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东亚世界形成史论(新版)
》
售價:HK$
107.8
《
奶奶的半个心愿 “课本里的作家” 中考热点作家孙道荣2024年全新散文集
》
售價:HK$
41.8
《
天生坏种:罪犯与犯罪心理分析
》
售價:HK$
97.9
《
新能源材料
》
售價:HK$
63.8
《
传统文化有意思:古代发明了不起
》
售價:HK$
43.8
《
无法从容的人生:路遥传
》
售價:HK$
74.8
《
亚述: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帝国的兴衰
》
售價:HK$
107.8
《
大处着眼:持久战与《论持久战》
》
售價:HK$
85.8
編輯推薦:
她是20世纪最伟大的精神分析女权主义者之一、超越时代的社会心理学先驱。破碎的童年、深度抑郁、强迫症,生而为人的痛苦,让卡伦·霍妮对“内心冲突”与“自我实现”有着超乎同辈心理学家的理解。本书作者走访霍妮后人,收集她的生前日记、海量信件及未出版作品,积累了超 100 次采访笔记。关于霍妮生平与理论发展的权威作品。
內容簡介:
她是社会心理学最早的倡导者之一,敢于刺破表象,剥离层层禁锢,探索心灵深处的隐秘角落。
她是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更是勇敢而伟大的女性主义先驱,她开拓了女性心理学发展的版图,一生都在不断寻求对内在心理世界的深刻理解。
但在霍妮身上,光辉背后的阴暗却是不可忽视的——破碎的童年生活、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敏感的性格特质、深度抑郁症和强迫症。然而她却从未向苦难屈服,反而因此挖掘出自己伟大的天赋,以及对人性更为深刻的理解。
本书由知名霍妮学者伯纳德·J.帕里斯创作,他亲自走访了霍妮的子女,拿到了霍妮生前的日记、大量信件和未出版作品,并基于霍妮同时代学者的录音和录像文件来刻画其原貌。在帕里斯的笔下,我们将回到霍妮生活的时代,见证她真实的内心,她经历的冲突与矛盾,以及那些精妙思想的演变历程。
關於作者:
伯纳德·J.帕里斯(Bernard J. Paris)
国际卡伦·霍妮协会创始人、知名霍妮学者、佛罗里达大学教授
擅长传记写作,文笔优美、叙述翔实动人,且笔耕不辍,一生著述颇丰。著有《与命运抗争:莎士比亚的一生》《痛苦的共性》《想象中的人类》等数十部作品。
目錄 :
前言
第一部分 一位精神分析学家的诞生
第一章 “永不停歇的自我分析” / 3
第二章 家庭问题 / 7
第三章 卡伦和克莱尔 / 15
第四章 学校与“过渡时期” / 32
第五章 “生命的觉醒”:肖尔奇和罗尔夫 / 43
第六章 罗尔夫和厄恩斯特 / 54
第七章 洛施和奥斯卡 / 62
第二部分 弗洛伊德阶段和女性心理学
第八章 “女性心理学家的使命” / 79
第九章 精神分析和自我分析:1910—1912 / 83
第十章 男性情结:《论女性阉割情结的起源》和《逃离女性特征》 / 95
第十一章 日益重要的母亲角色 / 110
第十二章 异性关系 / 120
第十三章 《对爱情的过高评价》 / 128
第十四章 “我们应该停止纠结什么是女性特征” / 135
第三部分 与弗洛伊德决裂和新范式的发展
第十五章 文化的作用 / 149
第十六章 神经症的结构 / 154
第十七章 文化与神经症 / 166
第十八章 结构还是起源:霍妮的共时范式 / 176
第十九章 新范式和精神分析过程 / 184
第二十章 克莱尔、新范式和精神分析过程 / 192
第四部分 成年霍妮
第二十一章 异性关系 / 211
第二十二章 分裂与领导力危机 / 228
第二十三章 卡伦和她的女儿们 / 244
第二十四章 卡伦·霍妮的多面性 / 261
第二十五章 “伟大的天赋,巨大的缺点” / 267
第五部分 霍妮的成熟理论
第二十六章 真实自我与自我实现 / 279
第二十七章 主要的神经症解决方案 / 289
第二十八章 理想形象与骄傲系统 / 306
第二十九章 霍妮与第三势力心理学 / 326
参考文献 / 341
附录一 霍妮理论的跨学科应用 / 361
附录二 女性对行动的恐惧 / 374
