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历史的严妆:解读道学阴影下的南宋史学(中华学术·有道)
》
售價:HK$
109.8
《
海外中国研究·江南:中国文雅的源流
》
售價:HK$
76.2
《
迟缓的巨人:“大而不能倒”的反思与人性化转向
》
售價:HK$
77.3
《
我们去往何方:身体、身份和个人价值
》
售價:HK$
67.0
《
大学问·批判的武器:罗莎·卢森堡与同时代思想者的论争
》
售價:HK$
98.6
《
低薪困境:剖析日本经济低迷的根本原因
》
售價:HK$
66.1
《
穷人的银行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穆罕默德·尤努斯自传)
》
售價:HK$
76.2
《
绵延:文明分野与文化演进
》
售價:HK$
66.1
|
內容簡介: |
证券投资学普遍存在三个“痛点”:教师讲课难,学生学习难,实务与案例脱离现实。本书通过“易用”和“有趣”的方式来解决以上问题。“易用”有三个内涵:减轻教师教学负担和工作量,让首次采用本教材的教师易于上手,让学生易于阅读。实现易用的三种方法是分层、归纳和对比。“有趣”分为六个方面,其核心思路是将源自西方的证券投资概念、理论和模型与中国当前的经济和金融发展进程密切结合,与中国的实务现状密切结合,以中国近年来的知名企业为案例主体,通过100多个全新真实案例,提升读者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本书在内容上精心选择主要知识点,突出经典原理;在顺序上强调逻辑性和连贯性;在应用上与中国实务密切结合,突出中国特色。
|
關於作者: |
王德宏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会计学)博士,专注于资本市场和公司治理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在中国大学MOOC(慕课)开设“会计学原理”课程,注册学习人数超过80 000名,该课程位于同类课程观看人数最多者之列。在《会计研究》《金融评论》等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出版专著《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披露时点选择问题研究》《2.5产业的战略定位和发展路径研究——以银川为例》《“一带一路”商业模式与风险管理》。
|
目錄:
|
第1篇 证券投资基础Ⅰ:认识证券市场第1章 证券市场1.1 证券市场概述1.2 认识证券市场Ⅰ:证券市场的功能与特征1.3 认识证券市场Ⅱ:证券市场的多层次结构1.4 认识证券市场Ⅲ:证券市场的参与者1.5 认识证券市场Ⅳ:交易所市场与场外市场1.6 认识证券市场Ⅴ:全球股票市场1.7 认识证券市场Ⅵ:中国的非股票证券市场1.8 证券市场的监管简介第2章 证券市场指数2.1 证券市场指数概述2.2 认识证券市场指数Ⅰ:股票市场指数、牛市与熊市2.3 认识证券市场指数Ⅱ:综合指数和成分指数2.4 认识证券市场指数Ⅲ:股票市场之间的差异2.5 认识证券市场指数Ⅳ:债券市场指数2.6 认识证券市场指数Ⅴ:债市与股市之间的差异第2篇 证券投资基础Ⅱ:认识基础证券产品第3章 原生证券:股票与债券3.1 原生证券概述3.2 认识股票Ⅰ:股票的功能与特征3.3 认识股票Ⅱ:普通股与优先股3.4 认识股票Ⅲ:双层股权架构3.5 固定收益证券概述3.6 认识债券Ⅰ:债券的要素与特征3.7 认识债券Ⅱ:债券的分类方法3.8 认识债券Ⅲ:可转换债券#第4章 证券投资基金4.1 证券投资基金概述4.2 认识基金Ⅰ:公募基金与私募基金4.3 认识基金Ⅱ:私募股权投资4.4 认识基金Ⅲ:开放式基金与封闭式基金4.5 认识基金Ⅳ:契约型基金与公司型基金4.6 认识基金Ⅴ:股票型、债券型与货币市场基金4.7 认识基金Ⅵ:ETF指数基金4.8 认识基金Ⅶ:不动产信托投资基金#4.9 其他类型的基金产品#第3篇 证券投资基础Ⅲ:认识衍生证券产品第5章 期 货5.1 衍生证券概述5.2 认识期货Ⅰ:现货、期货与期货合约5.3 认识期货Ⅱ:期货的功能、特点与类别5.4 认识期货Ⅲ:股指期货5.5 认识期货Ⅳ:国债期货5.6 认识期货Ⅴ:外汇期货与远期外汇#第6章 期权和其他衍生品6.1 期权与期货的区别6.2 认识期权Ⅰ:期权合约的要素与条款6.3 认识期权Ⅱ:看涨期权与看跌期权6.4 认识期权Ⅲ:美式期权与欧式期权6.5 认识期权Ⅳ:其他期权类型简介#6.6 其他衍生证券品种Ⅰ:远期合约#6.7 其他衍生证券品种Ⅱ:互换合同#第4篇 证券分析基础Ⅰ:价格、收益与风险第7章 证券的价格7.1 证券价值概述7.2 认识股价Ⅰ:发行价格与流通价格7.3 认识股价Ⅱ:开盘价、收盘价与复权价7.4 认识股价Ⅲ:K线图与趋势分析7.5 认识股价Ⅳ:分红的影响7.6 认识债券的价格7.7 认识基金的价值与价格7.8 认识期货的价格7.9 认识期权的价格第8章 证券投资的收益8.1 证券投资收益概述8.2 滚动窗口与扩展窗口8.3 股票投资的收益8.4 债券投资的收益8.5 基金投资的收益8.6 衍生品投资的收益8.7 证券市场的投资收益第9章 证券投资的风险9.1 证券投资的风险概述9.2 通用风险Ⅰ:系统性风险与非系统性风险9.3 通用风险Ⅱ:波动风险与损失风险9.4 通用风险Ⅲ:持有风险、在险价值与预期不足#9.5 通用风险Ⅳ:流动性风险与阿米胡德非流动性9.6 特定风险Ⅰ:利率风险、久期与凸度9.7 特定风险Ⅱ:信用风险、违约概率与信用评级9.8 特定风险Ⅲ:希腊值第5篇 证券分析基础Ⅱ:平衡收益与风险第10章 收益风险合成分析10.1 收益风险合成分析概述10.2 收益风险的合成指标Ⅰ:夏普比率10.3 收益风险的合成指标Ⅱ:索梯诺比率10.4 收益风险的合成指标Ⅲ:詹森阿尔法指数10.5 收益风险合成指标的走势第11章 投资组合优化11.1 现代投资组合理论概述11.2 认识投资组合Ⅰ:预期收益11.3 认识投资组合Ⅱ:预期风险11.4 认识投资组合Ⅲ:无差异曲线、可行集与有效边界11.5 优化投资组合Ⅰ:马科维茨均值-方差模型11.6 优化投资组合Ⅱ:风险偏好11.7 投资组合的最优策略第6篇 证券分析基础Ⅲ:证
