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你漏财了:9种逆向思维算清人生这本账
》
售價:HK$
55.8
《
我们终将老去:认识生命的第二阶段(比利时的“理查德·道金斯”,一位行为生物学家的老年有用论
》
售價:HK$
91.8
《
祛魅:对世界祛魅是一个人变强的开始
》
售價:HK$
62.7
《
家族财富传承
》
售價:HK$
154.6
《
谁是窃书之人 日本文坛新锐作家深绿野分著 无限流×悬疑×幻想小说
》
售價:HK$
55.8
《
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 第3版
》
售價:HK$
110.9
《
8秒按压告别疼痛
》
售價:HK$
87.4
《
津巴多时间心理学:挣脱束缚、改写命运的6种时间观
》
售價:HK$
77.3
編輯推薦:
加州大学、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等诸多美国名校采用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南美、印度和欧洲等地的数百门课程都已使用本书作为教材,深刻而实用,流畅又清晰
本书阐述了人格心理学的8个基本理论取向(精神分析、自我、生物学、行为主义、认知、特质、人本-存在-积极心理学、人-情境交互作用),并致力于在8个理论取向间做到一致与平衡。人类的复杂性源于各种因素,每个取向对于理解人格都有帮助。
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理论学派创始人的个性品质及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让读者能从历史的角度看人格心理学的发展,帮助读者在收获知识的同时,对“人”的思考更加全面、科学。
本书新版囊括了大量现代研究,包罗万象,引人入胜,如基于媒体及网络大数据进行的人格研究、精神分析的现代案例、促进人格理解的脑科学研究、社会认知取向的人格研究、文化与人格的相关内容等,方便读者对感兴趣领域的新兴发展进行深入探索。
內容簡介:
人格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诠释很多现象,它是描述百态人生的宝典。例如,在一些社会热点事件中,我们看到了不同人(群)显露出人格特征的差异性,关键时刻,尽显人性的善与恶,展现人格的美与丑。书中的人格心理学知识会给出你很多问题的答案:
为什么同一情境中的人会有个性差异?——人格的特质理论会帮助你分析不同人的差异特征。
危机中人为什么会出现死亡恐惧?——精神分析理论会告诉你死的本能。
不确定环境中人们为什么会轻信谣言?——认知学派会为你剖析缘由。
灾难时人们为什么会出现抢购现象?——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会说明从众行为的原理。
……
本书具有七个突出的特点:
启发读者对于人性的批判性思考。
致力于在8个基本的人格理论取向间做到一致与平衡。
将新近研究与其原初理论有机整合。
保留并扩展了文化、性别这些在同类书中常被忽视的主题。
致力于帮助读者认识到人格与他们的人生及社会重要问题密切相关。
涉及个体差异的实践应用,如帮助读者理解仇恨和恐惧的来源。
通过丰富实例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關於作者:
霍华德·S. 弗里德曼(Howard S. Friedman)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杰出的心理学教授,研究领域是人格与健康。弗里德曼博士曾荣获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优秀教学奖,2000年荣获美国西部心理学会(WPA)授予的“杰出教师奖”。他还获得了“伊丽莎白·赫洛克·贝克曼奖”,该奖项表彰那些激励学生使社会发生改变的人。他于2007—2008年荣获了美国心理科学协会(APS)颁发的 “詹姆斯·麦基恩·卡特尔奖”,该奖项表彰那些在应用心理学研究领域做出终身杰出贡献的心理学家。弗里德曼博士是美国科学促进学会(AAAS)和行为医学研究学会(ABMR)的会员,同时也是《心理健康百科》(Encyclopedia of Mental Health)的主编。