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心智、现代性与疯癫:文化对人类经验的影响
》
售價:HK$
188.2
《
周秦之变的社会政治起源:从天子诸侯制国家到君主官僚制国家(历史政治学与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论丛)
》
售價:HK$
188.2
《
时刻人文·信用的承诺与风险:一个被遗忘的犹太金融传说与欧洲商业社会的形成
》
售價:HK$
103.0
《
同与不同:50个中国孤独症孩子的故事
》
售價:HK$
66.1
《
开宝九年
》
售價:HK$
54.9
《
摄影构图法则:让画面从无序到有序
》
售價:HK$
110.9
《
论僭政:色诺芬《希耶罗》义疏(含施特劳斯与科耶夫通信集)
》
售價:HK$
109.8
《
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
》
售價:HK$
109.8
編輯推薦:
1.是枝裕和首部纪实文学作品,读者高分评价
★ 是枝裕和处女作
★ 迄今为止出版的非虚构纪实作品
★ 读者高分评价:深思与感动同在!
2.这本书包含了是枝裕和一切创作的原点
★ 是枝裕和:“对我来说,所有一切显然不在我的电影处女作中,而在这部《云没有回答》的作品中。”
★ 影响其两部重要作品《幻之光》《无人知晓》的诞生
3.《人民日报》:“水俣病的影响仍在,日本政府不应忘记历史教训!”
★以轰动世界的水俣病为题材,揭示了日本官僚社会多方面弊病,直到今天仍具有强烈启示意义
★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之一,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揭开水俣病事件的背面
★ 311大地震后福岛核泄漏事件,本书再度引发关注,为什么相似的情节一再重演?
★回顾日本福祉制度的流变,观照日本的过去与未来……
4.以真挚之心,深刻感人地刻画一个官员的悲剧
★ 1990年,日本负责调解水俣事件的官员山内丰德,忽然自杀身亡,引发哗然
★ 当良心与职责相冲突,该如何面对?
★ 当经济成长与社会福祉背道而驰,该何去何从?
內容簡介:
水俣病是由于工业废水排放污染造成的公害病,因1956年发生于日本熊本水俣市而得名。作为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负面遗产,水俣事件戳破了为了经济成长而忽视社会福祉的时代弊病。而在1990年,日本负责调解水俣事件的官员山内丰德,忽然自杀身亡。
山内的自杀引发媒体哗然,1991年,28岁的导演是枝裕和,因执导《可是……抛弃福祉的时代》纪录片拜访了山内的遗孀,借此走进这位官员53年的人生轨迹。过程中,是枝被山内丰德这个人物深深吸引。跟随着山内夫人的证言和山内留下的大量信件、诗歌、随笔、论文等,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悲剧侧面渐渐浮现出来。
在他追求做一个纯粹的人时,将他的人生变得危机四伏的“官僚”究竟是怎样的职业?
为什么他会在诗中刻上“可是”的句子,得出“云没有回答”的结论呢?
热爱诗歌的山内和文学部出身的导演是枝之间的共情,让这一记录跳脱出纪实报导的框架,平静中让人热泪盈眶,并直接影响了是枝导演两部重要作品《幻之光》、《无人知晓》的诞生。
關於作者:
是枝裕和:日本当代电影大师,1962年生于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文艺学科毕业后,加入TV Man Union拍摄纪录片,关注的题材多具社会关怀及人文主义色彩。1995年执导由宫本辉同名小说改编的《幻之光》获得威尼斯影展新导演及最佳摄影奖,2004年以真实事件改编的《无人知晓》,柳乐优弥荣获戛纳影展最佳男主角奖。2018年凭《小偷家族》摘得戛纳影展金棕榈奖,成为历史上第四位获得金棕榈奖的日本导演。
是枝裕和勤于写作,著有小说《步履不停》《比海更深》《如父如子》《下一站,天国》《奇迹》等,随笔集《有如走路的速度》《拍电影时我在想的事》等。
目錄 :
序 章 遗书
第一章记忆
第二章救助
第三章电话
第四章背影
第五章代偿
第六章误算
第七章餐桌
第八章不在
第九章回家
第十章结论
第十一章忘却
终 章 道别
后记(单行本)
山内丰德年谱
文库版后记
解说——与“可是”共情 想田和弘
內容試閱 :
出版序言
人们常说,无论电影还是小说,作家的一切都融汇在他的处女作中。如果这一观点正确,那么对我来说,所有一切显然不在我的电影处女作中,而在这部《云没有回答》的作品中。
这部纪实作品,是在1991年3月12日富士电视台深夜栏目“NONFIX[ 始于1989年10月的不定期纪录片栏目,“NONFIX”为“不固定”之意。——译注]”播放的电视纪录片《可是……抛弃福祉的时代》的基础上,加上播放后几经采访的内容写作完成的。
由我自行策划,并且第一次以导演身份取材,制作成六十分钟的长节目播放,这一过程经历了诸多艰辛。最重要的是,对于这类“社会派”题材我没有采访的经验,在大学里也从未专业学习过新闻报道方面的知识,初出茅庐的我,当时恐怕对什么是采访都缺乏理解。
今天重读20年前所写的文章,勾起了我对一些往事的回忆。为了了解这部纪实作品中的核心人物——精英官僚山内丰德的自杀事件,我打算采访当时水俣病诉讼案的情况,于是前往当时的环境厅宣传科,提交了要求采访的计划书。接待我的工作人员表现得格外热情。然而几天后,当我打电话去确认时,他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
“我们拒绝采访。”他开口道。
“为什么?”我反问。
他这样回答我:“你不是电视台的人,我们没有义务接受你这种承包商的采访。”
他说完挂断了电话。之后,我又接到了电视台报道局工作人员的来电,对方叮嘱道:“如果承包商擅自行动,会给我们添乱的。”
隔着听筒,我分明感觉到了环境厅官员说“承包商”这个词时有意带上了侮辱我的情绪,现在回想起来内心不禁涌起强烈的愤慨,但在当时我却怀着与愤慨全然不同的心情放下了电话。
“果然……我不是记者啊!”