|
內容試閱:
|
证券投资学作为经济、金融和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与当今我国波澜壮阔的经济和金融发展进程密切相关,是一门既实用又有趣的课程,吸引了大量学生学习。然而,很多学生学起来却倍感枯燥无趣,最后成了单纯应付考试。经过与多届学生和教师的不断沟通,我发现他们常常有三个“痛点”,本书正是针对这些“痛点”产生的原因以及试图帮助解决这些“痛点”而作。一、证券投资学课程的三个“痛点”1.第一个“痛点”:教师讲课难教师讲课难的第一个原因是证券投资学丰富的内容与学生对证券产品的有限认知之间存在矛盾。多数学生听说过股票市场,听说过股票和债券,但对期货和期权缺乏基本认知。多数学生对收益的概念有所了解,但对风险的了解仅仅停留在生活常识。对于超出认知范围的知识,学生只能凭借想象进行学习,效果自然大打折扣,教师传授相关知识时自然也是困难重重。教师讲课难的第二个原因是证券投资学知识面的广度与有限课时数之间存在矛盾。即使是入门级的证券投资学,其知识面也涉及原生证券与衍生证券产品、证券市场、资产定价、投资组合与基本面等,这些内容稍微深入就会牵涉更多更广泛的知识体系。例如,深入一些的债券知识就涉及固定收益产品的内容。与此同时,在多数情况下证券投资学只有3个学分或48个课时,有限的课时难以同时兼顾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教师讲课难的第三个原因是课程所学知识难以落地与学生期望值较高之间存在矛盾。一方面,证券投资学教材往往有较多篇幅介绍证券产品和市场的理论与模型。然而,若将这些理论和模型落地到具体的证券产品上进行举例说明则费时费力。以相对简单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为例,若将CAPM落地到贵州茅台股票上,就需要教师访问金融数据库,下载一段时间内的股票价格数据,计算其收益率,再进行回归才能得到贝塔系数。这个过程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对于更加复杂的理论和模型而言,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更多。另一方面,由于证券投资的财富效应,许多学生对证券投资学课程的期望值较高。然而,由于所学知识无法真正落地到感兴趣的证券产品(如贵州茅台股票)上,学生最初的期望值有多高,失望就有多强烈。失望之余,一些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态度就完全变成了应付考试。仅仅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学习效果可想而知。2.第二个“痛点”:学生学习难许多学生在学习证券投资学时都感慨这门课程比较难学。其实,学生学习难与教师讲课难有许多共同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学生自身经历有限,许多证券产品的内涵超出了学生的认知范围,需要借助案例辅助认知。另一方面,学生需要案例来对所学理论和模型加深理解,这些案例要与学生产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能够与学生产生共鸣的案例往往具有两个特点:近期的案例;案例主体具有一定的知名度。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一些教材中的案例要么是学生鲜有耳闻的企业,要么是陈年旧事。这些案例难以引起学生共鸣,更无益于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一旦失去了学习兴趣和热情,加之证券投资学本身的理论和模型较多且不易理解,学生学习起来自然会倍感困难。3.第三个“痛点”:实务与案例脱离现实证券投资中的许多概念、理论和模型起源于西方,许多经典教材出自西方学者,国内的教材普遍借鉴了西方教材的体系和内容。这些教材在国内高校中使用常常面临三个问题:第一,其实务内容与国内现状存在较大的差距。因出版时间问题,一些教材中的实务内容已经与现状不符,教师授课时不得不花费大量精力自行更新实务内容,导致备课工作负担加重。第二,许多案例来自西方非知名企业,学生对这些企业感觉陌生,在学习过程中找不到兴奋点。一些教材虽然引入了中国企业案例,由于种种限制,这些案例往往比较陈旧,缺乏时代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同样找不到兴奋点,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第三,一些教材过多使用甲公司、乙公司之类的虚拟案例主体,严重脱离现实,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上述“痛点”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使用案例教学。好的教学案例既要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认知范围,也要有助于将所学理论和模型落地。一个好的教学案例至少需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案例的焦点始终是需要阐释的概念、理论和模型,而不是转移到其他案例细节(如复杂的案例背景说明或者烦琐的计算过程等)。第二,案例本身对学生具有吸引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真实的近期案例或为学生所熟知的案例主体。第三,案例适合课堂使用。由于课时有限,过长的案例或过于复杂的案例都不适合课堂教学使用,课堂教学需要的是短小精悍的迷你案例。二、本书解决三个“痛点”的思路本书解决上述三个“痛点”的基本思路是:易用,有趣。1.易用这里的“易用”有三个内涵:减轻教师教学负担和工作量,让首次采用本教材的教师易于上手,让学生易于阅读。实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