弗里德曼博士还是耶鲁大学的荣誉毕业生,并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米利亚姆·W. 舒斯塔克(Miriam W. Schustack)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圣马科斯分校的心理学教授,研究领域是个体差异和计算机在学习中的使用。她曾作为学术评议会主席和代理院长于美国教育委员会工作。舒斯塔克博士曾参与和领导了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圣马科斯分校的荣誉课程(CSUSM’s Honors Program),并参与建立和推广服务学习(Service Learning)。她曾任教于哈佛大学,并荣获普林斯顿大学的荣誉毕业生称号,分别在耶鲁大学和卡耐基-梅隆大学获得了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审 校
许 燕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教授人格心理学30余年。主要专业研究领域: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与心理测评。出版《人格心理学》《人格谜题》《人格解码》《实用心理学》《压力管理策略》《心理咨询与治疗》《让孩子人格出众》等教材与著作30余部,发表论文260余篇,是心理学界享有盛誉的著名心理学家。
译 者
王 芳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担任亚洲社会心理学会秘书长,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亚洲社会心理学杂志》(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副主编。
目錄 :
序
前言
作者简介
第1章 什么是人格 1
1.1 人格与科学 2
○人格理论从何而来 4
1.2 人格理论观点概览 5
1.2.1 人格心理学研究的八大取向概述 5
1.2.2 各个理论取向的人格观点是迥然不同的吗 6
1.3 人格心理学简史 6
1.3.1 戏剧与自我展示 6
1.3.2 宗教 8
1.3.3 进化生物学 8
1.3.4 测评 9
1.3.5 现代理论 10
1.4 人格研究中的基本问题:潜意识、自我、独特性、性别、环境和文化 12
○人格是一个有用的概念吗 13
1.5 情境下的人格 13
第2章 人格测量与研究 16
2.1 测量人格 17
2.1.1 信度 18
2.1.2 结构效度 20
2.2 偏差 21
2.3 各种人格测量 23
2.3.1 自我报告测验 24
2.3.2 Q分类测验 25
2.3.3 他人评定 25
2.3.4 生理测量 27
2.3.5 行为观察 28
2.3.6 访谈 29
2.3.7 表达性行为 30
2.3.8 档案分析和传记研究 30
2.3.9 投射测验 32
2.3.10 人口统计学和生活方式信息 33
2.3.11 社交媒体在线网络分析和大数据 34
2.3.12 是否存在一种测量人格的方法 34
2.4 哪些方法无法测量人格 35
2.5 研究设计 36
2.5.1 个案研究 36
2.5.2 相关研究 37
2.5.3 实验研究 37
2.6 人格测验的伦理 38
第3章 精神分析取向的人格理论 41
3.1 精神分析的基本概念 42
3.1.1 潜意识和治疗技术 43
3.1.2 心理结构 44
3.2 性心理发展 46
3.2.1 口唇期 47
3.2.2 肛门期 47
3.2.3 生殖器期 48
3.2.4 潜伏期 50
3.2.5 生殖期 50
3.3 男性与女性 51
3.4 防御机制 52
3.4.1 压抑 53
3.4.2 反向形成 55
3.4.3 否认 57
3.4.4 投射 57
3.4.5 替代 58
3.4.6 升华 58
3.4.7 退行 59
3.4.8 合理化 60
3.5 跨文化问题 60
3.6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贡献和局限 61
3.7 实验心理学带来的现代发展 63
3.7.1 潜意识情绪和动机 64
3.7.2 自由意志的错觉 64
3.7.3 记忆增强 65
3.7.4 幼事遗忘 66
3.7.5 记忆 67
3.7.6 遗忘症 68
