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传播与流动:移民、手机与集装箱(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学术前沿系列)
》
售價:HK$
109.8
《
大唐诡异录
》
售價:HK$
55.8
《
《证券分析》前传:格雷厄姆投资思想与证券分析方法
》
售價:HK$
134.3
《
当我点击时,算法在想什么?
》
售價:HK$
78.2
《
服务的细节136:提高成交率的50个销售技巧
》
售價:HK$
65.0
《
变法与党争:大明帝国的衰亡(1500—1644)
》
售價:HK$
96.3
《
大学问·中国的现代化:1850年以来的历史轨迹
》
售價:HK$
105.0
《
再造乡土:1945年后法国农村社会的衰落与重生
》
售價:HK$
93.5
|
編輯推薦: |
1.本书1995年首版,作者彼得·巴里是阿伯里斯特威斯大学英语系教授,自1981年开始,常年教授文学理论课程,他在南安普顿的LSU高等教育学院开设的文学理论课是英国教育史上最初为本科生开设的文学理论课。
2. 本书是作者多年研究和经验的总结,经过三次修订和增补,已经成为英美文学理论方面的经典入门教材,累计销量超过35万册,被誉为”在塑造英国和北美的理论教学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第三版豆瓣近9784人想读,1174人读过,豆瓣评分9.1。
4.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和解构、后现代主义、精神分析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同性恋批评、马克思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文化唯物主义、后殖民批评、文体学、叙事学和生态批评等重要文学理论全覆盖。
5.新版增补修订了关于”人类世””融通性”和”后人类主义”等新理论的章节,文献选读部分也得到了更新。
6.清晰而专业地阐明了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理论方法、各家各派理论家,以及各种技术术语。许多书籍对理论家和他们所代表的理论都带有特定立场,本书与之不同,让读者先掌握基本原理和概念,然后再发展自己的观点。
7. 作者认为,文学理
|
內容簡介: |
本书1995年首版,作者彼得·巴里是英国阿伯里斯特威斯大学英语系教授,自1981年开始,常年教授文学理论课程,他在南安普顿的 LSU 高等教育学院开设的文学理论课是英国教育史上最初为本科生开设的文学理论课,他几乎每年都会在牛津大学雷利学院的文学理论日上一节课。本书是彼得·巴里多年研究和经验的总结,经过三次修订和增补,已经成为英美文学理论方面的经典入门教材,累计销量超过35万册,被誉为”在塑造英国和北美的理论教学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从英国语言文学这门学科的起源开始,以自由人文主义为开端,指明了英国文学批评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两条”轨迹”:一条轨迹可称之为”实用批评”,往往围绕具体作家作品做深入分析,由此产生出”细读”传统;另一条轨迹在方法上更多是理念先行,倾向于思考有关文学的一般问题。之后,以自由人文主义为背景,解读了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和解构、后现代主义、精神分析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同性恋批评、马克思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文化唯物主义、后殖民批评、文体学、叙事学和生态批评等方面的内容。
