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人生是旷野啊
》
售價:HK$
72.8
《
甲骨文丛书· “安国之道”:英国的殖民情报系统及其在亚洲的扩张
》
售價:HK$
88.5
《
台北人(2024版)
》
售價:HK$
87.4
《
万千心理·成人情绪障碍跨诊断治疗的统一方案:应用实例
》
售價:HK$
132.2
《
让孩子更有力量:赋权型家庭教育指南
》
售價:HK$
67.0
《
白夜追凶(上下)
》
售價:HK$
109.8
《
财富、战争与智慧——二战股市风云录
》
售價:HK$
132.2
《
纳特·特纳的自白
》
售價:HK$
84.0
|
編輯推薦: |
爱尔兰人的奥斯维辛,希望与绝望交织的海上求生之旅。
为了逃离马铃薯大饥荒,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踏上棺材船。
|
內容簡介: |
19世纪四五十年代,爱尔兰大饥荒蔓延,数百万贫苦民众无以果腹,只得漂洋过海,希求移民他乡开始新的生活。关于大饥荒期间移民的记载,往往由令人厌倦的陈词滥调与半真半假的冰冷统计数据组成。在这部开创性的跨国历史作品中,奇安·T.麦克马洪对移民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但经常被忽视的部分提供了充满活力的新视角:旅程本身。
当饥肠辘辘的人们奔向海边,令人失望的现实摆在他们面前:没有足够可供远航的船舶可以搭乘。而那些费尽千辛万苦踏上甲板的人,也同时把一只脚伸进了棺材——黑暗、潮湿、拥挤是漫长旅程的主基调,疫病肆虐之下,饥饿、脱水与眩晕 不堪一提。许多人在船上死去,随即被抛入大海,因此移民船也被称作棺材船,成为19世纪移民臭名昭著的标志。
全书分五个部分展开:准备、登船、海上生活、死亡、抵达。作者以三大洲的档案为基础,从移民的信件和日记出发,对海上行程进行了复刻,这些移民的个人经历为我们提供了对这一关键历史的 为复杂的理解。而毫无疑问,平安抵达只是 步,爱尔兰人在他乡的新生活才刚刚开始,船上生死与共的经历将为他们带来新的、 为紧密的关系。
|
關於作者: |
[爱尔兰] 奇安·T.麦克马洪 (Cian T. McMahon) 美 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历史系副教授,本科毕业于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硕士毕业于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博士毕业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2010—2011年在杜肯大学历史系任客座讲师,2011—2014年在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做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爱尔兰史、美国移民史、海洋社会史,重点关注移民的民族认同与身份认同问题,著有多部荣获奖项的历史作品,并在《美国历史评论》《爱尔兰历史研究》等期刊发表了一系列富有影响力的文章。
|
目錄:
|
中文版序 / 001
导 论 / 001
章 准 备 / 017
第二章 登 船 / 063
第三章 生 活 / 113
第四章 死 亡 / 163
第五章 抵 达 / 215
结 语 / 258
致 谢 / 265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270
缩 写 / 277
注 释 / 279
参考文献 / 313
索 引 / 331
译后记 / 349
|
內容試閱:
|
导论
约翰·戴维斯(John H. Davis)在为肯尼迪家族——爱尔兰裔美国 家族——所写的丰富多彩的传记中,富有想象力地重构了约翰·菲茨杰尔德·肯尼迪的祖辈“在船上可能的经历”——他们在大饥荒时期搭乘了一艘从新罗斯(New Ross)到波士顿的移民船。移民生活在黑暗且充满危险的甲板下,戴维斯写道:“病人在呕吐和呻吟,女人在分娩时尖叫,男人为争夺几英尺的床铺或因有人侮辱他们的出生地而大打出手。”船员经常在暴风雨来临时调戏女乘客,因此, 是“经常发生的事”。而 糟糕的是,这些船上的死亡率居高不下,只有三分之一的乘客能够活下来。“他们称之为‘棺材船’”,戴维斯说道,“这确实是死在船上之人 拥有的棺材”。