第4章 新精神分析和自我取向的人格理论 71
4.1 卡尔·荣格—自我 72
4.1.1 荣格理论的背景 72
4.1.2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73
4.2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个体心理学 77
4.2.1 阿德勒与弗洛伊德理论的不同点 77
4.2.2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77
4.3 卡伦·霍尼—文化和女性心理学 80
4.3.1 反对阴茎妒羡 81
4.3.2 基本焦虑 82
4.3.3 自我 82
4.3.4 神经症性的应对策略 82
4.3.5 霍尼对精神分析的贡献 83
4.4 安娜·弗洛伊德和海因兹·哈特曼—自我论述 83
4.5 客体关系理论 84
4.5.1 玛格丽特·马勒的共生论述 85
4.5.2 梅兰妮·克莱恩和海因茨·科胡特的关系论述 85
4.5.3 客体关系理论的贡献 86
4.6 埃里克·埃里克森—人生全程的自我认同和认同危机 87
4.6.1 埃里克森生平 87
4.6.2 自我认同形成和自我危机 87
4.7 自我认同的现代理论观点 91
4.7.1 个人和社会认同 91
4.7.2 目标和人生任务的作用 93
4.7.3 可能自我和追寻有意义的生活 93
第5章 生物学取向的人格理论 97
5.1 直接的遗传效应 98
5.1.1 自然选择与功能主义 98
5.1.2 安格曼综合征 99
5.1.3 行为基因组学 99
5.2 气质的遗传效应 100
5.2.1 活动性、情绪性、社交性、冲动性 101
5.2.2 艾森克的神经系统气质模型 101
5.2.3 格雷的强化敏感性人格理论 102
5.2.4 感觉寻求与成瘾倾向 102
5.3 双生子作为数据来源 104
5.3.1 弗朗西斯·高尔顿爵士的双生子研究 105
5.3.2 明尼苏达大学的双生子研究 105
5.3.3 教养及非共享环境差异 107
5.3.4 表观遗传学 108
5.3.5 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 109
5.4 性别认同与性取向 110
5.4.1 生殖优势 111
5.4.2 激素与经验 112
5.5 生物因素的调节作用 113
5.5.1 环境毒素的作用 113
5.5.2 生理疾病的作用 114
5.5.3 合法与非法药物的作用 115
5.6 环境创设的作用 116
○向性 117
5.7 他人反应的作用 118
○外表吸引力的刻板印象 118
5.8 社会生物学 119
○灰姑娘效应 120
5.9 达尔文主义与社会达尔文主义 120
5.9.1 文化、纳粹主义和“优越的种族” 121
5.9.2 人类基因组与优生学 121
第6章 行为主义与学习取向的人格理论 124
6.1 人格的经典条件反射 125
6.1.1 刺激反应的条件化 125
6.1.2 条件反射的行为模式 126
6.1.3 消退过程 126
6.1.4 神经质行为的条件化 126
6.1.5 条件反射原理应用的复杂性 126
6.2 行为主义取向的起源 127
6.2.1 拒绝内省法 127
6.2.2 恐惧条件反射和系统脱敏 128
6.3 斯金纳激进的行为主义 129
6.3.1 用操作性条件反射来描述人格 131
6.3.2 强化控制 131
6.3.3 斯金纳行为主义的乌托邦 132
6.4 行为主义的应用 134
○内在过程、外在因果和自由意志 134
6.5 其他学习取向的人格理论 137
6.5.1 内驱力的作用 137
6.5.2 社会学习理论:多拉德和米勒 138
6.5.3 习惯层级 138
6.5.4 驱力冲突 140
6.5.5 育儿模式和人格 140
6.5.6 现代的行为主义取向 141
6.6 评价 142
第7章 认知与社会认知取向的人格理论 144
7.1 认知取向的根源 145
7.1.1 格式塔心理学的根源 145
7.1.2 柯特·勒温的场论 146
7.1.3 认知风格变量 146
7.2 认知与知觉机制 148
7.2.1 图式理论 148
7.2.2 类别化 149
7.2.3 注意控制 150
7.2.4 注意的个体差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150