作者在文学理论课程和本书中提倡一种”理论阅读结合文本阅读”的模式,选出一些重要问题、例证,或关键性文章,供读者做更细致入微的研读,讲解明晰、例证确凿。”各流派在做什么”板块简明扼要地总结了各派理论,”读一读,想一想”给读者一些”贴身”经验,去了解何谓文学理论,它又产生出哪些问题,使读者亲身参与其中。最后,作者还列出来了文献选读,供读者做延伸阅读。巴里认为,各派理论并不难懂,只是过往的叙述语言过于艰涩,因此他的讲解通俗易懂,适合文学理论和文化理论入门级读者阅读。
|
關於作者: |
彼得·巴里 (Peter Barry),阿伯里斯特威斯大学英语系名誉教授,擅长研究当代诗歌和文学理论。他担任编辑在《英语协会期刊》工作了20年,是阿伯里斯特威斯大学诗歌工作坊的活跃成员。他在南安普顿的 LSU 高等教育学院开设的文学理论课是英国教育史上最初为本科生开设的文学理论课。巴里几乎每年都会在牛津大学雷利学院(Rewley House,Oxford)的文学理论日上一节课,将三种到四种理论应用到不同的短篇文学文本阐释中,他的《理论入门》一书,已经出版到第四版,累计销量已经超过35万册,本书被誉为”在塑造英国和北美的理论教学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目錄:
|
第四版序言/ 01
引 言/ 001
关于本书/ 001
走近理论/ 007
我自己的“盘点”/ 010
“理论”之前的理论 013
英语语言文学研究的历史/ 014
自由人文主义的十大准则/ 022
文学理论的关键节点:从亚里士多德到利维斯/ 026
自由人文主义实践/ 037
向“理论”转向/ 039
批判理论中反复出现的思想/ 040
文献选读/ 043
结构主义 047
结构主义的鸡,自由人文主义的蛋/ 048
符号之父索绪尔/ 050
结构主义的范围/ 055
结构主义批评家在做什么/ 058
结构主义批评:实例几则/ 059
文献选读/ 069
后结构主义与解构 071
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的理论分歧/ 072
后结构主义生活于失去中心的星球之上/ 076
关于《论文字学》的翻译,兼论“阅读”/ 081
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的实践差异/ 084
后结构主义批评家在做什么/ 087
解构批评:实例一则/ 088
文献选读/ 093
后现代主义 095
何谓后现代主义?何谓现代主义?/ 096
后现代主义的“里程碑”哈贝马斯、利奥塔、鲍德里亚/ 100
后现代主义批评家在做什么/ 106
后现代主义批评:实例一则/ 106
文献选读/ 109
心理分析批评 113
导 言/ 114
“潜意识”还是“无意识”?/ 116
弗洛伊德式阐释如何运作/ 118
弗洛伊德与证据/ 122
弗洛伊德式心理分析批评家在做什么/ 124
弗洛伊德式心理分析批评:实例几则/ 125
拉 康/ 128
拉康式批评家在做什么/ 135
拉康式批评:实例一则/ 135
文献选读/ 138
女性主义批评 143
女性主义与女性主义批评/ 144
女性主义批评与理论的作用/ 147
女性主义批评与语言/ 150
女性主义批评与心理分析/ 154
女性主义批评在做什么/ 158
女性主义批评:实例一则/ 159
文献选读/ 161
“酷儿”理论 165
导 论/ 166
酷儿理论与同性恋女性主义/ 168
酷儿理论与自由女性主义/ 171
酷儿理论家在做什么/ 176
酷儿理论:实例一则/ 178
文献选读/ 182
马克思主义批评 187
马克思主义入门基础/ 188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通论/ 190
“列宁派”马克思主义批评/ 191
