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我从何来:自我的心理学探问
》
售價:HK$
119.9
《
失败: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
》
售價:HK$
85.8
《
送你一匹马(“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看三毛如何拒绝内耗,为自己而活)
》
售價:HK$
64.9
《
秦汉史讲义
》
售價:HK$
151.8
《
万千心理·我的精神分析之道:复杂的俄狄浦斯及其他议题
》
售價:HK$
104.5
《
荷马:伊利亚特(英文)-西方人文经典影印21
》
售價:HK$
107.8
《
我的心理医生是只猫
》
售價:HK$
49.5
《
巴拉吉预言
》
售價:HK$
74.8
|
編輯推薦: |
○一战给战列舰设计提供了哪些经验教训?
○《华盛顿海军条约》和《伦敦海军条约》让战列舰发生了什么变化?
○船少任务多,船老敌人强,英国海军如何左支右绌,勉力支撑?
○二战中有谁战沉,有谁负伤?英国战列舰的防护究竟靠不靠谱?
○鱼雷、水雷、航空兵,谁的威胁更严重,又是谁终结了战列舰?
翻开这本《英国战列舰:1919—1945》,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和这套书的前两本相比,本书涉及的战舰少而精。书中详细介绍了一战老舰的现代化改装情况,并且细致分析了各舰在二战中的战损,揭示了英国战列舰的真实防护水平。此外,它也很好地诠释了何为战列舰的技术*点与命运低谷,生动地再现了日不落帝国的帝国落日。
|
內容簡介: |
这本书讲述的是英国海军一战幸存战列舰/战列巡洋舰的故事,以及条约战列舰“带着镣铐跳舞”的艰辛历程,同时涉及航空力量崛起对战列舰的影响,还有航空母舰的起源和早期发展。
对每级战舰的介绍一如既往地详尽,包括基本设计、装甲、武备、动力、识别特征、改装情况、外观变化、服役经历,等等。此外,因为其中大部分战舰都曾在二战中浴血厮杀,本书着重介绍了它们的战损情况,着力分析了炸弹、鱼雷、水雷和战舰装甲、水密隔舱、防雷凸出部之间的对抗。
书中收录了数量众多的大幅照片和线图,舰船战损部分亦配有详细、丰富的图解。在视觉体验上,这本书同样堪称精彩。
|
關於作者: |
【英】R.A.伯特
○世界闻名的舰船线图插画师和历史照片收藏家
○与诺曼·弗里德曼、D.K.布朗、奥斯卡·帕克斯齐名的海军史学者
○在战列舰设计、建造、服役史领域投入了毕生精力
○他绘制的线图与示意图被战舰爱好者、海军史研究者和模型制作者奉为圭臬
○代表作有《*后的英国战列舰:“前卫”号,1946—1960》《大舰队中的战列舰:一战英国海军主力舰图史》《法国战列舰:1876—1946》《德国战列舰:1897—1945》《日本战列舰:1897—1945》《英国巡洋舰:*一次世界大战》《英国驱逐舰:*二次世界大战》等
译者简介
攵茧,毕业于中南大学,海军技术史研究者,《海陆天空惯性世界》《现代舰船》《舰载武器军事评论》长期撰稿人,译有《英国皇家海军战舰设计发展史》等作品。
|
目錄:
|
前言
无畏舰的发展
战后重组与海军条约
导言
一战中幸存下来的早期主力舰
铁公爵级
伊丽莎白女王级君权级
“声望”号和“反击”号
航空母舰的起源和发展
“暴怒”号
“光荣”号和“勇敢”号
“胡德”号
“纳尔逊”号和“罗德尼”号
英王乔治五世级
总结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前言
1919年至1939年,虽然列强间没有直接发生军事冲突,但战争的阴影却从未远去。1921年签订的《华盛顿海军条约》中止了各国主力舰的新建,这意味着只能将资金和时间花费在现有军舰的改装以及单纯的理论论证上。在那个时代,英国海军得以观望各国动态,研究全新的思路,而不需要担心爆发真正的战争。(但他们依旧随时都准备投入战斗。)
