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数学通俗演义
》
售價:HK$
60.5
《
中国古代小说学史
》
售價:HK$
184.8
《
中国海域史·南海卷
》
售價:HK$
107.8
《
戏剧舞蹈人物动态图集(绝美的服装设计和极致的身体动态美感展现)
》
售價:HK$
352.0
《
政治权力与公司控制 公司治理的全球政治学新解 (美)彼得·A.古勒维奇,(美)詹姆斯·希恩著
》
售價:HK$
126.5
《
隈研吾建筑图鉴 50座名建筑的深度拆解与访谈
》
售價:HK$
118.8
《
古雅典的民主与法治(当城邦服从法律时,所有这些资源都会为共同的利益服务)
》
售價:HK$
118.8
《
社会法哲学(全二册)(社会法与法社会论丛)
》
售價:HK$
272.8
|
內容簡介: |
本书从中国社会科学话语建构的角度出发,对能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要义的几个核心概念,包括中国共产党、人民、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国式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共同富裕与脱贫攻坚、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逐一进行深入解读。全书以关键词为引领,通过对各种错误认知的批驳和对西方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去魅,做到正本清源,深度还原新时代中国政治本质和国家治理全貌,阐释中国政治制度的人民性、先进性、开放性和包容性。本书破立结合,由对单个概念的阐释终形成对新时代中国政治的整体性诠释,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和可读性。
|
關於作者: |
张飞岸,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东亚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等多项课题,在《中国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学研究》《学术月刊》《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等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被自由消解的民主——民主化的现实困境与理论反思》《马克思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
目錄:
|
章 构建中国话语首当解构西方政治概念体系
一、西方话语的核心概念
二、西方炮制的攻击性概念
三、被西方偷换、扭曲而“为西所用”的概念
四、被西方有意掩盖的概念
第二章 人民:理解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和政治实践的基石
一、中国共产党“人民”概念的历史生成
二、中国共产党“人民”概念的政治构建
三、人民性:中国共产党的核心特征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在比较中理解“先锋队”特性
一、建国型整体党的先进性:与西方选举党的比较
二、大众型革命党的先进性:与中国国民党的比较
三、发展型使命党的先进性:与苏联共产党的比较
第四章 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
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明内涵
二、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现代化道路新形态
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要超越资本主义社会形态
第五章 人民民主:在西方民主危机中构建中国民主话语权
一、反制社会主义与自由民主话语构建
二、自由民主的反民主本质
三、回到人民民主:构建中国民主话语权
四、全过程人民民主对自由民主的超越
第六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国家理论的话语构建
一、国家治理:政治现代化研究的新范式
二、治理与国家治理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第七章 共同富裕: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一、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二、脱贫攻坚凸显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三、走向共同富裕:脱贫攻坚的终极目标
第八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对全球化危机的挑战
一、《共产党宣言》对全球化的预见
二、新自由主义与全球化
三、逆全球化与美国秩序危机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应对全球化危机的中国方案
第九章 统一性:理解中国政治道路的核心概念
一、比较:中西政治学统之别
二、统一性:人类政治的“价值”
三、统一性的意义
第十章 “可大可久”:探寻中国本土政治理论的意义
一、两千年西方政治的“分”之痛
二、西方政治学的“城邦眼界”
三、民族国家时代
四、中国政治理论要为解决人类危机贡献中国智慧
|
內容試閱:
|
话语是一种权力,它由概念和理论构成,规范着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由话语构建的世界,无论是日常交往、学术交往还是政治交往,都是通过话语和概念在打交道。话语权表面看来是语言的掌控权,事实上,话语权也是思维的掌控权,无论说话的人是谁,只要他使用的话语和概念确定了,他的思维模式也就确定了。对于社会科学而言,由于全世界通行的是西方人构建的概念、理论和标准,所以这一领域事实上只有西方人在思考、西方人在评价、西方人在主导进程。长期以来,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学者基本上是放弃独立思考权,以一种谦卑的学生姿态去研习和膜拜来自西方导师的各种理论。当我们国家的现实与西方的理论出现偏差时,他们首先想到的是用理论去规范现实,而不是从现实去反思理论。这种姿态对于中国社会科学的科学性和自主性都是致命的伤害。,它忽视了西方概念、理论的形成是西方历史演变、地方经验的产物,将西方的经验视为中国的一种规范。如果研究的科学性体现于历史和经验的研究方法,那么用西方的理论直接指导中国的实践既是反历史的又是反经验的。第二,它忽视了西方与中国的关系不是单纯的“师生关系”,而是复杂的利益关系,西方的社会科学理论首先服务于西方国家的利益,其次才是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的实际需要。
