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臺灣用戶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
|
share:
|
||||
|
新書推薦: ![]() 《 物联网漏洞挖掘与利用:方法、技巧和案例 》 售價:HK$ 108.9 ![]() 《 家族财富管理:永续繁荣的智慧体 》 售價:HK$ 74.8 ![]() 《 让我留在你身边升级新版 》 售價:HK$ 61.6 ![]() 《 中国地方政府债券蓝皮书: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发展报告(2025) 》 售價:HK$ 162.8 ![]() 《 我在东汉学伤寒 全两册 仲景医案解读《伤寒论》 》 售價:HK$ 63.8 ![]() 《 消息(贾平凹新书,长篇笔记体小说) 》 售價:HK$ 75.9 ![]() 《 保险代理人职业精进之道(新时代·管理新思维) 》 售價:HK$ 86.9 ![]() 《 长安四千年:都城史视角下的王朝兴衰史 》 售價:HK$ 184.8 |
| 內容簡介: |
| 塔铭,是僧人的葬塔铭文,以撰述生平事迹为主,属于传记文学。本书以塔铭为研究对象,不仅整理、辑录了隋唐五代僧人塔铭文献400余篇,还对其中留有书家姓名的塔铭做了梳理与统计工作。本书一方面深入探讨了塔铭的生成演进规律,研究隋唐五代塔铭的文体特色与文学审美特征;另一方面,又从社会文化、历史、书法美学等方面解析塔铭与社会风气、文化思想、价值取向之间的各种联系,窥探塔铭背后错综复杂的政治历史事件,从而对隋唐五代僧人塔铭的文献价值、文学特色、文化内涵以及史学线索价值予以深刻的分析与揭示。 |
| 關於作者: |
| 李谷乔,毕业于吉林大学文学院,文学博士,现为吉林财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隋唐五代佛教文学。主要科研情况: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隋唐五代僧人塔铭研究》(18FZW018),省级科研规划项目《唐代佛教碑刻文化研究》(结项编号:吉教科文验字[2017]277号),以及吉林省教育厅教研项目《远东共通文化视域下韩、日留学生汉语教学改革与实践》。出版专著《欧阳修小品》,获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参编《唐诗精华注译评》。在《东疆学刊》《文艺评论》《古籍整理研究学刊》《档案与建设》《中国教育报》(理论版)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
| 目錄: |
|
绪论001
第一章塔铭的产生及体式演进008 第一节世俗的生命意识与碑志008 第二节塔与塔铭010 第三节塔铭辨体014 第四节塔铭的体式演进016 第二章隋唐五代塔铭概论022 第一节隋唐五代塔铭文献的留存情况022 第二节隋唐五代塔铭勃兴的原因030 第三节隋唐五代塔铭的分期032 第四节隋唐五代塔铭的分类037 第三章隋唐五代塔铭的文学价值042 第一节塔铭的文体特色042 第二节塔铭的表现手段061 第三节塔铭的艺术风格077 第四章隋唐五代塔铭的文化价值093 第一节传述宗派承传的理念093 第二节朝鲜塔铭对中土塔铭的文化容受133 第三节唐五代塔铭的书法贡献143 第五章隋唐五代塔铭的史料研究价值161 第一节智的塔铭与天台宗的获益162 第二节玄奘的塔铭与凄凉晚境170 第三节三位“六祖”塔铭与“定祖之争”186 第四节密宗塔铭与中唐政局199 第五节塔铭中的“会昌法难”与禅宗的生存之道213 结语227 参考文献232 附录245 隋唐五代僧人塔铭篇目索引245 后记265 |
| 內容試閱: |
|
史有征信 述论新警
王树海 塔铭属碑志类,用来撰述僧人的生平故实。隋唐五代塔铭作者队伍庞大,背景驳杂,举凡帝王将相、士庶文人,均可充任塔铭的创作者,他们与塔主的亲疏关系各异,创作动机不一,体悟佛理深浅有别,有主动创作的,也有受人请托的,有深味佛法、弘扬佛理的,亦有敷衍说法的,不计目的、效应如何,都须有所制。至于当世或后来者看到、悟到了什么,该是塔铭学者、研究专家的职责任务。 论著作者搜罗尽可能多的塔铭文本,运用考据、金石、文学、美学、史学及阐释学的方法,来研究塔铭的发生发展之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丧葬习俗、碑刻制度、书法篆刻所产生的影响及其相互间产生的影响,其入手的角度是科学的,学术基础是坚实可靠的。 论著逻辑起点是先对塔铭的研究现状进行精心梳理并对既往研究进行了审慎的评判,肯定了前人的成就,指出了不足和时代局限,有理论概括力,理性的眼光极具穿透力。 作为后世研究者经过研究追寻之成果,我们遵循本书的研发逻辑这样来看:塔铭是什么?立于今天的立场平台,窥见或认识到塔铭里有什么?设若通晓历史的逻辑归宿,还可回答必须有什么?这自然要求研究者的学养、素养和理性的演绎能力,还须有系统丰饶的历史知识,扎实的专业训练和精准的预判能力。 作为专业研究者,李谷乔看到塔铭可以为一个时代还原历史真相提供史料凭信。隋代智塔铭即是。塔铭记叙了智明知自己大限将至仍急急应杨广之约,其反常行为的背后定有其合理的逻辑,这逻辑推演得惊心动魄;唐代圣僧玄奘死后175年才得以刻立塔铭,让人窥见大师晚境的凄凉;嵩山法如的塔铭,印证了历史上禅宗“六祖之争”的激烈;密宗高僧塔铭从一个侧面揭示出中晚唐皇室对密宗法力的狂热崇拜;会昌法难的历史真相在塔铭里也有隐晦再现……诸如此类的例子证明,塔铭文献很明确地为我们提供了相应历史研究的新视角,具有重要的文献学、历史学研究价值。 作者从塔铭的产生、体式演进研究发现...... |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
| megBook.com.hk | |
|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