致 谢 / 383
內容試閱 :
卡伦·霍妮(1885—1952)是20 世纪重要的精神分析思想家之一,却也是被低估的精神分析思想家之一。她在世时颇负盛名,但作品却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直到1967 年,她的早 期论文集《女性心理学》(Feminine Psychology)出版,她才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最近几年,她才开始得到应有的关注。
霍妮一生中的公开事迹已经在两本传记中得到了详尽的介绍,一本是杰克·鲁宾斯(Jack Rubins)的《精神分析的温柔叛逆》(Gentle Rebel of Psychoanalysis,1978),另一本是苏珊·奎因(Susan Quinn)的《她自己的思想》(A Mind of Her Own,1987)。在本书中,我会将重点放在霍妮的内心故事上,并将其与她的思想演变联系起来。霍妮的思想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 世纪20 年代至30 年代初,她发表了一系列才华横溢的文章,试图在弗洛伊德理论的框架内修改关于女性心理学的正统观念。然而,在第二阶段即20 世纪30年代末,她出版了两本书,直接驳斥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一些基本前提,提议用文化和人际关系来取代弗洛伊德要求的生物取向。第三阶段在20 世纪40 年代,她提出了成熟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为了应对心理需求受挫所产生的焦虑情绪会摒弃真实感受,发展防御策略。我认为,霍妮的成熟理论对心理学思想做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在人格研究方面,这些成就理应得到更广泛的重视和应用。
虽然这本书的传记成分很高,但它并不是一本传统意义上的传记。我把卡伦·霍妮的个人经历、多种冲突和思想演变汇集在一起,从而探索她的内心斗争是如何激励其写作,同时在其著作中又是如何得以体现的。霍妮的个人问题促使她开始寻求自我理解,这些记录先是出现在她的日记中,随后是她的精神分析著作中。这种探索在她关于女性心理学的自传性文章中最为明显,还在一定程度上启发她提出了新的精神分析范式。这种探索最终使她对人类行为拥有独到的洞察力,这种洞察力在她的成熟理论中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现。在我为成年霍妮描绘的画像中,其成熟理论中的个人因素是十分显著的,但该理论的价值其实是独立于其创造者的,所以,我介绍这一理论时不会引用传记资料。虽然成熟理论尚未获得恰当的评价,但其中许多概念已经被吸收到心理学思想中,并对临床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
卡伦·霍妮的闺名是卡伦·丹尼尔逊(Karen Danielsen),1885 年,她出生在德国汉堡郊区,先后在弗赖堡大学、哥廷根大学和柏林大学攻读医学。1909 年,她与奥斯卡·霍妮(Oskar Horney)结婚。1910年,跟随卡尔·亚伯拉罕(Karl Abraham)进入精神分析领域,并于1920 年成为柏林精神分析研究所的创始成员。1926 年,她与奥斯卡分居。1932 年,她移民美国,应弗朗兹·亚历山大(Franz Alexander)之邀成为新成立的芝加哥精神分析研究所的副所长。1934 年,她搬到纽约,成为纽约精神分析研究所的成员。1941 年,她创立了美国精神分析研究所,并一直担任所长,直至1952 年离世。在她生命的最后15 年里,她出版了五本主要著作——《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The Neurotic Personality of Our Time,1937)、《精神分析新法》(New Ways in Psychoanalysis,1939)、《自我分析》(Self-Analysis,1942)、《我们的内心冲突》(Our Inner Conflicts,1945)和《神经症与人的成长》(Neurosis and Human Growth,1950)。她去世后,又有两本书出版问世,一本是《女性心理学》(1967),另一本是《最后的演讲》(Final Lectures,1987)。1980 年,由她女儿玛丽安·埃卡德特(Marianne Eckardt)编辑的卡伦·霍妮的《青春期日记》(Adolescent Diaries)出版。
