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文化模式
》
售價:HK$
96.8
《
TensorFlow自然语言处理及应用
》
售價:HK$
75.9
《
信托法(第五版)
》
售價:HK$
184.8
《
敦煌究竟有多美
》
售價:HK$
97.9
《
我在唐朝穿什么(图解中国传统服饰 服饰搭配 汉服研究 古代服饰)
》
售價:HK$
96.8
《
优化你的2小时 : 基于神经科学和能量流的时间管理方法
》
售價:HK$
54.9
《
经典与经学
》
售價:HK$
85.8
《
颧种植理论与临床
》
售價:HK$
437.8
|
編輯推薦: |
1.读懂中国诗词之美,从《全唐诗》开始。《全唐诗》作为迄今为止为完备的唐诗总集,自出版以来,300余年长盛不衰,受众广泛,不仅是众多文章大家的案头书,从其脱胎而来的《唐诗三百首》更成为稚子学童的国学启蒙书。
2.名家选编,既全且精,点面结合,既展现唐诗的发展概貌,又将唐诗中的精华尽数选出。国学大师陈书良、中国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研究资深学者周柳燕历时多年精心选编,囊括《御定全唐诗》收录的全部作者2555人,令读者对唐诗概貌一览无余;然后从其中精选4809首优秀作品,占全部唐诗的1\\10,以期让唐诗精华尽收读者眼底。
3.底本可靠,校注严谨,引证丰富,正本清源,给读者奉上一套更接近“真相”的《全唐诗》。本书以地道扬州诗局本及四库全书本《御定全唐诗》为底本,同时,陈书良与周柳燕两位作为资深唐诗研究者,针对诗名、字词错讹存疑,作者姓名存疑,诗作张冠李戴等底本存在的情况,在引用大量前人对唐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严加考证,给出专业独到见解,给读者奉上一套更接近“真相”的《全唐诗》。
4.360度无死角解构每一首唐诗,降低理解难度,丰富文史知识,令每一首唐诗的诗意展露无疑。作者小传、创作背
|
內容簡介: |
《全唐诗》早编纂于康熙四十二年(1705),系由清康熙帝亲自动议、发起,工程浩大,蔚为壮观。康熙四十六年(1709)四月十六,清圣祖玄烨为之序并题额,因名之曰《御定全唐诗》,也被称为四库全书本《全唐诗》。全书忠实记录了的唐代诗人、唐代诗歌的精微全貌及壮丽历程,共900卷,“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诗人“凡二千二百余人”,传世至今,居功甚伟。
本书以地道扬州诗局本及四库全书本《御定全唐诗》为底本,囊括了其中全部诗人;诗作从近五万余首中精选4809首(约占全书十分之一),并作简要、专业之注释;诗人排序、卷次一仍其旧,另增唐诗作者索引及唐诗篇目索引,方便读者查询。集学术性、阅读性、欣赏性于一体。
于此一编,《全唐诗》概貌、精华尽收眼底,唐代诗歌发展之洋洋大观自可纵情鸟瞰。
|
關於作者: |
陈书良
出身江南读书世家,二级教授,武汉大学魏晋隋唐文学研究生,获硕士学位,曾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文学所所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为省政府文史馆馆员,省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研究魏晋南北朝文学成绩显著,被誉为“六朝人物”。学术上服膺陈寅恪先生“以诗证史、以史证诗”的治学方法,已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及古籍整理书籍80余种,多次获奖,包括古籍整理“伯鸿书香奖”。
周柳燕
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湖南工商大学教授,在高校任教36年。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研究,系中国商业文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成果具有拓展文学史研究空间和填补空白的意义。曾获湖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出版专著、合著19部,出版古籍整理书籍10部,发表论文30余篇。
|
目錄:
|
太宗皇帝1
高宗皇帝2
中宗皇帝3
睿宗皇帝4
明皇帝5
肃宗皇帝5
德宗皇帝6
文宗皇帝7
宣宗皇帝8
昭宗皇帝9
文德皇后9
则天皇后10
徐贤妃10
上官昭容11
杨贵妃12
江妃12
章怀太子13
