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1911:危亡警告与救亡呼吁
》
售價:HK$
76.8
《
旷野人生:吉姆·罗杰斯的全球投资探险
》
售價:HK$
75.9
《
笼中王国 : 18世纪法国的珍禽异兽与社会文化
》
售價:HK$
74.8
《
思考的框架3:风靡华尔街的思维训练法
》
售價:HK$
64.9
《
被记忆的西周史(中山大学中珠学术译丛)
》
售價:HK$
151.8
《
森林疗法:拥抱大自然、获得幸福的季节性方法
》
售價:HK$
74.8
《
希腊人(伊恩·莫里斯文明史系列)
》
售價:HK$
185.9
《
亚马逊六页纸 如何高效开会、写作、完成工作
》
售價:HK$
76.8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心理咨询师在工作中经常遇到的101种问题为例,讲述了心理咨询师应该掌控的咨询之道。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心理咨询师遇到的困难是其职业成长过程中的劫难,咨询室就是一个道场,那些生命历程,那些情感体验,那些秘密,那些无法言传的时刻,在咨询室里面的每一次咨询都是一次考验,这些问题是心理咨询师在成长过程中必须克服的困难。本书通过具体的问题类型,讲解应对问题的方法,以及其中的道理,一方面帮助心理咨询师更好地进行咨询,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来访者了解自己。
|
關於作者: |
薛伟
祝融心理研习社创办人,结构式文化动力团体中心创办人,复旦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督导,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督导,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文化与心理治疗学组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首批注册心理督导师。
|
目錄:
|
1 心理咨询到底要干什么 001
2 心理咨询是什么 003
3 心理治疗要在什么地方进行干预 005
4 心理发展到三元状态还会退回一元状态吗 009
5 什么是社会语言体系 011
6 咨询技术的指导性原则 013
7 咨访关系的本质是什么 016
8 如何进行心理咨询的工作 019
9 为什么咨询师付出很多,咨询却不见成效 022
10 来访者真正的问题是什么 024
11 工作联盟与治疗框架分别是什么 026
12 每次治疗前要做什么 029
13 你能根据目前的问题做出诊断吗 032
14 交替使用支持性和解释性技术 035
15 是做“容器”,还是提供足够的“抱持性环境” 038
16 使用药物的时机 041
17 要使用药物治疗抑郁症吗 044
18 要求服药的人 047
19 不想服药的病人 050
20 如何阻止人们过早退出治疗 052
21 早期阻抗者存在的问题 054
22 没有清晰问题的人 057
23 有神经症、边缘性人格障碍和精神病性症状的人 060
24 患有躯体疾病和有转换性症状的人 063
25 有钱的人 066
26 成功者的困境 069
27 无法面对退休的老年人 071
28 聪明的人 074
29 习惯性迟到的人 077
30 习惯拖延的人 080
31 过度饮酒的人 082
32 烟草上瘾的人 084
33 恃强凌弱者 087
34 被动的人 089
35 “怕老婆”的男人 091
36 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093
37 有强迫现象的人 096
38 有刻板动作的人 099
39 冒失的逆恐者 102
40 性成瘾的人 104
41 什么是边界 106
42 觉得深深“爱”上你的人 109
43 想跟你发生性关系的人 112
44 试图脱衣服诱惑你的人 115
45 给你物的人 118
46 用言语攻击你的人 121
47 比你先理解他们自己的人 124
48 渴求拥抱的人 126
49 与你的助理聊天的人 129
50 与你的助理约会的人 131
51 治疗中的“行动者” 134
52 带配偶进入咨询室的人 137
53 带着父母来咨询的人 140
54 带着婴儿来咨询的女人 143
55 不能准时离开咨询室的人 145
56 指控你不关注他的人 148
57 不让咨询师插嘴的人 151
58 沉默的来访者 154
59 在咨询室中来回走动的人 157
60 不断看表的人 160
61 问你有什么感受的人 163
62 坐在你椅子上的人 166
63 带饮料进入咨询室的人 168
64 不主动支付费用的人 171
65 要不要降低费用 173
66 不直接承担咨询费用的来访者 176
67 由家长付费的青少年或儿童 179
68 移动咨询室家具的人 182
69 在等候室睡觉的人 184
70 询问你个人信息的人 186
71 做咨询时能讲道理吗 189
72 有高自杀风险的人 191
73 在咨询室外遇到了来访者 194
74 隔着屏幕的来访者 196
75 长途跋涉来做咨询的人 199
76 与来访者的必要联络 201
77 直接称呼你名字的人 203
78 什么是反移情 205
79 过于顺从的来访者 207
80 盘问你理论取向的人 209
81 追问办法和建议的人 212
82 对你的解释不做回应的人 215
83 过度聚焦咨询师的人 217
84 为何不断提问却没有进展 219
85 过度警觉的人 221
86 只诉说梦境的人 224
87 沉溺于赌博的人 227
88 特别喜欢整容的人 229
89 寻求心理咨询的“灵修者” 231
90 推荐朋友找你做咨询的人 233
91 推荐家庭成员找你做咨询的人 235
92 自我责任感是不是心理咨询的前提 238
93 遗传疾病对孩子的影响是什么 240
94 社交关系和情感关系有什么区别 242
95 成人的世界有爱情吗 244
96 如何维持亲密关系 246
97 爱情在心理咨询中意味着什么 248
98 个体治疗与团体治疗的区别 250
99 为何要改变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 252
100 做咨询时能讨论信仰吗 254
101 未来的来访者 2561 心理咨询到底要干什么 001
2 心理咨询是什么 003
3 心理治疗要在什么地方进行干预 005
4 心理发展到三元状态还会退回一元状态吗 009
5 什么是社会语言体系 011
6 咨询技术的指导性原则 013
7 咨访关系的本质是什么 016
8 如何进行心理咨询的工作 019
9 为什么咨询师付出很多,咨询却不见成效 022
10 来访者真正的问题是什么 024
11 工作联盟与治疗框架分别是什么 026
12 每次治疗前要做什么 029
13 你能根据目前的问题做出诊断吗 032
14 交替使用支持性和解释性技术 035
15 是做“容器”,还是提供足够的“抱持性环境” 038
16 使用药物的时机 041
17 要使用药物治疗抑郁症吗 044
18 要求服药的人 047
19 不想服药的病人 050
20 如何阻止人们过早退出治疗 052
21 早期阻抗者存在的问题 054
22 没有清晰问题的人 057
23 有神经症、边缘性人格障碍和精神病性症状的人 060
24 患有躯体疾病和有转换性症状的人 063
25 有钱的人 066
26 成功者的困境 069
27 无法面对退休的老年人 071
28 聪明的人 074
29 习惯性迟到的人 077
30 习惯拖延的人 080
31 过度饮酒的人 082
32 烟草上瘾的人 084
33 恃强凌弱者 087
34 被动的人 089
35 “怕老婆”的男人 091
36 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093
37 有强迫现象的人 096
38 有刻板动作的人 099
39 冒失的逆恐者 102
40 性成瘾的人 104
41 什么是边界 106
42 觉得深深“爱”上你的人 109
43 想跟你发生性关系的人 112
44 试图脱衣服诱惑你的人 115
45 给你物的人 118
46 用言语攻击你的人 121
47 比你先理解他们自己的人 124
48 渴求拥抱的人 126
49 与你的助理聊天的人 129
50 与你的助理约会的人 131
51 治疗中的“行动者” 134
52 带配偶进入咨询室的人 137
53 带着父母来咨询的人 140
54 带着婴儿来咨询的女人 143
55 不能准时离开咨询室的人 145
56 指控你不关注他的人 148
57 不让咨询师插嘴的人 151
58 沉默的来访者 154
59 在咨询室中来回走动的人 157
60 不断看表的人 160
61 问你有什么感受的人 163
62 坐在你椅子上的人 166
63 带饮料进入咨询室的人 168
64 不主动支付费用的人 171
65 要不要降低费用 173
66 不直接承担咨询费用的来访者 176
67 由家长付费的青少年或儿童 179
68 移动咨询室家具的人 182
69 在等候室睡觉的人 184
70 询问你个人信息的人 186
71 做咨询时能讲道理吗 189
72 有高自杀风险的人 191
73 在咨询室外遇到了来访者 194
74 隔着屏幕的来访者 196
75 长途跋涉来做咨询的人 199
76 与来访者的必要联络 201
77 直接称呼你名字的人 203
78 什么是反移情 205
79 过于顺从的来访者 207
80 盘问你理论取向的人 209
81 追问办法和建议的人 212
82 对你的解释不做回应的人 215
83 过度聚焦咨询师的人 217
84 为何不断提问却没有进展 219
85 过度警觉的人 221
86 只诉说梦境的人 224
87 沉溺于赌博的人 227
88 特别喜欢整容的人 229
89 寻求心理咨询的“灵修者” 231
90 推荐朋友找你做咨询的人 233
91 推荐家庭成员找你做咨询的人 235
92 自我责任感是不是心理咨询的前提 238
93 遗传疾病对孩子的影响是什么 240
94 社交关系和情感关系有什么区别 242
95 成人的世界有爱情吗 244
96 如何维持亲密关系 246
97 爱情在心理咨询中意味着什么 248
98 个体治疗与团体治疗的区别 250
99 为何要改变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 252
100 做咨询时能讨论信仰吗 254
101 未来的来访者 256
|
內容試閱:
|
从文化视角漫谈心理咨询何去何从
心理咨询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源自西方,与其他社会伦理共同维持西方社会的平衡。作为一种技术和方法进入中国,心理咨询本身的文化特质如何加以调整,才能融入我们的社会文化,化解当前社会的文化冲突,是心理咨询从业者绕不开的问题。
心理咨询的产生
从目前整个生存环境和状态而言,进入信息时代,人们的信息量有所增加,所见所闻不仅对我们的生活状态有影响,更加重要的是,对我们的心理状态也有影响。人生活在信息当中,环境的变化引起我们内心的改变,对于我们目前所处的时代,有很多人觉得很好,
因为这个时代比以往更快速、更便捷,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更多便利;也有些人觉得不好,因为它似乎让我们丧失了很多东西,比如日渐淡薄的思念。
在这个时代,人们内心的困扰变多了。生活的变化对我们的心理状态而言就是一种冲击,我们会因此产生很多困扰,如何应对、解决这些困扰,就变成了眼前的问题。
我认为,心理咨询是咨询师用来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更是心理咨询师用来探索“人究竟是怎么回事”的方式。
当环境发生很大变化时,一个人的内心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人与环境的关系也会发生变化,那原来继承下来用来解决问题的办法,如今是否还能继续使用?人与环境交互产生的心理问题也在发生变化,传统的解决心理问题的办法是否还可以继续使用?哪些可以用,哪些不再适用?哪些应该保留,哪些应该舍弃?心理咨询作为一种认识人或者帮助人解决困境的方式,到底应该如何发展?
心理问题的发展
一个人面对变化时,为了调整自身而努力的过程有时候比较顺利,有时候又会有很多曲折,碰到困难的时候,心理问题就会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可以说,心理问题就是一个人在成长和发展自身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状态,而心理咨询就是了解人如何成长以及处在怎样的状态。
当心理咨询的目的指向人本身,而不是人之外某个问题的时候,我们更容易讨论何去何从的问题——与其说是讨论心理问题何去何从,不如说是讨论人到底何去何从。这就是哲学的三个基本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在我看来,心理咨询就是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状态、不同语境中,用各自的方式不断地回答这三个问题。
对世界的认识
关于人本身的问题,涉及人们为什么要探索自己和了解自己。人们通过了解自己,间接地把自己变成了解世界的通道。心理学通过这样的途径,在了解世界的过程中,寻找自己的存在感和确定感,也就是说,心理咨询跟“你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产生了一种关联。
了解世界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一种偏客观,一种偏主观。用偏客观的态度了解世界的方式,称为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概念我们不去定义它,因为每个人对科学的理解不尽相同。我们使用科学的概念,是基于在探求这个世界的时候,有一个前提假设,这个假设认为有化客观的状态存在。我们去探索客观状态的真相,是一种科学的方法。
另一种是用偏主观的态度了解世界的方式,称为艺术的方法。它是一种与科学方法不同的途径。科学的方法认定有一个客观世界等着我们去发现真相。艺术的方法不认为有客观世界存在,或者说,真相有无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当事人的感知体验,是通过其自身体验来描述和传达对世界的认识。
艺术和科学看似有些对立,探索世界的途径也不同,那么它们到底有什么关系?我们应该用什么态度取舍呢?
回到本源,我们要了解自己——人之所以为人到底怎么回事,从而了解自身的心理状态。在这个过程当中,首先要明白艺术和科学是否有矛盾。
大多数人认为,艺术和科学并不矛盾,它们是两个方向,两种不同的途径,在具体化层面会显示出很大的差异,但它们彼此又存在很强的联系。
我们是采取主观态度还是客观态度来认识这个世界,会影响到科学应用的方方面面。心理学是科学的分支,我们认识世界的不同态度对心理学又有哪些影响呢?
