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村上春树·旅(一本充满村上元素的旅行指南,带你寻访电影《挪威的森林》拍摄地,全彩印刷;200余幅摄影作品)
》
售價:HK$
66.1
《
智能驾驶硬件在环仿真测试与实践
》
售價:HK$
155.7
《
都铎王朝时期英格兰海事法庭研究
》
售價:HK$
87.4
《
中年成长:突破人生瓶颈的心理自助方案
》
售價:HK$
65.0
《
维奥莱塔:一个女人的一生
》
售價:HK$
76.2
《
商业银行担保管理实务全指引
》
售價:HK$
144.5
《
信风万里:17世纪耶稣会中国年信研究(全二册)
》
售價:HK$
178.1
《
青铜之美 国宝里的中式美学
》
售價:HK$
177.0
|
編輯推薦: |
★ 莫提默·J.艾德勒是《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大英百科全书》编委会主席、《西方世界的伟大著作》丛书主编,被《时代》誉为“面向大众的哲学家”“zui后的亚里士多德”。
★ 什么是真正的爱?怎样才算是正确决定?做个好人意味着什么?什么是不公,什么才算公平?关于爱、自由、工作、阅读、终身学习……以哲学之眼,从经典著作中探寻答案,重新审视20个避不开的人生“大问题”,送给所有人的一堂终身哲学课。
★ 艾德勒为每个普通人推开了看似厚重的哲学的大门,这也印证了他所说的:“每个人都是哲学家,每个人都在思考。”通过本书,你将见证哲学思维如何拆解人生困局,成为一个会用哲学解决问题的人。
★ 哲学是一种知晓,知晓是一种权力。要经常回到哲学中来,在此处静休。
|
內容簡介: |
★是欲望产生了真爱,还是真爱激发了欲望?
★离开学校后,如何持续学习?
★如何清晰表达本意,并保证不被曲解?
★如何成为在深渊里仍能仰望星空的人?
★如何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掌握事情的真相?
这些生活的困惑,其实也是经典哲学命题。
被《时代》杂志誉为“面向大众的哲学家”的艾德勒组建研究团队,历时8年、耗资数百万,从两千多年以来的西方经典著作中研究总结出103个哲学基本命题,并对这些命题展开深入探究。
之后,他从中精选出适合大众思考的哲学命题,在美国一档极具开创性的电视节目《大问题》中,首次与大众一起公开讨论。这些命题贯穿每个人的一生,比如爱、是非善恶、学习、工作、艺术,甚至还包括对达尔文主义、法律的正义性、反智浪潮等现实问题的反思。本书基于电视节目内容整理而成,真实还原了当年哲学讨论现场的激辩盛况。《大问题》节目曾在美国民众中掀起一股“哲学流行”狂潮,而本书中艾德勒所展现的思考逻辑和哲学话题,至今仍是文化对谈与辩论的思想基础。
阅读本书,你将学会运用哲学思维拆解人生困局,矫正错误认知,活出生命的意义。
|
關於作者: |
莫提默·J. 艾德勒
美国哲学家、教育家。被《时代》杂志誉为“面向大众的哲学家”和“zui后的亚里士多德”。美国哲学研究学会创始人,阿斯彭研究所名誉理事,“哲学大问题研究中心”联合创始人兼主席,《大英百科全书》编委会主席,《西方世界的伟大著作》丛书主编。
艾德勒一生致力于“伟大著作”计划的研究与推广,提倡将阅读经典引入教学中。这项计划引起了美国民众的广泛参与,吸引了媒体、社会名流的注意力,并受到美国前总统杜鲁门的特别关注。他的专著《如何阅读一本书》畅销全球,至今销量超过七百万册,成为备受读者追捧的经典读物。
|
目錄:
|
前言
致谢
关于作者
导读
1 如何思考真理
2 如何思考观点
3 知识与观点的区别
4 观点与人的自由
5 观点与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6 如何思考人类
7 人类有何不同
8 达尔文的人类起源论
9 回应达尔文
10 人类的独特性
11 如何思考情绪
12 如何思考爱
13 与性无关的朋友之爱
14 性爱
15 爱的道德
16 如何思考善与恶
17 如何思考美
18 如何思考自由
