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斯大林格勒:为了正义的事业(格罗斯曼“战争二部曲”的第一部,《生活与命运》前传)
》
售價:HK$
184.8
《
日内交易与波段交易的资金风险管理
》
售價:HK$
85.8
《
自然信息图:一目了然的万物奇观
》
售價:HK$
140.8
《
经纬度丛书·州县之民:治乱之间的小民命运
》
售價:HK$
96.8
《
女性史:古代卷(真正意义上的女性大历史)
》
售價:HK$
123.2
《
你当我好骗吗?
》
售價:HK$
120.9
《
跨代伴侣治疗
》
售價:HK$
96.8
《
精华类化妆品配方与制备手册
》
售價:HK$
217.8
|
編輯推薦: |
本书讲述了加拿大300年来的货币历史以及与美国金融体系的不同,探索了加拿大和美国的银行如何应对自由市场经济、展示时期和金融不稳定等。作者明确指出,任何国家的金融架构都错综复杂地嵌入其历史选择和价值体系。美国和加拿大的金融体系反应了他们的民族文化和国家优先事项,或许应该反思每个国家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如何更有活力、更稳定。这本书可以给读者很深刻的思考。
尽管美国和加拿大关系密切,两国有着长期的经济联系,但很少同时对两国的经济进行研究。这是一本比较金融史的典范研究,本书对两种金融体系的演变进行了有趣、内容丰富、系统、有趣和全面的历史叙述,不仅适合有金融背景的读者,非专业的读者同样适合,本书为读者展现了一幅非常丰富的历史画面。
|
內容簡介: |
这是一本旨在探讨美国和加拿大金融体系异同的书,目标读者包括但不局限于研究美国和加拿大历史的专业人士,是一本面向非专业读者的金融比较史之书。作者在书中揭示了自19世纪初以来,美加两国金融体系所走的不同道路。
2008年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引发了全球经济衰退。与经历了巨额亏损、收购和纳税人资助的美国银行体系不同,加拿大银行体系相对较好地抵御了危机,并保持了流动性和盈利能力。美加两国金融体系的分歧可以追溯到它们不同的制度和政治历史上。作者将两国的金融体系根源追溯到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时期,并深刻地指出,虽然加拿大保留了汉密尔顿式的金融传统,但美国自19世纪30年代以来一直偏爱民粹主义的杰克逊式传统。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体系发生了零星和不一致的变化,这与加拿大体系所走的进化道路不一致。
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且细致的金融体系比较,展现了世界前十大经济体系中两个大国的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发展历程。
|
關於作者: |
克里斯多夫·科巴克(Christopher Kobrak),多伦多大学罗德曼商学院加拿大商业和金融史首席教授。在此之前,他是欧洲高等商学院的金融学教授。克里斯多夫·科巴克拥有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历史学硕士与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克里斯多夫·科巴克获得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并考取了美国注册会计师执照。随后,他就任于皮特-马威克-米切尔会计师事务所(即现在的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短暂的商业经历后,他重返学术界,并活跃于欧洲各大商业历史学会上。其历史与金融的多重学术及行业背景,为他日后对美国商业以及金融史的研究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乔·马丁(Joe Martin)曾是塔奇·罗斯会计师事务所在加拿大的主管合伙人。在塔奇·罗斯与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后,就任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全球管理咨询委员会主席。乔·马丁是加拿大历史学会的名誉主席、多伦多大学罗德曼商学院加拿大商业与金融史协会的首任执行委员。他常受邀参加如加拿大国际金融高层论坛、《加拿大银行法》发布150周年研讨会等论坛演讲。
|
目錄:
|
第壹章 国外与国内的开端:内战中的殖民地 // 001
美国与加拿大的联系 // 003
汉密尔顿的力量 // 013
银行战争:政治与联邦金融政策 // 028
内战前(战前时期)在央行存在与否背景下的州立银行业务 // 033