韩王元嘉13
越王贞14
信安王祎15
宜芬公主16
女学士宋氏若华16
尚宫宋氏若昭17
尚宫宋氏若宪18
鲍氏君徽18
萧妃19
南唐先主李昪20
嗣主璟20
后主煜21
韩王从善21
吉王从谦22
蜀高祖王建23
……
任玠2579
杜牧2579
胥偃2580
曾崇范妻2580
张孜2581
高祖2581
睿宗2582
欧阳询2582
长孙无忌2583
裴略2583
省吏2584
选人2584
裴玄智2585
窦昉2585
梁宝2586
释元康2587
李荣2587
张元一2588
杜易简2589
石抱忠2590
梁载言2590
刘行敏2591
陆子2591
杨廷玉2592
中宗朝优人2592
崔日用2593
吴人2593
封抱一2594
麴崇裕2594
权龙褒2595
崔泰之2595
苏颋2596
张敬忠2596
韦铿2597
邵景2597
李休烈2598
石惠泰2598
黄幡绰2598
祖2599
王昌龄2599
张怀庆2600
贺知章2600
顾况2601
史思明2601
高亭2602
贺遂涉2602
赵谦光2603
孔颙2603
吕温2604
张祜2604
朱冲和2605
崔涯2606
李宣古2606
杜牧2607
卢肇2607
韦蟾2608
严震2609
章孝标2609
李绅2609
杨汝士2610
柳棠2611
朱泽2611
郑昌图2612
郑愚2612
郑仁表2613
胡曾2613
李昌符2614
孙子多2614
薛能2615
皮日休2615
郑綮2616
徐彦若2616
崔立言2617
韦鹏翼2617
姚嵘2618
李日新2618
柳逢2619
黎瓘2619
张保胤2620
陆岩梦2620
李都2621
荆人2622
冯道幕客2622
李花开2623
冯晖2623
李涛2624
杨苎萝2624
冯涓2625
卢延让2625
李贞白2626
郫城令2626
李令2627
太守2627
刘炎2628
甘洽2628
阎敬爱2629
李和风2629
归氏子2630
张鲁封2630
李昼2631
杨鸾2631
座客2632
周颛2632
张鷟2633
施肩吾2633
苏芸2634
包贺2634
蔡押衙2635
温庭筠2635
顾云2636
孙光宪2636
商则2636
罗颖2637
陈峤2637
何承裕2638
李涛2638
程紫霄2639
僧法轨2639
无名氏2640
李兼2641
杜兼2642
舒元舆2642
裴谞2643
李翱2643
韩滉2644
皇甫大夫2644
罗绍威2645
萧结2645
王鲁2646
伶人2646
张翱2647
赵武建2647
宋元素2648
张幹2648
歌2648
谶记2650
语2652
谚谜2654
谣2656
酒令2659
占辞2660
卢言2662
裴谞2663
任要2664
韦洪2665
马乂2665
张绍2666
郑露2668
林披2668
公孙杲2669
李夐2669
畅甫2670
吴士矩2671
吴黔2671
崔融2672
钱信2672
胡传美2672
许宏2673
文丙2673
路应2674
李缜2675
戴公怀2676
孟翔2677
崔耿2677
宇文鼎2678
郭密之2678
索引一2681
索引二2708
|
內容試閱:
|
凡?例?陈书良
一、《全唐诗:精华版》(以下简称《精华》)以康熙四十六年清圣祖玄烨序《御定全唐诗》,亦即四库全书本《全唐诗》为底本。
二、传世《全唐诗》版本不一,《精华》诗文以四库全书本《全唐诗》为准,作者及诗歌顺序、作者小传一仍其旧。简体横排,以俾流传。
三、为反映《全唐诗》全貌,凡《全唐诗》作者悉数收入,总计作者2555人,得诗4809首,庶几占《全唐诗》之十分之一。
四、四库全书本《全唐诗》原卷数标于诗题之前,方便一般读者对照查阅。
五、四库全书本《全唐诗》作者小传简明扼要,谨照录。然间有误讹,尚希读者明察。
六、为方便一般读者阅读,我们在每首诗后加上了简注,多引用前修成果,未及一一标明,然敬意永驻。
七、为方便一般读者查阅,我们在书后增加了两个索引。索引一按作者姓名首字笔画顺序排列,索引二按诗题首字笔画顺序排列。
前?言
一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唐诗是中国五七言古今诗体的高峰。以下依据传统初、盛、中、晚的唐诗分期,试将唐诗的流变勾画一个轮廓。
唐朝初期的贞观诗坛,主要是唐太宗周围的宫廷诗人的诗歌创作,他们大多承袭齐梁,诗风浮艳。其中影响较大的是上官仪,他的诗十之八九是应召之作,诗风“绮错婉媚”。之后,武后时代的宫廷诗人是号称“文章四友”的李峤、苏味道、崔融、杜审言。“四友”之中,杜审言的成就较高。较杜稍晚的沈佺期、宋之问,则对律诗定型做出了重要贡献。而在整个初唐前期,真正突破初唐诗风,在创作上取得较大成绩的是王绩。王绩(约589?—?644)字无功,自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人(今山西稷山县)。他生活在隋、唐之际,或仕或隐。其诗主要是抒写隐者的自我排解和娱情山水的淡泊心境。他的诗歌以自然质朴的语言,创造了一种宁静闲适的意境,给宫廷诗风风靡一时的初唐诗坛吹来了一股新鲜风气。其代表作《野望》,已具备了唐诗的格调,是典型的五律。