19 如何思考学习
20 年轻是学习的一道阻碍
21 如何阅读一本书
22 如何与人沟通
23 如何看电视
24 如何思考艺术
25 艺术的种类
26 纯艺术
27 艺术的益处
28 如何思考正义
29 如何思考惩罚
30 如何思考语言
31 如何思考工作
32 工作、享乐与休闲
33 存在于工作中的尊严
34 工作与休闲的发展简史
35 工作、休闲与通识教育
36 如何思考法律
37 法律的种类
38 法律的制定
39 法律的正义性
40 如何思考民主
41 如何思考变化
42 如何思考进步
43 如何思考战争与和平
44 如何思考哲学
45 哲学、科学、宗教的区别
46 哲学中的未解难题
47 哲学还有进步的空间吗
出版手记
|
內容試閱:
|
本书既可以当作一部哲学导论,也可以当作一位活跃的哲学教育大师对他精选的哲学基本命题进行的一番深刻阐述。在促进哲学思考、普及哲学知识方面,莫提默·J. 艾德勒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当代还没有哪位哲学家能出其右。本书共47章,是根据艾德勒的经典电视系列节目《大问题》(The Great Ideas)的文字转录编辑而成。
艾德勒的名字一直与“大问题”和“西方世界的伟大著作丛书”联系在一起。正是艾德勒首先意识到了存在有限数量的“大问题”,它们构成了西方文明思想的核心,以及“西方世界的伟大著作丛书”的精髓。
艾德勒领导哲学研究所的一大群研究人员,历时8年编纂了一部书,名为《西方大观念》(Syntopicon:An Index to the Great ideas)。这部书系统、全面地涵盖了基本的大问题,这些大问题可以在“西方世界的伟大著作丛书”里找到。初,艾德勒的团队列出了约700个拟收入大问题的备选主题,但经过两年的仔细研读发现,其中大多数主题都从属于更大的概念范畴。这些主题被逐渐删减,后剩下102个不可再减少、必不可缺的大问题。随后几年,艾德勒不但没有找到理由再删减这102个大问题中的任何一个,反而增加了“平等”这一主题,终确定了103个大问题。
艾德勒在他具有开创性的电视系列节目《大问题》中,精选了适合与大众讨论的哲学问题,其中一些大问题,很难用一期节目谈完。
以下是电视中讨论也是本书收录的大问题:
艺术、美、变化、民主、教育(学习)、情绪、进化、善与恶、幸福、正义、劳动(工作)、法律、自由、爱、人类、观点、进步、惩罚、真理、战争与和平。
以下是本书未涉及的哲学命题:
天使、动物、贵族、天文学和宇宙论、存在、原因、可能性、公民、宪法、勇气、习俗和惯例、定义、欲望、辩证法、义务、元素、平等、永恒、经验、家庭、命运、形式、习惯、历史、荣誉、假说、观念、不朽、归纳、无穷、判断、知识、语言、生与死、逻辑、数学、物质、力学、医学、记忆和想象、形而上学、精神、君主制、自然、必然性和偶然性、寡头制、一与多、对立、哲学、物理学、苦与乐、 诗、原则、预言、节俭、质、量、论证、关系、宗教、革命、修辞学、异与同、科学、感觉、记号与象征、罪、奴役、灵魂、空间、国家、 克己、神学、时间、专制和暴政、普遍与特殊、高尚与卑鄙、财富、意志、智慧、世界、政府、上帝。
以上这些命题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早在古代就已经存在,并非现代产物,古希腊人正是因这103个大问题声名远播。
自有人类思想开始,这些大问题就一直是人们思考和探究的对象,也是人类智慧的共同宝库。与每一个大问题相关的文献都浩如烟海,不仅反映了人类思想的延续性,也反映了这些思想不可避免地会启发出形形色色的观点。了解了这些大问题,我们就能发现人类基本的分歧与共识。
虽然这些大问题与其千年前并无太大差别,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思想世界没有新的观念。相反,它们不论是在本质还是范围上都一直在变化发展。每一个时代,我们的知识精英虽然没有发现新的大问题,但都探索出了这些大问题全新的一面。