“恩格斯派”马克思主义批评/ 193
阿尔都塞的影响/ 195
马克思主义批评家在做什么/ 200
马克思主义批评:实例一则/ 201
文献选读/ 203
新历史主义和文化唯物主义 205
新历史主义/ 206
新旧历史主义的区别/ 208
新历史主义和福柯/ 209
新历史主义的优劣/ 211
新历史主义批评家在做什么/ 213
新历史主义:实例一则/ 213
文化唯物主义/ 216
文化唯物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有什么区别/ 219
文化唯物主义批评家在做什么/ 221
文化唯物主义:实例一则/ 221
文献选读/ 223
后殖民批评 227
背 景/ 228
后殖民阅读/ 230
后殖民批评家在做什么/ 236
后殖民批评:实例一则/ 236
文献选读/ 238
文体学 241
文体学:理论还是实践?/ 242
历史简述:从修辞学,到语文学,到语言学,到文体学,到新文体学/ 244
文体学与标准细读有什么区别/ 247
文体学的抱负/ 249
文体学批评家在做什么/ 253
文体学批评:实例一则/ 253
注 释/ 258
文献选读/ 259
叙事学 261
说故事/ 262
亚里士多德/ 263
弗拉基米尔·普罗普/ 266
热拉尔·热奈特/ 271
“整体的”叙事学/ 280
叙事学家在做什么/ 282
叙事学:实例一则/ 282
文献选读/ 286
生态批评 289
是生态批评还是绿色环保研究?/ 290
文化与自然/ 294
把批评反转/ 300
人类世与物/ 306
生态批评家在做什么/ 314
生态批评:实例一则/ 314
文献选读/ 319
文学理论史十件大事 323
印第安纳大学“文体学会议”, / 324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研讨会, / 326
《解构与批评》的出版, / 328
麦克凯比事件, / 330
伊格尔顿《文学理论导论》的出版, / 332
.希利斯·米勒在美国现代语言协会年会上的主席演讲, / 335
思克莱德大学“书写语言学”会议, / 338
保罗·德曼“二战”期间的文章所引起的丑闻, / 341
鲍德里亚和《海湾战争从未发生》, / 343
索卡尔事件, / 346
“理论”之后的理论 351
理论的遗产/ 352
当下论/ 356
实践中的当下论/ 360
文献选读一/ 362
新审美主义/ 362
实践中的新审美主义/ 365
文献选读二/ 370
认知诗学/ 370
实践中的认知诗学/ 374
文献选读三/ 379
“融通性”与文学研究的“调解”方法/ 379
文献选读四/ 383
后人类主义/ 384
文献选读五/ 388
附 录/ 391
《椭圆肖像》,爱伦·坡/ 391
《拒绝哀悼丧生于伦敦大火的小孩》,狄兰·托马斯/ 397
《坠海水手》,威廉·柯珀/399
延伸阅读/ 405
致 谢/ 411
索 引/ 413
|
內容試閱:
|
第四版序言
几年前,我就文学理论教学开设了一个讲座,讲座上我说:“文学理论教学道路千百条,问题是没有哪条走得通。”几乎所有的文学理论教师都时常有类似感觉,能做的无非是想出更好的解释,附上更好的例证。出版一个新的版本,意味着获得一次新的机会来减少文学理论教学中的失败。本书初版至今已经过去将近四分之一个世纪,不言而喻,我自己对理论的看法也发生了转变,特别是21世纪初以来,转变速度与日俱增。这段时间里,我几乎每年都会在牛津大学雷利学院()的文学理论日上一节课,将三种到四种理论应用到不同的短篇文学文本阐释中。关于文学文本阅读和理论阅读,我回想起了1999年时和8岁的汤姆一起在汉普郡观看新千年前最后一次日食时的情景。我一直觉得,理论经常使文本黯然失色,就像月亮的影子在日食中遮住了太阳的光辉,文本就这样失去了自己的声音,成为理论的应声虫。理论证明,文本充满了解构式的死胡同(第3章),或是上演俄狄浦斯情结(第5章),或是体现阿尔都塞式压抑结构(第8章)。我所言非虚,至少20世纪八九十年代理论处于鼎盛期时,情况确实如此。文学文本遭遇理论,如同被犁刃翻过的田地,留下道道犁痕。结果总是一样:理论毫无悬念大获全胜,开始一场又一场胜利游行。