而真正能代表初唐诗歌成就的是在高宗至武后初年出现的“以文章齐名天下”的“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代表着下层文人的思想倾向和创作精神。他们的心中充满着匡时济世、建功立业的理想与豪情,也有底层文人不得志的激愤。他们对唐诗的演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
首先,他们不满当时诗坛盛行的宫廷诗风,抨击其“争构纤微,竞为雕刻”,“骨气都尽,刚健不闻”(杨炯《王勃集序》),并以清新刚健的诗歌创作,力图突破和改变这种纤弱雕琢、绮靡华丽的宫廷诗风。虽然不能说扫荡干净,而且其本身的创作也不能说完全摆脱了影响,但确是以自觉的审美追求和创作实践,开辟了唐诗创作新的局面,创造出了新的气象。如杨炯的《从军行》一扫齐梁遗风,写出了向往边塞生活,建功立业的慷慨心情。
其次,他们的诗歌创作还突破了宫廷诗歌狭窄的内容格局和题材范围,走向了更广阔的社会人生天地。他们的诗歌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有抒发个人壮志豪情和怀才不遇的,也有刻画赠别怀归、闺怨相思、咏史咏物的,等等。他们的创作题材由宫廷到市井,由京都至边塞,即使是抒发个人的情感也与时代的精神相契合,显示着开阔的视野和宏阔的气象。如王勃的名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写“同是宦游人”的赠别,心情本来是复杂的,但他却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样开朗壮阔的诗句把缠绵的儿女之情一笔撇开,变悲凉为豪放,表现了出不平凡的胸怀抱负。
再次,他们的诗歌创作不仅对革新初唐诗风起到了一定作用,而且为五言律诗和七言歌行体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贡献。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杨炯的《从军行》、骆宾王的《在狱咏蝉》都是成熟的五言律诗,在他们的创作中,五言律诗的形式已初步定型。他们还创作了大量的七言歌行,比如卢照邻的《长安古意》与骆宾王的《帝京篇》,都是七言歌行的优秀作品,为后来七言歌行的创作提供了艺术上的借鉴。
继卢、骆之后,刘希夷和张若虚进一步发展了七言歌行。张若虚(约660?—?720),扬州人。开元初,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今仅存诗两首。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孤篇横绝全唐”的佳作,奠定了其在唐代诗歌史上的独特地位。刘希夷(约651?—?679),擅长七言歌行,题材多为从军和闺情,他的七言歌行《代悲白头翁》也是千古传诵的名作。
继“四杰”之后,坚决反对齐梁诗风,高举文学改革大旗的诗人是陈子昂。陈子昂(约661?—?702)有远大政治抱负,是一个关心国计民生、敢于直言进谏的正直士大夫。与这种敢于针砭时弊的政治态度相适应,陈子昂明确提倡“汉魏风骨”、“正始之音”,指出诗歌要有“风雅”的精神和“兴寄”的内涵。其代表作《感遇》三十八首,《登幽州台歌》《蓟丘览古》的沉郁苍凉、慷慨悲歌,表现了诗人有意识地扬弃和矫正齐梁以来诗风,确实具有建安风骨,为唐诗发展开辟了正确的道路。
二
盛唐时期社会安定,国力强大,经济、文化全面繁荣,出现了后世称道的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
在此一时期,文人士大夫的物质生活较为优裕,为漫游行旅、赏玩山水提供了条件。社会上佛道思想流行,道家崇尚自然及返朴归真的追求和佛家禅宗的净心明性的境界,为诗歌提供了文化及审美心理的基础。文人的隐逸情怀也与山水田园诗的形成有着紧密的关系,但此际并非为隐而隐,而是形成一种向往自然、追求超然独立的文化心态和崇尚自然的审美趣味。此外,晋宋以来陶渊明、二谢等的田园诗、山水诗的创作,也无疑提供了艺术上的借鉴。