奴隶制对金融与政治的深远影响 // 042
第二章? 过渡的十年:国家的诞生与重生 // 049
同室操戈 // 051
国家的诞生 // 057
人与价值观:卡迪亚与麦克唐纳 // 064
与文化和物理距离的抗争:建立联邦的伟绩 // 069
联邦银行业的责任与新建联邦的金融安排 // 080
货币与银行体系的演变 // 084
1869年的部银行法案 // 094
第三章? 成熟阶段(1869 —1914 年) // 099
19世纪从新兴到走向成熟的美加市场 // 101
银行法案之争(1869 — 1871年) // 107
加拿大银行业概述(1869 — 1914年) // 113
美国的货币与银行业(1870 — 1913年) // 122
铁路:颠覆性技术带来的苦与乐 // 137
资本与争议:北美本土保险与外国保险 // 146
专业金融服务公司在北美的衍生发展:精算、咨询、会计和信用服务 // 155
对镀金时代的批判:进步主义者、民粹主义者与1907年危机 // 160
结 论 // 172
第四章 “大无序”及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1914 —1945 年) // 175
一战的影响:短期与中期 // 177
美国和加拿大的繁荣时代 // 184
加拿大和美国的银行业(1914 — 1929年) // 189
政治与经济动荡时代的保险业发展概况 // 195
大萧条的成因与应对措施 // 201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北美金融的影响 // 216
第五章? 短暂的美式和平(1945 —2000 年)// 223
二战后的延续与间断 // 225
银行业:监管与技术的革命 // 233
技术与其他监管的变化 // 242
对管理风险和提供新型服务的诉求变革了金融业 // 259
布雷顿森林体系期间和之后的保险业发展 // 279
金融交易所与股权融资 // 290
第六章? 2008 年之前北美金融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 // 305
自满的风险 // 308
通往2008年金融危机的不同道路 // 318
历史教训的借鉴与滥用 // 325
附? 录 // 333
注? 释 // 345
参考文献 // 387
索? 引 // 413
致? 谢 // 445
|
內容試閱:
|
美国与加拿大的联系(节选) 国家历史来源于更为广义或狭隘的本国历史,我们需要以这样的方式来理解历史。 ——托马斯·本德(Thomas Bender),《万国一邦:美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 (A Nation Among Nations: America’s Place in World History)
从殖民时期开始直至当下,商业和金融问题,尤其是金融监管方面的问题,是美国历具分裂性的政治议题。初美国殖民地在很大程度上是特许经营企业。这些拥有独立于王权的财政权的单位,给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这些影响优劣参半并不断变化。即使在大多数特许经营公司转变为皇家行政机构之后,这些殖民地仍然延续着原企业或主权司法管辖区所拥有的大部分经济或政治独立的特权,比如征税权甚至印钞权。此外,其中一些企业吸引了相当多的不同国家、不同背景的人才赴美,他们来自对英国王室效忠度很低或根本不效忠的国家。1 许多二战后的历史学家倾向于关注殖民时期的后半部分,认为这段时间是美国发展开创性的阶段;还有一部分学者将美国独立运动和早期合众国的制度萌芽追溯至殖民时期。尽管加拿大和美国的种族与政治起源截然不同,但这两个地区在重要的经济要素方面有着相似的结构:大量的土地(也许过多)以及资本和劳动力的短缺。
在加拿大,金融问题曾在其早期以及联邦制建立后的辩论中占据重要席位,但并不像美国那样具有分裂性。具体内容会在后续第二章和第三章中详述。加拿大的领导者从美国体系的优劣中汲取了经验教训,这些教训中很大一部分源自美国特有的历史经验。
资本的形成与分配——银行、货币、资本和债务间复杂的关系——在两国历史上发挥了核心作用。在美国,关于美国殖民地和英国的大多数重要的政治议题都集中于或至少涉及以下问题:银行业应由谁来控制,银行创造货币的能力,如何保护货币的价值,货币的创造者与使用者之间的联系程度,以及这些金融功能应该用于公众利益还是私
人利益(以及用于什么目的)。美国的建国之父与加拿大的联邦之父都非常了解金融的力量、银行创造货币的能力、资本如何受到金钱价值变化的影响,以及政府和私营部门无限制借贷的力量和危害。
诞生美国的一场世界大战
许多学者都认同一个观点:美国独立战争背后有两个相互交织的因素,即加拿大(“新法兰西”)和货币问题。在法国放弃加拿大和美国中西部地区(主要包括大湖区、圣劳伦斯河谷与俄亥俄河谷地区)的殖民地之前,大西洋两岸的观察家都意识到,英国对这片领土的占领可能会从根本上改变其与北美其他属地的关系,这些属地甚至在美国独立之前就已经形成了一种近乎宗教般忠贞的民族命运感。