我曾用一首诗来演示理论如何“攻克文本性”,那是爱尔兰诗人帕特里克卡瓦纳(1904—1967)的一首诗,名为《犁陇后的人》。诗的最后一节,诗人敦促农夫继续前行,不要理会可能受到犁刃伤害的野生动物:
忘了虫子的意见吧,
用蹄子和尖耙钉,
因为你要赶马穿过
天地初开的迷雾。
谈到理论时,我要强调的并不是武夫气概十足的理论“锋芒”,而是不确定性的软风薄雾,也就是卡瓦纳所说的“天地初开的迷雾”。思想始于迷雾,其起源地我们也无法确定能否进入。迷雾升起时,也正是包含潜能时,我们看不见熟悉的地标,心灵处于一种接受状态约翰济慈称之为“消极才能”(negative capability)这是良好丰富却又甚少为人所了解的状态。所以,我一开始就说,理论与文本相遇时,不是以理论之刃信心满满地重塑文学文本,而是在迷雾中耐心地试探摸索换句话说,当理论与文本相遇时,结果通常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我曾试着用一句话来概括,这句话就是:“当不可抗拒的理论力量遇到稳如磐石的文本对象时,总有一方要让步。”有时,理论的复杂性暴露出文本的局限性,有时文本的复杂性也暴露出理论的局限性。我足足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才形成上面的想法,顿觉身心为之一松,眼界打开,眼前的一切皆不同于以往,于是理论1.0进阶为理论2.0。
理论2.0世界有一个特点:对个别文学文本特殊性的认识十分敏锐(参阅关于新审美主义的第15章)。文本没有所谓“精髓”,所有的线条也并非都朝着同一个可预见的方向延伸。恰恰相反,文本往往包含各种各样的能量,相互交叉、自相矛盾。杂乱无章,黏着滑动,这不正是文学的特性吗?理论也一样:理论有趣之处不在于权威性、确定性和一致性,而在于盲点、切入点、模糊的边缘,也在于连续不断的重新表述,哪怕前后的表述自相矛盾。正因为有了这些特质,理论才值得花时间去阅读、思考、争论、回应,并尝试把它们变成某种实践。我所说的“实践”是指让事情变得更好。什么事情?好吧,我们生活的世界,我们对彼此的看法,我们共同生活和个人生活的方式。不少理论和研究方法边界更加开放,却没有产生多少备受追捧的超级明星,也没有将文学文本熨烫成服帖于理论的扁平纸片。如今我越来越珍视这一类理论和方法,这一类理论和方法也是本书中我推荐和支持的理论和方法。在我看来,理论提出正确的问题,这无疑是巨大的成就,理论最大的用处是牢牢抓住我们,不是让我们膜拜皈依,而是让我们百家争鸣。
引 言
关于本书
文学理论的高潮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那十年是理论的“时刻”,各式各样的话题既新鲜时髦,又充满争议。到了20世纪90年代,专著和文章源源不断而来,比如书名为《理论之后》(,Thomas Docherty,1990)的著作,还有尼古拉斯特雷德尔(Nicolas Tredell) 1993年出版的《关键十年》一书中也出现了“后理论”(Post-Theory)的标题。这样的一些标题表明,“理论时代”正趋于式微。20年后,各种“后”论继续出版,包括尼古拉斯伯恩斯(Nicholas Birns)的《理论之后的理论:1950年到21世纪初文学理论思想史》( Broadview Press,2010),简埃利奥特(Jane Elliott)和德里克阿特里奇(Derek Attridge)编辑的《理论之后的理论》(Routledge,2011),朱迪斯瑞安(Judith Ryan)的《理论之后的小说》(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14),还有本书第15章开头提到的书籍。那今时今日又何苦再写一本理论“入门读物”呢??
