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人格分裂手记
》
售價:HK$
54.8
《
并购与重组 : 理念、策略、流程、实战一本通
》
售價:HK$
74.8
《
分析论文集(分析哲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71.5
《
自主论:何为自主以及何以自主
》
售價:HK$
107.8
《
向整个世界说一声早
》
售價:HK$
54.8
《
灯花笑·花时恨(全二册)
》
售價:HK$
76.8
《
发现天赋的15个训练方法+让天赋自由(套装2册)
》
售價:HK$
139.5
《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图文版(近藤麻理惠畅销超千万册“怦然心动整理”系列代表作图文版 )
》
售價:HK$
54.8
|
編輯推薦: |
◆年阅读3000本书的日本前五名读书家,教你45种简单有效的新读书技巧。
◆针对很多人焦虑的“买书不读”“看不下去”“看得慢”“看完记不住”等问题,作者给出了新阅读时代的新读法。
◆作者以新的脑科学、行为经济学、认知心理学为基础,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阅读法“共振阅读”。
◆不需要逐字阅读,只要找到有用的内容,哪怕只有一行也可以。
◆只读精华,分分钟圈重点。
◆不强迫,不应付,从被动看书到享受阅读。
◆让不擅长读书的人的阅读技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惊人的提升!
◆通过本书,你将轻松掌握的45种读书技巧:
决定一整天的“三分钟晨读”
一秒看一页!用手指做辅助的阅读
“所谓”是重要的词语!可以了解作者的疑问和观点
预测式阅读!“但是”的后面总会出现“作者的观点”
提高理性阅读速度的“逻辑符号”
改变立场阅读 ——“采访式阅读”“作者视角的阅读”
出自本能与充满理性的提问式阅读
使用原文书和译本的反馈和挑战法
可以实现读书过目不忘的反馈法
|
內容簡介: |
阅读,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想要理解作者的想法,从页的行到后一页的后一行,一字不落地直线式阅读。而另一种是为了自己而阅读,想从书中找出对自己的人生和日常生活有用的东西,哪怕只有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有帮助,就算完成了阅读。
这本书提倡的正是第二种阅读方法。不需要全部阅读,不需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只要找到有用的内容,哪怕只有一行也可以。斜读也好,跳读也好,或者找关键词阅读也好,都是可以的。每天哪怕只花三分钟去阅读也可以。你可以反复地多读几遍,多重复几遍。只要是能获得对自己有帮助的知识,就说明你的阅读是值得的。
当然,本书也给了一些高效阅读的方法,比如用手指做辅助的阅读法、关键词阅读法、正负阅读法、提问式阅读法等,帮助读者更快更好地阅读一本书。
|
關於作者: |
【日】渡边康弘
日本知名“读书家”。毕业于日本青山学院大学经济系。幼年时期,他不擅长读书,以致两次高考都失败了。在他20岁的时候,他受日本知名企业管理顾问神田昌典的书的启发,从此开始喜欢阅读,人生也由此发生了巨变。他参与创办的企业,创造了从0到8亿日元的销售额。后来,他创办了日本更大的读书会——实践阅读会,以新的脑科学、行为经济学、认知心理学为基础,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阅读法——共振阅读。目前在日本约有35000多人(从10岁到91岁)都在实践这个方法。
为了帮助不擅长阅读的人通过阅读实现梦想,他创办的企业开展了传播阅读文化的活动,包括发布书评、与国外作家举行交流会等。著有《高效阅读:20分钟读懂一本书》等作品。
|
目錄:
|
序 章 欢迎走进阅读的世界
你是否也体会过阅读的负罪感? / 002
章 改变价值观的“阅读新常识”
拿掉对大脑的限制,扩展阅读的可能性! / 016
“新阅读方法”,即为自己而读 / 019
在脑科学的领域中,也要求阅读方法的更新换代 / 021
你是否体会过“阅读的七宗罪”? / 023
阅读新常识之一 只阅读自己所需的部分即可 / 025
阅读新常识之二 短时间+边休息边阅读的效率更高 / 028