一些大问题(如预言或天使)的历史,在古代或中世纪要比现今更为活跃,另一些大问题(如进步或进化),则是在现代更受关注。但即便这些“现代的”大问题早在古代就已经得到了清晰的认识。就像马克·吐温曾苦笑着说:“古人剽窃了我们所有的思想。”
这些大问题将来的发展远比现在的状态更为重要。我们对每一个大问题的理解尚不完满,对每一个大问题的探索依然是一项未尽的事业。艾德勒一直竭力想理解人类思考这些大问题的历史,他阅读了与每一个主题有关的全部重要著述,勾勒出了杰出思想家们提出的与之相关的各种观点和理论,并评价了它们在当下的重要意义。
探索每一个大问题,都像一次独特的思想之旅,每一次探索都有其内在结构和生命力。本书中艾德勒阐释不同的大问题时所采用的不同策略就体现了这一点。一些大问题包含40到50个主要分支,其他的一些大问题则只有10到15个分支。有些大问题的内部结构相对简单,而有些大问题的内部结构则错综庞杂。
通过本书,艾德勒告诉我们一个事实,每个人都是哲学家,每个人都在思考,或精或拙,或勤或疏。哪怕细微的感知,如一片落叶、一颗闪烁的星星、一个欢笑的孩子都能唤醒我们的头脑,激发我们的情感,并引得我们追问:这是为什么?是什么?从何处来?向何处去?
如果不这样追问大问题,我们将与蝼蚁无异。不思考这些大问题,蚂蚁依然能活,因为它的生命历程是确定的。但人类拥有自由,也有选择的自由,所以从思想的角度来讲,人类在不断地抉择。
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看法,认为我们生活的世界已经没有多少尚未探索的领域了。一说到开拓,我们本能地认为那已经是过去的事了,认为未来的重大突破将全部来自那些操作着贵得吓人的仪器、穿着白大褂的博士们。这就大错特错了,特别是在哲学这一思想王国中,
总是需要不断开拓。而我们之中的任何人,都可以运用上天赋予我们的装备——思考能力,去探索这些属于我们每个人的大问题。
本书所有版权收入将赠予非营利性组织大问题研究中心。如果您对该中心的工作和会员权益感兴趣,或者有意购买与本书相关的电视节目原版视频资料,请与大问题研究中心联系。
自主学习优于教导
当你意识到我们谈论的这种学习涉及教育,你会立马理解我接下来要说的问题,即教师在人类学习中所扮演的角色。首先,我想请你和我一起思考人类学习领域中一个根本的区别,即有教师的学习和没有教师的学习之间的区别,它们有时称为讲授式学习(有老师带领) 和自主学习(没有老师带领)这两者间的区别。
当我们理解了讲授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之间的区别后,就会推出以下结果。
但凡能被讲授式学习所教授的知识,一定可以通过自主学习获得。在人类进化史上,通过自主探索而获得的知识,始终优于老师讲授。因为这个老师所教的东西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而那个人又是从另一个老师那里学来的,但我们不能如此无限溯回。在教学中被传递的某个知识点,一定有人通过自主学习发现了它。因此,我们应该首先搞清楚,探索式学习是基本的学习类型,而讲授式学习位居其次。
我们由此也会发现教师是可有可无的。因为没有什么知识是老师不教我们就学不会的。我不是说教师是无用的,更不是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教师没有存在的必要,他们当然有用,也有存在的必要。因为没有老师的帮助,我们无法独立学习一生中必需的知识,至少无法学得那么高效和轻松。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更像是一位助手,就像在学习中起帮助作用的其他元素一样,这也是教学的本质所在。
我们可以将教师视为农民或者外科医生。农民不生产各种各样的谷物,他仅仅帮助那些谷物生长。外科医生不生产健康的身体,他只帮助身体保持健康或者恢复健康。同样的,教师不生产大脑里的知识,他只帮助大脑自己发现知识。