山水田园诗派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此外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綦毋潜等人。他们继承晋、宋以来陶渊明、谢灵运、谢朓等人的田园诗、山水诗的创作传统,形成了具有共同题材内容和相近艺术风格的诗歌流派。他们的诗歌以描绘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表现返朴归真、怡情养性的情趣,抒写隐逸生活的闲情逸志。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淡远闲适,写景状物工致传神,提高了诗歌表现自然景物的艺术技巧,是唐诗艺苑中的一枝奇葩。
孟浩然(689?—?740)是与王维齐名的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是唐代个大量写作山水田园诗的诗人。他的诗歌以山水诗居多,或写游历所见各地山水景色,或写家乡自然风光。其中往往在抒写孤高的情怀中夹杂着失意的情绪,在以景自娱中融入了旅愁乡思的情怀,如《宿建德江》《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江上思归》等。
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风格大多是平和冲淡,清新自然,不尚雕饰,而又能超尘拔俗。如《过故人庄》农家的淳朴生活和乡村的自然景色,在淡淡的笔墨中表现得十分自然而亲切,造语平淡而诗味醇厚,深受陶渊明诗风的影响。清代沈德潜评论说:“孟诗胜人处,每无意求工,而清超越俗,正复出人意表。”(《唐诗别裁》)闻一多说:“淡得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唐诗杂论》)
孟浩然的山水诗也有写得气象雄浑、境界阔大的,如《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所以明胡震亨说他“冲淡中有壮逸之气”(《唐音癸签》)。
王维(701?—?761)字摩诘,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具有多方面的文学、艺术才能,精通绘画、书法、音乐。王维早年立志于功名进取,写了许多风格雄浑、境界开阔,充满豪情逸气的诗作,其中以边塞和游侠题材的诗歌居多,如《少年行》。但在唐代诗歌史上奠定其地位和能标志其诗歌艺术成就的,还是山水田园诗。其诗歌的主要内容是田园隐逸生活和自然山水风光。如《山居秋瞑》写山居秋景,傍晚的秋雨,林间的月光,石上清泉,竹林笑声,一切是那样的自然活泼,犹如一支优美恬静的抒情曲。
他后期诗中的《辋川集》绝句如《孟城坳》《鹿柴()》《竹里馆》《辛夷坞》《漆园》写出了田园生活的恬静闲逸及自然景物的清幽秀美,更是为人们所称道。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是诗情与画意的高度统一。苏轼曾评论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志林》)他善于发现和捕捉自然景物的形象特征和状态,以画家的绘画技巧去构图和选择色彩,并将诗人对自然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审美感受和精神境界融入到景物之中,创造出宁静淡泊而又优雅秀美的艺术境界。有一些诗在幽邃、寂静、空灵的艺术境界中,直接透入了禅宗佛理的观照,是禅意、禅趣在诗境中的艺术体现。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既有陶渊明诗歌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也有谢灵运诗歌的细致精工的刻写。语言清新明快,洁净洗练,是朴素平淡与典雅秀美的完美结合。
唐代国力强盛,疆域广阔,内地与边疆各民族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交往密切。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因为边事增加,战争频繁,而盛唐文人们多热衷于功名,渴望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于是从军边塞为国立功成为文人求取功名的一种新的出路。在这种社会历史背景下,文人边塞生活的机遇和经历大大增加,由此促进了边塞诗创作的繁荣。此外,前代战争行役、征夫思妇题材的诗歌,也为唐代边塞诗的兴起提供了创作上的借鉴。