7.2.5 认知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152
7.3 人人都是科学家:乔治·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 153
7.3.1 人人都是业余人格理论家 153
7.3.2 角色建构库测验 153
7.4 社会智力 154
7.5 作为人格变量的解释风格 155
7.5.1 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 156
7.5.2 习得性无助和习得性乐观 157
7.6 朱利安·罗特的控制点理论 158
7.6.1 泛化期望和特定期望 158
7.6.2 强化和心理情境的作用 158
7.6.3 控制点 158
7.7 阿尔伯特·班杜拉的社会认知学习理论 159
7.7.1 自我体系 159
7.7.2 观察学习 160
7.7.3 自我效能感 162
7.7.4 自我调节过程 164
7.8 如同计算机一样的人 164
第8章 特质取向的人格理论 168
8.1 特质取向的历史 169
8.1.1 荣格的内外倾理论 171
8.1.2 统计学的应用 171
8.1.3 Q数据、T数据、L数据和16 PF 171
8.2 高登·奥尔波特的特质心理学 173
8.2.1 文化的重要性 174
8.2.2 机能对等 174
8.2.3 共同特质 174
8.2.4 个人禀赋 175
8.3 当代特质取向:大五人格 176
8.3.1 大五人格模型是如何发展的 176
8.3.2 职业生涯和其他重要生活结果 179
8.3.3 五个是多还是少 181
8.3.4 艾森克的大三理论及其他 182
8.3.5 艾森克理论的证据 184
8.4 人格判断 184
8.4.1 人格判断的一致性 185
8.4.2 特质概念的局限性 186
8.5 类型 187
8.6 动机 187
8.6.1 动机的测量 187
8.6.2 特质的动机取向 188
8.7 表达风格 189
8.7.1 情感表达 190
8.7.2 支配性、领导力与影响力 191
8.7.3 表现力与健康 191
第9章 人本、存在和积极取向的人格理论 194
9.1 存在主义 195
○现象学观点 196
9.2 人本主义 197
9.2.1 创造力和心流 197
9.2.2 与他人的关系定义我们的人性 197
9.3 爱是生活的核心:埃里克·弗洛姆 198
9.3.1 爱的艺术 198
9.3.2 辩证的人本主义 199
9.3.3 是否有证据支持弗洛姆的观点,如“焦虑的时代” 199
9.4 责任:卡尔·罗杰斯 200
9.4.1 成长、内在控制和正在体验着的人 200
9.4.2 罗杰斯治疗和成为你自己 201
9.5 焦虑和恐惧 202
9.5.1 焦虑、威胁和无力 203
9.5.2 个人选择 204
9.6 自我实现 205
9.6.1 荣格思想中关于自我实现的早期观点 205
9.6.2 高峰体验 205
9.6.3 自我实现的内在驱动力 206
9.6.4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 207
9.6.5 自我实现的测量 208
9.7 幸福和积极心理学 210
9.7.1 积极心理学 211
9.7.2 美国悖论和享乐适应 211
9.7.3 心盛与PERMA模型 212
9.8 对存在-人本主义取向的进一步评估 213
第10章 人-情境交互作用取向的人格理论 217
10.1 人际精神病学 218
10.1.1 人际精神病学与精神分析理论的对比 219
10.1.2 人格是一种人际交往模式 219
10.2 动机和目标 220
10.2.1 人学系统 220
10.2.2 主题 221
10.2.3 叙事取向 222
10.3 现代交互作用取向的开端 223
10.3.1 米歇尔的批评 224
10.3.2 米歇尔的理论 225
10.3.3 特质的效度 226
10.4 情境的力量 227
10.4.1 特质相关性及情境的“人格” 227
10.4.2 跨情境的平均一致性 228
10.4.3 镜像神经元 229
10.4.4 个人与社会情境 229
10.4.5 寻找和创造情境 230
10.5 纵向研究的重要性 231
10.5.1 生命历程取向 233
10.5.2 准备状态 235
10.6 交互作用和发展 236
○难以预测的人类行为 237
第11章 性别差异 239
11.1 男性和女性存在差异吗 240
○性别差异的证据 241
