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臺灣用戶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
|
share:
|
||||
|
新書推薦: ![]() 《 人体雕塑解剖学 》 售價:HK$ 140.8 ![]() 《 投喂AI:人工智能产业的全球底层工人纪实 》 售價:HK$ 75.9 ![]() 《 诛仙.全6册(最新典藏版) 》 售價:HK$ 348.5 ![]() 《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实践解惑篇2025版 修订本 》 售價:HK$ 54.8 ![]() 《 修剪情绪藤蔓 》 售價:HK$ 76.9 ![]() 《 3秒下单文案:4步成交法则 》 售價:HK$ 65.8 ![]() 《 中式园林的秩序(文津图书奖得主朱良志教授的园林美学新作,在园林里读懂中国人的生命哲学) 》 售價:HK$ 96.8 ![]() 《 魏晋之变:门阀政治与中古中国社会秩序的重塑 》 售價:HK$ 96.8 |
| 內容簡介: |
| 近年来,世界各地的历史学家对跨国和全球性的历史研究方法越来越感兴趣。但是,围绕这种新的跨界运动的讨论范围仍然有限,关于全球史的任务、责任和潜力的理论交流基本上局限于国家或地方的学术界。在这本开创性的著作中,多米尼克·萨克森迈尔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全球和地方流动、知识社会学和等级制度的新观点,作为历史实践的内在组成部分,来纠正这种不平衡现象。他以美国、德国和中国为主要个案,反思了不同的全球史研究方法的特点及其社会、政治和文化背景。他认为,史学的这种新的全球趋势需要得到相应增加的跨国对话、合作与交流的支持。 |
| 關於作者: |
|
[德]多米尼克 萨克森麦尔(Dominic Sachsenmaier,中文名也有译为“夏多明”),是德国雅各布斯大学(Jacobs University)的教授。他于1999年毕业于德国阿尔布莱希特-路德维希-弗莱堡大学(Albert-Ludwigs-Universit?t Freiburg, Germany)并获博士学位。10余年来,他曾在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并任教于美国加州大学、杜克大学等高校。目前他任教于德国雅各布斯大学,并兼任雅各布斯大学欧亚转型研究中心(Jacobs Research Center “Transformations in Europe and Asia: Transformations, Markets, States, Societies”)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是:东亚的全球历史;中国人眼中的西方形象;中国和欧洲的现代政治思想;中国和儒教、中国和印度的环境和卫生状况;全球语境中的东亚等。
多米尼克?萨克森迈尔论著颇丰,出版、编辑著作近10部,学术论文百余篇,还曾获多个国际基金会资助从事诸多大型国际科研项目,并兼任多个学术团体的管理性职务,多个国际性全球史领域刊物的主编、副主编、撰稿人、评论人,在国际全球史研究领域具有很高的声望。他精通中文、法文、英文、德文、拉丁语等多种语言,在教学、科研、沟通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
| 目錄: |
|
中文版序言001
致谢001 导言被忽视的多样性001 0.1领域的现状001 0.2全球视角中的全球史005 第1章运动与模式:全球史的环境009 1.1传统的问题009 1.2一个学科的形成——对欧洲的考察015 1.3隐形地理学:史学在全球传播过程中的模式021 1.4史学的全球层面028 1.5全球专业环境及其等级制度033 1.6“去中心化”运动和冷战038 1.7认识论怀疑045 第2章一个术语和一种趋势:美国的研究概况050 2.1学术形势的变化050 2.2“全球史”——新术语的提出055 2.3对全球史的界定必然具有不可能性059 2.4全球史作为一种知识趋势:在现有领域的发展067 2.5研究政治结构的新方法076 2.6成形:全球史在学科领域的增长与现状080 2.7总结陈述—代替定义087 第3章问题丛生的国家:德国的研究方法093 3.1国家历史的首要地位093 3.2将世界边缘化:德国的现代史学095 3.3边缘的轨迹:德国世界史的路径和位置100 3.4德国史学的制度因素103 3.5本着跨国主义的精神:同现状的抗争106 3.6超越特殊道路:比较、迁移以及文化史111 3.7多元化社会中的跨国史118 3.8殖民历史和对德国历史的新视角122 3.9影响全球史和跨国史的更多趋势129 3.10迈向新的世界史和全球史空间133 3.11德国的全球史与跨国史的地位140 第4章另一个世界?在中国以全球的眼光思考历史145 4.119世纪中期之前的中国史学模式145 4.2与世界的融合:中华民国之前及期间的历史思考148 4.3共产主义与中国史学154 4.4毛泽东之后知识氛围中的历史与世界159 4.5构建世界史研究:现代性与传统的问题166 4.6全球视角和地方视角相结合170 4.720世纪90年代及以后的世界史175 4.8持续变化的空间180 4.9在全球层面重新定位史学?185 第5章结语:多元世界中的全球史190 5.1五花八门的模式190 5.2新的结构与模式195 术语汇总202 参考文献206 索引285 译者后记292 |
| 內容試閱: |
|
中文版序言
感谢董欣洁研究员的翻译工作,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支持下,拙著《全球视角中的全球史:连通世界中的理论与方法》现在得以与更广泛的中国读者见面。与许多其他社会一样,中国也日益关注全球史和跨国史的历史思考。而且,正如世界上许多其他地方一样,中国越来越多的历史学家也开始创作优秀的作品,推动了我们对地区或国界之外的历史的研究。 全球史研究在世界许多不同地区的影响日益增长,这使得我在本书中讨论的问题可能比几年前更加适时。毕竟,我们不能把全球史研究日益提高的知名度仅仅视为全球史学家自娱自乐的一个成功故事。全球史研究在许多国家的持续传播,也加剧了我在本书中讨论过的该领域必须面对的一些危险和挑战。 全球史学家未来需要面对的一些挑战,与我们对历史的思考方式有关。当然,在一个日益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世界里,全球史学家可以为我们提供许多新的思维方式。但是,全球史的批评者们指出了一个重大问题:他们认为,相对于人类历史的其他方面,全球史学家优先考虑的是人口流动、货物流通和思想迁移的历史。作为一种更广泛的趋势,全球史研究确实更加关注移民、旅居者、旅行者或精英管理者等群体。含蓄而言,没有移民背景的农民或城市贫民等社会群体的历史,在全球史领域只扮演了相当次要的角色。 实际上,全球研究和跨国研究的兴起为揭示人类历史的某些方面,尤其是那些处于以国家为中心或以地区为中心的历史学传统的夹缝中的领域,做了许多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这些方面确实是人、物、机构和思想之间的流动、联系和相互作用,跨越了各种政治、文化和地理的界限。然而,从长远来看,在研究流动和迁移的全球史学家与关注历史其他方面的地方史学家或国家史学家之间,倘若要做严格的分隔,则很难令人信服。对于全球史学家来说,扩大他们的研究范围并更多地关注长期以来在全球史研究中相对次要的主题,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对农民结构的研究,对并没有跨越广泛地理距...... |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
| megBook.com.hk | |
|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