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臺灣用戶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
|
share:
|
||||
|
新書推薦: ![]() 《 民国教育的记忆与重构 》 售價:HK$ 151.8 ![]() 《 点亮自然 》 售價:HK$ 108.9 ![]() 《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1924—1927) 》 售價:HK$ 129.8 ![]() 《 盗臣:乾隆四十六年钦办大案纪事 》 售價:HK$ 82.5 ![]() 《 发明与经济增长 》 售價:HK$ 97.9 ![]() 《 探秘人体 》 售價:HK$ 108.9 ![]() 《 从奥林匹斯山走来:德意志的考古学与爱希腊主义(1750—1970) 》 售價:HK$ 140.8 ![]() 《 乱世流离三百年:两晋南北朝十二讲(3版)两晋南北朝历史入门读物,东晋仍为皇权政治时代 》 售價:HK$ 107.8 |
| 編輯推薦: |
|
真正仰望星空的人,一定会去读康德!李泽厚经典力作,给普通读者的康德哲学入门指南!
★常销45年,一版再版,好评如潮! ★被看作是“有关康德哲学的最佳中文著作”! ★是当代中国最重要的思想者李泽厚给中文读者的康德哲学指南,国内第一本全面、通俗论述康德哲学的作品,也是一代人的哲学启蒙! ★这本书是李泽厚美学思想的展现,书中李泽厚对康德的美学思想进行了评述,认为康德的“人是什么”的真正答案在美学。 ★再版全新呈现,视觉设计更新、版式迭代、文本修订! |
| 內容簡介: |
|
本书被看作是有关康德哲学的最佳中文著作,因为书中扫除了陈陈相因的论调模式,既论述了康德先验论在哲学史上的枢纽意义,也谈论了认识论(真)、伦理学(善)、美学和目的论(美)三大领域中的主要哲学问题究竟何在。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本书从一个中国哲学家的视角来探讨康德哲学,创造性地将儒学、马克思主义和康德哲学结合起来。运用实践观点对上述问题逐一予以具体剖析,进而申说其本人的哲学,并强调使用和制造工具是人类社会的根基,以“人类如何可能”回应了康德的著名课题。 |
| 關於作者: |
|
李泽厚(1930—2021)
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美学家和思想家。湖南长沙人,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其研究涉及美学、伦理学、康德哲学、中国思想史等诸多领域,代表作包括《批判哲学的批判》《美的历程》《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哲学纲要》等。 |
| 目錄: |
|
第一章 思想来源和发展过程
一 时代背景、社会根源和政治倾向 二 思想资料 三 牛顿和卢梭的决定性影响 四 前批判期 五 “使各种相互对立的哲学派别结合在一个体系中”(列宁) 六 关于“回到康德”的现代思潮 第二章 认识论(一):问题的提出 一 所谓“批判哲学” 二 “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 三 二元论和唯心主义 四 “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 先的和基本的观点”(列宁) 五 “综合”是改造对象 六 关于数学的本质 第三章 认识论(二):空间与时间 一 时、空是所谓“感性直观形式” 二 “经验的实在性”和“先验的观念性” 三 现代西方哲学批判康德的时空观 四 “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恩格斯) 第四章 认识论(三):范畴 一 范畴作为“知性纯粹概念” 二 “先验构架” 三 “知性的先验原理” 四 自然科学因果性理论中的康德主义 五 “必然性的证明是在人类活动中,在实验中,在劳动中”(恩格斯) 第五章 认识论(四):“自我意识” 一 “自我意识”是康德认识论的核心 二 “主观演绎” 三 “客观演绎” 四 “自我意识”与“对象意识”的相互依存 五 康德反对“自我”心灵实体 六 黑格尔的“自我意识” 七 “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 八 “哥白尼式的革命” 第六章 认识论(五):“二律背反” 一 “先验幻相”与辩证法 二 四个“二律背反” 三 “不能避免矛盾”(恩格斯) 四 四个“二律背反”的特殊性 