11.2 人格性别差异简史 242
○19世纪的观点 243
11.3 性别差异的生物学影响 243
11.3.1 孕期性激素对性别行为的影响 243
11.3.2 性激素在青春期及之后的影响 245
11.4 从八种理论视角看人格的性别差异 245
11.4.1 精神分析取向 246
11.4.2 新精神分析取向 247
11.4.3 生物/进化取向 248
11.4.4 行为主义取向 250
11.4.5 认知取向 250
11.4.6 特质取向 251
11.4.7 人本主义取向 253
11.4.8 交互作用取向 254
11.5 性别差异的跨文化研究 256
11.6 爱和性行为 256
第12章 压力、调适和健康差异 259
12.1 疾病倾向人格 260
12.1.1 健康行为与健康的环境 261
12.1.2 病人角色 263
12.1.3 疾病引起的人格改变 263
12.1.4 素质-应激 264
12.1.5 人格障碍 265
12.1.6 压力、调适和健康研究的新近发展 267
12.2 人格、冠心病倾向和其他疾病 267
12.2.1 A型行为模式和易怒的挣扎 267
12.2.2 放弃 268
12.2.3 其他疾病 269
12.3 人类白蚁 269
12.3.1 尽责性 270
12.3.2 社交性 270
12.3.3 愉悦 271
12.3.4 压力下的“白蚁” 271
12.3.5 心理健康 272
12.4 责备受害者 272
12.5 自愈型人格 273
12.5.1 控制、投入和挑战 273
12.5.2 信任和奉献 274
12.6 自愈型人格的人本和存在主义观点 275
12.6.1 成长导向 275
12.6.2 认同、道德和目标 276
12.6.3 连续感 276
第13章 文化、宗教与族群 279
13.1 群体影响 280
○文化效应 281
13.2 人格与文化研究的历史 281
13.2.1 文化人类学的贡献 281
13.2.2 主位研究法与客位研究法 283
13.3 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 283
13.4 科学推断的偏差 284
13.4.1 以族群来区分群体的缺陷 286
13.4.2 美国困境 286
13.5 宗教 287
13.6 社会经济对人格的影响 289
○卡尔·马克思和异化 289
13.7 语言—一种文化影响 290
13.7.1 语言和认同 290
13.7.2 通过共享语言创造文化 291
13.7.3 语言作为政治 291
13.7.4 语言和思想 291
13.7.5 双语者 292
13.7.6 语言和社会互动 293
13.7.7 性别和语言 293
13.8 文化和测验 294
13.8.1 文化无关和文化公平测验 294
13.8.2 刻板印象威胁 295
13.9 人格与文化的通用模型 296
13.9.1 将文化融入人格理论 297
13.9.2 文化和人性 298
13.9.3 文化和理论 300
13.10 近来的研究方向 300
13.10.1 情境诱发文化差异 300
13.10.2 族群社会化 301
第14章 爱与恨 303
14.1 仇恨人格 304
14.1.1 仇恨的生物学解释 304
14.1.2 仇恨的精神分析观点 307
14.1.3 仇恨的新精神分析观点 307
14.1.4 仇恨和威权主义 309
14.1.5 仇恨的人本主义观点 310
14.1.6 仇恨特质 311
14.1.7 仇恨的认知观点 311
14.1.8 仇恨的学习理论 312
14.1.9 仇恨的文化差异 313
14.2 仇恨的评估 313
14.3 爱的人格 314
14.3.1 爱的精神分析解释 315
14.3.2 爱的新精神分析解释 316
14.3.3 爱的认知观点 316
14.3.4 爱的人本-存在主义观点 316
14.3.5 爱的文化差异 318
14.3.6 特质与交互作用的观点 318
14.4 爱的歧途 319
第15章 人格何处寻 322
15.1 人格的美丽新世界 323
15.1.1 药物与人格设计 323
15.1.2 乌托邦世界与奖惩的滥用 324
15.1.3 基因超人 324
15.1.4 我可以改变自己的人格吗 325
15.1.5 人格心理学的一些应用 326
15.2 再次审视人格研究的八种理论取向 326
15.2.1 哪种观点是正确的 328
15.2.2 只有这八种取向吗 328
15.2.3 这些取向可以合并吗 328
