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世界航空地理(世界国别与区域地理研究丛书)
》
售價:HK$
244.2
《
学术的中心:英法德美
》
售價:HK$
87.4
《
为什么要读人类学
》
售價:HK$
77.3
《
井邑无衣冠 : 地方视野下的唐代精英与社会
》
售價:HK$
95.2
《
星地融合移动通信系统与关键技术从5G NTN到6G的卫星互联网发展
》
售價:HK$
212.6
《
妈妈,你好吗?(一封写给妈妈的“控诉”信,日本绘本奖作品)
》
售價:HK$
42.6
《
保守主义:为传统而战
》
售價:HK$
154.6
《
不同境遇的36岁:无尽与有限+人生半熟
》
售價:HK$
112.0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定县追踪调查项目组开展田野课堂教学的结晶,记录了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师生重返定县、传承定县调查学脉的轨迹,呈现了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近年来开展“田野课堂”教学改革的理念、做法和成果。本书作者是一群来自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生活背景、不同年龄、不同学术水平和不同视角的青年学子,他们对同一田野点的观察和记录,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当代乡村社会拼图,对于了解中国乡村的历史巨变及当下图景具有独特价值。
|
關於作者: |
冯仕政,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教.部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全国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社会学、组织社会学、历史社会学、社会不平等、社会治理与国家建构、社会转型与政治秩序。曾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研究类)二等奖。
黄家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兼任教.部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社会学会法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主持定县追踪调查相关工作,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定州社会调查与教学实践基地办公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律社会学、农村社会学、基层社会治理。教学科研成果曾获北京市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中国人民大学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等奖项。
|
目錄:
|
第一篇田野观察
小派出所里的大箩筐 丁稚花/003
华北乡村农民的收入、婚姻与纠纷治理 郝孟哲/007
定州农民合作社剪影 何钧力/013
定州农村的婚恋习俗调查 韩佳/026
关于农业发展“第三条道路”的思考 汪永生/032
农村发展中的四个突出问题 张鉴/036
积极推进京津冀散煤燃烧治理 李阳/040
田野中的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李阳/044
内生资源:历史文化名村的困境与重生 郝孟哲/048
从一个村庄窥探中国农村革新之路 杨思琪 刘斐/055
从城乡共融视角看乡村转型与发展 黄政/059
农村社会转型中的村干部与村民关系初探 赵汗青/063
关于农村调解的若干思考 郑绍杰/068
民调工作的界限、效力与民间智慧 潘桐/071
基层治理:一线干部共建基层和谐 丁稚花/076
当前农村纠纷及其调解机制调查 孙书彦/080
遭遇熟人社会的送法下乡 林聪/086
内外有别,以和为贵
——对农村矛盾纠纷问题的思考 曾倩倩/092
第二篇方法自觉
到田野中去:初入田野者的震惊与角色转换 黄政/099
田野调查中信任关系的建立与维系 刘凌/103
天真的社会学入门人:理论、经验与田野现实之间 张琪琛/109
浅谈结构访谈法中的测量
——来自定州“法律与农民生活调查”的思考 郝孟哲/118
关于“想象不出来”的思考 陈安然/123
从田野调查中的“三不”谈起 黄恩陆/130
走进乡村生活 张珺涵/140
在农村开展问卷调查的困境及解决方式 郑平安/145
法律与农民生活:从问卷主题入手看农村 邹子晗/150
农村问卷调查中的问题与技巧反思 陈瑾楠/156
在田野实践中认识问卷调查 廖思华/161
问卷调查方法反思 邓淑丹/166
第三篇田野感悟
田野之美 黄情怡/173
翟城行记 江沛/180
发现翟城 马颖/183
三访翟城 何钧力/187
“特殊”的普通人 谭芷晔/199
村史的书写与感怀 郝孟哲/205
实践者比研究者更有智慧 贾雯雯/208
“下乡”还是“上地”:田野调研的执着与放下 杨峥威/211
记我扎根田野的日子 刘凌/214
定州田野调查的认识与收获 刘伟/218
开放地走入田野 鲍卫平/222
初遇乡土:记一次与田野的对话 丁悦/226
田野调查的艰辛与冷暖 吴奔/231
田野调查的技艺 孙一鸣/235
用双脚丈量真实的农村 王源/239
第四篇专题报告
地方戏曲的保护与发展
——基于定州(定县)秧歌的调查研究 团队成员:孙莹 姜如璋 曾倩倩 冯文昊 黄恩陆/245
百年变迁视野下的基层医疗卫生体系
——基于河北定州(定县)的实地研究 团队成员:陈晓粤 陈青妍 周凡杰/274
农村中的“法”:信息传播路径与法律形象建构
——基于河北定州六村的调查 团队成员:谭芷晔 蒋欣逸 贾秋韵 蒋雨 周涵/290
社会生态学视角下农村小学教师流动研究
——以河北省定州市为例 团队成员:刘雯 舒辉 温馨 黄司琪 李宜炀/320
|
內容試閱:
|
前言
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学生田野调查札记和调查报告的选编,调查地点主要在河北省定州市,调查时间为2015年至2022年,调查者包括本科、硕士、博士各个学段的学生。出版本书的目的主要有三:一是记录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学科重返定县、传承定县调查学脉的轨迹;二是通过年轻学子的眼光透视中国乡村的历史巨变及当下图景;三是呈现学院近年来开展“田野课堂”教学改革的理念、做法和成果。
一
对中国社会学界来说,定县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地名。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著名平民教育家、社会学家晏阳初先生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在这里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乡村建设运动,史称“定县试验”。作为“定县试验”的一部分,社会学家、社会调查专家李景汉先生领导了著名的定县调查。定县调查自1926年开始,最初由农学家冯锐先生主持,1928年开始由李景汉先生主持,前后持续十年之久。该调查是我国历史上首次运用现代调查统计方法对县域社会所开展的实地社会调查,其标志性成果《定县社会概况调查》代表了那一时期我国社会调查的最高水平,也是中国社会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新中国成立后,李景汉先生长期在中国人民大学工作,与吴景超、陈达、全慰天、陈文仙、戴世光等老一辈社会学家一道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84年,郑杭生先生受命组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研究所(以下简称社会学研究所),正式建立人大的社会学学科,李景汉先生被聘为社会学研究所顾问。当时已经89岁高龄的李景汉先生对社会学学科的建立欢欣鼓舞、满怀期待,在短时间内不仅接受了郑杭生先生所组织的系统的口述史访谈,参加了社会学研究所举办的祝贺李景汉先生从事社会学教学和研究工作60周年暨90寿辰座谈会,而且不遗余力地整理自己所保留的各种学术资料并将其捐赠给郑杭生先生和社会学研究所,其中就包括当年定县调查的部分材料。
重返定县赓续定县调查的学脉,是中国人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