苏格拉底称得上是伟大的教师之一,也是所有教师的典范。他曾将教师比喻为助产士,并解释说:“我所做的不过是在协助知识的诞生,协助对其他思想的理解,帮助学生探索和发现知识,好让过程对于他们而言更容易。”
学是主动的
我认为这也展示了教与学的另一事实,即有老师帮助的讲授式学习,并不比探索式学习要求的主动性少。但若认为我们受教时身处被动姿态,那就违反了教与学过程中苏格拉底强调的一点——学习者在受教过程中自主发现知识和获得理解。老师应该像助产士那样,仅 仅是站在一旁协助。当我们理解了这一点时,也应该重新审视开始提出的讲授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之间的区别。不过探索知识的行为贯穿于学习的整个过程,当我们学习时处处都会涉及发现活动、独立思考活动。或许好不要分出讲授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而应当将它们全部说成探索式学习。我们可以把老师指导下的学习视为“得到帮助的探索”,而没有老师指导的学习则是“独立的探索”。
在这两种形式的学习中,学习者都必须是主动的,必须一直学习。学习者可能受老师的教导,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应该乖乖坐着,像海绵或者木头那样吸收知识。换句话说,所有的学习根本上都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一个从实践经验中获取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收。因为即便是我教你,但学习这件事情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劳埃德·卢克曼:艾德勒博士,我没有听错吧,你刚刚说到学习是基于实践的学习?
莫提默·J.艾德勒:没错。
劳埃德·卢克曼:好吧,那我想问,这是否意味着你认可了进步主义教育。
莫提默·J.艾德勒:你感到吃惊,大概是因为我一直以进步主义教育的反对者闻名。不过,我反对的仅仅是进步主义教育里的错误部分。
正如你刚刚所提到的,进步主义教育认为学习应该基于实践。这个说法错误之处在于,它强加给自己一个特定解释,它将实践狭隘地解读为具体的实操活动、有特定形式的社会活动或者艺术生产活动。因此,我认为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阅读、听讲座以及重要的思考,类似这样的活动都被它排除在外。而如果进步主义教育者解释说,他无意将思考排除在外,只不过是把它从具体教学项目或问题里分离出来,那么我会说他既不懂设计教学法,也不懂什么是实践。
“所有的学习都基于实践”这个说法的合理之处在于,它洞察到所有学习都涉及活动。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也不是受某事影响而形成的习惯,更不是填鸭一样把知识塞给学生。打个比方,我现在把一张白纸弄皱,如你所见它将保持着这些皱印。但习惯与这些皱印不同,人的习惯不是因为所遭遇过的事,而是我们所做之事。这就是区别。主动性越强,学习就越有实效。
学习所涉及的实践或者活动不光指身体上的,也包含精神层面,尤其是思考活动。真正的学习必须有思考参与其中。所以,若把思考排除在实践之外,那么“所有的学习都基于实践”也会变成错误的说法。我们应该说成“所有的学习都基于活动,且主要是基于思考活动”。因为缺乏自主思考的学习,是一种机械学习,无法称为真正的学习。
我想阐述的第三点是,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活动与平常意义上的“实践”不同,它们类似于听、读这样的事情。但关键是像读、听这样的事情,跟说、写一样,都应该是主动的。然而在进步主义者们的夸张表述中,一堂课被定义成这样一个过程——讲学者们的演讲稿直接变成了学生的笔记,即便这些内容在双方大脑中均未留下任何痕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