阅读新常识之三 记不住看过的内容也无妨,进行回想练习即可 / 032
阅读新常识之四 比起作者的观点,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更重要 / 035
阅读新常识之五 不用勉强自己非得在书上画线 / 037
阅读新常识之六 在找回心动的感觉之前,藏书不读也无妨 / 040
阅读新常识之七 用手指做辅助,既能看得快,还能有效地集中注意力 / 043
阅读,帮助你掌握五种能力 / 047
第二章 锻炼创新能力、提高素养的新阅读方法
阅读前的小建议!使大脑保持活跃的简单习惯 / 054
这个习惯有助于提高认知效率 / 058
决定一整天的“三分钟晨读” / 061
随手翻阅的三分钟阅读法,让阅读变得更顺畅 / 065
一秒看一页!用手指做辅助的极限阅读 / 068
随机地采用各种不同的阅读方法,更有助于加深记忆 / 076
第三章 锻炼逻辑思考能力,让人变聪明的新阅读方法
聪明,分为“学力系”和“社会系”两种 / 082
阅读可以同时锻炼“本能君”和“理性君” / 084
找到“作者的疑问”的三个步骤 / 087
“所谓”是重要的词语!可以了解作者的疑问和观点 / 092
可以实现理性阅读的PREP 法 / 095
预测式阅读!“但是”的后面总会出现“作者的观点” / 100
提高理性阅读速度的“逻辑符号” / 102
进一步提高预测式阅读速度的正负阅读法 / 106
改变立场阅读 ——“采访式阅读”“作者视角的阅读” / 109
出自本能与充满理性的提问式阅读 / 112
充满理性的提问式阅读 / 114
第四章 生活在不可预知未来的时代下所需的新阅读方法
“叙事能力”“探索能力”和“建立关系的能力” / 118
没有反馈,就无法在充满不确定因素的时代中生存下去 / 120
为了成为理想中的自己,就要聚焦具体的“目的” / 121
没有反馈,就无法成长 / 123
主动走出舒适区 / 125
有了志同道合的伙伴,能力就会有所提高! / 127
使用原文书和译本的反馈和挑战法 / 129
可以实现读书过目不忘的反馈法 / 130
从中间那部分开始读起 / 133
入门书不是在一开始就要读的书,而是为输出而读的书 / 137
比入门书更适合于学习初期的是什么? / 139
天才输出法 ① / 142
天才输出法 ② / 145
成功人士在读完书之后,会做些什么? / 147
轻松实践新的阅读方法的习惯 / 151
邂逅好的书店,意味着邂逅优质书籍 / 154
如何在书店找到你心中所想的那本书 / 158
阅读的未来会是什么样? / 160
终 章 读了书会怎样?
创造出全新的自己 / 164
阅读之后,在前方等待你的同伴 / 166
|
內容試閱:
|
欢迎走进阅读的世界
你是否也体会过阅读的负罪感?
阅读的意义,在于能否邂逅那些让我们产生强烈共鸣的一字一句。
正是因为那些引起共鸣的一句话一个词,我们才能发自内心地感受到“这本书值得一读”。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在一本书上耗费好几个小时其实是没有什么必要的。
即便如此,还是有些书总会让人“想再多看看”“想再深入了解一下内容”。如果是发自内心地这样想的话,那么多花一点时间去阅读一本书也是无妨的。
是的,阅读是“自由”的。
不过,话虽如此,阅读也会让人产生负罪感。
?必须仔细研读书里的每一个字。
?必须正确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思想和意见。
?必须要牢牢记住读过的内容,然后转述给某人。
?想提高阅读速度,但由于还不太习惯速读,反倒花了大把时间,事与愿违。
?要看书就得专门腾出时间,还要做到精神集中,全神贯注。
?拿到书之后必须尽快读完(买了书又放着不看,太丢人了!)。
大家是不是也体会过类似的负罪感呢?
本书将消除这些阅读所带来的负罪感,借助的脑科学、认知心理学等学说,改变大家迄今为止有关阅读的所有常识,甚至改变大家针对人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毕竟接下来要介绍的阅读方法,是区别于大家过去对阅读的认知的,所以还是希望大家能将其看待为一种“新阅读方法”。
这种“新阅读方法”既有单纯的“新”方法的意思,又包含了“真”“深”“信”等诸多含义。顺便说一句,英语中的sin意为“罪”、syn意为“共同”。
接下来,就让我们进入新阅读方法的话题吧。
每七十年一次的时代转折期,将颠覆我们的常识!