答案很简单:理论之“时刻”过去之后,理论之“时代”必将随之而来。理论不再是立志于此的少数人的专利,它已融入学术血流之中,成为大学课程中理所当然的组成部分。到了这个阶段,光环散去,克里斯玛式的魅力也归于习常,理论成为为数不少的人日日讲授或学习或者既讲授又学习的材料。当学生们初次遭遇理论话题所带来的困难时,本书存在着过度简化之嫌,看似让学习者吃了定心丸,实际上却开错了药方。可无论如何,只要想完成这样的一本书,首要任务就是要做到讲解明晰、例证确凿。如果这是不可完成的任务,如果理论高山只有专家才能攀登,那么在本科阶段开设理论课程的全部努力根本就是错误。
强调实践意味着本书不仅仅是一部教材,同时也是一本“练习册”。随着阅读深入,读者会在“停一停,想一想”这部分中遇到各种活动建议,目的在于给读者一些“贴身”经验,去了解何谓文学理论,它又产生出哪些问题。读者应做的不仅仅是阅读,不应把理论视为超级明星的比赛,自己只要作壁上观就可以了,更要亲身参与其中。亲身参与会帮助读者获得体会,进而了解理论。同时,我也确信,这样能够增强读者的自信,哪怕读者们依旧处在一个相当初级的阶段。除此以外,我还希望,如果本书同某门关于批判理论的课程配合使用,“停一停,想一想”中的活动能成为课堂讨论的基础。
本书所介绍的所有批判方法都是对之前业已存在的某些东西所做出的不同反应,但并不需要提前了解这些东西。因此,我的介绍始于“自由人文主义”(liberal humanism),宽泛而言,所有的“新”批判方法都是在“自由人文主义”的背景中描绘出自己的轮廓的。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以来,随着本书所述理论发展的到来,旧文学研究方法受到了挑战,可如何才能给“旧”文学研究方法贴上标签?这是一个问题。解决办法之一:使用一个语义空泛模糊的短语,例如“旧文学研究方法”或“讨论文学的传统方法”。但是,此类空泛模糊的描述往往令人感到不安,很难保证每个人对这些描述的理解都一样。直到2000年左右,“自由人文主义”这个术语在英国依旧广为使用,通行于美国的类似术语则是“形式主义”。不妨把“主义”仅仅当作开门的把手,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这样做都挺称手,但这并不意味着标签就不重要,恰恰相反,标签很重要,标签的存在证明了文学研究中没有哪种方法能“自由于理论之外”。标签源于一整套基本假设、原则、断言,尽管这些假设、原则、断言很少明白呈现出来。因此,第四版继续使用“自由人文主义”一词,也正式阐述出我心目中的基本假设(参阅本书第1章)。使用本书的学生,或者他们的教师或许想挑战或补充我所列出的基本原则,这再正常不过了,但如果许多人相信文学学习与理论无关,我会感到惊讶不已。之所以用“主义”来标识传统文学研究方法,出发点也正在于此。
当今颇为成功的批评方法,如马克思主义(Marxism)、女性主义(feminism)、心理分析(psychoanalysis)、语言学批评(linguistic criticism),无不对照于各自较早的形态以界定自身。故而在相关部分,我将首先介绍各种批评方法的较早形态。我觉得,当今学生面对理论时之所以会遭遇许多困难,根子就在于他们试图跳过那个较早阶段。我的方法就是带读者从浅水处下水,其实,与把读者直接扔入深水区相比(这也是当今大多数文学理论导论性图书所采取的策略),这种方法可能更痛苦,但至少可以减轻溺毙之虞。
或许,应当强调的一点是,当今流行的种种其他理论导论同本书有所不同,它们往往综合平均地涵盖整个领域,然而在理论应用方面,相对而言则常常行之不远。在我看来,那些著作同样很有用处,不过总觉得更近于对文学理论的重述而非介绍,视角更偏向哲学,而非文学自身。综合平均就意味着节奏步调始终不变,难有机会在某个问题、例证上停下脚步,做一番深入反思。与之不同,本书并不想做到全面,也确实想在适当的时刻改变一下步调节奏,选出一些问题、例证,或关键性文章,供读者做更细致入微的研读。?