如果不是因为能力,而是因为立场和身份,从一开始我就被排除在了隶属记者俱乐部并以国民“知情权”这种冠冕堂皇的理由从事采访活动的团体之外,那么,我究竟凭什么才能将摄像机和话筒对准我的采访对象?我一边在内心追问自己的存在意义这类犹如青春期烦恼一样的根本性问题,一边推进之后的采访。这是多么无情的人生起航啊。然而,对于这一追问,我却出乎意料地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了答案。
为了了解山内丰德这一已经不存在于世上的人物,必须想方设法采访他的夫人,我想。当然,我并不打算为了让她用语言表达丧夫之痛而将摄像机和话筒对准她。我希望她用山内最亲近的妻子的眼光,来讲述山内为福祉行政事业所做的真挚努力,及其所经历的挫折。
我前往位于町田的山内家拜访。在被带到玄关旁边的榻榻米房间后,我口齿不清地结巴着说明了采访宗旨,没有半点自信。
(这种状态,就算遭到拒绝我也无话可说……)
我记得当时自己狼狈不堪,嘴上说着话,内心却已经放弃了一半。然而,从内山夫人口中说出来的话却出乎我的意料。
“虽然丈夫的死对我来说完全是私事,但是,如果站在他的立场思考,他的死也具有公共性意义。想到这一点,我觉得由我来谈论丈夫从事的福祉事业,应该是他所希望的。”
她的视线一直没有离开自己的手,她怀着坚定的意志接受了我的采访请求。这便是一切的开始。
对于当时出自她口中并成为我采访理由的“公共性”一词,即便在已经过去了20年岁月的今天,我依然在不断思考。我身处电视台外围,从事节目制作工作,这次采访成了一种契机,让我认识到该工作的意义,也是我人生中与他人的一次不期而遇。
既然人无法独自活在世上,那么生活的一部分就总是具有“公共性”,个体开放式地存在于“公共性”中。影视放送这种媒体,以及采访这种行为,正是为了个体在那个称为“公共”的场合和时间中与他人相遇,并在时有的反复冲突中变得成熟而存在。
我们不需要使用“权利”“义务”等意味繁杂、一厢情愿的辞藻。仅就“影视放送”而言,姑且不论是否真心,从事这一工作,意味着无论是制作人还是影视机构,抑或是演员,赞助人通过出资,观众通过观看,所有人都将它视为遇见他人的契机,令“公共圈”变得成熟,并参与建设多元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共存的社会这一行动中去。从结果上来看,不可否认,颇受欢迎。
28岁的我,当然不是在进行了如此深入思考之后才完成节目制作的。但是,无论是电视节目,还是之后几经采访并出版的纪实作品,我都力图建立“社会性”意识,避免渲染精英官僚自杀的轰动性主题,无疑这种意识发挥了作用。
尽管如此,在我自己行将到达山内自杀身亡的53岁这一年龄的今天,重读这部著作,最具感染力的描写,不是围绕具有“公共性”的福祉事业的部分,而是夫妻关系这一纯属个人生活的部分。当我觉察到这一点时深感惊诧。这对夫妇是如何相遇的,是如何同舟共济、同甘共苦、生离死别,并且最后道别的。在纪录片播出之后的多次采访中,我亲眼目睹了遗孀山内夫人疗伤的过程。恐怕作为疗伤的一环,夫人所倾诉的那犹如口头记录般再现的夫妇的姿态,才是这部作品的核心吧。(我想在此说明,这部著作不是我创作的,我只是倾听了山内夫人的叙述,驱动了一下笔杆而已。不是谦虚,是事实。)对这部纪实作品中出现的计划外的事态如何进行评价也许存在意见分歧,但是无论好坏,其中的描写无疑是使这部作品脱离社会派纪实作品框架的理由,我想。
我不喜欢用“主题”“信息”这类词来谈论或被人谈论作品。这是因为我在电影创作时总是在思考,能被这种概念定义的作品,对人本身的描写一定很弱。人不是为故事和主题而存在的。正如我们的生命那样,只是作为生命自然而然地存在。我之所以想在自己的电影中描写那样的人物,也许是我在这部纪实作品中与这对夫妇的不期而遇,无意识中成了让我那么做的一个间接原因。这么来看,的确,作家的处女作中融入了作家的一切。
这部《云没有回答》,1992年以《可是……某福祉高级官僚 走向死亡的轨迹》的书名出版,2001年更名为《官僚为何选择死亡 理想与现实之间》并出版,它是我的第一部著作。
20多岁所写的纪实作品,经过22年第三次得以出版,对于作者而言真是难得的幸福。
借此机会,我对促成本书出版的编辑堀香织女士、决定出版本书的PHP研究所的根本骑兄先生表示诚挚的谢意。他们的热情给予了我力量,我衷心希望本书能够得到更多读者的青睐。
2014年1月15日
电影导演 是枝裕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