在许多方面,“七年战争”改变了英国和其殖民地之间的关系。英国的正规军在北美作战,美国人也参与其中与他们并肩作战,殖民地也组织起来对法国人发起了进攻(其人数是法国军队的 15 倍)并对抗当地的原住民——这些法国的同盟者因美国人定居而备受威胁。美国人在战争中取得的成功使他们更为团结,而且自信心也比战前更为强
烈。英国和美国都是这场战争的大赢家,但美国日益增长的自我期许与不断凝聚的团结力量终削减了英国从战争中获得的好处。战时的几份宣传册表明,当时在北美有许多关键的争议。其中一种观点认为,消除法国对英国殖民地的威胁可能会使这些殖民地不再那么温顺,也不再愿意为宗主国给予的防御买单。
即便在战争结束之前,关于法国是否应被迫放弃“新法兰西”或其“蔗糖岛”——瓜德罗普岛(Guadeloupe)的问题就已经引发了激烈的辩论。1757 年,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当时他在英国并自称是“英国人”)支持英国吞并“新法兰西”。法兰西获取北美更大的领土后可能会鼓励美国独立。对英国来说,这样的担忧不无道理。富兰克林指出,在法国手中的加拿大是对英国殖民地的威胁,它会阻碍殖民地合理的经济发展并加剧其与美国原住民之间的摩擦。他认为美国殖民地可以利用新的加拿大领土来扩张,进一步增加人口并发展成为一个经济强国,而且该国会更依赖农业发展并因此更仰仗英国生产的产品和船运服务。而法属加拿大的存在,虽然不影响英国殖民地的人口快速增长并成为一个经济强国,但会衍生出更多的本土制造业。
尽管富兰克林据理力争,但许多英国人还是担心北美殖民地的扩张会威胁到英国成功的经济秩序。在美国独立战争前的100年里,所谓的三角贸易在英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商业正在欣欣向荣地发展,英国提供船只将奴隶运往新大陆,并将糖从加勒比群岛运往殖民地。这些船只还把食物从殖民地运到岛上,把烟草运到岛上
和英国,并在英国金融服务的支持下把英国生产的产品运到殖民地和岛上。这些船只纵横交错地穿越大西洋,让所有参与者都能尽沾其利、蓬勃发展。这种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英国垄断企业的控制下运作的,并禁止与任何第四方进行贸易来提供运输服务,这激怒了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美国人。截至独立战争爆发时,美国和非洲的进出口产品分别
占英国进口的 37% 以及英国出口的 42%。英国航海法案的出台就是为了保证英帝国对海外定居点以及跨大西洋贸易所做投资的利益化,其中的条款排除了外国竞争并保护了宗主国的高附加值制造业。话虽如此,但该体系对制度发展、多元化移民和其他想法却持开放态度。
巨大的贸易量造就了英国在大航海时代各行各业的优势:壮大了银行业和保险业,并帮助英国制造业取得了多元化发展。由于当时欧洲大陆的需求疲软、农产品价格低迷,这些行业变化在英国很受欢迎。重商主义政策为白人殖民者带来了诸多好处。1650—1770 年,北美殖民地人口从 5.5 万人增至 230 万人,其中 46.7 万人为黑人。增加量
高达 42 倍的人口扩张和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构成了人类历大规模的人口变化之一。考虑到横渡大西洋的重重困难,这项成就无疑让人感到震惊。该时期的人口与经济数据极为不可靠,这点尽人皆知。但一些研究声称,在革命高潮时期,仅新英格兰地区的人口就已是加拿大魁北克和大西洋地区人口的约 10 倍。1774 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
按照 1980 年的美元衡量达到了 19 亿,反映出该时期的人口增长和与1650 年相比人均收入近乎是翻倍地增长。
正如一些支持瓜德罗普的宣传册所预测的那样,法国以和平的方式失去了加拿大,这从根本上改变了英国与其他北美殖民地的关系。英属加拿大意味着美国殖民者受到的威胁以及被迫为自己的防御买单的压力变小。为了获得丰厚的回报,来自“母国”的私人投资者也出资,帮助殖民者创建了很多新世界的企业(主要在农业领域)。殖民者
们独立于君主之外,拥有处理自己财务事务的权力。其特许证虽然承认英国的主权,但也赋予了企业许多特权,其中一些甚至超出了大西洋彼岸公民所享有的权利。例如,很多区域的立法机关提高了税收并发行了自己的货币。有些还能任命负责殖民地事务的英国代表并决定其薪水。17 世纪和 18 世纪的动荡政治增强了殖民者的独立感。他们希
望特许证至少能使他们享有与所有英国臣民同等的权力。此外,英国政府对殖民地的投资很少,他们指望这些殖民地能够自给自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