心理咨询发展到现在,大概也就一百多年的历史,中间经历了很多变化,就整个发展过程来看,几乎是从弗洛伊德那个年代开始使用谈话治疗的方式,当然之前也有,不过并没有以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来命名。
心理咨询被这样命名后,就已经带上了科学的含义,以科学的面目出现。以精神分析为例,弗洛伊德创建一个探索人内心的理论,想把人内心的状态用客观性描述出来,这样的态度,被称为科学的态度。
心理问题的变化
在进入科学时代之前,人也有各种各样的困扰,应对困扰的方式也有很多种,例如请巫师占卜或向神父祷告等。这些方式都是通过沟通和交流解决人的困扰,因为那时还没有心理咨询的概念。科学时代来临之后,人们发现这些方法没有实质的道理,而且这些方法很主观,没有证明其客观的证据存在,所以渐渐被科学摒弃。
到了科学时代,心理咨询用科学的方法替代了原本带有迷信色彩的解决人心灵困扰的方法,一开始还顺利,但近二十年以来,问题越来越明显。我们用科学的方式,把这个世界当成客观的真实存在的对象去研究,用这种态度去探索人的心理问题,却发现用这样的态度并不能找到有效的途径去解决人的内心困扰,于是对这些科学的方法产生了质疑并对其进行反思。
用古代迷信的方式来解决人的心理困扰之所以渐渐无效,是因为人所处的环境在发生变化。环境的改变也导致我们对迷信的方法产生疑问。进入科学时代,随着科学的发现越来越多,人们用越来越客观的方式和视角来看待世界,对世界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不再认为有神灵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开始不受主观影响,认为世界是客观化的存在,这种认识导致人的困扰也发生了变化,所以,非科学的应对方式不再适用。
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科学逐步发展,原来人们对世界客观的认识又发生了很多变化,有很多经典的物理学实验,正慢慢推翻世界化客观的观点。我们很难说清楚这个世界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世界也并非我们原来所设想的由物质构成,它似乎是介于物质和第二性之间的东西,于是,主观认识和客观认识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随着我们对世界认识的加深,不能再以主观和客观来区分原来的状态,这种发现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生活的文化环境,之前我们认为一切有迹可循,但现在变得不再那么确定。进入后现代的社会,推翻了原来与科学时代相匹配的现代主义文化,变为后现代文化,现代主义文化强调唯物,后现代文化强调去中心化、去结构化、多元化,给了主观性更多的位置,找到主观性很多的价值,从这一点来说,有一种回归的迹象。
这种回归跟进入科学时代之前有很大差异,在进入科学时代之前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很主观,假设有很多神灵,但那只是一种描述,并没有实证。这种回归,导致我们对自身心理状态和心理问题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想要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也随之发生改变。
我们每个人看似对如何看待世界不感兴趣,但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困扰是无法躲避的,这些困扰会影响每个人,也跟每个人都有关系。这种关系和如何看待世界关联在一起。
我们用一个具体落点,来探讨对世界的看法和文化环境的影响是
如何影响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的。
精神分析的发展历程
以精神分析为例,弗洛伊德用经典精神分析来解决心理问题,经典精神分析在临床应用中有三种核心技术——面质、澄清和解释。采用面质,首先要有一个前提,就是有一样客观存在的东西在那里;它存在才能够去面质和澄清,如果那样东西本身不存在,就没办法去面质,如果那样东西一直在变化,也没办法去澄清。所谓的现象和问题,不会因为你的探索而发生变化,人的心理问题也不会因为心理咨询师的介入而发生变化,只有建立在世界实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心理咨询师才能帮助来访者挖掘那样东西,然后解决它。
后来,人们发现这种技术在临床应用上并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在那个年代,来访者主要是癔症(歇斯底里症)病人,歇斯底里更多地表现为情绪爆发和身体出现问题。弗洛伊德认为,癔症的发生是因为来访者心里有说不出的秘密和愿望,如果想办法让他说出来,症状就会消除,这就符合客观化的观点。但愿望和秘密不会因为咨询师的探索而发生变化。
随着临床治疗的发展,来访者也相应发生了一些变化,癔症病人越来越少。到了弗洛伊德学术流行晚期,人的心理问题更多的是情绪问题,特别是抑郁症病人。面对抑郁症病人或以情绪困扰为主的病人,面质、澄清和解释技术并不能产生效果,因为他们的问题不是秘密,不需要说出来。继而这些基础的宣泄技术失效,取而代之的是以抱持、接纳和转化为主的技术。于是,客体关系理论开始发展。
弗洛伊德原本的解释技术,是想把问题说清楚,在客体关系理论中解释发生了变化。客体关系理论认为,如何解释不重要,重要的是解释时保持的态度,通过解释传达接纳。这时,临床技术发生了很大变化,应对的心理问题也发生了很大改变,例如常见的病症由癔症变为抑郁症,这些改变都与生活环境变化有关。
心理咨询与社会文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资产阶级为主导的新阶层兴起,原本结构化明显的社会状态变得相对扁平,强调自由平等。这种变化导致人们的心理状态发生改变,从原来结构化中以压抑为主的症状,变成以失落为主的症状,科学发展带来自由的同时,失去了确定性和稳定性,失落替代了束缚,因此,抑郁状态变得多了,而癔症变得少了。
在这里要谈的重点,不是症状怎么变化,而是临床技术变化背后
隐藏的态度。
面质、澄清和解释的背后是非常科学的态度,当技术慢慢转为抱持、接纳和转化,心理问题的化客观存在慢慢模糊不见了,不再强调心理问题的产生是因为你心里藏着一个看得见、说得出来的问题,而是变成一种缺失。
也就是说,来访者心理问题产生的背后,隐藏着我们对世界认识的变化,心理问题不再源于客观的秘密或愿望,而源于失落和关系的丧失。
精神分析中客体关系理论兴起,人的需要不再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欲望和性对象的满足,而变成关系的满足。关系虽然抓不住,但是存在。于是我们看到,人们对心理问题的界定从一种看得清楚的层面到了一种模糊的情感感受层面。
在弗洛伊德时期,本能被认为是一种跟物理学相匹配、相类似的能量,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存在,符合机械唯物论。到了客体关系理论中,人的需求是建立关系,而不是本能的满足。于是随着
对心理问题的界定发生变化,人的需求变成一种能被感觉到的关系,不再那么抽象。
对心理问题的看法,从非常科学的态度向艺术的态度迁移,不再是完全客观,而是有一部分主观存在。
再往后发展,抑郁的情况也慢慢发生变化,来访者的问题更多地变成了焦虑,虽然还是以情绪问题为主,但由原来的身体反应变为弥散性焦虑。
如果抑郁的背后是失落,那么焦虑的背后则是迷茫。迷茫成为人们主要的问题和困扰,对来寻求帮助的来访者,如果还用一种相对接纳和抱持的态度,效果就不那么好了,使用接纳和抱持的技术虽然能使焦虑的来访者好受一些,但其症状不会消失。
这提醒我们,内在症状的困扰总是相对应于外在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迷茫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以失落为代表的困扰变成以迷茫为代表的核心症状?
科技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无边界”,越来越“靠近”,几乎不存在所谓“思念”的问题。比如,想见一个人可能只需要几秒钟的时间;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也不需要长年累月,很多地方一天之内就可到达。这种情况下,好像就不会再产生失落。失落是因为情感联结的断裂,一种情感没办法安置到另一个人身上,或者说,原来的情感因时间和空间的断裂,想要重新连接时发生困难。如今,见面很方便,不会有长久的思念,因此丧失了一种情感(“长久思念”的体验),不需要再把这种感觉放在心里,而是可以通过另一种形式表达出来。信息的传递变得非常容易,人与人这么容易靠近,丧失了关系体验,这时候,迷茫就产生了。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自由度越来越大,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另外一个问题——很多情感体验无从产生,自我存在感和确定感没办法寄放在原本可以寄放的情感上,那么它该寄放到哪里呢?我们不知道答案。自我存在感和确定感好像因此而迷失,这就是后现代文化背景——以焦虑为主的后现代特征,以及心理状态的特质——以自我迷茫为核心的体验。这是我们普遍面对的问题。
面对这种情况,心理咨询中所采用的态度和策略是接纳,但仅仅接纳是不够的,还需要解构跟建构。我们认为不再有固定的模式,去创造一种我们认为的事实,也没有客观的事实,所有的事实都可以通过彼此的关联建构出来。
随之,精神分析慢慢发展出后自体学派、主体间学派、关系学派和拉康学派。临床技术中更强调主体间性,技术的运用上更强调建构,治疗师可以更主动地参与其中。这些发展都在否决原来客观和固定不变的东西,以一种偏主观的态度来看待心理问题,这种态度侧重于用艺术的方式来表达和体验这个世界,而不是以科学的方式来描述这个世界。
心理咨询的发展历程,从比较科学的态度慢慢发展成艺术的态度,这种态度的转变,跟物理学等基础理论科学对世界的认识及其营造出来的社会文化密切相关。在这种社会文化中,人们的心理问题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因此我们看到,所有的事情都是相互关联在一起的,并不孤立存在。
中国社会中的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在中国出现至今,仅有30 多年,它没有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可以说是横空出世的。在面对与我们的环境相对应的心理问题时,到底该用什么视角、什么态度、什么技术,这些都是很重要的问题。
原则上来说,需要一种针对性的方式,对待不同的问题用不同的技术。如果问题以压抑性为主,我们就需要使用与面质、澄清和解释相关的技术;如果问题与失落有关,我们就用与抱持、接纳和转化相关的技术;如果问题跟迷茫有关,我们就需要用与解构相关的技术。这些都只是技术层面的探讨,在这种背景下,心理咨询该如何发展,是我们所面临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要在传统文化中寻找探索的方向,利用有用的资源,找到应对目前心理困扰的有效方式,分辨出在进行心理咨询过程中哪些地方发生了错位、哪些地方没有好好利用等,通过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探索性方法,对这些问题一一进行探讨。
《101 次迎难而上:心理咨询之道》可以算是进行这样探讨的尝试,并不是提供标准化的答案,只是呈现一种思考,希望借此抛砖引玉,引起更多同行对心理咨询本土化问题的探讨。
从文化视角漫谈心理咨询何去何从
心理咨询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源自西方,与其他社会伦理共同维持西方社会的平衡。作为一种技术和方法进入中国,心理咨询本身的文化特质如何加以调整,才能融入我们的社会文化,化解当前社会的文化冲突,是心理咨询从业者绕不开的问题。
心理咨询的产生
从目前整个生存环境和状态而言,进入信息时代,人们的信息量有所增加,所见所闻不仅对我们的生活状态有影响,更加重要的是,对我们的心理状态也有影响。人生活在信息当中,环境的变化引起我们内心的改变,对于我们目前所处的时代,有很多人觉得很好,
因为这个时代比以往更快速、更便捷,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更多便利;也有些人觉得不好,因为它似乎让我们丧失了很多东西,比如日渐淡薄的思念。
在这个时代,人们内心的困扰变多了。生活的变化对我们的心理状态而言就是一种冲击,我们会因此产生很多困扰,如何应对、解决这些困扰,就变成了眼前的问题。
我认为,心理咨询是咨询师用来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更是心理咨询师用来探索“人究竟是怎么回事”的方式。
当环境发生很大变化时,一个人的内心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人与环境的关系也会发生变化,那原来继承下来用来解决问题的办法,如今是否还能继续使用?人与环境交互产生的心理问题也在发生变化,传统的解决心理问题的办法是否还可以继续使用?哪些可以用,哪些不再适用?哪些应该保留,哪些应该舍弃?心理咨询作为一种认识人或者帮助人解决困境的方式,到底应该如何发展?
心理问题的发展
一个人面对变化时,为了调整自身而努力的过程有时候比较顺利,有时候又会有很多曲折,碰到困难的时候,心理问题就会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可以说,心理问题就是一个人在成长和发展自身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状态,而心理咨询就是了解人如何成长以及处在怎样的状态。
当心理咨询的目的指向人本身,而不是人之外某个问题的时候,我们更容易讨论何去何从的问题——与其说是讨论心理问题何去何从,不如说是讨论人到底何去何从。这就是哲学的三个基本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在我看来,心理咨询就是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状态、不同语境中,用各自的方式不断地回答这三个问题。
对世界的认识
关于人本身的问题,涉及人们为什么要探索自己和了解自己。人们通过了解自己,间接地把自己变成了解世界的通道。心理学通过这样的途径,在了解世界的过程中,寻找自己的存在感和确定感,也就是说,心理咨询跟“你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产生了一种关联。
了解世界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一种偏客观,一种偏主观。用偏客观的态度了解世界的方式,称为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概念我们不去定义它,因为每个人对科学的理解不尽相同。我们使用科学的概念,是基于在探求这个世界的时候,有一个前提假设,这个假设认为有化客观的状态存在。我们去探索客观状态的真相,是一种科学的方法。
另一种是用偏主观的态度了解世界的方式,称为艺术的方法。它是一种与科学方法不同的途径。科学的方法认定有一个客观世界等着我们去发现真相。艺术的方法不认为有客观世界存在,或者说,真相有无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当事人的感知体验,是通过其自身体验来描述和传达对世界的认识。
艺术和科学看似有些对立,探索世界的途径也不同,那么它们到底有什么关系?我们应该用什么态度取舍呢?
