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政治权力与公司控制 公司治理的全球政治学新解 (美)彼得·A.古勒维奇,(美)詹姆斯·希恩著
》
售價:HK$
126.5
《
隈研吾建筑图鉴 50座名建筑的深度拆解与访谈
》
售價:HK$
118.8
《
古雅典的民主与法治(当城邦服从法律时,所有这些资源都会为共同的利益服务)
》
售價:HK$
118.8
《
社会法哲学(全二册)(社会法与法社会论丛)
》
售價:HK$
272.8
《
中国传统药食同源物质图典
》
售價:HK$
250.8
《
文化模式
》
售價:HK$
96.8
《
TensorFlow自然语言处理及应用
》
售價:HK$
75.9
《
信托法(第五版)
》
售價:HK$
184.8
|
編輯推薦: |
(1)形式多样,方便记忆:本书采用流程图、黄绿蓝红彩色标记、加粗倾斜等形式变化突出重点加深记忆,提醒易混淆易忘记知识点。(2)真题融入,洞悉考点:采用绿色下划线标注、倾斜加粗、加阴影等形式标注近10年的真题考到1次、2次、3次及以上。助力考生掌握出题重点、方向、动态。(3)趣味记忆,事半功倍: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等编纂参考一些谐音口诀,趣味快速记忆,不易遗忘。(4)详略得当,减轻负担:本内容将一些简单的或繁杂少考难记的部分内容省略。如中药以功效为主,主治病证可从功效推导;中药性味归经较为繁琐,纳入易考到的部分;大大降低记忆难度。(5)统一排版,贴近原书:行文采用统一的“一、(1)、①、1. ”各级标题的形式对内容逐级排版,内容框架靠近原书的逻辑,在理解中记忆。(6)自主出题,查缺补漏:引导考生猜测新考点查缺补漏,全盘掌握考试内容。(7)方便携带,随时复习:书本设计小巧,方便随身携带,随时可以复习。
|
內容簡介: |
本书作者结合个人考研经验和近年考研大纲,在“让中医考试更轻装简行”的思想指导下,总结了考研中医综合部分7门课程的重点内容,供参加中医相关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生参考。本书采用了流程图、黄绿蓝红彩色标记、加粗倾斜等形式变化突出重点加深记忆,提醒易混淆易忘记知识点,还包含大量趣味记忆等提高记背效率。采用绿色下划线标注、倾斜加粗、加阴影等形式标注近10年的真题考到1次、2次、3次及以上,引导考生注意近年考试重点内容,及时查漏补缺。
|
關於作者: |
巩静,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主治医师,医学博士,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虚证与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综合医院中医科工作委员会青年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项目1项,发表论文40余篇,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0余篇,以第一作者在国内期刊发表论文7篇。
|
目錄:
|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2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6
第一节阴阳学说6
第二节五行学说9
第三节精气学说14
第二章藏象15
第一节藏象学说概论15
第二节五脏16
第三节六腑21
第四节奇恒之腑23
第五节脏腑关系23
第三章精、气、血、津液、神25
第一节精25
第二节气25
第三节血27
第四节津液28
第五节神28
第六节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29
第四章体质30
第五章病因31
第六章发病35
第七章病机37
第八章养生与防治原则43
第一节养生43
第二节预防43
第三节治则44
中医诊断学
绪论48
第一章望诊49
第一节全身望诊49
第二节局部望诊52
第三节望排出物56
第四节望小儿食指络脉57
第五节望舌57
第二章闻诊61
第一节听声音61
第二节嗅气味63
第三章问诊65
第一节问诊的内容65
第二节问现在症65
第四章切诊70
第一节脉诊70
第二节按诊73
第五章八纲辨证76
第六章病因辨证78
第七章气、血、津液辨证80
第八章脏腑辨证82
第九章六经辨证88
第十章卫气营血辨证90
第十一章三焦辨证91
中药学
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94
第二章中药的产地与采集96
第三章中药的炮制97
第四章药性理论98
第五章中药的配伍100
第六章中药的用药禁忌101
第七章中药的剂量与用法102
第八章解表药103
第九章清热药106
第十章泻下药110
第十一章祛风湿药112
第十二章化湿药114
第十三章利水渗湿药115
第十四章温里药117
第十五章理气药119
第十六章消食药121
第十七章驱虫药122
第十八章止血药123
第十九章活血化瘀药125
第二十章化痰止咳平喘药128
第二十一章安神药131
第二十二章平肝息风药132
第二十三章开窍药134
第二十四章补虚药135
第二十五章收涩药139
第二十六章涌吐药141
第二十七章攻毒杀虫止痒药142
第二十八章拔毒化腐生肌药143
方剂学
总论146
第一章解表剂149
第二章泻下剂153
第三章和解剂156
第四章清热剂159
第五章祛暑剂165
第六章温里剂166
第七章表里双解剂169
第八章补益剂171
第九章固涩剂178
第十章安神剂181
第十一章开窍剂183
第十二章理气剂185
第十三章理血剂189
第十四章治风剂193
第十五章治燥剂196
第十六章祛湿剂199
第十七章祛痰剂204
第十八章消食化积剂208
第十九章驱虫剂211
第二十章治疡剂212
中医内科学
第一章肺系病证218
第一节感冒218
第二节咳嗽219
第三节哮病222
第四节喘证224
第五节肺痈226
第六节肺胀228
第七节肺痿230
第八节肺痨231
第二章心系病证233
第一节胸痹、真心痛233
第二节心悸235
第三节心衰237
第四节不寐239
第三章脑系病证241
第一节头痛241
第二节眩晕243
第三节中风245
第四节痴呆247
第五节癫狂249
第六节痫证251
第四章脾胃系病证254
第一节胃痛254
第二节吐酸256
第三节嘈杂257
第四节痞满257
第五节呕吐259
第六节噎膈261
第七节反胃262
第八节腹痛262
第九节呃逆264
第十节泄泻266
第十一节痢疾268
第十二节便秘269
第十三节萎黄、黄胖271
第五章肝胆系病证272
第一节胁痛272
第二节黄疸273
第三节积聚275
第四节鼓胀277
第五节瘿病280
第六节疟疾280
第六章肾系病证282
第一节水肿282