在2016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话语体系创新的重要性,他指出:“发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作用,要注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有发言权,但实际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然而,中国至今尚未形成完备自主的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与中国本土概念供给能力的薄弱有关。为何中国社会科学缺乏概念供给?不是因为中国社会科学工作者缺乏概念供给意识,而是一些学者长期耳濡目染于西方社会科学体系,很难自觉自愿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和理论体系中提炼中国社会科学的本土概念。这些学者仍然习惯于用西方概念去解释中国实践,试图在西方概念的框架中去实现中国社会科学的本土化。所以,当我们想要构建中国本土话语体系时,解构西方社会科学的一些话语概念成为必须要做的前提性工作。
基于话语体系的构建是破立结合的系统性工程,本书采取了先破后立的写作方法。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话语进行深入解读之前,本书在章花了大量篇幅对西方政治学核心概念进行了意识形态功能分析和价值解构工作。在解构西方话语霸权的基础上,按照“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的原则,本书提炼出七个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能代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并能与国际学术界进行交流和对话的具有学术研讨性的概念进行系统阐述,这七个概念分别是:
,人民。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出发点。人民在中国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和群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具有不同的内涵。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发展逻辑和胜利密码,根本出发点就在于理解“人民”的深刻内涵。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致力于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能否完整准确回答好“人民”是谁、“人民”在哪里,既是厘清是非、回应质疑的学术问题,也是关系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问题。
第二,中国共产党。理解中国共产党是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根本点。中国共产党是与西方竞争性选举党不同的新型政党。中国共产党作为新型政党诞生于民族危亡之际、阶级冲突之间,以民族复兴和人民解放为己任,是引领国家发展的使命型政党,中国共产党的优势在于它的先进性。从党的理论来说,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体现于“三个代表”,即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实践上来看,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体现在相较于西方选举党的整体代表性、相较于中国国民党的基层群众性和相较于苏联共产党的自我革命性,本书在比较历史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共产党的政党特性和它之所以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领导力量进行了深度解析。
第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探索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所以称得上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因为它是中国这个特殊的文明型国家在人类普遍社会形态演变史中开辟出来的新的现代化道路,它具有中国传统文明与社会主义文明的双重特性,是中华民族在危急存亡之际将自身文明基因与历史特定需求相结合探寻自身现代化道路的结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式现代化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国家特性,用统一的组织性政党和统一的意识形态维护了大一统的稳定格局,保证了现代化的中国特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式现代化克服了旧殖民主义和新帝国主义的重重阻力,把整个国家各个阶层、各个族群的人民团结组织起来,有计划、分步骤地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目标迈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完成了土地革命,消灭了剥削阶级,使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没有脱离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被资本集团绑架,坚持了社会主义方向,创造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第四,人民民主。民主,是世界范围内哲学社会科学中有影响力的概念之一,也是当今世界被多数人认可的核心价值和制度模式。人类世界是被话语构建的世界,话语是建立在概念基础之上的,在这个意义上,谁主导了民主的概念,谁就掌握了民主的话语权。在中国学界,大多数学者将人民民主看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创造现代政治的过程中构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模式。这种解读存在着两个学术盲区:,它忽视了“二战”后社会主义阵营尤其是东欧国家一直以人民民主定义自己的政体;第二,它忽视了即使从西方民主概念史的演变来说,人民民主也是一种先于自由民主存在的民主模式,并且尤为重要的是,自由民主从概念构建动机和论证方式来说,恰恰是以人民民主作为对立面,是一种与人民民主争夺话语权的行为。鉴于这两个学术盲区,尤其是第二个学术盲区,本书试图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竞争的视角去解读西方是如何构建民主话语权的,并且在此基础上从民主话语权的高度构建中国的人民民主概念。我们需要明确,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需求,人民民主是一种不同于自由民主的民主模式,它强调民主的多数性、公共性、协商性、管用性和全过程性。