回到本源,我们要了解自己——人之所以为人到底怎么回事,从而了解自身的心理状态。在这个过程当中,首先要明白艺术和科学是否有矛盾。
大多数人认为,艺术和科学并不矛盾,它们是两个方向,两种不同的途径,在具体化层面会显示出很大的差异,但它们彼此又存在很强的联系。
我们是采取主观态度还是客观态度来认识这个世界,会影响到科学应用的方方面面。心理学是科学的分支,我们认识世界的不同态度对心理学又有哪些影响呢?
心理咨询发展到现在,大概也就一百多年的历史,中间经历了很多变化,就整个发展过程来看,几乎是从弗洛伊德那个年代开始使用谈话治疗的方式,当然之前也有,不过并没有以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来命名。
心理咨询被这样命名后,就已经带上了科学的含义,以科学的面目出现。以精神分析为例,弗洛伊德创建一个探索人内心的理论,想把人内心的状态用客观性描述出来,这样的态度,被称为科学的态度。
心理问题的变化
在进入科学时代之前,人也有各种各样的困扰,应对困扰的方式也有很多种,例如请巫师占卜或向神父祷告等。这些方式都是通过沟通和交流解决人的困扰,因为那时还没有心理咨询的概念。科学时代来临之后,人们发现这些方法没有实质的道理,而且这些方法很主观,没有证明其客观的证据存在,所以渐渐被科学摒弃。
到了科学时代,心理咨询用科学的方法替代了原本带有迷信色彩的解决人心灵困扰的方法,一开始还顺利,但近二十年以来,问题越来越明显。我们用科学的方式,把这个世界当成客观的真实存在的对象去研究,用这种态度去探索人的心理问题,却发现用这样的态度并不能找到有效的途径去解决人的内心困扰,于是对这些科学的方法产生了质疑并对其进行反思。
用古代迷信的方式来解决人的心理困扰之所以渐渐无效,是因为人所处的环境在发生变化。环境的改变也导致我们对迷信的方法产生疑问。进入科学时代,随着科学的发现越来越多,人们用越来越客观的方式和视角来看待世界,对世界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不再认为有神灵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开始不受主观影响,认为世界是客观化的存在,这种认识导致人的困扰也发生了变化,所以,非科学的应对方式不再适用。
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科学逐步发展,原来人们对世界客观的认识又发生了很多变化,有很多经典的物理学实验,正慢慢推翻世界化客观的观点。我们很难说清楚这个世界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世界也并非我们原来所设想的由物质构成,它似乎是介于物质和第二性之间的东西,于是,主观认识和客观认识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随着我们对世界认识的加深,不能再以主观和客观来区分原来的状态,这种发现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生活的文化环境,之前我们认为一切有迹可循,但现在变得不再那么确定。进入后现代的社会,推翻了原来与科学时代相匹配的现代主义文化,变为后现代文化,现代主义文化强调唯物,后现代文化强调去中心化、去结构化、多元化,给了主观性更多的位置,找到主观性很多的价值,从这一点来说,有一种回归的迹象。
这种回归跟进入科学时代之前有很大差异,在进入科学时代之前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很主观,假设有很多神灵,但那只是一种描述,并没有实证。这种回归,导致我们对自身心理状态和心理问题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想要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也随之发生改变。
我们每个人看似对如何看待世界不感兴趣,但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困扰是无法躲避的,这些困扰会影响每个人,也跟每个人都有关系。这种关系和如何看待世界关联在一起。
我们用一个具体落点,来探讨对世界的看法和文化环境的影响是
如何影响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的。
精神分析的发展历程
以精神分析为例,弗洛伊德用经典精神分析来解决心理问题,经典精神分析在临床应用中有三种核心技术——面质、澄清和解释。采用面质,首先要有一个前提,就是有一样客观存在的东西在那里;它存在才能够去面质和澄清,如果那样东西本身不存在,就没办法去面质,如果那样东西一直在变化,也没办法去澄清。所谓的现象和问题,不会因为你的探索而发生变化,人的心理问题也不会因为心理咨询师的介入而发生变化,只有建立在世界实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心理咨询师才能帮助来访者挖掘那样东西,然后解决它。
后来,人们发现这种技术在临床应用上并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在那个年代,来访者主要是癔症(歇斯底里症)病人,歇斯底里更多地表现为情绪爆发和身体出现问题。弗洛伊德认为,癔症的发生是因为来访者心里有说不出的秘密和愿望,如果想办法让他说出来,症状就会消除,这就符合客观化的观点。但愿望和秘密不会因为咨询师的探索而发生变化。
推荐序
迷雾森林中有人引路
做心理咨询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于咨询师来说,需要学习很多理论,也要经过很多的实践及督导,才有可能对眼前的来访者有更深入的了解。这至少要花 3 ~ 5 年的时间。即便现在学习的方式有一定的灵活性,既可采用实体课,又能利用网络教学,但我想, 新手咨询师,在 3 ~ 5 年的学习历程中,其实学习的不仅是理论与技巧,更多的是关于自己内在的一些体验和感悟。成熟的咨询师往往能自在地使用自己的身体敏感性和内在感觉去听来访者的真实话语,然后通过语言和在场性的表达抵达来访者的内心。
做咨询不容易,但通往一个成熟咨询师的路,在我看来并不困难。只是很多时候,很多人并没有走在路上。世界上有很多的流派,有很多的方法和技巧,路已经存在,就在那个地方,但大部分人容易迷失在无意识的森林当中。
2015 年的时候,我的心里程心理咨询中心开始与薛伟老师合作, 开设精神分析的专业培训课程及团体课程。我自己听课,时常会发
出感叹:“哦,原来是这样的!”如果刚好遇到老师讲到类似的来访者,总会有思绪一下子就通畅了的感觉。比如本来预设可能会脱落的来访者,突然就预约了下一次的咨询,当这个来访者再来的时候,我会感觉我们连接上了——我在某个部分能理解他、容纳他了,他也就可以安心地在咨询中继续和我深聊他的困惑。我想大部分的咨询师也都有过这样的体验,这必然是自己内在有所获得,不仅仅是头脑中理解了某个概念的缘故。
我自己也参加了 4 年由薛伟老师和邹政老师带领的团体,一直惊叹两位老师怎么可以把团体发生的事情,以及每个人说的故事和感觉都记录得如此清晰,而且可以做出非常精确的评析。每位组员内在的感觉关联的事件,每个家族的印记与脉络,每次团体中的沉默、冲突、意识化的高点与阻碍团体进程的低点,居然能做到在他们的内在一一都有标记,并且都可以找寻到源头,也能够指明清楚的发展方向。
从标准的 12 人团体,到 24 人的翻转鱼缸式团体,到 36 人的次第团体,参与其中的人员记录这几天的历程就要消耗两个厚本子。在两位老师那里,我们总是会慢慢感觉到自己像是在迷雾森林中看到了光的方向,前面有人带路,不停地提醒着偏离的我们,回到我们应该走的那条路上。个人认为:两位老师带领的团体值得每位愿意真正成长的人参加,必定收获颇丰。
两位老师在心理咨询和团体咨询的路上,已经走了很久。他们一直在通过他们的方式引导我们走至原本的路。团体是一种方式,大家看到的这本书是另外一种方式。2017 年年底,我们就想到用一种短小精悍的音频方式,由薛老师来解答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经
常遇到的那些困惑。3 年过去了,经过贰阅心理的整理与编辑,这本书呈现在了你的面前。
书中出现的那些人,在咨询室中常常遇见的——“要求服药的人”“习惯性迟到的人”“过度饮酒的人”“被动的人”“性滥交的人”等,面对他们,咨询师不得不长出“第三只眼睛”,第三只眼睛怎么 “看”,决定了咨询师怎么做咨询。薛伟老师把他的第三只眼睛给我们使用,让我们看得更远,也看得更清晰。
这让我想起唐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说过的人生三境界,大意是: 涉世之初,相信眼见为实,看山是山;历尽千帆,生活为物所累, 看山不是山;洞察世事,人生豁然开朗,看山还是山。我想咨询也是如此,薛老师二十多年的个案和团体经验,看到的山已然不是我们看到的山了。先借用老师的“看”,然后经历我们自己的“看”,后才能真正地看见那条迷雾森林中的路在哪里,通往何方。
如果“看”是第三只眼睛,我想咨询师还得有“第三只耳朵”。第三只眼睛的作用是洞察,侧重于明察秋毫的观察与不戴有色眼镜的看见。第三只耳朵的作用是洞悉,重点在于深入透彻的理解——听风,听雨,听雷——风的背后有雨,雨的背后有雷,每一层有每一层的关系,它们之间纵横交错,或许是雷雨和着狂风,或许是轻风伴着细雨。即便无风,高人也能听见落叶下坠的声音,了然于心。薛老师在我心中就是那个听落叶声音的高人。
如果你是一个心理学爱好者,这本书可以带给你一个全新的理解他人丰富生命的角度。
如果你是一个新手咨询师,这本书必然会是你的宝典,让你做咨询时得心应手。
如果你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咨询师,这本书必定会在你困惑的时候,成为你得力的助手,助你一臂之力。
如果你已然是一个成熟的咨询师,相信这本书也会让你在成为督导师的路上走得更远。深入透彻的理解——听风,听雨,听雷——风的背后有雨,雨的背后有雷,每一层有每一层的关系,它们之间纵横交错,或许是雷雨和着狂风,或许是轻风伴着细雨。即便无风,高人也能听见落叶下坠的声音,了然于心。薛老师在我心中就是那个听落叶声音的高人。
如果你是一个心理学爱好者,这本书可以带给你一个全新的理解他人丰富生命的角度。
如果你是一个新手咨询师,这本书必然会是你的宝典,让你做咨询时得心应手。
如果你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咨询师,这本书必定会在你困惑的时候,成为你得力的助手,助你一臂之力。
如果你已然是一个成熟的咨询师,相信这本书也会让你在成为督导师的路上走得更远。深入透彻的理解——听风,听雨,听雷——风的背后有雨,雨的背后有雷,每一层有每一层的关系,它们之间纵横交错,或许是雷雨和着狂风,或许是轻风伴着细雨。即便无风,高人也能听见落叶下坠的声音,了然于心。薛老师在我心中就是那个听落叶声音的高人。
如果你是一个心理学爱好者,这本书可以带给你一个全新的理解他人丰富生命的角度。
如果你是一个新手咨询师,这本书必然会是你的宝典,让你做咨询时得心应手。
如果你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咨询师,这本书必定会在你困惑的时候,成为你得力的助手,助你一臂之力。
如果你已然是一个成熟的咨询师,相信这本书也会让你在成为督导师的路上走得更远。
刘冠宇心里程心理咨询中心创始人
CNPT 儿童游戏治疗培训中心创始人心理咨询师、结构式文化动力团体带领者
2021 年 2 月
自 序
从文化视角漫谈心理咨询何去何从
心理咨询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源自西方,与其他社会伦理共同维持西方社会的平衡。作为一种技术和方法进入中国,心理咨询本身的文化特质如何加以调整,才能融入我们的社会文化,化解当前社会的文化冲突,是心理咨询从业者绕不开的问题。
心理咨询的产生
从目前整个生存环境和状态而言,进入信息时代,人们的信息量有所增加,所见所闻不仅对我们的生活状态有影响,更加重要的是, 对我们的心理状态也有影响。人生活在信息当中,环境的变化引起我们内心的改变,对于我们目前所处的时代,有很多人觉得很好, 因为这个时代比以往更快速、更便捷,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也有些人觉得不好,因为它似乎让我们丧失了很多东西,比如日渐淡薄的思念。
在这个时代,人们内心的困扰变多了。生活的变化对我们的心理
状态而言就是一种冲击,我们会因此产生很多困扰,如何应对、解决这些困扰,就变成了眼前的问题。
我认为,心理咨询是咨询师用来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更是心理咨询师用来探索“人究竟是怎么回事”的方式。
当环境发生很大变化时,一个人的内心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人与环境的关系也会发生变化,那原来继承下来用来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今是否还能继续使用?人与环境交互产生的心理问题也在发生变化,传统的解决心理问题的办法是否还可以继续使用?哪些可以用, 哪些不再适用?哪些应该保留,哪些应该舍弃?心理咨询作为一种认识人或者帮助人解决困境的方式,到底应该如何发展?
