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棕榈油的全球史 : 从奴隶船到购物篮
》
售價:HK$
96.8
《
简帛时代与早期中国思想世界(上下册)(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HK$
308.0
《
进化主义在中国的兴起(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HK$
209.0
《
不废风雅 生活的意趣(汪曾祺风雅意趣妙文)
》
售價:HK$
61.6
《
东亚世界形成史论(新版)
》
售價:HK$
107.8
《
奶奶的半个心愿 “课本里的作家” 中考热点作家孙道荣2024年全新散文集
》
售價:HK$
41.8
《
天生坏种:罪犯与犯罪心理分析
》
售價:HK$
97.9
《
新能源材料
》
售價:HK$
63.8
|
內容簡介: |
本书聚焦于默克尔时代德国对外关系的变迁,也充分关照了德国的历史与文化,以通俗易懂的写作手法讲述了德国对外关系的方方面面。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着力于理论与历史,涉及德国对外关系的理论解读、德国对外关系的历史回溯,以及德国对外关系的布局设计;下篇着眼于实践与现实,包括周边层面的德国对欧洲一体化的作用,大国层面的德国对美、对俄与对华关系,以及全球层面的德国当代对外战略。本书在促进国内对德国对外关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同时,也将为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对德相关政策提供重要参考,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
關於作者: |
彭枭,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德国政治、中德关系、民粹主义等。近年来在《外交评论》《欧洲研究》《德国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
目錄:
|
导言
上篇德国对外关系的理论议程
第一章探本溯源——国家对外行为的解读路径
第一节最大化原则:基于理性主义的观察
第二节集体有意识:观念建构的自我及其他
第三节基因的史诗:哲学与民族性
第四节何事最难为?德国对外身份定位的重构
第二章鉴古知今——德国历史中的对外政策
第一节历史与国际关系
第二节对外关系雏形的显现:部族、王朝与帝国
第三节近代对外关系的基石:欧洲民族国家的建立
第四节现当代德国对外关系:从战争机器到文明力量
第三章基本面向——德国对外政策的框架设计
第一节德国对外政策的基础:四根支柱
第二节德国外交的利益所在:兼论道义原则
第三节德国对外政策的手段:一个综合的方程
第四节案例引申:德国“灾难外交”的行动逻辑
下篇德国对外关系的实践议程
第四章中流砥柱——德国在欧洲一体化中的角色
第一节两种观念的较量:欧洲认同与民族认同
第二节德国的中道政治:引领欧洲一体化
第三节民粹者的大联合:共同体的“至暗时刻”
第五章左右逢源——德国在诸强争雄中的战略选择
第一节认同但不跟随:跨大西洋关系的信任裂痕
第二节向东看:德国与俄罗斯的恩怨情仇
第三节大国的试炼:德国对华政策
第六章四海纵横——德国在全球空间的战略部署
第一节吹响非洲冲锋号:低回报的狂热?
第二节冒险家的新航路:德国的“印太指针”
第三节探索伊斯兰世界:前行中的德国
结语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总序
当前,世界秩序正经历新一轮大变革大调整,大国战略博弈全面加剧,人类文明发展面临新机遇、新挑战。基于对世界形势的敏锐洞察和深刻分析,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大论断。深刻认识这一“变局”的丰富内涵,充分了解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正在发生的变化,牢牢把握“变局”给人类文明进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的影响,是我国不断开拓发展空间、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紧迫要求。
随着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我国与欧美、东南亚、中亚、非洲、拉美等地区的交流合作不断加深,相互依存度持续提升。另外,美西方近年来推进的对华“脱钩”“断链”等战略打压遏制政策,给我国的对外开放造成许多新的困难与不确定性。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更加完整准确地理解世界,迫切需要加大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主要国家和重要区域的研究。
从现实的情况看,我国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研究都不够深入系统,缺乏专门的力量。长期以来,我们专注于国内问题研究,对国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国际背景缺乏深入系统的经验研究。这与我国不断发展壮大的国家综合实力与不断拓展的国际影响力不相适应。从国际经验看,美国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研究的进程,与美国不断发展壮大并保持世界强国的状况始终高度一致。从20世纪初开始,一大批美国人类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等开始对中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和东南亚、非洲等地区进行了深入研究,出版了一批富有影响力的研究著作与报告,为美国外交战略的制定与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和美国相比,我国的国别与区域研究明显滞后,亟待发展、壮大。
2022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部印发《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和《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管理办法》,将“区域国别学”正式设立为交叉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推动了我国区域国别研究的发展。同年12月,为充分发挥学科门类齐全、跨学科特征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