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是高适、岑参,还有王昌龄、李颀、王之涣、崔颢、王翰等众多作家。边塞诗的内容主要是:反映边塞战争生活的艰苦和军旅生活的种种体验,以及征人、思妇的离愁别绪;抒发为国立功的豪情壮志和不满现实的情绪;描写边塞风光、异域风情。边塞诗的主要艺术特点是:格调雄浑豪放、慷慨悲凉,境界阔大、雄奇壮美。边塞诗的佳作以乐府歌行和五、七言绝句居多。盛唐边塞诗在题材的开拓和意境的创造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高适(702??—?765)字达夫,至五十岁方入仕,终官散骑常侍。他是一个“喜言王霸大略,务功名,尚节义”的诗人。其诗主要抒写边塞军旅生活,表现其对立功边塞理想的追求。其代表作《燕歌行》,诗中主要反映了士兵征战生活的艰苦和军中将帅的骄奢,也歌颂了战士忘我杀敌的爱国精神和男儿立功绝域的英雄气概,以及对征人、思妇的同情。《塞下曲》抒写了诗人向往立功边疆的壮志豪情。《蓟中作》《蓟门五首》在描写战争的同时又批评了朝廷的政策。除边塞诗外,高适早年诗歌中还有一些抒发怀才不遇之作。此外,他的诗歌中也有关怀人民疾苦之作。
高适边塞诗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总的来说,他的诗歌境界阔大、形象鲜明,笔力矫健顿挫,气势奔放畅达。他常把战争场面和边塞景色表现得大气磅礴,生动形象。同时,他的诗主观情感色彩比较浓厚,诗的形象中总是能感觉到诗人的精神气质,在叙事描写中透射出深厚的思想情感内蕴,也常常直抒胸臆。所以唐殷璠说“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河岳英灵集》)。此外,高适语言的概括力很强,如“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燕歌行》),更是出语警辟,发人深省。
高适长于七言歌行和五言古诗,其歌行和古诗既有汉魏乐府和文人诗的沾溉,又受到近体诗的影响。既有汉魏乐府的质朴,又有文人诗的精练,还有律诗讲究韵律和对偶的特点。
岑参(715?—?770),南阳人。出身官宦世家。他曾前后两次去边塞达六年之久,其诗题材广泛,但以边塞诗成就。
岑参的边塞诗主要内容是歌颂将士的爱国精神,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记叙军旅生活的种种感受,同时也描绘了边疆的奇异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生活风貌,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三首诗,被人们誉为鼎足而三的杰作。有的诗还表现了边疆的风土人情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如《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田使君美人舞如莲花北歌》等。
岑参边塞诗风格与高适接近,都有悲壮的色彩,正如宋严羽所说“高、岑之诗悲壮”(《沧浪诗话》)。但岑参还有自己的风格特点,他的诗活泼奔放、雄奇瑰丽、飘逸峭拔。杜甫说:“岑参兄弟皆好奇。”(《渼陂行》)殷璠说他“语奇体峻,意亦造奇”(《河岳英灵集》)。王士祯比较高、岑二人诗风时说:“高悲壮而厚,岑奇逸而峭。”(《师友诗传叙录》)较为中肯,所以悲壮雄奇是他诗歌的基本风格。
岑参诗歌显著的艺术特点就是新奇、飘逸、峭拔。首先,他以独特的生活感受、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瑰丽的语言、新奇的表现手法,创造出了鲜明而生动的艺术形象。如他写大漠的风:“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写大漠的热:“蒸沙砾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把奇异的大漠风光予以了极为生动形象的艺术表现。其次,他的诗常常运用奇妙的想象、新奇的夸张、形象的比喻等手法,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形象性,也使诗歌富有浪漫的情调。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于塞外萧瑟寒冷的景象中,勾画出一番充满生机与活力、令人神往陶醉的奇美景象。他写塞外的景象时也常常使用夸张的手法,如“瀚海阑干万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增加了形象性和表现的张力。此外,岑参与高适相比,“高适诗尚质主理,岑参诗尚巧主景”(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五引陈绎曾语)相对说来,高适的诗歌比较质朴,而且善于抒写主观的感受和思想;岑参的诗歌注重艺术技巧,善于写物图貌,描写比较细腻,善于以物象传情。