心理问题的发展
一个人面对变化时,为了调整自身而努力的过程有时候比较顺利,有时候又会有很多曲折,碰到困难的时候,心理问题就会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可以说,心理问题就是一个人在成长和发展自身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状态,而心理咨询就是了解人如何成长以及处在怎样的状态。
当心理咨询的目的指向人本身,而不是人之外某个问题的时候, 我们更容易讨论何去何从的问题——与其说是讨论心理问题何去何从,不如说是讨论人到底何去何从。这就是哲学的三个基本问题: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在我看来,心理咨询就是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状态、不同语境中,用各自的方式不断地回答这三个问题。
对世界的认识
关于人本身的问题,涉及人们为什么要探索自己和了解自己。人们通过了解自己,间接地把自己变成了解世界的通道。心理学通过这样的途径,在了解世界的过程中,寻找自己的存在感和确定感, 也就是说,心理咨询跟“你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产生了一种关联。
了解世界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一种偏客观,一种偏主观。用偏客观的态度了解世界的方式,称为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概念我们不去定义它,因为每个人对科学的理解不尽相同。我们使用科学的概念,是基于在探求这个世界的时候,有一个前提假设,这个假设认为有化客观的状态存在。我们去探索客观状态的真相,是一种科学的方法。
另一种是用偏主观的态度了解世界的方式,称为艺术的方法。它是一种与科学方法不同的途径。科学的方法认定有一个客观世界等着我们去发现真相。艺术的方法不认为有客观世界存在,或者说, 真相有无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当事人的感知体验,是通过其自身体验来描述和传达对世界的认识。
艺术和科学看似有些对立,探索世界的途径也不同,那么它们到底有什么关系?我们应该用什么态度取舍呢?
回到本源,我们要了解自己——人之所以为人到底怎么回事,从而了解自身的心理状态。在这个过程当中,首先要明白艺术和科学是否有矛盾。
大多数人认为,艺术和科学并不矛盾,它们是两个方向,两种不同的途径,在具体化层面会显示出很大的差异,但它们彼此又存在
很强的联系。
我们是采取主观态度还是客观态度来认识这个世界,会影响到科学应用的方方面面。心理学是科学的分支,我们认识世界的不同态度对心理学又有哪些影响呢?
心理咨询发展到现在,大概也就一百多年的历史,中间经历了很多变化,就整个发展过程来看,几乎是从弗洛伊德那个年代开始使用谈话治疗的方式,当然之前也有,不过并没有以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来命名。
心理咨询被这样命名后, 就已经带上了科学的含义, 以科学的面目出现。以精神分析为例,弗洛伊德创建一个探索人内心的理论, 想把人内心的状态用客观性描述出来,这样的态度,被称为科学的态度。
心理问题的变化
在进入科学时代之前,人也有各种各样的困扰,应对困扰的方式也有很多种,例如请巫师占卜或向神父祷告等。这些方式都是通过沟通和交流解决人的困扰,因为那时还没有心理咨询的概念。科学时代来临之后,人们发现这些方法没有实质的道理,而且这些方法很主观,没有证明其客观的证据存在,所以渐渐被科学摒弃。
到了科学时代,心理咨询用科学的方法替代了原本带有迷信色彩的解决人心灵困扰的方法,一开始还顺利,但近二十年以来,问题越来越明显。我们用科学的方式,把这个世界当成客观的真实存在的对象去研究,用这种态度去探索人的心理问题,却发现用这样的态度并不能找到有效的途径去解决人的内心困扰,于是对这些
科学的方法产生了质疑并对其进行反思。
用古代迷信的方式来解决人的心理困扰之所以渐渐无效,是因为人所处的环境在发生变化。环境的改变也导致我们对迷信的方法产生疑问。进入科学时代,随着科学的发现越来越多,人们用越来越客观的方式和视角来看待世界,对世界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不再认为有神灵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开始不受主观影响,认为世界是客观化的存在,这种认识导致人的困扰也发生了变化, 所以,非科学的应对方式不再适用。
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科学逐步发展,原来人们对世界客观的认识又发生了很多变化,有很多经典的物理学实验,正慢慢推翻世界化客观的观点。我们很难说清楚这个世界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世界也并非我们原来所设想的由物质构成,它似乎是介于物质和第二性之间的东西,于是,主观认识和客观认识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随着我们对世界认识的加深,不能再以主观和客观来区分原来的状态,这种发现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生活的文化环境,之前我们认为一切有迹可循,但现在变得不再那么确定。进入后现代的社会, 推翻了原来与科学时代相匹配的现代主义文化,变为后现代文化, 现代主义文化强调唯物,后现代文化强调去中心化、去结构化、多元化,给了主观性更多的位置,找到主观性很多的价值,从这一点来说,有一种回归的迹象。
这种回归跟进入科学时代之前有很大差异,在进入科学时代之前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很主观,假设有很多神灵,但那只是一种描述, 并没有实证。这种回归,导致我们对自身心理状态和心理问题的认
识发生了很大变化,想要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也随之发生改变。
我们每个人看似对如何看待世界不感兴趣,但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困扰是无法躲避的,这些困扰会影响每个人,也跟每个人都有关系。这种关系和如何看待世界关联在一起。
我们用一个具体落点,来探讨对世界的看法和文化环境的影响是如何影响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的。
精神分析的发展历程
以精神分析为例,弗洛伊德用经典精神分析来解决心理问题,经典精神分析在临床应用中有三种核心技术——面质、澄清和解释。采用面质,首先要有一个前提,就是有一样客观存在的东西在那里; 它存在才能够去面质和澄清,如果那样东西本身不存在,就没办法去面质,如果那样东西一直在变化,也没办法去澄清。所谓的现象和问题,不会因为你的探索而发生变化,人的心理问题也不会因为心理咨询师的介入而发生变化,只有建立在世界实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心理咨询师才能帮助来访者挖掘那样东西,然后解决它。
后来,人们发现这种技术在临床应用上并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在那个年代,来访者主要是癔症(歇斯底里症)病人,歇斯底里更多地表现为情绪爆发和身体出现问题。弗洛伊德认为,癔症的发生是因为来访者心里有说不出的秘密和愿望,如果想办法让他说出来, 症状就会消除,这就符合客观化的观点。但愿望和秘密不会因为咨询师的探索而发生变化。
随着临床治疗的发展,来访者也相应发生了一些变化,癔症病人越来越少。到了弗洛伊德学术流行晚期,人的心理问题更多的是情绪问题,特别是抑郁症病人。面对抑郁症病人或以情绪困扰为主的病人,面质、澄清和解释技术并不能产生效果,因为他们的问题不是秘密,不需要说出来。继而这些基础的宣泄技术失效,取而代之的是以抱持、接纳和转化为主的技术。于是,客体关系理论开始发展。
弗洛伊德原本的解释技术,是想把问题说清楚,在客体关系理论中解释发生了变化。客体关系理论认为,如何解释不重要,重要的是解释时保持的态度,通过解释传达接纳。这时,临床技术发生了很大变化,应对的心理问题也发生了很大改变,例如常见的病症由癔症变为抑郁症,这些改变都与生活环境变化有关。
心理咨询与社会文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资产阶级为主导的新阶层兴起,原本结构化明显的社会状态变得相对扁平,强调自由平等。这种变化导致人们的心理状态发生改变,从原来结构化中以压抑为主的症状,变成以失落为主的症状,科学发展带来自由的同时,失去了确定性和稳定性,失落替代了束缚,因此,抑郁状态变得多了,而癔症变得少了。在这里要谈的重点,不是症状怎么变化,而是临床技术变化背后
隐藏的态度。
面质、澄清和解释的背后是非常科学的态度,当技术慢慢转为抱持、接纳和转化,心理问题的化客观存在慢慢模糊不见了,不再强调心理问题的产生是因为你心里藏着一个看得见、说得出来的问题,而是变成一种缺失。
也就是说,来访者心理问题产生的背后,隐藏着我们对世界认识的变化,心理问题不再源于客观的秘密或愿望,而源于失落和关系的丧失。
精神分析中客体关系理论兴起,人的需要不再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欲望和性对象的满足,而变成关系的满足。关系虽然抓不住,但是存在。于是我们看到,人们对心理问题的界定从一种看得清楚的层面到了一种模糊的情感感受层面。
在弗洛伊德时期, 本能被认为是一种跟物理学相匹配、相类似的能量,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存在,符合机械唯物论。到了客体关系理论中,人的需求是建立关系,而不是本能的满足。于是随着对心理问题的界定发生变化,人的需求变成一种能被感觉到的关系, 不再那么抽象。
对心理问题的看法,从非常科学的态度向艺术的态度迁移, 不再是完全客观,而是有一部分主观存在。
再往后发展,抑郁的情况也慢慢发生变化,来访者的问题更多地变成了焦虑,虽然还是以情绪问题为主,但由原来的身体反应变为弥散性焦虑。
如果抑郁的背后是失落,那么焦虑的背后则是迷茫。迷茫成为人们主要的问题和困扰,对来寻求帮助的来访者,如果还用一种相对接纳和抱持的态度,效果就不那么好了,使用接纳和抱持的技术虽然能使焦虑的来访者好受一些,但其症状不会消失。
这提醒我们,内在症状的困扰总是相对应于外在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迷茫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以失落为代表的困扰变成以迷茫为代表的核心症状?
科技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无边界”,越来越“靠近”,几乎不存在所谓“思念”的问题。比如,想见一个人可能只需要几秒钟的时间;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也不需要长年累月,很多地方一天之内就可到达。这种情况下,好像就不会再产生失落。失落是因为情感联结的断裂,一种情感没办法安置到另一个人身上,或者说,原来的情感因时间和空间的断裂,想要重新连接时发生困难。如今,见面很方便,不会有长久的思念,因此丧失了一种情感(“长久思念”的体验),不需要再把这种感觉放在心里,而是可以通过另一种形式表达出来。信息的传递变得非常容易,人与人这么容易靠近,丧失了关系体验,这时候,迷茫就产生了。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自由度越来越大,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另外一个问题——很多情感体验无从产生,自我存在感和确定感没办法寄放在原本可以寄放的情感上,那么它该寄放到哪里呢?我们不知道答案。自我存在感和确定感好像因此而迷失,这就是后现代文化背景——以焦虑为主的后现代特征,以及心理状态的特质——以自我迷茫为核心的体验。这是我们普遍面对的问题。
面对这种情况,心理咨询中所采用的态度和策略是接纳, 但仅仅接纳是不够的,还需要解构跟建构。我们认为不再有固定的模式, 去创造一种我们认为的事实,也没有客观的事实,所有的事实都可以通过彼此的关联建构出来。
随之,精神分析慢慢发展出后自体学派、主体间学派、关系学派和拉康学派。临床技术中更强调主体间性,技术的运用上更强调建构,治疗师可以更主动地参与其中。这些发展都在否决原来客观和固定不变的东西,以一种偏主观的态度来看待心理问题,这种态度侧重于用艺术的方式来表达和体验这个世界,而不是以科学的方式来描述这个世界。
心理咨询的发展历程,从比较科学的态度慢慢发展成艺术的态度,这种态度的转变,跟物理学等基础理论科学对世界的认识及其营造出来的社会文化密切相关。在这种社会文化中,人们的心理问题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因此我们看到,所有的事情都是相互关联在一起的,并不孤立存在。
中国社会中的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在中国出现至今,仅有 30 多年,它没有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可以说是横空出世的。在面对与我们的环境相对应的心理问题时,到底该用什么视角、什么态度、什么技术,这些都是很重要的问题。
原则上来说,需要一种针对性的方式,对待不同的问题用不同的技术。如果问题以压抑性为主,我们就需要使用与面质、澄清和解释相关的技术;如果问题与失落有关,我们就用与抱持、接纳和转化相关的技术;如果问题跟迷茫有关,我们就需要用与解构相关的技术。这些都只是技术层面的探讨,在这种背景下,心理咨询该如何发展,是我们所面临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要在传统文化中寻找探索的方向,利用有用的资源, 找到应对目前心理困扰的有效方式,分辨出在进行心理咨询过程中哪些地方发生了错位、哪些地方没有好好利用等,通过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探索性方法,对这些问题一一进行探讨。
《101 次迎难而上:心理咨询之道》可以算是进行这样探讨的尝试,并不是提供标准化的答案,只是呈现一种思考,希望借此抛砖引玉,引起更多同行对心理咨询本土化问题的探讨。
目 录
1 心理咨询到底要干什么 001
2 心理咨询是什么 003
3 心理治疗要在什么地方进行干预 005
4 心理发展到三元状态还会退回一元状态吗 009
5 什么是社会语言体系 011
6 咨询技术的指导性原则 013
7 咨访关系的本质是什么 016
8 如何进行心理咨询工作 019
9 为什么咨询师付出很多,咨询却不见成效 022
10 来访者真正的问题是什么 024
11 工作联盟与治疗框架分别是什么 026
12 每次治疗前要做什么 029
13 你能根据目前的问题做出诊断吗 032
14 交替使用支持性和解释性技术 035
15 是做“容器”,还是提供足够的“抱持性环境” 038
16 使用药物的时机 041
17 要使用药物治疗抑郁症吗 044
18 要求服药的人 047
19 不想服药的病人 050
20 如何阻止人们过早退出治疗 052
21 早期阻抗者存在的问题 054
22 没有清晰问题的人 057
23 有神经症、边缘性人格障碍和精神病性症状的人 060
24 患有躯体疾病和有转换性症状的人 063
25 “有钱的人” 066
26 成功者的困境 069
27 无法面对退休的老年人 071
28 聪明的人 074
29 习惯性迟到的人 077
30 习惯拖延的人 080
31 过度饮酒的人 082
32 烟草上瘾的人 084
33 恃强凌弱者 087
34 被动的人 089
35 “怕老婆”的男人 091
36 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093
37 有强迫现象的人 096
38 有刻板动作的人 099
39 冒失的逆恐者 102
40 性成瘾的人 104
41 什么是边界 106
42 觉得深深“爱”上你的人 109
43 想跟你发生性关系的人 112
44 试图脱衣服诱惑你的人 115
45 给你物的人 118
46 用言语攻击你的人 121
47 比你先理解他们自己的人 124
48 渴求拥抱的人 126
49 与你的助理聊天的人 129
50 与你的助理约会的人 131
51 治疗中的“行动者” 134
52 带配偶进入咨询室的人 137
53 带着父母来咨询的人 140
54 带着婴儿来咨询的女人 143
55 不能准时离开咨询室的人 145
56 指控你不关注他的人 148
57 不让咨询师插嘴的人 151
58 沉默的来访者 154
59 在咨询室中来回走动的人 157
60 不断看表的人 160
61 问你有什么感受的人 163
62 坐在你椅子上的人 166
63 带饮料进入咨询室的人 168
64 不主动支付费用的人 171
65 要不要降低费用 173
66 不直接承担咨询费用的来访者 176
67 由家长付费的青少年或儿童 179
68 移动咨询室家具的人 182
69 在等候室睡觉的人 184
70 询问你个人信息的人 186
71 做咨询时能讲道理吗 189
72 有高自杀风险的人 191
73 在咨询室外遇到了来访者 194
74 隔着屏幕的来访者 196
75 长途跋涉来做咨询的人 199
76 与来访者的必要联络 201
77 直接称呼你名字的人 203
78 什么是反移情 205
79 过于顺从的来访者 207
80 盘问你理论取向的人 209
81 追问办法和建议的人 212
82 对你的解释不做回应的人 215
83 过度聚焦咨询师的人 217
84 为何不断提问却没有进展 219
85 过度警觉的人 221
86 只诉说梦境的人 224
87 沉溺于赌博的人 227
88 特别喜欢整容的人 229
89 寻求心理咨询的“灵修者” 231
90 推荐朋友找你做咨询的人 233
91 推荐家庭成员找你做咨询的人 235
92 自我责任感是不是心理咨询的前提 238
93 遗传疾病对孩子的影响是什么 240
94 社交关系和情感关系有什么区别 242
95 成人的世界有爱情吗 244
96 如何维持亲密关系 246
97 爱情在心理咨询中意味着什么 248
98 个体治疗与团体治疗的区别 250
99 为何要改变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 252
100 做咨询时能讨论信仰吗 254
101 未来的来访者 256
1 心理咨询到底要干什么
我们启动“101 次迎难而上”的旅程 , 主要是针对在展开心理咨询或者接受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可能会遭遇的种种问题进行一系列的探讨和分享。换一个说法,也可以理解为是针对一个小孩在成长历程中可能会碰到的问题而展开的分享。我们借助心理咨询的范畴来探讨这些问题,并不完全只是针对专业人员,也面向广大心理学爱好者和社会大众。只要你想让自己有所改变、有所成长,就有可能从中获益。
谈到心理咨询,我们要弄清楚的个问题,是心理咨询到底是干什么的?这是一个非常有原则性的问题。所有其他的问题都是在这个问题被解决的基础上才可以讨论的。其实很多人,不管是咨询师还是前来接受咨询的人,都会有这样一个疑问。那么,它根本性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它又为什么会成为一种社会需要呢?