术语表 330
参考文献一
內容試閱 :
Foreword 序
次翻译这本书(第4版)是在2010年,10年后的2020年,我们的团队再次翻译了此书的第6版。这一版的翻译工作终完成时,中国正经历着一个特殊的时期: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大地肆虐,它停滞了我们流动的生活空间,冲破了人们脆弱的心理防线,带来了死亡恐惧、焦虑无助、信息失调、行为慌乱、无所适从、心理枯竭,同时激发了民众在抗击疫情过程中的英勇无畏、协同一致、坚韧沉着、助人奉献。一场灾难全方位地考验着人们的心理、道德与人性等,一批批逆行者—抗击疫情的勇士们涌现出来。每个特殊事件的出现都会检验或凸显某种知识的应用价值,这次灾难让民众自汶川地震后再次体验到心理学在生命救援中的作用,前方与后方都显现出对心理学知识与心理援助的极大需求。
人格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其知识为何会为民所需,它的作用又凸显在哪里?在第4版的译者序中,我们将人格心理学视为一门人生的哲学,一门深刻的学说,一门实用的科学。学人格知识,思科学谜题;解自我之惑,引人生之路。特别是在灾难与特殊事件中,个人自身的积极或消极心理状态,外部环境中的积极或消极因素,两者交互作用,会对人们的言行产生不同的影响。在突发事件或挫折情境中,人们容易出现差错与失误,而人格心理学知识储备可以帮助我们避免脱轨行为。
人格心理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诠释很多现象,解开谜题,它是描述百态人生的宝典。例如,在疫情面前,我们看到不同人(群)显露出的人格特征的差异性:有人毅然请战,有人脱岗逃离;有人自觉隔离,有人恶意传播;有人倾囊捐款,有人黑心捞钱;有人矫正视听,有人编造谣言。在一个个逆行的医护人员队伍中,有人英勇无畏,有人胆怯恐惧,但是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出发,因为职业使命让他们义无反顾,这就是职业性格。关键时刻,尽显人性的善与恶,人格的美与丑。为什么同一情境中的人会有个性差异?人格的特质理论会帮助你分析不同人的差异性特征。疫情中人为什么会出现死亡恐惧?精神分析理论会告诉你有关死本能的知识。不确定环境中的人为什么会轻信谣言?认知学派会为你剖析缘由。灾难时期为什么会出现抢购现象?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会说明从众行为的原理……书中的人格心理学知识会给你很多问题的答案。
人格心理学知识深奥又厚重,理论流派纷繁不一,很多心理学前辈,如弗洛伊德(Freud)、荣格(Jung)、霍尼(Horney)、马斯洛(Maslow)、华生(Waston)、凯利(Kelly)等,都为人格心理学贡献过很多思想,学习时需要投注较多的认知能量。因为心理学知识是为人生服务的,人格心理学是一门人生的哲学,所以需要阅读者边学习、边思考、边领悟其中的奥妙。但是,这本书的特色是能给人一种简洁又清爽、流畅又清新的感觉,将浓缩的精华通俗地展现于读者的眼前。其风格非常适合初学者或非心理学专业人员学习。新版教材还增加了很多新的内容,特别是引入了对当今进展性研究的介绍,将经典观点与新近成果结合,理论与应用融合。作者遵循与时俱进的原则,用新案例替换旧例子,用新成果验证经典理论,还加入了一些运用新方法和脑神经科学获得的研究结论,丰富了本书的实证内涵与科学价值。另外,作者丰富了各章的专栏,以更多元的角度和展示形式来帮助读者理解知识。第6版内容的更替与添加,使人格心理学知识得以更加富有魅力地显现,让学习者可以更加快速且有效地理解知识、运用知识、服务人类。
本书的翻译队伍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实验室,成员均为人格心理学研究者。第4版译者包括王芳、蒋奖、陈咏媛、张燕、王萍萍、王中会、王荣、王卓、张迪帆、张雯、鲁峥嵘、谭树华、
杨浩铿、辛霞、贾慧悦、郁笑铮等。由于第6版与第4版相比,内容变化很大,我们对本书进行了重新翻译,参加翻译工作的有王芳、蒋奖、肖丽娟、成磊、周璇、李雅雯、郝明阳、赖斯羽、余涵萱。后由本人与王芳对全书进行了统校与修改工作。
将全部的职业生涯投身于人格心理学研究与传播,积累了30多年专业思考的我,真诚希望大家能够:学人格知识,看人生百态,观世间风云,辨真伪善恶,思人生真谛,戒污行秽言,助自我完善,扬人格魅力!
