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前浪后浪: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
售價:HK$
96.8
《
八路军史
》
售價:HK$
107.8
《
美味简史
》
售價:HK$
52.8
《
带团队
》
售價:HK$
74.8
《
变富:如何有效积累足够的财富
》
售價:HK$
86.9
《
大宋西军
》
售價:HK$
85.8
《
这才是真正的诸葛亮
》
售價:HK$
74.8
《
嫉妒
》
售價:HK$
53.9
|
編輯推薦: |
理解人们的故事天性,写出能满足读者预期的故事,才能让你的作品打动人心。认知神经科学之父迈克尔·加扎尼加审读推荐!
|
內容簡介: |
大脑在其遇到的每一个故事中寻求什么?
是什么造就了一个好故事的成功?
又是什么吸引读者目不转睛,欲罢不能?
《写作脑科学》为我们揭示了这些认知秘密——它将颠覆我们对故事写作的认识,带给我们真正有效的技能。
绝大多数写作指导都聚焦于如何“写得好”,就好像这与讲好故事是一回事。许多有抱负的写作者正是因此而失败——他们努力追求优美的比喻、真实的对话和有趣的人物,却忽略了每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都必须做到的一件事:激发大脑渴望得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的天性。当写作者成功激发了我们的好奇心时,阅读就能带来让我们愉悦的多巴胺刺激,吸引我们集中注意力。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即使是最完美的文章也不会引起任何人的兴趣。
本书以神经科学的新发现以及小说、剧本和短篇故事中的例子为基础,以读者大脑的体验为切入点,用革命性的视角系统地剖析了何为好故事。同时,通过揭秘大脑的认知特性,告诉写作者如何写出打动人心的故事。
|
關於作者: |
莉萨·克龙(Lisa Cron)
知名故事写作教练。毕业于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在出版业工作过十年,之后转入电视行业,担任过多个电视节目的主管制片人,华纳兄弟电影公司、威秀电影公司等的故事顾问,威廉·莫里斯经济公司的文稿代理人。自2006年起,她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担任写作项目教员,并任教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著有《写作脑科学:如何写出打动人心的故事》《怎样写故事:小说与剧本创作的6W原则》等多部广获好评的畅销书。
|
目錄:
|
前言
第一章 如何吸引读者001
认知秘密:我们以故事的方式思考,这种思维方式让我们展望未来。
创作秘诀:要让读者读完第一个句子就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第二章 如何聚焦于主题021
认知秘密:当人专注于一物时,大脑会过滤掉所有非必要信息。
创作秘诀:为了使大脑集中注意力,故事中的一切都要让读者觉得非读不可。
第三章 感其所感047
认知秘密:情感决定了一切事物的意义—如果没有感觉,就没有意识。
创作秘诀:所有故事都以情感为基础—没有感觉,就无法阅读。
第四章 主人公究竟想要什么073
认知秘密: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以目标为导向,而我们最大的目标就是弄清楚他人的动机,以更好地实现我们自己的动机。
创作秘诀:如果故事主人公没有明确的目标,就没有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知道走向何方。
第五章 挖掘主人公的内在问题095
认知秘密:我们看到的不是真实的世界,而是我们愿意相信的世界。
创作秘诀:必须精准把握主人公世界观发生错位的时机和原因。
第六章 故事须言之有物119
认知秘密:我们的思维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创作秘诀:在主人公实实在在的奋斗历程中,任何概念化的、抽象的、
笼统的东西,都必须变成具体的事物。
第七章 酝酿冲突,推动变化143
认知秘密:大脑构造决定我们天生抗拒改变,即使是变好。
创作秘诀:故事讲的是变化,而变化只能取自不可避免的冲突。
第八章 原因与结果167
认知秘密:从出生开始,我们大脑的首要目标就是构建因果关系:“如果这样,就会那样。”
创作秘诀:故事从头至尾都应该遵循一个因果关系链条。
第九章 会出问题的地方一定会出问题193
认知秘密:大脑借助故事模拟我们在将来会如何应对困境。
创作秘诀:故事要做的是把主人公置于一系列严峻的考验之中,主人公做梦也想不到自己能通过这些考验。
第十章 从铺垫到结局215
认知秘密:大脑憎恶混乱与随机,所以总是把原始数据转化为有意义的
模式,以更好地预测接下来可能出现的状况。
创作秘诀:读者总在寻找模式,对你的读者来说,故事中的一切要么是铺垫,要么是结局,要么就是这二者之间的过渡。
第十一章 次要情节与倒叙235
认知秘密:为了理解眼前发生的事情,大脑会借助相关的记忆对它进行评估。
创作秘诀:伏笔、倒叙、次要情节必须即刻给读者启示,使读者对故事主线上发生的事有更深入的理解,即使它们的意义可能随故事的展开而发生改变。
第十二章 轮流坐庄才公平:创作者大脑研究257