人生于世,其实在哲学意义上跳不开 3 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
里来,我到哪里去。同样,心理咨询的工作也离不开这 3 个问题。
所有的心理问题之所以会出现,从根本意义上来讲就是因为不清楚“我是谁”。这个不清楚,可能是在具体的身份上不清楚,但更多的时候是在内在感觉上不清楚。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关于自己存在的清晰的内在体验,也就不能获得一个比较明确的外在社会身份。所有的问题都是指向这个方向的。心理咨询就是在这一点上,试图通过一些心理学专业的方法帮助一个人排除一些困难——阻碍他成为一个具有清晰的状态、拥有明确社会身份的人。
简单来说,就是让一个人可以清楚明确地成为他想要的样子,这就是心理咨询的基本目标和任务。虽然在心理咨询时经常会谈论很多现实的苦难、具体的事件,但是对这些问题的讨论或解决,终都指向一个人更加清楚地成为自己。一个人一旦能够成为自己,就意味着他可以自己做决定。比如,你可以决定自己要去哪里、做什么,当然你也可以决定你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而一旦你有了自我决定的权利,那么你自然就更容易想出办法来应对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如果你不能明确自己的存在状态,那么你考虑如何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自然会出现很多困难。因为你没有立足点。换句话说,解决任何现实问题就如同让一个人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如果一个人不清楚自己到底是谁,也就意味着他不清楚自己正处于什么地方,当然就没有办法决定下一步要去哪里,这就涉及“从哪里来” 和“到哪里去”的问题。所以只要你清楚了自己现在在什么地方, 自然就能决定或者判断下一步能不能去到另外一个地方。
心理咨询,其实就是用一些心理学的概念来重新描述、界定、讨论“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 3 个基本的问题。其中,我们每次都要讨论的核心便是“我是谁”。
2 心理咨询是什么
在很多人的理解中,“说话”几乎等同于什么都没干。那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咨询师只是把来访者的心理问题说出来,怎么来访者就恢复了呢?什么都没干就能帮助来访者吗?其实关键在于咨询师说了什么。
早年间,我也遇到过朋友问这样的问题,当时我觉得很为难,因为我好像很难回答他们的问题。在我看来天经地义的事情,真要解释说明的时候,我才发现其实自己也不懂。
在遇到过多次这样的询问后,我发现,如果提问的人得不到满意的答案,就会有些隐隐的失落,虽然提问看起来只是因为好奇。而我因为回答不上来,就会有些郁闷和懊恼,感觉如果连自己到底在干什么都说不清楚,也就失去了做这件事的意义。我回答不上来这个问题,这就像是一次失败的咨询,其实它就是一次失败的咨询。
当了解到这一点后,我开始重新审视问答的历程,才慢慢明白了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朋友通过提问,扔过来的是其内心想要被看见的欲望,而我找不到合适的言语去反映,他的欲望就只能回到出发的地方,也就是他的心里,变成一种隐隐的失落显现出来。我没能诉说他的欲望,于是只能看见一个无法言说自己欲望的人。
这一切,始于我想要回答朋友的问题。而那一刻,我与他不分彼此,我被他的欲望占据,可是又无法替他诉说,于是我也成了一个无法说出欲望的人。
欲望就是自我,说不出欲望就等于丢失了自己。失落和郁闷就成为欲望的化身,让朋友和我重新看见了自己。我们各自收拾自己的情绪,再一次分开。
当我能够在心里说出这一切,郁闷就消散了,因为欲望用言语说了出来。
心理咨询就是一个人追逐着自己未能言说的欲望,另一个人用言语翻译他的欲望,使得欲望进入语言,得以成为他自己的过程。前者是来访者,后者是咨询师。
自我即是欲望,而欲望止于诉说,自我成于诉说。成长没有尽头, 心理咨询是一场永无止境的诉说,发生在你和这个世界之间。
3 心理治疗要在什么地方进行干预
心理咨询的原则性目标是帮助不同的来访者成为自己,帮助他去适应社会、拥有一个社会身份。但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每个人所处的阶段不一样,所以阶段性的目标会有所不同,咨询师的工作可能性也会有所不同。
我们需要了解一个人心理成长的阶段性过程,也就是一个人从婴儿成长为符合社会标准的成人,他在心理层面上大概要经过哪几个阶段。只有弄清楚这个部分,我们才能去界定工作的重点到底对应在哪个阶段。
我们采用一个比较简单的阶段分类,分成三个阶段。
个阶段是一元关系。处在一元关系的时候,来访者就像一个婴儿。在这个阶段他还分不清楚自己跟外界环境的界限和区别,所有需要都是生理性的需要:饿了想要吃、冷了想要暖和等等。这些都不需要他动脑筋,是本能的、自发性的。他获得满足时的感觉也是本能的,因为这些是根本性的需要。这时他其实并没有自我意识,
他只是在那里而已,并没有“我是谁”的感觉。在这种状态中,因为连“自己”都没有出现,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谈不上有什么心理问题。心理问题都是形成于自我发展和自我意识出现的过程中的。
随后他慢慢长大,进入第二阶段:二元关系。这时候他开始意识到,除了他之外世界上还有别人。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到妈妈的存在。他之所以会意识到这一点,是因为他躺在那里,随着日渐长大,他的需求越来越多,而妈妈没有办法分秒不离地守在他身边。总有一些时候,他饿了没有东西吃,冷了没有及时获得温暖。这个时候他意识到,他所能获得的满足其实是由另一个人提供的,进而意识到周围有另外一个人,这就出现了一个模糊的关于我和非我的边界的感觉,进入了二元关系状态。
从一元关系进入二元关系是一个分离过程,是一个自我意识的萌芽过程,也是一个人从无我状态慢慢进入有我状态的过程。人会从浑然一体的整体感进入一个“我”产生的片段破碎的感觉中,虽然有自我产生,但同时丧失了整体感,而且有一种很不确定的感觉。看起来,自己没有办法为自己做任何决定,一切都要靠另一个人, 这就会让人很不安。
那么这种情况下如何获得满足呢?想要获得满足就会依赖另一个人,有可能会让对方不断地照顾自己,这时候当然会发展出一些想要跟对方建立关系的愿望,也会发展出促成这些欲望的能力。但是不管发展出什么样的能力,从根本上来说决定权并没有拿回来,总是不确定的,总是不能带给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人真正的安全感。
在一元关系中,一个人的需要一般通过身体层面的生理需要来表达。到了二元关系阶段,当他发现其实是另一个人给他提供这些帮
助时,生理性的满足慢慢会转化为对另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实际上变成了一种情感关系的满足。这个时候在他心里,情感的需要比生理的需要更重要。当然吃东西的需要总是位的,否则你就不存在了。如果在心理层面上,情感需要的重要性明显大于生理需要, 就进入二元关系了。而情感需要的满足是完全依赖另一个人的,这就使得这种满足感始终会伴随一种很不安全的感觉。为了获得更多的安全感,自我就要继续往前发展,进入三元关系。
进入三元关系,就是他想办法照顾自己,不再依赖那个给他情感照顾的人。即他不再依赖从一个具体的人身上获得满足。他能够找到一些那个人的替代品。从内在来说,我们称之为欲望的兑现;从外在的具体事物上来说,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替代品,比如说一栋房子、一辆车、一件衣服、一个包,甚至一个面包都可以。这些被符号化、被语言命名的东西,都可以成为早期给他提供满足感的那个人的替代品。这个时候他所需要的不再是情感满足,而变成了被符号化的欲望满足。这是一种替代性满足,替代品的种类很多,也随处可见,有比较便捷的方式去获得它们。如果一个人的需要总是依赖某一个人,那就比较麻烦,因为如果那个人不在眼前,他就无计可施了。
就满足感的程度而言,生理满足是深的,情感满足要浅一点, 替代性满足更浅。就获得满足的方式来说,三者依次越来越容易。而且从自我控制性上来说,由于自我控制感越来越强,因此能获得的自我确定感也越来越强,所以说这是一个人从小孩长成大人的过程。当你能够在现实社会中遵守某些社会规则并追逐欲望的时候, 即你能够赚钱并用钱这种象征符号去换取各种各样的替代品的时候,
你就成了一个社会化的成人。
在这个过程当中,两个节点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一个是从一元关系进入二元关系的时候,也就是从生理需要转化为情感需要的过程中;另一个是从情感需要转化为替代性需要的阶段,也就是从二元关系进入三元关系的过程中。
对于来访者,我们要界定他的咨询目标,判断他的问题大概处在哪个阶段。虽然关于阶段的界定不能特别,可是哪一种比较主要还是能清晰看到的。如果你发现他是从一元关系到二元关系比较困难,那么你的锚定点就是帮助他分化出他的情感需要,让他能够把自己的生理需要慢慢地转化为情感需要。如果他的问题主要与从二元关系进入三元关系有关,那他就是过度依赖情感需要,没有办法去追逐欲望,没有办法让自己具有更多承担责任的能力,这时你就要帮助他去了解社会规则和融入社会,让他成为一个拥有社会身份的人。
当然这一切的终指向都是帮助他适应社会,获得三元关系中的社会身份。
4 心理发展到三元状态还会退回一元状态吗
一个人的心理发展到三元状态后,会退回到一元状态吗?一个人在三元状态中,是否还需要情感上的依赖或融合需求?