许 燕
写于海南三亚红塘湾
2020年02月20日
Preface 前言
我们为本书前五版的成功感到高兴。很多老师与学生告诉我们,他们喜欢本书对经典理论的解读,也喜欢其中对现代研究趋势的介绍,包括人格与文化、进化、自我、性别、人-情境交互作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等。我们展示了经典如何被挖掘,如何与现代研究相联系,如何与当下的现实挑战发生新鲜的对接。因此,虽然本书是过往人格心理学教材自然发展的结果,但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全新的—经典理论在现代研究的审视下得到全新的阐释与考量。
本书具有七个突出的特点,使其有别于同类教材。
且重要的是,本书能启发对人性的批判性思考。学生不仅将收获具体的知识,还将学习到如何评估假设、理论和研究。虽然本书轻松有趣、通俗易懂,但读者不要被误导,事实上我们坚持了科学与学术的标准。我们的目标之一便是令学生在多年后回忆起来,依然会认为“这本书帮助我塑造了我的人生”。学生确实给予了这本书很高的评价,认为它清晰明了且发人深省。
第二,本书致力于在八个基本的人格理论取向(精神分析、自我、生物学、行为主义、认知、特质、存在-人本主义-积极心理学、情境/交互作用)间实现某种一致与平衡。我们认为人类的复杂性源于各种因素,包括生物天性、早期经验、认知结构、强化、情境要求、自我实现动机等。某种取向总是正确而另一种总是错误的观点并不可取,每个取向对于理解人格都有作用。因此,我们采取乐观的策略,既聚焦于每种理论取向的贡献,又检视它们的局限。
第三,本书将理论与研究相结合。虽然我们经常用人格理论家的生活来举例,但读者应该更关注知识内容而非人物传记。那些历史上少有人关注且没有价值的理论不在本书的讨论范围内。新近研究与其原初理论在本书中获得了有机整合。例如,我们将当代认知取向对潜意识的探讨作为经典精神分析一章的结尾。类似地,亨利·莫瑞(Henry Murray)和哈利·沙利文(Harry Sullivan)的理论为当代交互作用论奠定了基础,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和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是积极心理学的先驱。我们致力于描述经典理论家的精彩见解,同时也展示现代研究如何检验和发展他们的理论。自始至终,我们都贯彻着本书书名—《人格:经典理论和当代研究》的宗旨。
第四,我们保留并扩展了文化、性别这些在传统教科书中常被忽视的主题。在讨论过程中,我们关注的是科学性、逻辑性,而非政治正确性。例如,我们指出测验偏见的存在,但并非否定所有测验;我们阐述每一个理论家的文化局限性,但不存在对任何人的轻蔑,我们也是自己所处时代和文化的产物。这些充满时代感的主题贯穿全书,在不同的章节被探讨,以适用于如今越来越多元的社会与学生。
第五,本书用评估和整合的方式为对人格问题的思考提供了一套具有联结性和反思性的方法。本书致力于帮助学生认识到人格与他们的人生及社会重要问题密切相关。例如,关于生物因素对人格的重要影响,正如不能忽略行为遗传学和脑生理学领域的新进展一样,现代优生运动的危险性也被纳入书中,供学生思考和讨论。同样,有宗教背景的大学生想知道人格心理学如何理解他们的信仰。不同理论取向或多或少都包含相应的假设观点和价值倾向,而我们不断鼓励学生去思考这些与他们个人的关系。这本书就是在讲述有关人类特性的故事。
第六,本书后几章涉及个体差异相关理论的实践应用,如帮助学生理解仇恨和恐怖的来源。人格研究和理论与当下社会对性别差异、健康差异、文化差异、宗教、爱、仇恨等的思考密切相关。
第七,本书试图促使人格回归人格。我们努力延续通过丰富实例激发学生兴趣的写作风格,因为学生只有在对学习材料真正感兴趣的情况下,才能有所收获。但是对写作风格的重视并不意味着丢失科学的精确性。正如某书评者所说:“对于次涉足人格领域的学生而言,这本教材在从现实层面上呈现人格方面做得独到且优秀。”
本书囊括了大量现代研究,但并不只是新近研究发现的窄化或冗长的汇总。比起包罗万象,我们更愿意认为它是引人入胜的。如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南美洲、印度和欧洲等地的数百门课程都已使用本书作为教材。
总之,我们致力于使本书清晰和流畅、一致和平衡,具有理论和实证的准确性、文化敏感性和科学性,能兼顾整体和局部、基础与应用以及对批判性思考的促进。这些目标虽然宏大,但我们认为值得为了学生而做得更好。
本书包含八个重要专栏。
