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臺灣用戶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
|
share:
|
||||
|
新書推薦: ![]() 《 债务自由:远离债务困境 》 售價:HK$ 86.9 ![]() 《 清代满汉关系史:全三册 》 售價:HK$ 547.8 ![]() 《 卢浮宫馆藏中国陶瓷 》 售價:HK$ 217.8 ![]() 《 建安 决战赤壁(208—213) 》 售價:HK$ 60.5 ![]() 《 亨利·贝尔坦的“中国阁” 》 售價:HK$ 74.8 ![]() 《 超越高绩效团队教练(第4版) 》 售價:HK$ 153.9 ![]() 《 四旋翼无人机轨迹规划与跟踪控制算法 》 售價:HK$ 96.8 ![]() 《 我一直在想:丹尼尔·丹尼特自传 》 售價:HK$ 153.9 |
| 編輯推薦: |
|
☆隋唐制度史经典力作
☆讲透隋唐最高权力组织体制及运作机制 ☆突破“三省制”传统认知,提出“新三头”体制新说 ☆史学大家唐长孺、何兹全、田余庆等悉心指导 ☆从顶层设计读懂唐朝由治到乱的历史逻辑 隋唐制度史经典力作——讲透隋唐最高权力组织体制及运作机制 北京大学袁刚教授的《隋唐中枢体制的发展演变》20世纪90年代由台北文津出版社出版,出版后成为填补隋唐制度史研究空白的经典力作,可惜几十年来大陆一直未有简体版。所谓中枢体制,指的是国家最高权力的组织体制及其运作机制。具体到隋唐,就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组成的“三省制”。《隋唐中枢体制的发展演变》不仅讲清楚了三省制的组织体制及运作机制,而且系统梳理了三省制的发展演变,揭示了三省制发展演变之于唐代的治乱兴衰,及其背后整个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阶级关系的变迁。 颠覆唐代中枢体制等于三省制的传统认知——提出“新三头”体制新说 一般认为,唐代的中枢体制一直是三省制,但实际上“三省制”从隋文帝到唐玄宗只存在了一个半世纪。唐玄宗开元26年设置“翰林学士院”,开启了新中枢体制的构建。所谓新中枢体制,就是以翰林院、枢密院和中书 |
| 內容簡介: |
| 本书是一部研究隋唐中枢体制发展演变的政治史作品。所谓中枢体制,是指国家最高权力的组织体制及其运行机制。本书以隋唐两代“三省制”的发展演变为线索,系统考证了隋唐时期三省制确立、发展、再造的过程,及其决策与行政的具体运作方式,反映了隋唐中枢体制的发展全貌。经过系统梳理,作者特别指出中枢体制在中唐以后发生了巨大变化——以翰林、枢密、中书门下组成的『新三头』体制取代了以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组成的旧中枢,颠覆了一般认为唐朝中枢体制始终是三省制的传统认识。本书还揭示了中枢体制演变与武则天、唐玄宗时期和唐朝后期政局剧变的密切关系,是一部隋唐制度史研究的力作。 |
| 關於作者: |
| 袁刚,1953年生,江西南昌人,曾师从王仲荦先生。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已退休。研究方向为中国政治思想史和政治制度史。已出版《隋唐中枢体制的发展演变》《隋炀帝传》《中国古代政府机构设置沿革》等作品。 |
| 目錄: |
|
序/ 006
前言/ 010 第一章 隋唐中枢体制的建立与禁省制度/ 018 第二章 三省的职能与结构/ 034 第三章 宰相制度与政事堂 / 066 第一节?宰相职与政事堂 / 067 第二节?决策机构的变化与宰相制度的发展 / 084 第四章 内朝新机构的设置与《大唐六典》的编纂 / 102 第一节?内朝新机构——翰林学士院的设置 / 103 第二节?《大唐六典》的编纂与差遣使职的盛行 / 112 第五章 三省体制的崩溃与内朝事权的扩展/ 124 第六章 唐后期新中枢体制的建立 / 146 第一节?翰林学士院的调整 / 147 第二节?枢密使的设置与宦官专政 / 157 第七章 新中枢体制的结构和特点 / 176 第一节?新中枢体制的结构和建制 / 178 第二节?新中枢体制的特点和唐后期中枢政治斗争 / 191 第八章 延英奏对制度和翰林草麻制度/ 214 第一节?延英奏对制度 / 215 第二节?翰林草麻制度 / 235 结语 / 252 附录一:图 / 258 附录二:表 / 267 参考文献 / 305 初版后记 / 311 |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
| megBook.com.hk | |
|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