……
太宗皇帝
帝姓李氏,讳世民;神尧次子,聪明英武。贞观之治,庶几成康,功德兼隆,由汉以来,未之有也。而锐情经术,初建秦邸,即开文学馆,召名儒十八人为学士。既即位,殿左置弘文馆,悉引内学士,番宿更休。听朝之间,则与讨论典籍,杂以文咏。或日昃夜艾,未尝少怠。诗笔草隶,卓越前古。至于天文秀发,沈丽高朗,有唐三百年风雅之盛,帝实有以启之焉。在位二十四年,谥曰文。集四十卷,《馆阁书目》;诗一卷,六十九首。今编诗一卷。
1
饮马长城窟行[1]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2]。瀚海百重波[3],阴山千里雪[4]。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悠悠卷旆旌[5],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6]。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7]。
绝漠干戈戢[8],车徒振原隰[9]。都尉反龙堆[10],将军旋马邑[11]。
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12]。荒裔一戎衣[13],灵台凯歌入[14]。
注释:
[1]饮马长城窟行:一作《饮马行》,汉乐府曲名,属《相和歌辞·瑟调曲》。古词言征戍之客,至于长城而饮其马,妇人思念其勤劳,故作是曲。见《乐府诗集》卷三八。?[2]交河:地名,在今新疆吐鲁番县西北。唐西州交河郡交河县有交河,出县北天山。西州贞元七年没于吐蕃。见《元和郡县图志》卷四〇。?[3]瀚海:大沙漠。?[4]阴山:在今内蒙古西部。?[5]悠悠:旗帜迎风飘动的样子。《诗·小雅·车攻》:“萧萧马鸣,悠悠旆(pèi)旌。”?[6]朔吹:北风。边声:边地的悲凉之声。李陵《答苏武书》:“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
[7]羌笛:乐器名,原出古羌族,故名。金钲(zhēng):古时军中用的打击乐器,用铜制成,有柄,形似钟而狭长。?[8]戢(jí)收敛、收藏。?[9]原隰(xí)平坦低湿之地。?[10]都尉:武官名。反:同“返”。龙堆:即白龙堆,今名库姆塔格沙漠,在新疆罗布泊与甘肃敦煌玉门关之间。?[11]马邑:今山西朔县一带。西汉韩安国曾率兵三十万在此伏击匈奴。见《史记·匈奴传》。?[12]纪石:记载军功于石碑以垂后世。永元元年(89),车骑将军窦宪大破北匈奴,于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见《后汉书·和帝纪》。?[13]荒裔:边疆。《后汉书·杜笃传》:“信威于征伐,展武于荒裔。”一戎衣:谓一穿战袍。《尚书·武成》:“一戎衣,天下大定。”?[14]灵台:周文王时代的天文台,故址在今陕西户县境内。诗中用以代指京城。灵:《御定全唐诗》原校注(以下简称全诗校):“一作云。”云台:汉宫中之高台,在南宫中。后汉永平中,明帝追念功臣,画邓禹等二十八将像于其上。见《后汉书》卷二二。
高宗皇帝
帝讳治,文皇第九子,始封晋王,贞观十七年,立为皇太子。在位三十四年,谥曰天皇大帝。集八十六卷,今失传,存诗八首。
2
谒慈恩寺题奘法师房[1]
停轩观福殿[2],游目眺皇畿。法轮含日转[3],花盖接云飞。
翠烟香绮阁,丹霞光宝衣。幡虹遥合彩,定水迥分晖[4]。
萧然登十地[5],自得会三归[6]。
注释:
[1]《御定全唐诗》原注(以下简称全诗注):“时帝为太子,题诗帖之于户,见《奘法师传》。旧作太宗诗,误。”慈恩寺:在今陕西西安市南郊,有塔,即大雁塔。贞观二十二年(648)十二月二十四日,高宗在东宫,为文德皇后立寺,故以慈恩为名。《奘法师传》指《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奘法师,即玄奘(602?—?664),俗姓陈,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人。十三岁出家。贞观三年(629)西行求法,至天竺那烂陀寺,从戒贤法师受学。后游历天竺各地,与当地僧众辩论,宣讲大乘教义,获得极大声誉。历十七年始携经还长安,相继住弘福寺、大慈恩寺,译经籍一千三百余卷,又撰有《大唐西域记》。