第二节淋证285
第三节尿浊286
第四节癃闭287
第五节关格289
第六节遗精290
第七节耳鸣耳聋291
第八节阳痿292
第九节早泄293
第七章气血津液病证294
第一节血证294
第二节痰饮297
第三节郁证299
第四节消渴301
第五节内伤发热303
第六节厥证304
第七节虚劳306
第八节自汗盗汗307
第九节肥胖309
第十节癌病309
第八章肢体经络病证311
第一节痹证311
第二节痉证313
第三节痿证314
第四节腰痛316
第五节颤证318
针灸学
第一章经络总论322
第二章腧穴总论326
第三章经络腧穴各论330
第四章刺灸法各论345
第五章治疗总论350
第六章治疗各论353
临床医学人文精神
第一章医学职业素养364
第二章医患关系365
第三章临床伦理368
第四章卫生法律法规370
附录
方剂速记总表380
中医内科学总表396
|
內容試閱:
|
为了帮助更多的考研学子取得高分,我们将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医综合初试知识点整理成《考研中医综合要点精粹》,利于强化记忆。因中医学教材内容包含资深专家的内在逻辑思路,我们主张中医综合复习过程中以本为本,即以教材为基础,在通读理解基础上,把握结构,加深记忆并提高分析能力。本书在中医学教材基础上,尽量不破坏教材内容的结构框架,摘出重点与历年考点,使内容更适合背诵与强化记忆。另外,建议在使用本书过程中建立错题总结本加深疑难点记忆,并可根据考点、真题与教材内容,拟定历年考试未出过的题目,这对全盘掌握知识点大有裨益。在教材框架基础上,本书采用流程图、绿色标记等形式突出重点。方剂学中编纂了一些谐音口诀以方便记忆药物组成,方解中一些不太重要的药物未详细阐明其作用。本书省略了一些简单的或繁杂少考难记的内容。中医基础理论部分的经络学说在针灸学部分统一阐述;中药学部分性味归经只纳入了性味归经总论及历年考试考过的性味归经,以药物功效为核心,主治病证可以通过功效推测出时,不单独列出;方剂学部分的药物功效,简单的多省略,特殊的用法则列出来;中医内科学疾病分证论治时,多可从题目给出的症状分析证型推测出治法,通过证型不易推测出的则单独列出;针灸学部分省略了单个穴位的主治功效及疾病论治中穴位的作用。临床医学人文精神的内容,参考了考试大纲、教材及市面考研资料后整理而成,并将历年真题纳入书中,帮助考生把握出题方向和方式。本书在考研大纲的指导下,参考了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十三五”规划教材,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等。此外,本书内容参考了考研中医综合历年真题内容,还有《历代针灸经典歌赋诠释》(朱现民编著)、《方剂组成功用“快快”记忆法》(王满恩、赵昌著)、《中医考研学霸笔记》(周政主编)以及部分网络记忆口诀。本书亦参考了巩静本科学习阶段老师们的授课内容,在此向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相应课程的冯玲老师、曾祥法老师、姜瑞雪老师、张智华老师、王小琴老师、金劲松老师、邹新蓉老师、石君华老师、王岚老师、周华老师、孟培燕老师等表示感谢。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医科老师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非常感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涂胜豪、董慧、陈刚、陈倩云、刘琼、胡美霖、方珂、赵炎、夏青松、李井彬、彭星宇等老师的帮助。湖北中医药大学陈丽、周广文、赵勇、杨瑞华、徐波、杨京华、黄克威等老师以及陈青山、刘仕倩、吴玖斌、王芷乔、陈垚为本书的编排、修改及出版给予了许多建议和帮助,赵昕玮、黄桂晨、陈泽锴、石嘉晖在核查错误时给予了帮助,感谢你们的支持。因编者水平有限,不当之处不可避免,与教材有偏差处,以教材内容为准。如在翻阅此书时发现任何错误,敬请发送到jgongtcm@126.com,不胜感激。期待此书能助力考研路上的同学们心想事成,走得更远、飞得更高!巩静陆付耳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二章藏象
第三章精、气、血、津液、神
第四章体质
第五章病因
第六章发病
第七章病机
第八章养生与防治原则
考研中医综合要点精粹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
中医学概念
·整体观念思想指导下,以脏腑经络为生理病理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研究人的生命规律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防治规律,研究养生、康复等促进健康、延长寿命的方法
·中医学学科属性:自然科学范畴,具有社会科学特性,受古代哲学影响深刻,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长期医疗经验的积累,为多学科交互渗透产物(2015121)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它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研究人的生命规律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防治规律,研究养生、康复等促进健康、延长寿命的方法
·形成:战国至两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及基本确立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构建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为“医学之宗”
·《难经》补充了《黄帝内经》的不足,与《黄帝内经》同为指导临床实践的重要理论性著作
·《伤寒杂病论》确立了辨证论治理论体系,为“方书之祖”,在《素问·热论》基础上创六经辨证。《伤寒杂病论》提出了“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原则,经晋代王叔和整理,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前者以六经辨伤寒,后者以脏腑论杂病。《伤寒杂病论》中的方被称为“经方”,《伤寒论》113方,《金匮要略》262方,去其重复方,共314方