长期以来,这种将饥荒时期的移民船只描述成“棺材船”的线性叙述模式,使人们对这一航行的真正理解蒙上了阴影。然而,当使用移民的话语去划破它的表面时,我们对移民的实际生活便有了一幅 加复杂却愈发清晰的画面。1847年秋,托马斯·麦吉尼蒂(Thomas McGinity)和他的儿子从爱尔兰移民到纽约,当时船上的死亡率维持在 的高水平。在到达纽约后不久,他写了一封信寄给家乡的亲人,告诉他们自己已经安然抵达。这封信连同其他数百封移民书信现存放在位于贝尔法斯特的北爱尔兰公共档案局。“我趁此良机向你写信,是要告诉你,我和约翰经过30天的航行已经安全抵达,谢天谢地”,托马斯在信中写道,“我的身体从来没有像在海上那样健康过”。当然,他不应该被看作是1847年(或任何年份)离开爱尔兰远航的移民的代表,因为很多人遭受苦难并逝于途中。但托马斯的书信是重要的,因为它为我们了解陌生而复杂的大饥荒移民故事提供了一个引人入胜的视角。此外,它还抛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如果我们使用爱尔兰移民的话语和经历来重写,并以此种方式 全面地理解这一现代 史诗般的时刻,那会发生什么? 我们需要这种新颖的视角,因为历史学家长久以来忽视海上航行,将之看作人类迁徙大戏中的一则简短插曲。对于研究爱尔兰大饥荒的学者而言, 是如此。1995年,历史学家罗伯特·斯卡利(Robert Scally)解释道:“(大饥荒)这些年跨越大西洋的悲壮史诗时常被提及,因此好像没有必要去重述那些令人痛苦的细节。”“在饥荒的三联画中,两侧是航行首尾的斯基伯林(Skibbereen)和格罗斯岛(Grosse Isle)的场景,而‘棺材船’位居中间。”尽管包括斯卡利在内的大多数历史学家长期以来对众所周知的“棺材船”的真实性表示怀疑,但他们缺少一种立论有据的替代性论述,这使一系列罔顾史实的删削与曲解得以存续。例如,一般认为“棺材船”这一术语起源于大饥荒时期。实际上,这个术语的出现早于19世纪40年代,且在饥荒时期很少被提及;直到19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流行,因为这一时期爱尔兰民族主义者在土地战争中以之作为反对土地所有者和英国恶政的修辞 。“棺材船”的说法也将爱尔兰饥荒中的移民故事限定在跨大西洋范围内,而把1844—1855年前往英国和澳大利亚的规模较小但重要的移民潮(包括流放的犯人)排除在外。也许 加重要的是,爱尔兰移民被束缚在“棺材船”中的形象,剥夺了他们的活力、创造性和能动性。我之所以将本书的主标题定为“棺材船”,正是为了挑战那种 的真理。如此老生常谈的真理不 制了对饥荒时期爱尔兰移民的完整认识,而且限制了对 广泛意义上人类移民的完整认识。移民之旅早在船只起航前就已开始,并且一直延续至看到陆地后。我在书中的目标是将这一航行过程从晦暗不明的历史中拯救出来,然后重新安置航行的船只,将其与寓所和每周发行的报纸一同作为移民史富有活力的组成部分。
本书通过爬梳三大洲的档案馆和图书馆所藏书信、日记、政府文件及报纸,聚焦移民亲身经历。我 初的目标是辨识与理解饥荒时期爱尔兰移民跨越大西洋的生存策略。鉴于前往英国和澳大利亚的人与他们前往加拿大和美国的亲友使用了很多相同的策略,因此严格区分北半球的移民潮与南半球的移民潮只会阻碍课题的完成。民族主义政治家约翰·奥康奈尔(John O’Connell)在1854年要求移民船至少与流放犯人的船一样适于航行,这指向另一个重要因素:那些搭乘运输犯人船只的爱尔兰人(很多人是自愿的)构成了这一时期移民大潮的一个支流。在 宽泛的意义上,这也让我确认,一个人耗费在船上的数周甚至数月时间,仅仅是航行的一部分。19世纪的海上航行确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收集离开所需物品开始,到在当地社区定居结束。在这一过程中的每一步,移民都要依赖地方性和 性的联系网络。因此,本书的核心观点是,迁移过程 不仅仅是个体从这里到那里。实际上,通过鼓励金钱、船票、建议与信息的跨国交流,航行本身在爱尔兰人大流散的世界性网络中催生出数不胜数的新线索。
了解饥荒 初发生的背景,这很重要。在灾难发生的前夕,大多数爱尔兰人生活在(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经济边缘,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大多数人口生活在农村,以农业为生。耕地是贝尔法斯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