尽管霍妮因其对弗洛伊德思想的驳斥被精神分析学界所排斥,但她在世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她的书非常畅销,她的研究所蓬勃发展,她的文章频见于报纸和杂志,而且她不论作为演讲者,还是精神分析师都大受追捧。她和其他新弗洛伊德派学者被许多人视为对正统弗洛伊德理论的主要挑战。
霍妮去世后,她的作品在教科书和历史记载中占有大量篇幅,她被当作一个重要人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得到的关注越来越少。这并不是说她被遗忘了。她的书在原版多次印刷后,又以平装本重新发行,销量超过50 万册。有的作品仍在再版中。她创立的研究所还在培训精神分析学家,她的思想影响了精神分析的进程,她的理论也被其他学科所采用。但是她得到的认可与她做出的贡献并不相称。用现在的一位作家描述她自己的情况的话来说,霍妮的工作“缺乏文化存在感:没有人必须知道它或思考它才会显得不那么无知;没有人会因为忽视它而被追究责任”。尽管情况已经开始发生改变,但就霍妮的贡献中最为重要和最为独特的部分来说,这一情况仍然存在。
人们重拾对霍妮的兴趣始于《女性心理学》的出版。这些早期的文章对弗洛伊德关于阴茎嫉妒、女性受虐狂和女性发展的观点提出了异议,当时一经问世就引起了巨大争议,后期又被刻意无视,因为弗洛伊德和他忠实的追随者试图消除这些文章所引起的争议。霍妮关于女性心理学的文章在那个时代过于超前,但今天的人们越来越一致地认为霍妮是第一位伟大的精神分析女权主义者。尽管南希·乔多罗(Nancy Chodorow)在《母性的再生》(The Reproduction of Mothering,1978)中援引霍妮主要是为了反驳,但她在《女性主义与精神分析理论》(Feminism and Psychoanalytic,1989)中却对霍妮赞誉有加,泽尼亚·奥德斯·弗利格尔(Zenia Odes Fliegel,1973,1982,1986)和玛西亚·韦斯特科特(Marcia Westkott,1986)的著作以及苏珊·奎因的传记都引用了这段评价:
精神分析女权主义有一段相当复杂的、有时是处于地下发展的背景,最近关于早期女性精神分析学家的著作则有助于我们挖掘这一背景。我把其政治和理论源头定位在卡伦·霍妮身上,她是第二代精神分析学家,其早期关于女性的文章有力地挑战了弗洛伊德的理论。霍妮要求具有积极女性特征和自我评价的模式,反对弗洛伊德将女性视为天生有缺陷和永远有局限的模式。霍妮将其对精神分析理论和女性心理学的批评,与她对男性主导的社会和文化的认识联系起来。多年来,霍妮的理论,尤其是关于女性的早期争论,似乎没有对主流精神分析产生重要影响,直到目前女权运动和挑战的出现才唤起人们对女性心理学的兴趣。然而,不管人们承认与否,霍妮的理论,为近来修正精神分析对性别的理解和早期许多对性别问题的不同观点奠定了基础。
讽刺的是,霍妮本人在20 世纪30 年代中期放弃了女性心理学的话题,开始发展一种她认为是性别中立的理论(见韦斯特科特书中持不同意见者的部分)。她渐渐将注意力集中在两性发生的心理防御和冲突上,同时认识到文化会诱发男性的某些心理防御,而另一些心理防御则在女性身上出现得更为频繁。在她关于女性心理学的文章中,她强调了文化对性别概念的影响,在一篇未发表的题为“女性对行动的恐惧”(“Woman’s Fear of Action”,1935,见附录二)的论文中,她明确表示,她放弃女性心理学的原因之一是她无法将真正的“ 女性”特质与文化诱导的行为和性别认同区分开来。此外,她认为对女性的定义是父权社会的政治策略,目的是将女性排除在男性主导的活动领域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