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臺灣用戶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
|
share:
|
||||
|
新書推薦: ![]() 《 建安 统一北方之战(201—207) 》 售價:HK$ 53.9 ![]() 《 什么是权力(一本讲透权力逻辑的政治学入门佳作,一次从学术到生活的认知升级) 》 售價:HK$ 66.0 ![]() 《 债务自由:远离债务困境 》 售價:HK$ 86.9 ![]() 《 清代满汉关系史:全三册 》 售價:HK$ 547.8 ![]() 《 卢浮宫馆藏中国陶瓷 》 售價:HK$ 217.8 ![]() 《 建安 决战赤壁(208—213) 》 售價:HK$ 60.5 ![]() 《 亨利·贝尔坦的“中国阁” 》 售價:HK$ 74.8 ![]() 《 超越高绩效团队教练(第4版) 》 售價:HK$ 153.9 |
| 內容簡介: |
| 本书收录了作者研究近代华北区域史的重要文章,主要涵盖理论前沿与概念解读、区域经济与市场体系、城镇发展与社会流动和日本在华北的经济掠夺等方面。这些文章为研究近代以来华北区域史的奠基之作,引领和带动了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 |
| 關於作者: |
| 张利民,1953年生,南开大学历史系毕业,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曾任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天津历史学会副会长、《城市史研究》主编,长期从事中国近代城市史、华北区域史、经济史研究。 |
| 目錄: |
|
理论前沿与概念解读
区域史研究中的空间范围界定/003 “华北”考/009 论华北区域的空间界定与演变/021 同一性与特殊性:经济区域重组的重要因素 ——略论近代以来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趋势/029 简析近代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重组的政治因素/038 近代华北区域史研究现状与展望/048 区域经济与市场体系 简论近代华北地区的华资银行/061 论近代华北商品市场的演变与市场体系的形成/074 辽宁近代商品流通市场体系的初成/091 试论近代华北棉花流通系统/112 近代交通环境变革中的传统运输——以华北区域为例/124 环渤海沿岸在轮船挤压下的帆船运输与贸易/138 从环境的视角简析海盐业的兴衰——以长芦南北场为例/151 城市发展与社会流动 略论近代环渤海地区港口城市的起步、互动与互补/161 近代华北港口城镇发展与经济重心的东移/173 简论华北城市近代工业结构的特征/185 近代华北城市人口发展及其不平衡性/196 “闯关东”移民潮简析/218 近代环渤海地区间商人对流与影响/231 妈祖信仰的北方传播及其特点/241 日本在华北的经济掠夺 七七事变前后日本中国驻屯军对华北的政治经济侵略/257 抗战期间日本对华北经济统治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演变/268 华北开发株式会社与日本政府和军部/287 日本华北开发会社资金透析/304 日本对华北铁路的统制/318 抗战期间日本对长芦盐的统制与掠夺/329 |
| 內容試閱: |
|
序
近几年,我时常有个想法,总结近五十年学习和研究历史的经历,梳理研究思路,漫谈一些感悟,阐述一些观点。 实现这个想法看似简单,无外乎查阅和整理发表的学术论文。但真正实施起来,实则不然。重读以往的文章,眼前就会浮现当年学习和工作的点点滴滴,如拜谒学术大家和前辈、与朋友的交流和探讨、与同行的争辩和探索,还有在国内外档案馆、图书馆查阅档案资料等,确感愉悦与困扰并行,收获与遗憾相伴,成就与反思共存。 1973年我入学南开大学历史系,当时对于学习历史的意义、目的、方法都很茫然,曾经订了刚刚复刊的《历史研究》和《文物》,购买了刚点校出版的前四史等;还向王玉哲、南炳文等老师请教一些现在看来很幼稚的问题。彼时的大学“开门办学”,以社会为课堂,师生要到工厂、农村和部队去接受工农兵再教育,再加上各种运动不断,未曾系统地学习。毕业前参加了刘泽华和王连生老师组织的“战国时期的阶级关系”课题组,才感觉真正开始触摸历史和精读典籍。我们近10名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每人研读先秦诸子的一部文集,如《韩非子》《吕氏春秋》等,逐字逐句地做卡片,然后分析和讨论,最后共同撰写了数十万字的“战国时期阶级关系史”初稿。回想起来,刘老师当时就有开拓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宏大策划。《南开学报》1976年第3期刊发的刘敏和我撰写的《试论战国时期的“士”》,实为刘老师命题和修订而成,这是我的第一篇学术论文。 三年短暂且不系统的学习却开启了我学习和研究历史的历程。1976年,我到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南开大学历史系一向遵循的“论从史出”的研究方法和淳朴扎实的学风,成为我的追求。当时,“文革”刚刚结束,史学界对历史为现实服务的提法还有顾虑,研究尽量远离现实。参加工作伊始,我研究的项目属于先秦史,一度钻研《竹书纪年》《云梦竹简》等,也曾经拜谒杨宽等史学大家,后因工作的需要未能坚持下去。20世纪70年代末80年...... |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
| megBook.com.hk | |
|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