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博弈与平衡:奥格斯堡城市宗教改革研究(1518-1537)
》
售價:HK$
118.8
《
古代中国与南亚文明论丛
》
售價:HK$
60.5
《
法医冷知识——尸体是一本无声的书,推理破案必知的92个冷知识 法医门徒 著
》
售價:HK$
65.8
《
东方园子:中国古典园林现代应用 园冶 禅庭 东方美学 造园 庭院造景施工 国风 作庭记 景观设计
》
售價:HK$
316.8
《
Hygge Home(为什么我只想待在家)
》
售價:HK$
96.8
《
思想会·诺曼底1944:登陆日与史诗般的77天法国战役
》
售價:HK$
196.9
《
黄金定律:智慧泥板与巴比伦最富有的人(全球畅销书!来自古巴比伦的财富课,教你摆脱贫困,智慧管理财富,实现财富持续增长!)
》
售價:HK$
52.8
《
全球的全球史:世界各地的研究与实践 历史学的实践丛书
》
售價:HK$
88.0
|
編輯推薦: |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联合数字法治研究专家等倾力打造的党政领导干部“人工智能”学习用书。本书多角度、多学科系统地介绍了什么是算法、算法在未来生活将如何应用,各章特别设置经典导语,是一套为各级领导干部、法学研究者、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提供的关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通识读本。助力我国加快数字化、信息化发展,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应松年、原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周文彰、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周汉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司副司长韦犁等联袂推荐。
|
內容簡介: |
“十四五”规划纲要将“加快数字发展,建设数字中国”作为独立篇章,围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以及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勾画出了未来五年数字中国建设的新图景。本书从算法想什么入手,试图想更多算法所未想。本书从多角度、多学科系统的介绍了算法的特征,从社会科学角度回应了算法问题。不仅是一本专业性的学术著作,也探讨了算法技术在具体领域中的诸多应用实践,可以作为专业研究者和关心这一热点话题各行业人士的参考书。
|
關於作者: |
王静,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法部行政法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法学博士。兼任中国行政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理事、中国应急管理学会常务理事等。从事行政法学教学研究工作近20年,主要在互联网、大数据治理、人工智能法律和行政法等领域展开研究。
王轩,广州大学数字法治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地方立法、区域合作、科技法与技术伦理。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京津冀地区区域立法研究”和司法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算法歧视法律问题研究”等多项课题。
|
目錄:
|
算法时代 /1人工智能勃兴 /2作为人工智能“灵魂”的算法———机器学习算法 /12算法福利,还是算法统治 /14规制算法 /19 规制视角下算法的特征 /20为何规制算法:算法时代的隐忧与风险 /28如何规制算法:基本理念、思路与格局 /41算法歧视 /63 新时代的新歧视 /65算法歧视的分类与要件 /74算法歧视的规制路径 /82无人驾驶的算法规制 /97无人驾驶走进现实 /99无人驾驶算法的问题 /112如何规制无人驾驶算法 /122算法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 /131数据喂养下的“算法统治”/132从隐私保护到个人信息保护 /133基于告知同意原则的传统保护机制遭遇困境 /143算法时代个人信息保护体系的重构 /157
后 记 /16
|
內容試閱:
|
想你所想,想你未想
人工智能、互联网、平台、算法,不仅是时代的难点、热点、焦点,也是法学研究和社会治理的难点、热点和焦点问题,因为传统教科书中没有答 案,需要创新、创造,实现从0到1的突破。
“十四五”规划纲要将“加快数字发展,建设数字中国”作为独立篇章,围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 设水平以及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勾画出了未来五年数字中国建设的新图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加快数字化、信息化发展,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在此背景下,人工智能必将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参与数字中国建设中来发挥更大的作用,也将进一步发展成为全球范围内科技与经济竞争的重要领域。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将国际网络与数据治理领域的竞争推向白热化,而我们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还只是刚刚开始,跨领域、跨学科融合只是迈出了一小步,能力明显不足;对很多现实问题,我们缺乏答案,未知远远大于已知。我们迫切地需要各学科的学者,尤其是青年学者,能够直面这些难题和挑战,不囿于固有学科和思维方式的限制,在这些领域不懈追求,有大格局、大思路,勇于探索真理。You have to think big,but becareful.
人工智能在想什么?它在想你所想。当你把目的地输入导航系统,它可以规划出路线从而缩短高峰时段上下班时间;当打开智能音箱时,它会播放你此前从未听过但的确很喜欢的歌曲;当你浏览新闻资讯平台时,总会惊叹于页面显示的信息正合你意。警务部门运用大数据和算法测算犯罪高发地区从而有效调配执法资源。司法部门运用机器学习算法,从法律检索分析 到类案推荐,再到量刑辅助与偏离预警,在案件审判、判决执行、司法管理 中都隐藏着算法的身影。健康码、14天行程,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和复工复产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自动化的世界正在形 成,智能化机器学习算法的控制力不断延伸至经济、社会、政治等诸多领域, 算法无处不在正在成为现实。 我们为什么要知道人工智能在想什么?因为我们要想算法所未想。伦理、人类的未来、以自动化行政和算法为特征的社会治理到底将把我们带向何处?与生活的便利相伴而来的歧视、算法黑箱、对既有法律体系和人类伦理的挑战,都涉及我们应当如何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理解社会治理智能 化的问题以及社会治理规则算法化的问题。我们不能单纯从技术角度去理解 社会治理智能化和社会治理规则算法化,从原则上强调 “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却在具体问题面前忽略法治。我们不能止步于纯粹的“社会治理法治化”的研究,也不能只关注纯粹的算法的法律规制问题。当我们将算法运用于影响每一个公民日常行为的社会治理时,就必须要考虑算法与公权力之间的关系问题。例如,算法是否会在社会治理过程中产生对某些人群的歧视?算法是否会成为一种新的权力形态?算法应该作为国家秘密予以保护还是应该公开以提高社会治理透明度?算法的运用能否促进公权力的规范行使?公权力添加算法光环之后,是否更加难以监督?《算法:人工智能在“想”什么》一书,从算法想什么入手,试图想更多算法所未想。本书多角度、多学科系统地介绍了算法的特征,从社会科学角度回应了算法问题。这不仅是一本专业性的学术著作,也探讨了算法技术在具体领域中的诸多应用实践,可以作为专业研究者和关心这一热点话题的各想你所想,想你未想,是行业人士的参考书,其中不少洞见,值得仔细品鉴。本书的作者是我国一群朝气蓬勃又稳健踏实的中青年法学专家,他们秉持谨慎且冷静的态度,在细 致勾勒算法时代特征的基础上,审视算法时代的隐忧与算法决策的风险,并提供规制算法的思路和框架,探讨应对风险与问题的可行性路径。这样的研究和解读既不保守亦不激进,是更为专业和务实的治学风格。希望他们在这个新领域持续深耕,为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提供更多学术支持,贡献出更多既鞭辟入里、又妙趣横生的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