人民民主对推动世界民主进程、突破自由民主话语霸权也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五,国家治理现代化。国家是社会科学的重要概念,国家理论也是中国社会科学话语权构建的核心环节。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创新型政治理念,是对西方政治现代化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在西方政治话语中,政治现代化被等同于民主化,民主被等同于政治自由的各项指标。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的提出,将国家治理置于政治现代化理论的核心环节,强调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一个比民主化更广泛、更科学、更有效的政治现代化衡量指标,它包括经济发展、政府效能、社会保障、政治民主、公共安全等一系列与国家治理能力和人民幸福指数息息相关的综合性指标。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理论的提出表明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治理和政治发展规律有了新认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也是对国家理论的重要创新。解读好国家治理相关概念,不仅对于我们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具有重大意义,并且对推动中国社会科学本土概念和理论走向世界、增强中国在国际制度性话语权上的影响力也具有重大价值。
第六,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把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共同富裕不是马克思的原创概念,而是对马克思主义消灭剥削理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践上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执政党对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贫富差距也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既关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也关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对世界提出了中国方案。说到共同富裕,不能不说脱贫攻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脱贫攻坚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而确立的重要战略布局。中国的脱贫攻坚事业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只有社会主义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条件,资本主义只能在一头积累财富、一头积累贫困。即使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解决了贫困问题,也是以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无法摆脱贫困为条件的。人类要想解决自古以来的公平问题,社会主义是必然的解决方案。
第七,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中国文化战略软实力的载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向世界传递出这样的信息: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一个致力于实现中国梦的政党,也是一个具有国际视野和世界关怀意识的政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我国外交政策理念在国家法治上的宣示,也是对五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创新,同时也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高度重视,具有世界性的意义。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中国崛起问题,而是中国以什么姿态崛起、崛起之后向世界指引何种发展前景的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示了一种新世界秩序,它否定了国与国之间的霸权竞争,为人类和谐共生,不同文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开辟了一条可行的路径。
除了七个概念之外,在与西方政治理念、历史传承比较的基础上,本书还选择了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可或缺的两个与中国国家特性相关的核心概念:统一性与可大可久性,以便在与西方主流政治理念对话的基础上呈现中国制度模式的历史性、特殊性和普适性。历史性与特殊性好理解,任何国家的制度模式都是在自身历史、地理、国情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我们说的普适性,不是像西方所谓“普世价值”那样,认为某种制度模式和制度理念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而是强调中国制度模式所要应对的问题具有普适性,例如在一个多民族、广地域的国家如何维持国家的统一,在国家内部如何维持基本的政治秩序。正是因为提供了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案,中国模式相较于西方模式就有了自身的价值主体性和制度功能性,从而可以为世界上遇到相似问题的国家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话语构建不是照本宣科、脱离现实、自说自话的口号式宣传性工作,在确保政治立场正确的情况下,本书注重概念阐释的思想性、实践性与对话性。话语构建也是一项对理论功底要求极高的工作,一项需要坐冷板凳、十年磨一剑的工作。由于时间仓促、作者水平有限,我们的探索和思考还是初步的,能够进入研究视野的概念也不够全面。我们只希望本书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能够为构建中国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贡献绵薄之力,不足之处,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