事见《续高僧传》卷四、卷五本传,彦惊《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2]福殿:佛殿,意思是佛法庇护之所。?[3]法轮:佛家认为佛之说法能摧破众生恶业,如轮王之轮宝能辗平山岳岩石,故有法轮之称。?[4]定水:澄静之水。喻禅定之心。?[5]十地:佛家语。地者能生功德之义,其阶级有十,故曰十地。十地说法不一,大乘菩萨之十地即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见《华严经·十地品》。?[6]三归:佛家语,也称三皈依,即皈依佛、皈依法(即佛所说经典)、皈依僧。
中宗皇帝
帝讳显,高宗第七子。始封周王,仪凤二年,徙封英王,改名哲,永隆元年,立为皇太子。及即位,太后临朝称制,废帝为庐陵王,神龙元年,复辟。在位六年,谥曰孝和。帝于景龙中,置修文馆学士,盛引词学之臣,从侍游宴。春幸梨园,并渭水祓除,则赐细柳圈辟恶;夏宴蒲萄园,赐朱樱;秋登慈恩浮图,献菊花酒称寿;冬幸新丰,历白鹿观,上骊山,赐浴汤池,给香粉兰泽,从行给翔麟马,品官黄衣各一。帝有所感,即赋诗,学士皆属和焉。集四十卷,失传。今存诗及联句诗七首。
2
幸秦始皇陵[1]
眷言君失德,骊邑想秦余[2]。政烦方改篆[3],愚俗乃焚书[4]。
阿房久已灭[5],阁道遂成墟[6]。欲厌东南气[7],翻伤掩鲍车[8]。
注释:
[1]《御定全唐诗》题下注(以下简称全诗题下注):“景龙三年十二月十八日。”《唐诗纪事》卷九“李适”条同。秦始皇陵:在西安市临潼区东。?[2]骊邑:在今西安市临潼区,秦置。汉高祖七年徙丰民于此,改名新丰。?[3]改篆:相传秦相李斯将籀文简化为秦篆,即小篆。?[4]焚书:秦始皇采纳李斯建议,于三十三年(前214)下令除秦记、医药、卜筮、种树书外,焚毁民间所藏的《诗》《书》和百家书等。后又坑杀儒生四百六十余人,史称“焚书坑儒”。详见《史记·秦始皇本纪》。?[5]阿房:秦宫殿名。《三辅黄图》卷一:“阿房宫,亦曰阿城。惠文王造宫未成而亡,始皇广其宫规,恢三百余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相属,阁道通骊山八百余里。”故址在今陕西长安西。?[6]阁道:复道,楼阁之间以木架空的通道。《史记·秦始皇本纪》:“阿房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7]“欲厌”句:《晋书·元帝纪》:“始秦时望气者云:‘五百年后金陵有天子气。’故始皇东游以厌之,改其地曰秣陵,堑北山以绝其势。”?[8]掩鲍车:秦始皇出巡,死于沙丘,李斯等秘不发丧,载归途中,以一石鲍鱼置车上,以掩尸臭。见《史记·秦始皇本纪》。鲍鱼,咸鱼。
睿宗皇帝
帝讳旦,高宗第八子,中宗母弟,封相王。景龙四年,即皇帝位。帝谦恭孝友,好学,工草隶,尤爱文字训诂之书。在位三年,谥曰大圣贞皇帝。诗一首。
2
石淙[1]
奇峰嶾嶙箕山北[2],秀崿岧峣嵩镇南[3]。
地首地肺何曾拟[4],天目天台倍觉惭[5]。
树影蒙茏鄣叠岫,波深汹涌落悬潭。
□愿紫宸居得一[6],永欣丹扆御通三[7]。
注释:
[1]全诗题下注:“相王时作。”按:久视元年(700)五月,武则天游石淙,赋诗并撰序。本篇乃奉和之作也。?[2]嶾嶙(yǐn?lín)形容山势高峻。箕山:在今河南登封县东南,传说是许由隐居之处。相传尧欲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便逃到箕山之下、颍水之阳隐居。事见《吕氏春秋·求人》。?[3]岧峣(tiáo?yáo)形容山势高峻。嵩镇:即中岳嵩山。古称一方的主山为镇。?[4]地首:指昆仑山。《初学记》卷五引《河图》:“昆仑之山为地首。”地肺:山名。终南山、商山、句曲山等皆一名地肺山。?[5]天目:山名,在今浙江临安县西北,山有两峰,峰顶各有一池,左右相对,名曰天目。天台:山名,在今浙江天台县北。?[6]得一:比喻得道纯正。《老子》三十九:“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全诗校:“第七句缺一字。”?[7]丹扆:即即丹屏,借指君王。扆:古代的一种屏风。
明皇帝
帝讳隆基,睿宗第三子。始封楚王,后为临淄郡王,景云元年,进封平王,立为皇太子。英武多能,开元之际,励精政事,海内殷盛,旁求宏硕,讲道艺文,贞观之风,一朝复振。在位四十七年,谥曰明。诗一卷。
3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1]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2]。地犹鄹氏邑[3],宅即鲁王宫[4]。