各种委员会先后成立,将大量新思路传播开来,没有什么比一个老“水手”回忆他在一艘皇家海军战舰上服役的时光更令人激动了。在那些年里,尽管其舰队规模已经缩小到了与美国海军相当的程度,英国皇家海军似乎仍然堪当海洋的主宰。英联邦仍旧意义非凡,而英国皇家海军在很多方面也仍旧位居世界前列。事实上,英国海军拥有战斗经验*丰富的舰员,同时也对老式战舰进行了有史以来*为细致的测试。
尽管对战舰的改造可以让其脱胎换骨,可总的来说,皇家海军的结构和政策基本没有发生改变,舰队训练和演习的方式也与*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类似。海军部认为很多传统思路没有必要改变,战列舰仍旧是海洋的主宰,不过此时已经有不少评论家认为巨舰大炮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虽然尚未发展完善,但是航空母舰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还是展现出了其独到之处。不过当时海军的主力仍然是战列舰及由其组成的战列线,需要抗衡的对手也同样是战列线。
诚然,未来的战争将与*一次世界大战最全不同,战列舰已经步入了黄昏,但包括非常重视航空母舰和潜艇力量的美国和日本在内,所有海军强国仍旧在二战前夕大规模兴建了一批战列舰。英国战列舰的设计常常被批评,近年来对其挑三拣四似乎已经成了潮流。这大概是由于很多人并没有认真地分析研究这些拥有悠久历史和大量战斗经历的大家伙。大多数英国战列舰的设计都是一种妥协:没有哪艘战列舰可以做到十全十美,它们需要与飞机、鱼雷、水雷、潜艇、新锐战列舰等各种敌人,以及全球各地的海况和天气斗争。
比较战舰的纸面性能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但这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细品英国战列舰在1919年至1945年间的经历时,我们会发现,皇家海军的设计师、战舰及其舰员,都没必要理会那些批评。他们完成了海军要求他们完成的所有任务——虽然有时会付出沉重的代价。1939年,随着战争的临近,英国海军部非常清楚,皇家海军装备不足、准备不够。自1919年以来,海军条约、政治和财政限制都对海军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害。海军又一次投入了艰苦的战斗,到1941年时主力舰已经难堪使用:几乎没有新舰服役,老舰翘首以盼的现代化改装也迟迟无法进行。然而,战争不会因为这些理由而停止。到1942年时形势出现了重大转变,航空母舰取代战列舰成了舰队中*重要的存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上的战术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英国海军似乎不需要再像1939年那样维持一支庞大的水面战舰队了。此时,*重要的武器是航空母舰和高速的防空轻巡洋舰。新的敌人将来自空中,而不是水天线下的海面。
那些游弋大洋的最大战舰让民众为之振奋。当一艘最大的己方战列舰出现在视野里时,人们会有强烈的安全感。大家会成群结队地涌向朴次茅斯和德文波特的海滨以迎接归来的舰员。在访问外国的时候,数以百计的当地人会聚集在一起,观看英国舰队进入他们的港口。它们在阳光普照的海面上滑行,穿过成群的海豚,头顶上盘旋着成群的海鸥。在更职的钟声中,舰员们走上甲板,享受着难得的阳光。打开舱口和舷窗,放下船锚,升起遮阳篷,在万众瞩目中驶进港口。粉刷一新的浅灰色主炮高高昂起,在阳光下尤为耀眼。“下锚!”一声号令后,舰队稳稳地停在码头旁,海军官兵们在岸上享受着难得的假期,他们希望在返回母港之前能好好休息一段时间。这幅听起来浪漫而又壮观,宛如田园诗般的景象,是几百年来从未改变过的传统,这就是英国海军习惯的生活(尽管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变得越来越艰难),这就是他们所熟悉的战列舰。