从经典到现代:在每种取向中展示经典观点如何引发现代研究。
自我了解:为学生提供自我测评的样例。
人格改变:对学生提出人格是否能够改变这一挑战性问题。
名人的人格:用名人举例来阐释某些概念。
历史脉络: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的发展及其社会和科学背景。
思维训练:提出争议,激励学生将人格心理学知识应用于对社会中重要问题的理解,也可能设置写作练习,促使学生创造与思考。
观点评价:简述每一种理论取向的主要优势和局限。
它为什么重要:分散于各章的简要评论,旨在回答一个潜在的问题—一个概念或方法为什么值得关注。
第6版新增内容
所有的章节都更新了当代研究的新发现。这些新发现进一步阐明了经典理论的启示,能帮助我们理解“作为一个人意味着什么”。
为了便于当今学生学习和理解,第6版更新了案例和插图。
第6版还与时俱进,为当今精通媒体技术的学生提供了重要的多媒体学习材料。
第6版延续和发展了以往的优势,即讨论的话题面向多样化的本科生,无论这样的多样性来自种族、文化、性别、年龄、宗教还是政治等层面,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理解,这对个体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第6版还详尽讨论了决定论、学习和选择等重要主题,以帮助学生理解何时、何处及为何个体和社会将发生改变。
第6版也对参考文献进行了更新,方便读者对感兴趣领域的新兴发展进行探索。
具体更新内容
第1章:增加克拉克·洛克菲勒(Clark Rockefeller)的例子,说明自我和认同在人格心理学中的重要性。
第2章:增加基于媒体及网络大数据进行的人格研究,同时补充对于叙事取向的讨论。
第3章:加入精神分析的现代案例。
第4章:更新新精神分析的研究成果,并补充认同和自我的相关材料。
第5章:更新促进人格理解的脑科学研究的内容,增加遗传学的新研究成果。
第6章:深入分析行为主义和学习方面的例子。
第7章:阐明并更新社会认知取向的人格研究。
第8章:更新特质跨文化普遍性的例子及目前对特质的理解。
第9章:增加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人格研究的新例子,以及关于成熟原则和创伤后成长的内容。积极心理学、心盛和享乐适应的内容也得到补充。
第10章:增加同辈对人格的影响、延迟满足和情境选择的内容。
第11章:增加关于性别差异(包括生理性差异和社会性差异)的新研究。
第12章:增加关于痛苦和健康的内容,更新从长寿研究中得到的关于人格、幸福感和健康的新发现,完善自愈性人格的内容。
第13章:增加文化与人格的相关内容(以及主位研究与客位研究的区别),更新关于双文化主义的研究。
第14章:更新有关荣誉与攻击性、人格与爱的内容。
第15章:更新对未来发展的讨论,增进对“作为一个人对人生和社会意味着什么”的讨论,重申杰出人格研究者的首要动机是对探索“是什么让我们成为我们”以及“为什么我们为我们所为”的热爱。
致谢
非常感谢协助我们编写此书的诸位杰出的学者与学生:Dr. Veronica Benet-Martínez,Dr. Kelly Huffman,Dr. Nancy Lees,Dr. Leslie Martin,Patricia Lee,Dr. Terry Allison,Dr. Raymond D. Collings,Dr. Peter Hickmott,Dr. Kathleen McCartney,Dr. Glenn Stanley,Dr. Dan Ozer,Dr. Mike Furr,Dr. Kathleen Clark,Dr. Jessica Dennis,Jhoshua Friedman,Dr. Ryan Howell,Dr. Charlotte C. Markey,Joya Paul,Aarti Ramchandra Kulkarni,Josephine Haejung Lim,Dr. Angela Minhtu Nguyen,Jason Pache,以及其他为编写此书做出贡献的人们。由于这本书是以学生为导向的,因此让学生参与到它的发展中是非常合适的。
Will Dunlop教授阅读了整本书的原稿,为本书做出了巨大贡献。
感谢帮助我们改善这个版本的评审专家,也感谢前五版的评审者。幸得各位的建议,我们才能不断对此书进行优化。感谢所有人的帮助!
热烈欢迎老师和学生为新版本提供反馈和建议。
霍华德·S.弗里德曼
米利亚姆·W.舒斯塔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