叹凤嗟身否[5],伤麟怨道穷[6]。今看两楹奠[7],当与梦时同。
注释:
[1]邹鲁:皆春秋古国名,在今山东曲阜一带。孔子故宅在此。据两《唐书·玄宗纪》,诗作于开元十三年(725)十一月十六日玄宗东封泰山后幸孔子宅时。?[2]栖栖:忙碌不安的样子。《论语·宪问》:“丘何为是栖栖者与?”?[3]鄹(zōu):春秋时鲁国地名,在今山东曲阜东南。?[4]鲁王宫:《汉书·鲁恭王余传》载,汉景帝之子鲁恭王刘余“好治宫室,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宫,闻钟磬琴瑟之声,遂不敢复坏;于其壁中得古文经传”。?[5]叹凤:《论语·子罕》:“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否(pǐ):不顺利。?[6]伤麟:《公羊传·哀公十四年》:“西狩获麟,孔子曰:‘吾道穷矣!’”?[7]两楹奠:《礼记·檀弓上》:“子曰:‘予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夫明王不兴,而天下孰能宗予?予殆将死也。’盖寝疾七日而殁。”
肃宗皇帝
帝讳亨,明皇第三子。初名嗣升,封陕王,开元十五年,更名浚,徙封忠王。二十三年,又更名玙,明年,立为皇太子。二十八年,又更名绍,天宝三载,乃更名亨。明皇幸蜀,即位于灵武。聪明强记,属词典丽。在位七年,谥曰宣。诗四首。
4
赐梨李泌与诸王联句[1]
先生年几许,颜色似童儿。颍王[2]。
夜抱九仙骨[3],朝披一品衣。信王[4]。
不食千钟粟,唯餐两颗梨。益王[5]。
天生此间气[6],助我化无为。帝。
注释:
[1]全诗题下注引《邺侯外传》云:“肃宗尝夜坐,召颍、信、益三王,同就地炉食,以泌多绝粒,帝自烧二梨赐之。颍王固求,不与;请三弟共乞一颗,亦不与,别命他果赐之。王曰:‘先生恩渥如此,臣等请联句,以为他日故事。’”按:所引及联句诗俱见《太平广记》卷三八。李泌:见卷一〇九小传。?[2]颍王(718?—?783):名璬(jiǎo),玄宗第十三子。开元十三年(725)封颍王。安史乱起,出任剑南节度大使。传在《旧唐书》卷一○七、《新唐书》卷八二。?[3]九仙:道家将太清境的仙人分为九等:一上仙、二高仙、三大仙、四玄仙、五天仙、六真仙、七神仙、八灵仙、九至仙,合称九仙。说见《云笈七签》卷三。?[4]信王:名瑝,玄宗第二十三子。开元十三年封信王,二十三年授开府仪同三司。传在《旧唐书》卷一○七。?[5]益王:史志失载。?[6]间气:《太平御览》卷三○六引《春秋演孔图》:“正气为帝,间气为臣。”
德宗皇帝
帝讳适,代宗长子。初封奉节郡王,乾元元年,进封鲁王;八月,徙封雍王;广德二年,立为皇太子。善属文,尤长于篇什,每与学士言诗于浴堂殿,夜分不寐。三令节,御制诗敕群臣赓和,品第优劣,四方贡艺者,帝多亲试,或有乖谬,浓点笔抹之;称旨即翘足朗吟,诧宰相此朕门生,无不服帝之藻鉴焉。在位二十五年,谥曰孝文。集不传,今存诗十五首。
4
九日绝句[1]
禁苑秋来爽气多,昆明风动起沧波[2]。
中流箫鼓诚堪赏,讵假横汾发棹歌[3]。
注释:
[1]据《旧唐书·德宗纪》,《册府元龟》卷四○、卷一一○,诗当作于贞元十三年(797)九月九日。?[2]昆明:池名,在长安。?[3]讵:岂。横汾:汉武帝祠汾阴后土,于汾河上宴群臣,作《秋风辞》,中云:“泛楼舡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见《文选》卷四五。后以“横汾”称颂皇帝或其作品。汾:汾河,在山西。
文宗皇帝
帝讳昂,穆宗第二子。初名涵,封江王,宝历二年,即位。恭俭儒雅,听政之暇,博通群籍,顾谓左右曰:若不甲夜视事,乙夜观书,何以为人君。每试进士,亲裁题目。及所司进所试,披览吟咏,终日忘倦。延学士于内庭,讨论经义。好制五言,古调清峻。常欲置诗博士,李珏言:“今翰林学士皆能文词,且古今篇什,足可怡悦圣情。”乃止。又尝与宰相论诗之工拙,郑覃曰:“诗之工者,无若三百篇,皆国人作之以刺美时政,王者采之以观风俗。后代词人,华而不实,无补于事。”帝甚重其言。在位十三年,谥曰昭献。今存诗七首。
4
题程修己竹障[1]
良工运精思,巧极似有神。
临窗忽睹繁阴合,再盼真假殊未分[2]。
注释:
[1]全诗题下注:“修己,冀州人。学周昉画,尝画竹障于文思殿,帝赐以诗,朝士皆奉诏继和。”按:此摘自《唐朝名画录》。程修己(805?—?863):字景立。宝历中明经擢第。文宗时为集贤殿直院官,大中初为翰林待诏,任宫廷画家近四十年。精于山水、竹石、花鸟、人物等,首冠于时。事见温宪《程修己墓志铭》及《唐朝名画录》。?[2]全诗校:“后二句一作‘临窗时乍睹,繁阴合再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