认知秘密:在大脑能够进行无意识加工之前,我们需要通过长期有意识的努力来磨炼一项技能。
创作秘诀:没有一气呵成的创作,只有一改再改。
致谢279
尾注282
|
內容試閱:
|
很久很久以前,那些特别聪明的人完全相信世界是平的。后来他们发现世界不是平的,但他们还是坚信太阳绕着地球转,再后来这个理论也被打破了。在更长的历史时期中,聪明的人们一直认为讲故事只是一种娱乐,他们觉得动人的故事只给人留下了短暂的快乐和满足感,在故事带来的巨大乐趣之外,故事本身并没有任何意义。没错,从远古时代起,如果没有故事,我们的生活会枯燥乏味得多,但是,即使没有故事,我们也能平安地活到现在。
他们又错了。
现在看来,故事对人类的进化发展至关重要,甚至比拇指对生更为重要。拇指与其他四指对生让我们可以抓握物件,而故事告诉我们如何把握未来。故事使我们展开想象,预见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从而有所准备—这可能是任何其他物种(不管它有没有对生的拇指)都做不到的奇迹。1故事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特质。神经科学最近的研究发现,我们的大脑对故事有本能的反应,我们能从动人的故事中获得快乐,而这正是大自然引诱我们倾听故事的方式。2
也就是说,我们的大脑本能地倾向于从故事中认识这个世界。所以,读中学时,当你的历史老师从查理三世(日耳曼人路易之子,881~887年在位)开始,费力地背诵所有德国君主的继任者时,如果你目光呆滞、哈欠连天,那谁也不能怪你,只能说人性如此—你是人类大家庭中光荣的一员。
所以,难怪人们都偏好虚构的作品而不选非虚构的作品,更愿意读历史小说而不是历史书,更爱看电影而不是看纪录片。3这不是因为我们懒,而是因为我们的神经回路天生就渴望虚构的故事。优质故事所触发的阵阵陶醉感并不会让我们变成内在的享乐主义者,相反,这种陶醉感会让我们变成好学的小学生,准备好汲取每个故事所传授的无数智慧。4
了解这一点,可以完全改变作家对故事创作的理解。研究者们解开了深植于读者大脑中的秘密蓝图,找到了读者大脑渴望在故事中读到的东西。更令人兴奋的发现是,一个动人的故事可以重塑读者的大脑,比如可以激发读者的同理心。5这就是为什么一直以来作家都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人之一。
作家只须让读者通过故事人物的眼睛一瞥生活,就可以改变读者的思维方式。作家可以把读者带到他们从未去过的地方,进入他们只能在梦境中看到的世界,揭示微妙的普遍真理,而这可能完全改变他们对现实的看法。通过大大小小各种手段,作家们帮助人们度过一个个漫长的夜晚—这也算是不小的功绩。
但是故事创作也有它的难处。要抓住读者的心,故事必须不断地迎合读者根深蒂固的期待。这就是为什么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说“艺术就是火焰加代数”。火焰般的热情对创作绝对至关重要,这是每个故事的第一要素。热情驱使我们创作,让我们充满振奋的感觉,觉得自己不得不写出一个有影响力的故事。
但是要写就一个能够立即吸引读者注意的故事,光有热情是不够的。作家们经常错误地认为,只要有火焰—燃烧的创作欲、灵感的火花、那种让你深夜惊醒的绝妙创意,就能创作一个成功的故事。他们兴致勃勃地一头扎入故事创作之中,没有意识到自己写下的每个字都极有可能失败,因为他们忘了这个创作等式中的另一半:代数。
博尔赫斯本能地意识到了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通过研究揭示的现象:为了让热情的火焰能点燃读者的大脑,故事背后必须隐含一个框架。如果故事没有这个框架,没人愿意读,有这个框架的故事才能让读者眼前一亮。
创作者们往往难以接受这一理念:要写好故事,光有好创意、好文笔并不够,故事创作还有很多学问。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读故事时的轻松惬意使我们忘记了写故事的复杂艰难,误导了我们对故事创作的理解。我们有个内在的信念,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知道什么是个好故事—至少能即刻分辨什么不是个好故事。读到没意思的故事,我们满脸不屑地把书放回书架。碰到不好看的电影,我们翻个白眼,走出电影院。我们长叹一口气,心想艾伯特大叔(Uncle Albert)能不能不要总是念叨“内战重演”。对于很烂的故事,我们连3秒钟也忍受不了。
对于讲得好的故事,我们也能很快就分辨出来,这是我们从3岁开始就具备的能力,打那时起我们就被某种形式的故事吸引。所以,如果我们天生具备分辨故事好坏的能力,那我们怎么可能写不好故事呢?
问题的答案还是要从人类的进化史中去寻找。故事最初是人类分享关键救命信息的一种方式。“嘿,老兄,不要摘那些红得发亮的浆果吃,除非你不要命了,就像隔壁的尼安德特人,那天……”接下来的故事情节简单,直截了当,和我们现在的八卦逸事差不多。千万年后,人类社会进化出了文字,故事开始被广泛传播,故事的内容也不再限于本地发生的新鲜事和对本族群的切身关注。这就意味着讲故事的人要靠故事本身的魅力把读者吸引过来,而读者对故事具有一种本能的期待。毫无疑问,故事大师总是有的,但是八卦一两件蕾切尔表妹的糗事,和创作一部宏大的“美国史诗”迥然不同。
话虽这么说,但是大多数有志于文学创作的人都爱读书,难道他们读的那些佳作没有教会他们怎么吸引读者?
真的没有。
人类的进化告诉我们:任何精彩的故事的首要任务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