1948年1月,霍尔勋爵宣布将这些战舰除役时说道:“我和*一海务大臣就好似在为一些老朋友举行葬礼的主教。海军部正在拆解的战舰对海军的每一位军官和每一位舰员来说都是老朋友。毫无疑问,这也是普通民众的感受。”今天可能是*受海军历史学家、爱好者和收藏家欢迎的时期,如果要问他们接下来想看什么样的书,答案是毋庸置疑的:一本关于战列舰的书。如果可能的话,大家都希望这本书里收录最新的信息、图纸和各种各样的照片。事实证明,前两项要求并不容易满足,后一项则更加困难。在过去的20年里,已经出现了一些关于这个题材的书,更多的信息需要更深入的挖掘才能得到。人们查阅了大量的官方文件,但不幸的是随着时光的流逝,许多文件要么被销毁,要么失踪,剩下的材料也可能有缺损。我所呈现的这本书囊括了部分私人收藏的文件和档案,以及来自英国海军部的官方图纸,照片都经过了精心挑选以避免重复,书中的很多信息已经封存了40余年。
无论海军官兵还是普通民众都为这支舰队感到无比自豪,但技术的变革却往往被他们忽视,也许是因为人们的生活方式本身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我希望这本书可以满足方方面面的需求,不管是技术研究者、普通爱好者、海军照片收集爱好者,还是模型制造商,都能获益匪浅。这本书也是对从1919年至1945年在英国皇家海军主力舰上服役的所有官兵的致敬。
R.A.伯特,落笔于雷利镇
文摘
当1939年战争开始时,没有人能预见到随着战争的进行,英国皇家海军将被迫做出多大的改变。尽管那些20世纪30年代在恐慌中匆忙建造的大型水面舰只并非最全没有发挥作用,可从本质上讲它们是一系列错误造舰计划的产物。虽然海军部知道德国海军中能够构成威胁的大型水面舰只仅有7艘,但实际上他们并不清楚这场战争与*一次世界大战到底有多大的不同。事实上,德国人把精力集中在了通过水面舰只和潜艇进行破交战上。尽管如此,战列舰在战争开始时仍被视为主要的战斗力量,哪怕到了1941年日本参战时也是如此。
说把更多资金投入到其他各种战舰而非战列舰上更好,这肯定是有失公允的,因为当时所有的主要海上强国仍然认为在与任何敌人的战斗中,传统的水面战始终会占有一席之地。只要任何一个国家的舰队中仍保留了战列舰,其他国家就必须跟进。
在*二次世界大战初期,除了突袭塔兰托之外,航空母舰并没有像20世纪30年代很多人经常预测的那样成为最大的海战主力。大多数现有的航空母舰都没有成功实施空对面攻击的经验,尤其是目标位于远海时。1941年陆基攻击机击沉了“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号,得到证明的是飞机的价值,而非航母的价值。
诚然,偷袭珍珠港(这是对1940年英国海军突袭塔兰托的模仿)显示了航空母舰在运送飞机攻击港口舰队方面的价值,所有的海洋强国都认识到了航空母舰的潜力。但这并没有使战列舰变得过时:它们仍然可以在大量的水面战斗中发挥重要作用。战列舰仍旧是一种非常最大的战争兵器,但它们很容易受到空袭,因而需要防空舰和己方航母的支持,就像后者需要大口径舰炮的保护一样。
在以前的许多出版物中,英国战列舰的设计水平一直备受争议。其实,在排水量和舰体规模受限的情况下,它们与任何其他国家建造的战列舰一样优秀。任何英国战列舰无法与外国战列舰匹敌的说法都是无稽之谈。
让我们来看看那些被反复提及的观点:
1.君权级航速太慢且水平防护脆弱;
2.英王乔治五世级(1936)火力不足且续航能力较差;
3.英国战列巡洋舰防护不足;
4.英国主力舰水下防御能力较弱。
