的蓝色邮票,俗称蓝便士;另发行1便士、2便士邮资信封和邮简。为了使用方便,1841年又发行了世界上第一枚有齿孔邮票红便士。
均一邮资的实施和黑便士邮票的发行,使英国邮件收寄量呈上升趋势,邮政亏损状况开始好转。英国邮政制度改革的成功,使欧美一些国家相继仿效,1840年至1850年,巴西、美国、法国、比利时、奥地利、瑞士、西班牙、圭亚那、维多利亚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发行了邮票,促进了各国邮政业务的发展。
欧美各国邮政制度的改革,使世界邮政跨入了新的历史时期。邮票的发明、使用和传播,为集邮的兴起提供了物质基础。
2015年是邮票之父罗兰希尔诞辰二百二十周年,也是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黑便士面世一百七十五周年。中国邮政于2015年12月3日罗兰希尔诞辰二百二十周年这天,发行了罗兰希尔与黑便士邮票纪念邮资明信片,以资纪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