在本科教育阶段,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要决定初学者要涉足多少理论才算合理。时间远非无穷无尽,需要考虑的往往是课程教育的现实,而非理想。同小说家一样,理论家的数量大得吓人,任何理论课程只有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才有可能取得成功,无论是课堂讲授型,还是小组讨论型。时至今日,我们已经正确地摒弃了文学评论家利维斯(F. R. Leavis)所倡导的教学思想(也就是列出一系列主要小说家),利维斯的“伟大传统”从根本上说就是一门课程,其对象就是小说,可控制在本科教育一学年的时间内完成。在那段时间内,完全可以读上一两部奥斯汀、艾略特、詹姆斯、康拉德、劳伦斯的小说,并展开充分的讨论。同样,也要确保今日呈现为理论的东西具有实际教学意义。
接触新事物之前,理应首先清点一下自己已经有的,日后才好丈量自己究竟走了多远。因此,本书第1章将首先请读者以批判的眼光去回顾、思考自己之前所接受的文学训练,接着再看一看传统文学批评背后的种种观念和假设,理论家通常把这些观念和假设统称为“自由人文主义”。
“自由人文主义”这个术语在20世纪70年代流行起来,这是一个简略而且总体上为否定性的称谓,指代在理论涌现之前占主导地位的那种文学批评。这个称谓中的“自由”一词大致意味着不采取激进政治立场,在政治问题上往往言辞闪烁、立场模糊。“人文主义”的含义也大致相近,往往指向一系列否定性特征,如“非马克思主义”“非女性主义”“非理论化”,等等。此外,还有一层含义,自由人文主义者大多相信“人类天性”,视其为永恒不变,而伟大的文学表现出这种永恒不变的“人类天性”。无论在过去还是在现在,所谓的自由人文主义者并不用这个名称称呼自己。不过,正如一个颇具影响的思想流派所言,如果你干的是文学批评,却不肯称自己为马克思主义者、结构主义者、后结构主义者,或其他什么主义者,那你八九不离十就是个自由人文主义者至于你自己承认与否已不再重要。
在解释当今流行的一些主要批评观念的过程中,本书将就一系列重要的理论文章做一番概述,但要强调读者应当亲自阅读重要理论家的第一手资料,至少应当读其中一部分。不过,一旦读者翻开巴特、巴特勒、福柯或德里达的文章,就会遭遇艰难深奥的文风,这足以令人望而却步。该怎么办?
我的建议是:远优于。我的意思是,就算读者一章接一章读完一整本书,可要是对书中所说总是一头雾水,所得也几乎为零。花上相同的时间,凭借自己的力量,把某本书中某个关键章节,或某篇关键性文章反复读上几遍,收获可能会大得多。遇上著名的论断时,仔细掌握书上所说的一切,注意论证如何展开,如何限定,是在何种现实背景下做出的,这样做远比仅仅去读一些评述,或一目十行,仅仅得到粗线条的表面印象要有用得多。无论材料多么令人望而却步,阅读一定要亲力亲为,更要善于思考。不妨尝试下放慢阅读的节奏。更进一步说,如此深入的阅读可以大大拓展读者引用的范围,而不仅仅是所有评论中都会用到的老生常谈。至关重要的是,这样可以形成自己的观点,或许还不全面,但至少已经不只是某位评述者已出版著作的回声和残余。阅读的深度往往比广度作用更大,所谓“英语语言文学研究”(English studies)就是建立在细读(close reading)这一理念之上的。虽然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细读的理念常常遭到非难,但毫无疑问,真要抛弃了这一理念,这一学科也将不会有任何东西能引起人们的兴趣。
因此,我建议,不妨尝试一种有益的精读技巧,它有个正式名称SQ3R阅读法。当读者遇到艰难的章节或文章时,这种技巧把阅读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
浏览(S=Survey)浏览整个章节或整篇文章,不妨一目十行,首先对论证的范围、性质形成一个粗略的印象。记住:信息并非平均分布于文章各处,通常开篇部分和结尾部分所包含的信息最多(在这些部分读者通常能找到整篇文章、整个章节的概要),而各个段落的起始句和结尾句往往就是把论证贯穿起来的“关节”。
提问(Q=Question)浏览全篇后,给自己提几个问题,问问自己究竟想从阅读材料中找到什么,这将使阅读变得主动,而非被动,同时有了明确的目标。
通读(R1=Read)现在通读全篇。如果阅读材料属于自己,那就拿起一支铅笔,画下重点、难点,圈出值得记住的词句。千万别光坐着不动。如果材料不属于自己,那就边读边在纸上草草记下一些东西,哪怕只有只言片语。
回忆(R2=Recall)现在合上书,回忆所读过的东西;写下几点摘要,再问自己,当初的问题有没有解决,疑点有没有澄清;如果还有不理解的难点,写下来。如此一来,就记下了阅读的收获,不至于书一合上,刚刚读过的东西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时间白白浪费。
简评(R3=Review)这是最后阶段,完成于阅读后一段时间。可以试试不同的时间间隔,不过开始时可以在完成阅读后的第二天去做。不要翻开阅读材料,也不要求助于自己的笔记,简评自己从材料中究竟得到了什么。回忆浏览全篇时给自己提出的问题,以及在回忆阶段自己的笔记,或者材料中某段重要的文字。如果实在回忆不起什么,就翻翻当初的笔记;要是面对笔记依然不甚了了,重复一次阶段,然后再快速通读一遍,可以重点把开篇部分和结尾部分重读一遍,再借助于上次留下的勾画,迅速读完材料的中间各段落。?