·《神农本草经》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根据药物性能功效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药无毒,主益气;中品药有毒或无毒,主治病、补虚;下品药有毒,主除病邪、破积聚。《神农本草经》提出了“四气五味”的药性理论,还提出了“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的用药原则以及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反、相杀“七情和合”药物配伍理论
·发展
·魏晋隋唐时期
·晋代王叔和《脉经》,是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提出“寸口诊脉法”,载24脉
·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为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为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备急千金要方》开创了医学伦理学之先河
·宋金元时期
·南宋陈言(字无择)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简称《三因方》(20121),将病因分三类,外感六淫为外因,七情内伤为内因,而饮食所伤、呼叫伤气、虫兽所伤、跌打损伤、中毒、金疮等为不内外因
·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开创脏腑证治之先河,发展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
·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张从正、朱震亨、李杲
·刘完素(字守真):创立河间学派,火热论,后人称寒凉派。提出“六气皆从火化”(20141)、“五志过极皆为热甚”,著有《素问玄机原病式》《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等(2021106)
·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后人称攻邪派。主张“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论药攻”,提出“病由邪生”,“邪去正自安”,治病以汗、吐、下为主,代表作《儒门事亲》
·朱丹溪(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翁):滋阴派,阐明“相火”,“阳常有余,阴常不足”(20221、20181、20151),治病倡导“滋阴降火”,代表作《格致余论》
·李杲(字明之,号东垣老人):补土派,提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20161)、“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善用补脾胃法,代表作《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
·明清时期
·命门学说:明代张介宾(字会卿,号景岳),“阳非有余,真阴不足”,主张补养肾阳与肾阴;明代赵献可,著《医贯》,强调“命门之火”的重要性
·明代李中梓提出“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
·吴有性(字又可),著《温疫论》,为第一部传染病学专著。阐述了瘟疫和温病的病因,创立“戾气”学说,认为“瘟疫”的病因,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且“瘟疫”的传染途径是从口鼻而入,并提出了治疗见解,为温病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温病四大家
续表
温病四大家著作意义
叶桂(字天士,号香岩)《温热论》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理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薛雪(字生白)《湿热病篇》发展湿热病理论,提出“湿热之病,不独与伤寒不同,且与温病大异”的独到见解
吴瑭(字鞠通)《温病条辨》创立温热病三焦辨证理论
王孟英《温热经纬》提出了“新感”“伏邪”两大辨证纲领
·清代王清任(字勋臣),著《医林改错》,“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发展了瘀血理论,创制通窍活血汤
·明清集成性著作,如明代楼英《医学纲目》,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清代《医宗金鉴》《四库全书·子部》、清代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近代与现代
·收集整理前人学术成果:曹炳章主编《中国医学大成》,为集古今中医学大成的巨著
中西汇通、中医学理论科学化思潮的代表人物:唐宗海、朱沛文、恽铁樵、张锡纯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统一(2012121)
·人是一个有机整体,生理上的整体性(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病理、论治上的整体性
·生理上的整体性:①五脏一体观:人体由五脏(肝、心、脾、肺、肾)、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形体(筋、脉、肉、皮、骨)、官窍(目、舌、口、鼻、耳、二阴)等构成,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在结构上彼此衔接、沟通,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构成五脏生理系统。②形神一体观:形体与精神是生命两大要素,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五脏五脏别称五腑五体官窍五华经脉
肝“将军之官”胆筋目爪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
心“君主之官”小肠脉舌面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
脾“仓廪之官”胃肉口唇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
肺“相傅之官”大肠皮鼻毛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