一元状态、二元状态、三元状态,分别对应的是融合关系、依赖关系、利益交换关系。前文讲过,心理发展的这三个阶段并不是完全割裂的,也不是非此即彼、相互排斥的,它们往往是并存的,只不过在不同的阶段,一个人需要的侧重点不一样。
婴幼儿的需求,是对融合的需要。他希望通过别人对他的反应来确认自己的存在,他不断地需要被他人镜映。但这时候他心里并没有他人。他只通过别人给他的回应,确认他身体层面的内在感觉和感受。当感觉和感受累积到一定的程度,才会被拼接起来形成自我认同的雏形。这就是融合状态。
进入儿童阶段,他需要有自己的活动空间,也已经初步确认自己有别于他人的存在感。这时候,他希望获得的是安全上的保证,以及通过别人和他产生连接来确认他自己可以一直存在。因为有别于
他人的存在感并不独立,他依赖于别人的存在而存在。这就是依赖状态。
过了青春期,他需要有相对独立的身份存在感。既然是独立,就是要独立于另一个人之外。这个时候,相对独立的身份其实是社会规则层面的一个符号。比如你是医生或教师,你是父亲或母亲,你是男人或女人,这些其实都属于社会符号。可见,真正意义上的相对独立的身份存在感,是与社会符号密切相关的存在感。这时候, 在所有相对独立的个体之间维护彼此连接的其实是一种利益交换。这就是利益交换状态。
心理发展的三个阶段并不完全独立存在。也就是说你在三元状态的时候,依然还会残留有二元状态的依赖需求,以及一元状态的融合需要。
换句话说,一元状态需要的满足感强烈,但是因为满足感无法持续,也没有办法获得确定,便慢慢地发展为对一个相对稳定的个体的需要。
当然,这种稳定性还是会有变化,因为你锁定的是一个个体,个体本身就会有变化,所以确定感还是不足。为了强化你的确定感, 于是又慢慢从锁定一个人切换到锁定所有人都需要遵守的社会规则。
当然,确定感越强烈,个体的满足感就越低。一个人的心理发展到了三元状态后,一元状态、二元状态的需要一直是存在的,只是大多数满足感的来源应该都锁定在三元状态,少部分满足感需要回到二元状态或一元状态。
5 什么是社会语言体系
社会语言体系(也称社会规则体系)到底是什么呢?
人的心理发展需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三个阶段就是社会语言体系的象征所在。具体来说,社会规则是指你明确了解到的那些,比如法律法规、社会规则以及社会伦理等,是非常具体化的。但不管是法律法规,还是社会伦理,都是通过语言来加以表述、表征的。换句话说,整个语言体系就是为了让人从中产生与身份有关的存在感,并找到一个相关的位置。总之,可以用语言表征或表达的一切, 都是社会语言体系。
由此你会看到,但凡跟语言相关的部分都会彰显出一个人进入社会规则的程度。具体来说,这个人懂不懂社会规则,是否能够适应社会环境,在现实中是否能获得一些社会成就等,从这些方面都可以看出他是否能很好地进入社会语言体系。
在咨询中,那些无法用言语表达清楚自己状态的人,其社会适应能力往往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是有欠缺的。
比如一个人想要表达自己的需要,但他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意味着他某些心理层面上的需求无法被言语化,他说不出自己的需要到底是什么。
你说不出自己的需要,就是意识不到你到底需要什么。在感知层面和认知层面,也就是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会导致你进入社会语言体系的时候没有方向,没有明确的目标。比起那些有明确目标的人,你的竞争力自然就下降了,自然就难以和他们相比。虽然你跟他们同处于社会规则体系中,但那些人相对容易找到固定自己身份的位置,而你却很难。
在多大程度上用言语表达自己具有实际意义?无法用语言清晰表述事件、表达需求的人,意味着他在现实世界中的适应能力也很有限。比如从症状层面来讲,那些比较容易赘述,或者经常有口吃状态的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也会有问题。他们进入社会语言体系, 可能就存在困难,难以成功。
6 咨询技术的指导性原则
在咨询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针对各种不同的具体情况,在操作层面、咨询技术上,有不同的指导性原则,我们应该如何把握这些不同的操作技术?
来访者有各种具体的情况,他的改变依赖咨询师的影响力,跟咨询师的状态有关。在操作层面,也有不同的技术。
我们要对来访者的状态进行基本判定和区分。前文讲过,来访者可分成三种状态,或者说三个阶段。
种,我们把它称为融合状态(共生状态),就是一元状态。如果处在这种阶段,对于来访者来说,他就像是一个婴儿,没有“别人”的概念,只有他自己。处于这种状态,通常是因为早年受忽视, 或者被占据导致的结果。
在这种情况下,来访者没有独立的存在感,他是被别人占据的, 他的很多感觉其实都是别人的。为了让他能够发展,就要让他获得属于他自己的感觉。这时候,在技术层面上,我们要更多地给他一些镜映。咨询师就好像是一面有温度的镜子,给来访者反应,让他感觉到他在哪里。
镜映不是面质, 它一般带有容纳性,也带有一些支持性, 目的是让来访者能够感觉到自己的存在。这个时候一定还要让他感觉到自己是怎样的一种存在,让他能够跟那些占据他的感觉慢慢地分离。在一元阶段,我们对来访者使用的各种各样的技术,原则上来说可统称为镜映技术。
过了这个阶段就会进入二元状态,这个阶段的来访者在一定程度上比较依赖关系,心理发展开始进入一种愿意跟别人建立情感关系的状态。这个时候,在关系层面上不再是融合或占据,更多的是一种依赖关系——就好像是幼儿对父母亲的依赖状态,主要是对母亲的身份、位置有一种依赖。如果在早年养育过程中这个阶段受损了, 他在面对别人的时候就不具有信任感,很难建立起稳定深入的情感连接。
在咨询过程中,你需要对他给出充分的情感回应。这种情感回应不是说只要你在那里,而是说你要给他细致的不同类型的情感反应, 比如喜、怒、哀、乐等,只要是他引发的你心里产生的情感,都要适当地给他一些反应,让他了解他的某一刻带给了别人什么感觉, 也让他明白某些时刻他心里的感觉到底是如何被命名的。也就是说, 你不仅要让来访者感觉到他自己的存在,还要让他感觉到他自己在那一刻是怎样的。
随着发展, 来访者会进入到三元状态, 这时候他开始能够摆脱依赖,尝试进入社会规则层面,学习与他人的竞争。只是可能方向不清晰、不明确,社会身份的确定感不够,或者不清晰。这个时候,
他要学习的是如何努力地适应社会环境,进入社会规则。我们需要给他的不只是情感回应,更多的应该是相对明确和清晰的方向,带有引领性和指导性。
这与镜映和情感回应有区别,会有更多的指导性,但并不是要去控制他。咨询师之所以能够给他指导,是因为他关于自己到底是谁, 关于自己感受性的存在感已经相对确定,咨询师只需要帮助他带着这些感受进入一个社会身份中去。这只是给他引导,帮他明确方向, 并不构成一种占据。
对处于这三个不同的心理发展阶段的来访者,我们需要运用的咨询技术在原则上还是有点不一样的。简单来看:一元阶段对应的咨询技术是镜映,二元阶段对应的咨询技术是情感回应,三元阶段对应的咨询技术类似于原则指导或者规则引导。但是,在具体面对一个来访者的时候,他的身上可能会同时存在这三个阶段,只是每部分的程度不同,或者在某一次咨询中,重点部分不一样。
当一个人开始处理他的三元阶段的问题,并不是说他的一元阶段跟二元阶段就完全没有问题,只是可能问题不太大。某一个阶段的问题,对某一个来访者来说,在一个特定的咨询过程当中是重要的,所以我们才把他的状态按三种阶段来界定。然而我们也要知道, 一个人在活着的时候,在存在的过程当中,他这三个部分始终是并存的,并不是完全割裂的。
7 咨访关系的本质是什么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很多咨询师都会觉得他们能给来访者提供不少包容、支持甚至情感上的连接。这种包容性,包括情感连接式的反应所建立的情感关系,都是咨访关系的显现或者工作内容的一部分。那如何界定咨访关系呢?
咨访关系从本质上来说,是社会身份所赋予的一种相互关系,即一种社会关系。换句话说,它是一种在规则层面上的关系,那为什么看起来提供了很多情感反应呢?
一个具有社会身份的人,主要的关系是在规则层面上的交换关系,是不带有情感色彩的。作为一个人,具有三个部分,一个是社会身份,一个是情感状态——在情感关系中的位置,还有一个是生理状态。
一元、二元、三元这三种状态分别对应融合性的关系、依赖性的关系和交换性的、相对独立的关系。能够进入相对独立的状态,能够使用规则层面的交换关系与他人相处,是成人的标志。
就一个人来说,他这三种状态是并存的。关系在不同状态中给人的感觉是略有不同的,在趋向一元关系的地方,给人的是一种真实感,但是不能给人确定感、身份感。人如果盲目地陷在一元或者二元关系中,是很难获得存在的价值感、意义感的。价值感总是存在于三元关系中,存在于规则层面当中,跟一个人的社会身份有关系。
一个人要追逐他的社会身份,然后让这个社会身份变得相对确定,他就能拥有相对确定的自我价值感以及存在的意义感,才能成为一个成人。但是,自我价值感和意义感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放弃一些情感上的需求以及被占据和融合的强烈存在感来实现的。存在感是与生俱来的,但是没有身份,没有个体性。当然,存在感并不等于自我存在感。
自我存在感一定与社会身份相关,是一个人作为社会化的人时, 社会属性当中具有的一种存在感觉,不是在特别自然的状态下,不是作为自然人感觉到自己的存在。自然人在那个地方确实存在着, 也能够衍生出很多生动性,但是不会感觉到自己的存在,也没有个体性的感觉和自我身份的感觉。
就像一个婴儿在那里,身体上出现种种感觉,一会儿这种感觉, 一会儿那种感觉,每种感觉都很生动,可是这些感觉时刻在变化, 婴儿无法控制它们,所以无法产生确定感。
从一元关系到三元关系的发展过程中,一个人获得的确定感越来越多,但代价是失去一部分真实感。因为社会化是符号化的过程, 也是象征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真实感会降低。
对于一个人来说, 要先获得确定感, 才能让自己的真实感有放置的地方。确定感跟身份有关,身份的比例很重要,我们说一般少要能占整个存在状态的 50%。也就是说,你放置在社会规则层面上的需要必须大于 50%,在情感层面和在融合状态中的需要不能超过50%,这样你才能稳稳站立在一个地方,不摇摆。
如果你的情感需要和融合性需要加起来大于你在社会规则上的需要,你在社会规则上的站立点就小于 50%,这就会产生重心偏移,导致立足不稳,易于陷落二元关系或者一元关系中,失去社会身份以及相关的价值感和意义感。
在这种情况下来看咨访关系,就是社会化的关系。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建立关系,虽然有很多情感交流,但是本质上应该是一种交换关系。来访者付费,咨询师收费,这是一种交换,交换的比例在双方的需求当中必须占 50% 以上,这样双方的关系才能被固定在咨访框架中。
如果双方在情感层面的需要和在融合状态中的需要超过了在社会规则层面的需要,彼此就会慢慢在情感层面上建立更多的关系,而无视社会规则。这种咨访关系肯定不能持续,会慢慢突破设置,甚至双方都会陷落在彼此相互融合的感觉当中,索性连个体性都消融掉。
咨访关系中固然有情感成分,但满足这些情感需要的出发点,都是把它们往社会关系上转化,而不只是单纯地获取情感满足。如果沉溺在情感当中,丧失了社会身份,咨访关系就不存在了。
8 如何进行心理咨询工作
所有心理咨询首先要弄清楚和解决的就是关于“我是谁”的问题, 即帮助一个人弄明白他是谁。
从形式上来看很简单,心理咨询是通过言语去帮助一个人,而不是通过行为。心理咨询师通过跟来访者进行谈话来帮助他弄清楚自己的身份,弄清楚自己的内在感觉,让来访者能够获得确定的存在感。谈话只是一种形式,作为咨询师,通过话语的内容,了解和传达的是其内心感受到的关于来访者的方方面面。
通俗来讲,心理咨询就是把咨询师看到的关于来访者的状态和模样告诉来访者,让他通过你了解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通常一个人想要了解“我是谁”,其实是通过别人的眼光和反应来获得的。如果一个人独自在一个地方,没有任何人给他反应, 他是无法获得关于“我是谁”的印象的,也没有办法获得确定感。很多心理问题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在需要获得别人恰当反应的时候错失了机会,在形成“我是谁”的感觉上有了大大小小的缺口。心理咨询就是要弥补这些缺口。
一个人看待自己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盲点,这些盲点虽然自己看不见,但并不代表不存在。如果没有及时得到他人的反馈, 就难以知道自己的全部状态,不能对自己形成清晰的认知,不能形成关于“我是谁”的印象,心理问题就出现了。而心理问题对现实的影响是在一定程度上演变成对环境的适应问题,或者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障碍等。
咨询师其实是通过自己的心智化功能帮助来访者了解自己的状态。直白地说,作为咨询师,你应该告诉对方他是谁。虽然看起来你所启用的语言只是一种形式,但是你真正使用的是你的心理功能和心理能力。
用一个比喻来讲,咨询师就好像一个摄影师,他去拍摄一个人各种状态的照片,让这个人看到照片时能够知道自己是谁。摄影师要借助光影去传达自己心里感受到的、捕获到的那些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东西,而不仅仅只是拍照。
照片上的内容可能是来访者表面上向你呈现出的样子、跟你讲述的内容。你要提炼这些,然后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但这样的反应并不容易,因为你很可能会掺杂一些自己的态度和情感。这使得你不仅仅是一个照相机,而是一个摄影师。
如果你不能使用你的心理功能,只是单纯地去重复别人说过的话,告诉别人你看到的东西,那你就更像是照相机而不是摄影师。
作为心理咨询师,你要用自己的内在和心理功能对来访者做出反应,让他知道自己的状态,从而帮助他了解他自己是谁。这有一个前提,就是你要知道自己是谁。如果你也是一个茫然的、片段的、不清楚自己状态的人,那你就给不出合适的反应。你能听到别人的声音和说的内容,却没有办法让这些内容变得有意义。
9 为什么咨询师付出很多,咨询却不见成效
身为咨询师,你会发现,虽然有时你付出很多想帮助来访者,却无能为力。因为你没有意识到问题出在自身。
我以前在医疗系统中感觉到很多约束,觉得不自在。一开始我归因于制度不合理、人际纠纷太复杂等。后来我意识到这些阻碍都是自己内心制造出来的,如果我一直归因于外在,我就会陷入无力状态,这种情况下,我是无法帮到来访者的。
因为在系统中,我想成为专家,成为专家我就会被别人信任,就能更好地帮助来访者。当我这样想时,我就会责备系统为什么不提供更多的支持,让我更快地成为专家——获得名利。后来我发现,真正制约我的不是系统,不是外在的因素,而是我对自己的不确定。如果要用专家的名头来建立确定感,这个空缺是很难被真正填补的。
当一个人看到自身的不确定,并且接受它,就不会再去强求外在的虚名。做到这一点,自己就会很坦然,就不会再关心别人怎么看你。成为专家并不能影响来访者,真正影响来访者的是咨询师是否对自身有确定感。
明白了这一点,我就开始深入地探究自己,也包括探究来自我父母的影响。
母亲是个很传统的女性,节俭、忍耐,很会照顾别人,几乎不为自己争取什么。她对我很温和,甚至有溺爱的成分。我去镇上后, 每周见她一次,交流的机会减少了很多,但她对我的影响依然存在, 比如说我比较能忍,所以我更多是选择自己一个人去观察,去承受。这让我不太喜欢表达,相对喜欢去体会别人。
这种特质,让我在工作中能更好地理解别人。这种特质也让我形成了不是很兴奋、不是很热情的风格。
那么父亲呢?关于父亲,我小时感觉父亲的形象还是蛮高大的。整个中小学时代,主要是父亲照顾我,他对我学习上有期待,但不是特别严厉那种。父亲很好学,但因为家里太穷,没有很多读书的机会,觉得特别遗憾,再加上那时城乡差别很大,所以就希望我能好好读书,离开农村。虽然父母的期望会成为孩子的压力源,但父亲对我的期待源于当时的整个环境,他有这样的期待也是很正常的。
看到父母留在我心里的印记,我忽然意识到,几乎所有成长过程中的影响,都是一种文化影响。所以,咨询师要成为文化觉察的先行者,要看到文化对人内心的影响。咨询师如果对文化始终视而不见,那就太狭隘了;如果只关注情绪,只关注内在,那就是只对一个人做咨询。如果咨询师能看到文化的影响,就能通过面前的一个人和整个系统进行对话,这时咨询师就能跳出限制,跳出无能为力的怪圈,真正帮到来访者。
10 来访者真正的问题是什么
咨询师需要评估来访者是否真正了解自己的问题。那么,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问题呢?真正意义上的问题,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导致现实困境的潜意识所在?