或许,你早就已经形成了类似的学习技巧,其实这也不过是常识,不过它确实能帮助大家,确保读完理论文章总会有所收获,不管刚开始时文章显得多么艰深难明。
最后要再次强调,这样一种安排实在难以做到完整全面,其中道理不待多言。显而易见,这本书也不会囊括理论学习中所应了解的一切,如果抽掉书中推荐阅读的那些理论文章,本书自身很难构成一门文学理论课程。书中略去了许多内容,许多话题的讨论也相当仓促,就是个启蒙读物,目的就是让读者初步了解理论究竟为何物,对文学研究又会产生哪些影响。最重要的是,希望本书能引起你对理论的。
走近理论
通常,人们会觉得这里介绍的文学理论和方法“新奇”,不过要是你刚刚修完诸如媒体研究、传播研究、社会语言学之类的课程,可能这里介绍的理论和方法就不再有“新奇”之感,因为你已经“适应了”所有那些课程的一个共同特征,即对观念的强调。你不会在各种技术术语面前畏首畏尾,更不会因为强烈的社会和政治取向而大惊失色。另一方面,如果你只上过一些“平实的”入门级文学课程,课程重中之重就是介绍一些预设好的著作,那么本书中所包含的许多内容很可能会“闻所未闻”。开始时,你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找到对应的“波段”,去接收看待文学的各种不同方式。进入学位课程学习阶段,遇到的许多问题可能并没有一致公认的答案,你对此理应有心理准备。关于本书中所讨论的许多问题,个人的理解很难做到全面和公正,这是人人都会遇到的不可避免的事实。
无论你属于哪一类,我一开始就想确保一点:你或许对书中的材料心存疑窦,不过绝出于下列原因:
1.智力不足,比如,没有“哲学家的头脑”,或者没有那种X光式的智力,可以穿透术语,看清后面的含义。
2.既往学业中没有语言学或哲学这样的课程。
3.材料本身艰涩深奥,难以理解(关于这一点,我们还要有所论述)。
可以说,你遭遇的所有困难几乎都是理论家写作风格的直接产物。此外,批评家们评述理论时所使用的风格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必须强调,文学理论并非生来就艰涩深奥,文学理论中本就复杂费解的观点其实是凤毛麟角。相反,构成所谓“理论”的全部著作大都基于那么十来个观点,没有哪一个算得上生来就深奥难明,真正深奥难明的是叙述理论的语言。许多理论大家用法语著述,我们所读的许多理论著作是译作,有时候译文相当拙劣。而且,法语属于罗曼语系,其中许多词汇直接拉丁语,不像盎格鲁撒克逊语言有那么丰富的词汇,那么多简洁、熟悉的日常用语。把法语的学术文章翻译成英语,若要忠实于原文,必然会大量使用复杂的拉丁词汇,以英语为母语的读者总是将此视为阅读的一大障碍。阅读上述特征高度突出的文章,确实不仅让人心烦意乱,更让人心力交瘁,丧失耐心也实属平常。
开始之前,我倡导三种心态。,对于文章表层的艰深开始就应当有某种耐心,避免不加思考就草草下结论,认为文学理论不过是无意义的废话,尽是些傲慢自大的行话(也就是说,错的是理论本身);,显而易见,绝不能认为自己的智力水平够不上理论(也就是说,错的是我们自己);,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点,绝不能认为艰涩的理论文章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思想,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至于如何去区分,那就看你我自己了。