第七章 认识论(六):“物自体” 一 “物自体”作为感性的来源 二 “物自体”作为认识的界限 三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马克思) 四 “物自体”作为理性的理念 五 由认识论到伦理学 第八章 伦理学(上):道德律令 一 反对经验论幸福主义 二 “普遍的立法形式” 三 “人是目的” 四 “意志自律” 五 “康德只谈善的意志”(马克思、恩格斯) 六 善恶概念与道德感情 第九章 伦理学(下):宗教、政治、历史观点 一 实践理性的“二律背反”与“至善” 二 宗教观点 三 法权、政治观点 四 历史理念 五 善被理解为人的实践(列宁) 六 社会理论领域中的康德主义倾向 第十章 美学与目的论 一 《判断力批判》 二 “美的分析” 三 “崇高的分析” 四 “美的理想”“审美理念”与艺术 五 有机体组织 六 机械论与目的论的“二律背反” 七 人是自然的“最后目的” 八 “人是依照美的尺度来生产的”(马克思) 后记 再版后记 |
| 內容試閱: |
|
内容提要
一、思想来源和发展过程 1.“康德哲学是法国革命的德国理论。”如果说《纯粹理性批判》的文体有如康德的单调生活,那么其内容却反映了整个时代。 2. 康德的政治态度:主张共和政体,要求“笔的自由”,反对暴力革命。参看75。 3. 康德与前康德哲学的关系。牛顿(科学)与卢梭(民主)才是影响康德最大的两个人。 4. 十八世纪五十年代的康德。自然科学论著具有哲学家的特征:重视方法论、整体观点和理论概括。《自然通史和天体论》等著作。 5. 十八世纪六十年代的康德。苦恼和纠缠于科学与宗教、形而上学的关系等问题,经验论的倾向。《负数概念引入哲学》等著作。由自然科学的一般探讨日益转向哲学基本理论。 6.“二律背反”把康德从“独断论的迷梦中唤醒”。从就职论文到三大批判。 7. 德国资产阶级文化巨人的双重性特色。康德与歌德。 8. 研究康德的现代意义。马克思主义不仅是革命学说,而且也是建设理论。要研究有关精神文明的人类主体性的文化—心理建构问题。 二、认识论(一):问题的提出 9.《纯粹理性批判》一书的形式结构。它的术语、用词的多义性与思想内在矛盾有关。“凑合说”和“一贯论”都是片面的。 10. 所谓“批判哲学”的含义:反对独断论和怀疑论,把研究人的认识形式作为哲学的中心,提出人的认识有界限范围以区分科学与宗教。 11. 作为“批判哲学”主题的“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其实际含义是“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科学真理如何可能”。康德的二元论的回答。 12. 所谓普遍必然与一定社会、时代的实践水平有关。普遍必然性在一定意义上是客观社会性的表现。应从社会实践、工艺科技水平而非仅仅从感知经验或语言来研究认识的本质和发展。 13.“分析”与“综合”的划分。“综合”在康德认识论中有特别重要的地位。马克思关于两种方法的提法。 14.“综合”之所以比“分析”更重要,在于它的根源与实践活动有关。“综合”是“吃掉对象,消化对象”。 15. 罗素等人把数学归结为分析是不对的。为康德所突出的数学的本质是一个深刻的哲学问题,数学充分地体现了人的认识能动性,它的原始根源是操作活动的内化。哥德尔。皮亚杰。 16. 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论批判康德,正是要研究认识能动性和智力形式结构。 三、认识论(二):空间与时间 17. 康德的“先验感性论”:主体具有的感性直观形式与外界提供的感性材料相结合,形成感性经验。 18. 康德反对莱布尼茨和牛顿的时空观,认为时、空不是客观存在,不是知性概念。康德的几个时、空“阐明”。 19. 康德所谓时、空的“经验实在性”:时、空与声、色、香、味、暖不同, 不是个体的主观感知, 而具有经验中的客观性。 20. 康德所谓时、空的“先验观念性”:时、空与变化、运动不同,不是事物的性质形态,而是主体的先验感性形式。 21. 罗素对康德时空观的批驳:认为时、空与声、色并无不同,把康德拉向贝克莱。 22. 工艺在社会实践中的决定意义。从洛克区分第一、第二性质到康德提出时、空的普遍必然,实际都受工艺科技的时代水平的制约。 23. 实践、数学、时空与社会(巫术礼仪的原始重要性)。形式化、非欧几何并不推翻数学与感性时、空在根源上的联系。“内化”与“积淀”。 |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
| megBook.com.hk | |
|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