在正式介绍新阅读方法之前,请允许我先说明一下为什么会提出这种方法。
我创立了几家公司,还经营着一家商务管理咨询公司。我成立的企业中也有几家已经成功上市。
在经营公司的同时,我始终保持着阅读的习惯。我每年的阅读量大概在三千册,截至目前总共阅读过两万五千多本书。
从商务类、人文社科类、理工类书籍到小说、散文、画本甚至是杂志,总之任何一种出版物都会成为我的阅读对象。几年前我也开始阅读电子书,在市里的一家书店光买书就花了近八百万日元。
在参考脑科学、认知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物理学等专业书籍、论文之后,新的阅读方法就此诞生。
在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并对阅读进行深入研究后,我明白了一件事。
那就是,要想在当下这个时代生存下去,阅读是必不可少的。
我想,大家应该都深有体会,此刻我们正身处时代的转折点。
实际上,从日本的历史来看,每隔七十年,就会经历大的时代变革。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七十年前的1951年(本书写作时间为2021年),签订《旧金山对日和平条约》。
一百四十年前的1881年,明治十四年政变。
在这两次时代大变革之后,人们的“世界观”发生巨变,这一点应该不难想象吧。是的,面对时代转折点,我们需要的是不同于过去的“新的世界观”。
新的时代下,过去的常识不再是常识。
而过去并非常识的观点、理念又会变为常识。
新的时代更加要求我们主动去追求真理并验证。
书籍也是体验创作者人生的一种工具
那么,要想改变我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应该怎么做呢?
大家或许都会联想到倾听他人的意见、进行多样化的体验等等。
如果能够花费时间和金钱,或许可以有很多种方法。
但是,快捷的方法正是“阅读”。
事实上,在我主办的读书会上,曾经做过一次有关“阅读的好处”的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能获得作者的体验
?能从日常世界逃避到非日常的世界
?能够超越时代
?可以接收到正规、优质的信息
在我看来,阅读的优点就在于能够在书中体验作者的人生。
读者可以通过阅读接触、学习到创作者的价值观、世界观等,这就是的收获。
除此之外,说到回顾比自己生活的时代更久远的时代,阅读或许就是的方法。
我们可以借助书籍,回首过去,感悟先辈们的智慧,学习他们看待事物的观点和理念。
也许有人会认为,单纯只是了解他人的价值观、世界观,并不代表能够改变、更新自己的观念、认识。的确,过去我也经常听到“读那么多书,能有什么用”之类的嘲讽。
但是,在开始阅读的这十五年间,在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之后,我切身体会到随着阅读的书籍越来越多,我脑海中甄别、认识信息的模式不断积累,价值观、世界观也随之逐渐转变。
不仅如此,也变得能够更加快速地自动吸收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信息。
由此,价值观也焕然一新,为自己想表达些什么、自己接下来应该做些什么找到新的方向。这种趋势会随着阅读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强,亦能拥有多元化的价值观。
新时代下,比掌握“答案”更重要的是提出“疑问”
当今时代与过去,的不同点是什么——
是否有现成的答案。
过去,进入一流大学、在知名企业工作,度过悠然自得的晚年可谓是人生的“标准答案”。可是,这种完美的人生模型在当下的时代已开始逐渐失去了颜色。
面对雷曼事件(雷曼事件,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引发全球性金融海啸)、地震、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等一个个社会性大变革,应该活出什么样的人生,并不存在所谓的标准答案。
这个答案,并不能通过学习来获得,必须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比起掌握已知的答案,提出“新的疑问”,找到属于自己、适合自己的答案,变得更为重要。
每个人都必须提出新的问题,然后各自创造出新的答案。
这就要求我们具备一种能力,一种改变看待事物的观点、理念,找出区别于过往常识的事实,立足于问题与他人共鸣并付诸实践的能力。
书籍,可以让读者体验作者的人生。