总而言之,我们应持这样的态度:我们深入文学理论,是要找一些对自己有用的东西,而不是让自己成为理论的奴隶。不应给理论开一张空白支票,让理论自己去填它需要我们多少时间,否则它花费的时间我们绝对承受不起。不要容忍理论,理应要求理论做到明晰简练,并且期待理论最终能够言之有物。有的人仅仅满足于看到理论以某种自始至终未加明确的方式“挑战”或“质疑”传统的批评方法,我却要说:不要这样。挑战是好的,可到头来理论也要能得出一些确定的东西。
我自己的“盘点”
本书的主题是“文学理论”,因此我将集中回顾自己与文学理论的熟悉过程。20世纪60年代晚期,我还是伦敦大学的一名本科生,对文学理论一窍不通。那时我所接受的还是那种由《贝奥武甫》到弗吉尼亚伍尔芙式的文学课程,必须阅读用古英语和中古英语写的文章。现如今我终于意识到,与一个多世纪前伦敦大学开创性地设置的英语语言学位课程相比,自己当时在伦敦大学所接受的文学课程,无论是课程框架,还是课程观点,都没有多少差别。
改进还是有的。其中之一就是终于意识到了世界上原来还存在着美国文学,于是委任了一名讲师教授这门课程,讲师名叫埃里克莫特拉姆,他于1995年1月去世。参加这门课程的结果就是:我开始为一系列美国诗人所痴迷,他们构成了那个时代“另类文化”的一部分。那一时期,以及在之后的几年里,我自己也尝试着写一些多少与之类同的诗。没过多久,我自己明白意识到,传统的文学批评在这种诗歌面前难以有所作为,于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开始搜寻不同于自己在大学时代所学的新批评方法。当时我还算不上什么文学理论的倡导者,因为在那个年代,作为独立范畴的“理论”在文学研究中还根本不存在。
在我身上,转折点好像发生在1973年,那一年我的读书笔记中开始出现了“结构主义”“符号学”这样的字眼,相同的字眼也出现在我当时感兴趣的文章和图书的标题中。当时“结构主义”是一种新的文学理论,正风靡法兰西,而“符号学”则是“结构主义”的一个分支。弗兰克克默德(Frank Kermode)成为伦敦大学学院教授后,发起了伦敦高级研讨班,我同这个研讨班也有些联系,虽然并不紧密。研讨班成员聚集在一起热烈讨论结构主义者罗兰巴特的著作,也感染了克默德对巴特的热情。那时我已购买、阅读了在英国能买得到的所有巴特作品,其实也没多少,当时在英国能买到的也就是《写作的零度》和《符号学原理》两本而已,这可能是巴特的著作中最艰深难懂,也最了无趣味的两本。《神话修辞术》相比之下则要有趣得多,其英文版在1973年面世。也还是在1973年,《泰晤士报文学增刊》一连两期(10月5日和12日)大篇幅刊载了名为《符号学的回顾与展望》的专栏文章,撰稿人包括翁贝托艾柯(Umberto Eco)、茨维坦托多罗夫(Tzvetan Todorov)、朱莉娅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都是新批评理论界鼎鼎大名的人物。不过就我自己而言,当时也是第一次接触到那些名字。1981年,我过去就学的学院委派我设计一门文学理论课程,以之为本科学士教育的一部分,更加深了自己对于理论的兴趣。那之后十多年的时间里,我一直教授那门文学理论课程,最终有了现今这本书。就我所知,自己当初在南安普顿的LSU高等教育学院开设的文学理论课是英国教育史上首个为本科生开设的文学理论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