我不得不说,毫无疑问,按照1939年时的标准,君权级的航速确实很慢——如果没有更换全新的轮机和锅炉设备,它们怎么可能快得起来呢,毕竟舰龄都快达到25年了。虽然以1939年的标准来看它们的甲板装甲很差,但由于设计时的稳性问题,水平防御已经无法再加强了,不过它们仍然足以对抗任何同期的外国对手,就像它们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得以幸存一样。该级各舰在1942年被派往印度洋时,很有可能面对日本海军的金刚级战列巡洋舰,人们往往认为这会导致灾难性后果。但事实上,英国军舰在面对那些仅装备356毫米口径火炮并由一条相对较薄的229毫米主装甲带保护的战舰时,会有相当不错的表现。如果它们被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抓到的话,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但面对航空兵时任何一艘现代化战列舰都是一样的。
至于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火力不足这类观点,或许属实,但海军部在继续建造其后续舰之前就已经知晓了这一问题。这些火炮需要面对什么敌人呢?它们不需要面对美国的406毫米主炮战列舰,也不太可能面对日本海军的“长门”和“陆奥”号,而德国和意大利的战列舰则仅拥有381毫米口径的火炮。356毫米炮虽然纸面上口径较小,但在海战中证明了自己同样是一种优秀的武器,尽管其穿透力确实低于381毫米火炮。
1943年12月26日,356毫米口径的火炮在德国战列巡洋舰“沙恩霍斯特”号的主装甲带上打出了一个大洞。1941年,该级舰击沉了所谓的超级战列舰“俾斯麦”号。356毫米口径的火炮在安装方面有一些小毛病,毛病得到纠正之前它的名声就已经败坏了。在围歼“俾斯麦”号的战斗中,“威尔士亲王”号和“英王乔治五世”号的四联装炮塔故障频出,招致不少批评。但除此之外,356毫米火炮及其炮塔在其他时间和场合都表现优秀。
英王乔治五世级的续航能力小得可怜的确是事实,这是因为其吨位被限制在了35000吨左右,而重量却需要花费在比燃料箱更重要的地方。许多英国战列舰在太平洋战区服役时这方面的表现都不是很好,而在本土水域服役时则没有续航能力方面的担心,因为补给往往近在咫尺。
英国战列巡洋舰的防护确实不足,我必须再次强调它们是为速度而建造的。另外,到了1939年,所有在一战中幸存下来的战列巡洋舰都已经是很老旧的船只了。
它们的设计目标是跑过敌人,而不是战胜敌人。即使在现代化的战舰上,这种防护思路也从未改变过。“胡德”号的甲板装甲很薄弱,英国海军在1920年该舰完工之前就知道这一点了。声望级仍然是战斗舰队中防护能力最弱的,但它们肯定不会比日本海军的金刚级战列舰更弱,而似乎从来没有任何贬损后者的言论。
英国舰只水下防护不好?与那些现代化的战舰相比确实如此。君权级和伊丽莎白女王级采用的都是老旧的水下防护体系,难以应对二战中的严重威胁。“皇家橡树”号和“巴勒姆”号受到了来自潜艇的威力过剩的打击,被至少三枚鱼雷接连击中,不可能不被击沉。但类似的外国战列舰就不会在同样的情况下沉没吗?它们当然也会沉没,否认这一点是愚蠢的。
“威尔士亲王”号实际上是被鱼雷和炸弹联合击沉的,考虑到它受到的破坏,这并不令人感到意外。该舰被击中时,它自己的轮机搅坏了船艉的底部。没有任何一艘船,无论是新舰还是老舰,能在承受这样的伤害后活着回到港口(也许“大和”号和“武藏”号除外)。在水下防护系统方面,英王乔治五世级至少和20世纪30年代任何一艘外国战列舰一样优秀。事实上,它们的水下防护系统比一些对手的更完善。
当然,这些对英国战列舰设计的反思可能看起来非常沙文主义,但事实确实如此。这不是为了执拗地回击*切外国反对意见,也不是对英国战列舰的诸多缺陷视而不见。仔细考虑了所有相关因素之后,我得出的结论是:英国海军的战列舰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不应该受到过于负面的评价。
【摘自正文604—611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