所谓真正意义上的问题,是指来访者当前的真实处境或真实状态。问题其实是指一种困境,简单来说就是一种不自由的状态——来访者无法按照他的意愿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或者达成他自己的状态变化。他达不到目的的根本原因是他不清楚自己眼下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以致他无法移动。
所以,咨询师要帮助来访者了解他当前的真实状态。
当然,这听起来很简单,但来访者来咨询往往就是因为难以承受面对真实状态的痛苦,他想回避,不愿意面对。所以即便咨询师看见了他的真实处境,告诉他真实情况,他也不愿意接受。
咨询工作的一个阶段性目标,就是咨询师要消除来访者不愿意看见自己真实处境的障碍。障碍消除后,才有可能让他接受他的真实处境。
他只有接受了自己的真实处境,才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做决定和选择。当然,他不一定非得选择改变,他也可以不改变。他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做决定,不管结果怎么样,他都可以不违背自己的意志。
如果他不清楚自己的状态的话,其实就无从做决定,或者他所做的决定都是建立在对自己真实处境的错误认识上。这样做出来的决定肯定是不符合他内心的意愿的。再次强调,当下的真实处境就是所谓的问题。明白了这一点,问题自然就不是问题了。
那么,咨询师能否明白来访者的问题呢?其实来访者是没有办法掩饰自己的问题的,因为任何掩饰都构成防御,咨询师可以从来访者的防御中看到他真实的状态。
但是在实际情况中, 咨询师也可能有自己的防御, 也有自己不愿意面对的种种内心感受,比如恐惧、紧张等。如果你是这种情况, 有不愿面对的痛苦体验,在面对同样有防御心理的来访者时,你需要先放下自己心里的防御,才能帮助来访者看清楚他的真实处境和状态。
11 工作联盟与治疗框架分别是什么
前文提到,心理咨询要帮助来访者找到存在感,在此之前,咨询师要明确自己的身份,才能帮助来访者弄清楚他到底是谁。弄不清楚自己是谁,是所有心理问题产生的源点,咨询师要通过讲述,与来访者进行交流、沟通,引导来访者弄清楚“我是谁”。
弄清楚了心理咨询师要做什么、如何去做以及用什么形式去做,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在哪里做。
可能有人会说, 不就是咨询室嘛。没错,我们在一个特定的场所——咨询室当中去做咨询,并不是很随意地在路边或者在餐馆等地方,这样可以避免很多干扰。但是这不是重要的,这只是外在的场所,更重要的是内在的场所。内在的场所是由心理咨询师的语言叙述构建的,通过内在场所可以让来访者明白心理咨询师心底对他的印象,明白自己是谁。
内在场所其实是指一种关系,是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关系。彼此之间的信任是建立这种关系的基础,继而才能结成治疗联盟。这是心理咨询工作的一种特殊关系。为了保证这种关系可以建立起来,心理咨询师要遵守一些规则,这些规则被称为治疗框架, 或是治疗设置。
这种关系既普通又特殊。说它普通,是因为它其实跟任何两个人之间的关系类似:都是情感之间的关系、感觉之间的关系,以及理性之间的关系三者的合一。说它特殊,是因为它是有目的、有针对性的,相对来说是不介入太多现实关系的。除了帮助来访者弄清楚“我是谁”这一点,咨询师在现实层面上不与来访者产生任何有利益来往的关系。这是为了保证关系的纯粹性,只有这样才能够有利于咨询有序地开展。
内、外两种场所,外在场所指咨询室,是一个现实的空间;内在场所指咨询师与来访者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两个人相互之间在感觉层面产生的体验构成的关系。比如,你看到一个人,对他产生好感, 或者对他产生厌恶的情绪,当任何一种感觉产生的时候,你们之间也就产生了关系。整个咨询工作就是通过弄清楚双方在关系当中所产生的内在的与情感有关的体验来完成的。
所以,咨询的实质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弄清楚在关系当中相互之间产生的内在感受。这些感受构成了对彼此的印象,比如我对你产生什么样的印象,其实是根据你带给我的感受形成的,把你带给我的感受整合起来就形成了对你的印象。很多时候一个人对于自己并不清楚,是需要通过别人描述对自己的印象才了解自己的。这通常是一个人形成自我印象的途径。
如果一个人小时候,父母给他的反应不确切,或者有偏差,他形成的自我印象就会产生偏差。长大后,他在别人的心里留下的印象
又是另一种样子,这就会导致他在现实当中产生混乱,出现种种心理问题。这时候就需要心理咨询师帮助他把这种偏差矫正过来,具体的方法是建立内在关系,让他重新看到自己带给别人的感觉。
12 每次治疗前要做什么
每一次心理咨询开始之前,我们到底要做怎样的准备?要想弄清楚这一点,我们首先得明白,心理咨询不管是一周只做一次,还是连续性地每周四五次,其实性质都是一样的:每一次咨询构成了一个连续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在做咨询的时候,心里面至少要有这样连续性的感觉。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咨询师每次做咨询之前,都需要在自己心里面做一个连接。这个连接就是在这一次咨询的时候,让来访者的感觉能够跟上一次咨询连贯起来。要做到这一点,咨询师自己的内在感觉就需要回到上一次咨询结束时的状态。可以说,每一次咨询的开始跟上一次咨询的结束是相互关联在一起的,每一次咨询的开始跟结束也因此变得很重要。只有把这一次一次的开始跟结束都关联起来,整个咨询历程才会构成连续不断的过程。
这种连续并不是说在内容上一定要有连贯性的衔接。比如上一次讨论了一个问题,这一次是不是还是从这个问题开始?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这种连续更多的是指你能够在下一次咨询开始的时候让自己的整个状态再次回到比较接近上次感觉的地步。你跟这个人不管是通过讨论问题也好,还是通过倾听他的故事也好,在这个过程当中,你是不是能够回到上一次咨询结束时的感觉,比如,你突然心里对来访者产生一种很强烈的同情,或者他让你产生了一种隐隐约约的无助,那么这种感觉就很重要。如果你每次都能回到上次咨询结束时的感觉,那么就比较容易让整个咨询一次又一次地连续下去,你也能轻而易举地观察到来访者每次咨询结束时,他心里相对于上一次咨询,到底是有了进一步的觉察和认识,还是有了很多回避。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做两项工作。项是你要清空你自己。因为咨询结束之后,你有自己的生活,也会经历各种事情,这些事情会对你产生很多影响。在做咨询之前,首先要给自己留一个空白的时间段,让自己可以把生活当中其他与咨询无关的东西,情绪也好、想法也好、感觉也好,都清空一下,这样你才更容易找到上一次咨询的状态。当然,你翻阅上一次的咨询记录,也比较容易连接到你自己当时的状态。
第二项是你要用自己的状态做准备和迎接。当来访者到你这里的时候,他的状态如果跟你匹配,他就容易衔接上自己上一次的状态。他如果已经逃得很远了,这个时候他也能从你这里找到一个参照—— 一个可以让他回归的路标,他会想起来上一次在这里的状态,不管他愿不愿意,他都会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各种反应。这些反应可以让你对他有更深入的理解。
你这么做了以后,也会帮助这个来访者。他也能在每一次来做咨询之前,或者在咨询结束之后,让自己不断形成连贯性的感觉。这样的话,他在生活当中不断受到别人影响的支离破碎的状态就会慢慢地被规整、统合起来。
13 你能根据目前的问题做出诊断吗
关于诊断,有这样一个问题:当来访者找到你,告诉你想要解决的问题之后,你能否根据他的主诉,形成对他的诊断?那么,判定他到底是什么问题,在心理学上可以被界定为什么样的诊断,这是否很重要?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迅速获得一个诊断其实没有那么重要。, 心理咨询的目标其实是帮助一个人发生一些改变。换句话说,心理咨询并不致力于去找到与这个人无关的某一个问题,也并不尝试把一个人变成某一个问题去加以解决——这不是心理咨询的理念和思路,更像是医学的思路。我们知道,你到医院去看病,对医生来说, 他主要是找出你有什么病,他需要一个非常明确的诊断,而且要尽快获得诊断,然后才能够有针对性地给予治疗。医生其实并不太关注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看重的是你身体出了什么问题。
与此相反,心理咨询其实非常重视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并不那么重视你有什么问题。问题,只是你作为一个人外显出来的部分,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诊断就没有那么重要。诊断,只不过是你了解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以后,为了表达所形成的一套概念体系。如果没有这一套概念体系,虽然你明白对方是怎样一个人,你却没有办法将你对他的了解用语言描述出来。这就是诊断的意义。其实更重要的是,你内在的感觉当中有没有形成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印象,这才是根本的。
诊断,分成外在和内在两个部分。外在是跟现实有关的部分,是符合心理学评估体系的一个诊断。内在部分是从咨询师的感受系统出发形成的诊断。在你的跟感受有关的经验系统当中,你能否获得来访者是何种状态的整体印象,这其实也是一个诊断。来访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把这个看成是一个重要诊断,而不是把通过心理学的概念所形成的概念化定义看成是重要诊断。比如说他有抑郁症,他有边缘性人格障碍,他有焦虑症,这些当然都有标准,可是这样的诊断,我们并不认为在咨询当中有那么重要。
问题的重要性在于,你做咨询的时候是倾向于把对方看成一个人去促进他加以改变,还是倾向于把对方看成一个问题去加以解决。如果把他看成一个待解决的问题,那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并不符合心理咨询的原则。我们是要去概念化的,或者说去问题化的,慢慢把对方提出的问题消解掉,把问题还原到“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体系当中去。当你能做到这一点的时候,你的咨询就很有进展了。
如果来访者来找你,告诉你一个问题,你很难把这个问题连接或者还原进你内心关于他的状态、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那就意味着在某种意义上这个人被异化了——被异化成一个问题了。即使你去解决这个问题,你依然没有办法帮助这个人获得“我是谁”的主体感,这样咨询就失败了。
诊断是一体两面的,如果作为初级咨询师的你能够获得一个概念化的诊断,虽然它不是那么重要,但是有利于让你自己获得一种确定感。你自己的状态变得比较稳定,来访者能够有一个参照,这是有意义的。
14 交替使用支持性和解释性技术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惑: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我们到底应该如何使用支持性技术和解释性技术?换句话说,我们对一个来访者到底是多采用包容的态度,还是使用相对有点距离的面质的态度。当然这两者可能会同时使用,只是在哪些时候选择以哪种为主,这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其实这是根据来访者的状态决定的。
包容性技术或者支持性技术,就是能和来访者达到共情的状态, 能够给来访者很温暖的感觉,给他支持。这种技术的意义是帮助一个人获得一种被接受的感觉。这种被接受的感觉有利于他获得确定感,让他慢慢地获得确定的自我身份,继而获得对自我的认同。