通过阅读,可以体验作者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推导出什么样的答案,又是如何创作出这样一本书的。阅读,棒的地方就在于能够在学习过去的思考方法、了解过去的思考过程的同时,还能掌握不同于自我的思维和看待事物的观点。
接下来要讨论的,并不是让大家找出现成的答案,而是帮助大家找出“新疑问”的阅读技巧——新阅读方法。
阅读,可以锻炼将来所需的“智慧”
找寻新的疑问,并非现成答案的新阅读方法,可以让我们拥有能够在将来生存下去所需的“智慧”。
“智慧”,并不单单体现在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知识水平上。
进入社会后表现出的创造性、创新性思维的高情商,也是必不可少的。
以往的社会中,成功的模式千篇一律,要求大家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较高的知识水平以及能够理性思考的智慧。
但是,在充满不确定因素的时代,在急剧变化着的时代,高情商变得越来越重要。
它是一种直觉,不是寻找正确答案,而是为了继续生存下去,提出疑问,找出更优的答案并前进的能力。
当然,我并不是说让大家一味地只去追求高情商。
今后的时代,需要的是以直觉为主的情商、以理性为主的智慧以及“能够有效地集合这两者的大智慧”。而磨炼这一智慧的手段,正是“阅读”。
不过,一旦到了真要读书的时候,应该也有很多人并不擅长阅读吧。
这一点,在统计数据中也有所体现。2018年度文化厅的调查数据显示,85%的人每个月的阅读量不到三本书。
不阅读的人有所增加的原因,或许就在于开篇中提到的“必须仔细研读书里的每一个字”、“必须要牢牢记住读过的内容,然后转述给某人”以及“与其藏书不读,倒不如从一开始就不去买书”之类的“负罪感”吧。
时下正是多媒体高速发展的时代,海量信息纷繁复杂,读书变得愈发困难。阅读不同于动画或音乐,不是按下按钮就能自动享受的信息媒体,只有在读者成为主体时,才能从书籍中获取相应的信息。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只要稍稍改变对阅读的看法,我们就能不花费时间或是只花费很少的时间掌握新的观点或看法。
将来该如何阅读?颠覆阅读常识的新阅读方法
在详细说明之前,先简要介绍一下阅读新常识的具体内容吧。
比如,没有时间读书而出现的“藏书不读”问题。
在新常识中,是OK的!
再比如,很多人都希望能有过目不忘的超能力,只读一次就能记住书中的内容。
关于这一点,即使忘记读过的内容也是OK的。或者,更准确地说,进行回想练习更为重要。读过一次之后,回想书里是什么内容,更能加深记忆。
我想大家应该也有过把一本书从头读到尾,想去理解作者的意图和理念,却总是不尽如人意的经历吧。没关系,在新常识中,这也是OK的。
读书,从对自己有用的地方开始读起就可以了。原因在于,比起“正确”的东西,大脑更容易记忆“有用”的知识。
除了前面提到的几个例子之外,对阅读的固有观点和认识,也会让人产生负罪感。
立足于的脑科学、认知心理学理论的新阅读方法,能够将这些负罪感一扫而空。另外,下面还会讨论如何才能让阅读、人生变得更加轻松、愉快。
本书中还会向大家传递以下的新阅读方法。
?阅读,三分钟亦可。每天首先接触到的信息将会决定你度过怎样的一天。
?不用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地全部读完,阅读是“为自己而读”。
?对角线读书(对角线读书,指从书的左上角直线往右下角读,即通过余光读)也OK,寻找关键词是数字社会中特有的阅读方法。
?不用专门为阅读腾出时间,边休息边阅读的效率更高。
?用手指做辅助,既能实现快速阅读,又能有效地集中注意力。
?与作者“共振”,即可体验到多种多样的价值观。
?阅读前也很关键。深呼吸和摄入水分可以让大脑保持活跃。
?通过“所谓……”等关键词寻找作者的意见、观点,利用逻辑符号预测后再阅读。
?通过段落的增减,把握作者的情感。
?要想做好阅读笔记,反馈是不可或缺的。
?以“所谓……”“未必……”“说起……”为特征的营销式阅读。
怎么样?是不是有很多都和大家以往对阅读的认识有所不同。
希望大家可以利用新阅读方法,找到能够在新时代继续生存下去的“属于自己的答案”,成为“梦想中的自己”。
在序章的结尾,我有一个建议。
如果在本书中遇到了想要付诸实践的内容,希望大家能够记录下来,然后将笔记夹在书里,把这本书塞进书架,等过段时间再拿出来翻看。到那时,也许你就会发现,你已经成为此刻难以想象的全新的自己,而周围的世界也变得焕然一新。
找到引起你共鸣的一词一句,就能遇到崭新的未来。
那么,就让我们为了崭新的未来,翻开下一页吧。