如果来访者处于心理年龄发展阶段比较早期的状态,对于自己的身份不够确定,还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自我身份认同,那么在咨询的时候,我们多使用包容、支持性技术,可以帮助他慢慢确定他的身份,也就是说,可以帮助他在三元世界或社会规则体系中获得一个属于他的身份。
如果采用面质,或者解释性技术对他说一些理性的话,他可能就无法理解,也没有办法接受,因为他还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社会身份,没有在社会规则中获得属于他的位置。理解能力、接受能力,这些跟语言相关的能力都是在进入社会语言体系之后才能够加以应用的。如果一个人没有完全进入社会规则体系,那他对于语言的理解能力就会有一些欠缺。对于一个没有完全进入社会规则体系的人,你如果过度使用解释性技术,也就是过多地使用语言而非情感反应支持的话, 他就不能完全理解。
简单来说,如果来访者心理年龄较小,你就需要多使用一些支持性的技术。如果来访者已经进入社会规则,也拥有一定的社会身份, 在社会规则当中有确定感,你是可以使用解释性的技术的;这时候如果过多地使用支持性技术,反而可能导致他过度退行,退回到孩子的状态。
当然,在临床应用时,这两者肯定是同时使用、交替进行的。以哪种为主,取决于来访者心智化的发展程度。他越偏向于成人状态, 便越可使用解释性技术;他越偏向于孩子的状态,那可能就需要多使用支持性技术,这个度是因人而异的。
因人而异不仅仅是指根据来访者的需要而定,也指根据咨询师自身的状态来定。你的治疗风格是偏向于支持、包容的,也就是说你愿意去推动、鼓励一些心理年龄比较小的类似于孩子状态的人慢慢地变成大人、发展自己,那你可能习惯于更多地使用支持性技术, 你是一个风格比较温暖的咨询师。如果你的咨询导向是更愿意帮助已经进入社会规则体系的人更好地使用社会规则,或者更好地融入社会规则,你就会更多地使用解释性技术或者面质性技术。那么,
你的咨询风格可能就不是特别温暖,而你的咨询对象久而久之自然也会是与前一种风格的咨询对象不一样的人群。支持性技术和解释性技术,它们的使用对象其实并不完全一样,这是咨访双方共同选择的结果。
15 是做“容器”,还是提供足够的“抱持性环境”
心理咨询需要解决一系列的具体问题。在探讨这些具体问题之前,我们来重申一下心理咨询的工作方式。
简单来说,心理咨询的工作方式无非一个字——“听”,听完之后,可能就有结果性的反应——“说”。但是到底应该怎么“听”呢? 听什么?这是心理咨询师做任何咨询、解决任何问题的时候都要学会的。
很多精神分析师曾经对“听”有过一系列的描述和界定,他们用了很多的概念,有名的可能就是在客体关系理论中的“容器”概念,或者叫作“支持性的倾听”。容器其实就说出了“听”的意,“听”涵盖两部分的功能,也就是说通过倾听来访者的叙述,咨询师需要完成两件事情。
件事情,咨询师首先要有接受的态度,听明白对方到底想要说什么。听明白了以后,咨询师自然就会捕捉到一种意,获得一种理解,再把理解反馈回去。
那么如何才能够听明白对方所说的呢?首先要弄清楚我们要听什么。很多咨询师可能想当然地认为,就是要听来访者说的那些内容, 比如一些事件、一些经历等。这些当然是需要我们去听的,否则我们就无处捕捉任何信息。但这只是层面的内容,我们把它称为咨询当中所了解的内容。
除了来访者诉说的内容之外,更重要的一个倾听聚焦点应该是在历程上。所谓的历程,就是指来访者给你讲述很多内容的过程当中, 他的状态是怎么样的,以及他跟你之间产生了怎样的关系。在来访者讲述的过程当中,来访者跟咨询师之间的感受性的互动是真实的,可以帮助咨询师透彻地去了解来访者到底处在什么状态、存在什么问题。因为从根本上来讲,来访者来找咨询师是想解决问题的, 事实上,他并不清楚他的问题到底在哪里,他讲出来的是跟现实有关的问题的描述,但并不是他所遇到的问题的本质。因为任何人如果能够了解到一个问题的本质,那他自然就可以自己想办法去解决它。
之所以会出现困境,就是因为一个人处在不明白自己到底面临怎样的问题的状态里,找不到出路。你不明白问题是什么,所以就无从思考应对方案。你以为知道自己的问题,但你看到的只是现实问题。虽然现实问题是内心问题的折射,是内心问题的外显,但如果停留在现实层面解决外显的问题,那问题就会像波浪一样,一波刚平一波又起,永远解决不完。内心在困境中不断地发出信号,在现实当中就会产生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所以解决掉一个现实问题,就会再出现另一个现实问题。来访者内在的问题没有被触及,意味着在咨询当中咨询师没有听见来访者到底在说什么。
由此可见,“听”很重要。我们如何才能听到来访者内心的声音,我们怎么弄清楚连他自己都不明白的那些问题?那就是通过我们刚刚所说的第二件事情:历程倾听。
你怎么知道自己听到了呢?其实有一个标志,对于咨询师来说, 当听完来访者的叙述之后,你比较平静,心里感觉比较流畅,并没有一种被堵住的感觉,也没有一种好像什么地方断开的感觉,你的感觉处在一种流动和连贯的状态中,并且获得了某种理解,即抓住了某种意,你就听到了来访者所说的。
但如果你针对他所说的内容运用了很多思考,虽然你思考出了一个结果,事实上你感觉心里有个地方是凝滞的,这种情况就不叫听到了来访者所说的。
16 使用药物的时机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当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关于服药的问题。很多来做咨询的来访者,可能到医院去看过病,甚至正在服药。特别是焦虑、抑郁这类情况。
那么这个问题该怎么处理?或者说,在咨询过程中,来访者一开始的情绪还好,后来发生了一些变化,甚至出现了很低落、有一些抑郁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到底要不要服药?我们要先界定清楚一件事情,咨询师不是医生,我们是没有权利让来访者服药的,我们没有处方权。我们不需要弄清楚来访者到底应该吃什么药,也不需要非常精确地知道他的症状到了什么程度。这些事情都应该是医生去判定跟处理的。
咨询师需要了解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关于药物的意义,特别是关于使用药物在心理咨询过程当中对来访者的意义是什么。至于要不要服药,一方面由医生决定,另外一方面由来访者自己决定。你要弄清楚一件事情,就是给来访者做咨询是有一个前提的,即来访者对自己具有行为责任能力、有决定权。你不能给一个没有权利或者没有能力决定自己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的人做咨询。当然, 儿童例外,由父母监护。
服药不服药的决定权在来访者自己,不在咨询师。那么,服药不服药对于来访者的心理意义是什么?这要从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区别说起。简单来说,药物治疗就是一个人去医院看病,医生开药治病,也就是说,医生把这个人当成病人,为他治病,并不是促进这个人去改变。在某种意义上,病人是没有决定权的,决定权在医生那里。换句话说,病人把自己交给医生了,得听医生的,不能跟医生争辩和讨论病应该怎么治,话语权完全在医生那里。
做咨询时恰恰不是这样,很多时候咨询师只是告诉来访者,他的状态是怎样的,他在咨询师眼中是什么情况,他给咨询师的感觉是什么。决定权依然在来访者这里。来访者是一个人,而没有变成一个病人,他的话语权跟咨询师是平等的,他与咨询师之间更多的是合作关系。
从是否拥有话语权这一点上来说, 其实反映了一个问题: 你还能不能对自己负责。换句话说,如果你去看病,无形中你就放弃了可以对自己负责的权利。因为在那一刻,你的权利交给了医生。但是面对咨询师,你是保留承担自己责任的权利的,没有把它交给咨询师。
服药和不服药,在心理层面上反映出一个人的这些情况:他还愿不愿意由自己来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进行心理咨询只是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某一个问题交付到社会体系中去,并不是彻底地把自己交给社会。相对说来,把问题交给别人,自己不需要承担责任,当然也会轻松一些,但是会不自由,因为一切就由别人决定了。而自己决定自己的去留、自己的好坏,承担自己的问题,这会比较累,但好处是有自由,因为你的事情你说了算,别人不能够替你做决定。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途径。药物在此就是一个象征,吃药与不吃药给了我们一个信息、一个提示:在那种情况下,来访者还愿不愿意自己承担责任。这当然也需要咨询师评估来访者还有没有能力为自己承担责任。如果他实在没有能力,那他当然应该去医院接受治疗,这是必要的。以上只针对所谓的与心理相关的问题而言。
17 要使用药物治疗抑郁症吗
如果在咨询过程当中,你发现来访者的情绪状态非常低落,慢慢地演变成了抑郁的状态,甚至到了可以被诊断为抑郁症的程度,这个时候,应该如何去治疗他呢?到底是使用药物去治疗,还是继续设法找到抑郁症背后的心理根源?这两者是否矛盾?药物治疗是为了改善症状,找到抑郁症的心理根源是为了彻底解决问题,两者殊途同归,但也存在一些隐性的矛盾。前文提过,当医生使用药物治疗所谓抑郁症的时候,是把病人当成一个问题来对待的,并不是把他当成一个人,去推动他加以改变。
就具体方法而言,药物治疗其实是剥夺了病人的话语权。药物治疗或许有助于他的情绪改善,但不能让他恢复到真正可以重新替自己做决定的状态。很多人通过药物治疗,情绪确实好转了,但一停药, 情绪又不好了。换句话说,服药之后,当他试图想要摆脱药物重新自己做决定的时候,往往不那么容易成功。因为他回到所谓的好一点的状态中,是借助了外在社会系统的力量,也就是医疗的力量。
这种情况下,他没有付出,没有做过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努力,所能产生的改变就不能真正为他所有。
如果要找心理根源,就要使用心理咨询。这个过程不能依赖外在的力量,而是要靠内在的力量,要付出很多内在的辛苦和努力。
来访者自己内在付出努力以后慢慢达成的变化,并不是消除症状,而是他的状态从根本上发生变化。比如说从一种无力、无助的状态,慢慢地可以自己去寻找资源,然后增强自己的“力气”,发展出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旦有了这种能力,即使再次陷入无助的状态, 他也能够靠自己调整状态。但是如果通过药物让他那种很无力的感觉减少,虽然他一下子看起来好像又有力气了,实际上内在的力气并没有增长。这是有区别的。
那么到底要如何治疗抑郁症患者呢?我们说过,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他的内在意愿。如果他的内在意愿很强,我们更倾向于找寻他患抑郁症的内在心理根源。如果他的内在意愿不强——他不愿意自己靠自己,希望借助外界的力量,这个时候就倾向于使用药物治疗。
到底要进行药物治疗还是进行心理治疗,决定权在来访者,不在咨询师。当然,有时候来访者可能会提出这样的要求:既想通过药物治疗改善情绪,也想弄清楚自己是怎么回事。但这是无法实现的。一个人一旦决定通过药物治疗来改善情绪,即便他说“我依然愿意弄清楚我的原因”,虽然在意识层面上他是这么想的,但是从内在的动机和体验上,其实他已经放弃了真正为自己改变。
那么,服药的同时进行心理咨询或者心理治疗可不可以呢?当然可以。但是这个时候的咨询,不是完全指向促进他去改变,这种情况下促进他改变的成分会很少,更多的意义可能只是支持。如果来访者不服药做咨询,那咨询师就要尽自己可能去促进他发生改变,否则就有可能影响到他的情绪,让他再次放弃,从外在去寻找支撑。
综上所述,其实这两种方案都可以。选择哪一种,取决于来访者自我发展的意愿。进行心理治疗,取决于他是否想成为一个自由的人,成为一个真正为自己做主的人。这种意愿不能只是他意识层面的想法,必须是与内在一致的整体性意愿——反映在他的治疗动机上, 就是他非常愿意为自己去争取、努力,在很多细节上都很愿意为自己承担责任、为自己负责。而不是动不动就说:我没办法了,你告诉我怎么办吧。如果他是这样的状态的话,就应该进行药物治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