找到“作者的疑问”的三个步骤
“只有理解了作者的观点,才是真正的阅读。”
越是这样想的人,越是对理解作者观点的必要性坚信不疑,到后反倒什么都没理解。
话虽如此,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对锻炼“理性君”也是有帮助的。但是,并不建议大家眉毛胡子一把抓,从行一字不落地读到后一行。
理解作者的观点,需要我们从找到“作者的疑问”开始做起。
观点之前,必然有作者的疑问。
原因就在于,如果是要原原本本地传达社会中一般性的常识或概念,作者也没必要费心费力地写一本书了。
作者就是为了传达、介绍自己的新理论、新学说,才会创作出一本书。
而在形成新理论之前,应该存在一定的冲突或矛盾。
不妨遵循以下三个步骤去寻找作者的疑问。
步骤1:阅读书籍的封面和腰封
步骤2:确认作者的简历
步骤3:关注“所谓”,从“序章”和“结语”入手寻找作者的疑问
为了让书籍畅销,编辑与作者大多会将要传递的信息体现在书籍的装帧上。书店里,琳琅满目的书籍中,哪一本会得到读者的青睐,90%都取决于书籍的封面(以及腰封)。所以,这两处会承载大量的信息。
比如,我们来试着分析一下瑞士的实业家罗尔夫?多贝里创作的《清醒思考的艺术——你好让别人去犯的52种思维错误》。
这本书(日文版)的封面以及腰封上除了“清醒思考的艺术”之外,还出现了“学术研究”“人生”“思维方法”“复杂的世界”“瑞士的畅销作家”“心理学”“哲学”“投资家”“52种思维方法”等词语。
再看看背面,刊登的是电视主持人、哈佛大学医学部名誉教授的推荐文。光是看这些,就能收获很多信息。
下面一起来看看作者的简历。
罗尔夫?多贝里
作家、实业家
1966年生于瑞士。毕业于瑞士圣加仑大学。现居瑞士伯尔尼。在接连担任瑞士航空公司旗下多家子公司的财务负责人、经营负责人之后,创立了世界上规模的商业书籍线上图书馆——益得书摘(getAbstract)。从35岁开始执笔写作,在德国、瑞士等多家报纸、杂志上开设连载专栏。著作《清醒思考的艺术——你好让别人去犯的52种思维错误》(Sunmark出版)荣登德国《明镜》周刊畅销书排行榜首位,引起热议。本书在德国的销量突破25万册,被翻译为全球多个语种,畅销29个国家。著作总销量突破250万册。
看了作者的简历,我们可以得知这是一位瑞士的实业家,也是一名畅销书作家。在简单了解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之后,大致就能推断出后面的正文里会出现什么样的内容。
由此,可以想象“利用的商业书籍、心理学、哲学以及投资知识,将如何讲述成功的人生呢”……
“所谓”是重要的词语!可以了解作者的疑问和观点
要想找到作者的疑问,只要寻找“所谓”这一词语即可。
大家可能会觉得很意外,但“所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词语。虽然是个很不起眼的词语,但尝试着关注“所谓”,就能看清作者的疑问。
“所谓”,表示定义。通过这个词语,就能了解到作者是用现成的定义,还是阐述自主理论进行再定义。
一起阅读“前言(序章)”和“结语(终章)”学习一下作者是如何使用“所谓”一词的吧。
还是以《清醒思考的艺术——你好让别人去犯的52种思维错误》为例。
从上古时期起,至少早在2500年前,我们人类就在不断思考所谓的“成功的人生”究竟是什么样的。
突然用了“所谓”一词。“所谓”的后面紧接着就是“成功的人生”,由此可以推测出作者将在这本书中围绕何为“成功的人生”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接下来,又出现了这样一个疑问。
生而为人,追求幸福,是人之常情。
那么,为了拥有幸福,应该如何活着呢?所谓的“成功的人生”又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运气和金钱,又有多重要呢?
可以看出,针对“成功的人生”的疑问仍在继续。
看过“前言”了,下面再读读“结语”。
在开始围绕“成功的人生”进行创作之后,很多人都来找我询问,所谓的“成功的人生”究竟为何物,应该如何定义。
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疑问依旧与“成功的人生”有关。
通过阅读作者的疑问,就能找到作者的观点在书中的什么位置。
当然,要想完全理解整本书,还需要理解作者为了回答这个疑问所采用的理论以及参考文献。
除此之外,还应该仔细严谨地验证作者的观点。
让我们先去寻找作者的疑问,然后找到作者又是如何解答这一疑问的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