肾“作强之官”膀胱骨耳及二阴发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
·病理上的整体性:分析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时,从整体出发分析局部病变的整体反应,重视局部病变与内在脏腑的联系,也强调病变与其他脏腑的相互影响
·诊断、治疗的整体性:中医诊察疾病的主要依据是“有诸内,必形诸于外”“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临床治疗局部病变时,注意其与其他脏腑组织的联系,从整体着手,整体调理
·经典论述:①“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素问·灵兰秘典论》);②“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灵枢·大惑论》);③“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灵枢·本藏》);④“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左治右,以右治左”“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
·人与自然环境相统一
·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自然气候和地理环境(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地域环境),“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灵枢·五癃津液别》);“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素问·脉要精微论》),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20211)。“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阳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素问·生气通天论》)
·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素问·金匮真言论》);“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2016121)
·自然环境与防治的关系:诊治时,需要结合四时气候、地方水土、生活习惯、性情好恶、体质强弱、年龄性别、职业特点。养生防病中,要顺应四时气候变化。治疗时需要结合气候与地域特点。“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人与社会环境相统一
·《素问·疏五过论》中写的“尝贵后贱”可致“脱营”病,“尝富后贫”可致“失精”病,为社会因素的影响(20171),“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始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屈,痿躄为挛”
·明代李中梓在《医宗*·富贵贫贱治病有别论》中说:“大抵富贵之人多劳心,贫贱之人多劳力,富贵者高粱自奉,贫贱者藜藿苟充;富贵者曲房广厦,贫贱者陋巷茅茨;劳心则中虚而筋柔骨脆,劳力则中实而骨劲筋强;膏粱自奉者脏腑恒娇,藜藿苟充者脏腑坚固;曲房广厦者玄府疏而六淫易客,茅茨陋巷者腠理密而外邪难干”
·辨证论治
·病、证、症的基本概念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其反映了某一种疾病全过程的总体属性、特征和规律。如麻疹、水痘、感冒、肺痈、肠痈、痢疾、消渴等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20131),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证候是病机的外在反映,病机是证候的内在本质,病机包括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的变化。如风寒感冒、肝阳上亢、心血亏虚、心脉痹阻等
·①证候反映疾病的阶段性本质:证候的时相性特征(疾病不同阶段有不同证候);②证候反映疾病不同类型的本质:证候的空间性特征(同一病有不同类型)
·症,即症状(患者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异常)和体征(医生检查患者时发现的异常征象)的总称
·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
·辨证论治: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践的思维和实践过程。辨证要求辨明病因、病位、病性及发展变化趋势,即辨明疾病从发生到转归的总病机(2017106,病机不包括病因)
·辨病因:利用病因理论分析症状和体征,推导出疾病的原因与机理,得出以病因命名的证候,如风寒感冒。对于外感疾病,辨病因是辨证过程的首要环节,内伤疾病往往不能找到直接病因,只能确定证候
·辨病位:确定病证所在部位,外邪多引起表证后入里;情志、饮食、劳逸直接损伤脏腑精气,病变在里。辨病位,既可知病邪属性,又可了解病情轻重、疾病传变趋向
·辨病性:确定疾病的虚实寒热之性。邪正的盛衰决定着病证的虚实,《素问·通评虚实论》中的“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指不同病邪侵犯人体导致不同类型的阴阳失调而出现寒热性病证,即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辨病势:辨明疾病的发展变化趋势及转归
·论治包括因证立法、随法选方及据方施治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2013121、20191)
·同病异治:发病的时间、地域、疾病阶段、体质有异时,同一种病可反映不同证候,治法不同。如麻疹病的治法初期为解表透疹,中期为清肺热,后期为养肺胃阴
·异病同治:不同病,有相同病机,大致相同的证,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治疗。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中气下陷,补中益气(2022106)
·证同治同,证异则治异
·辨证与论治的关系:辨证是认识疾病,确定病证;论治是依据辨证的结果,确立治法与方药。辨证是论治的前提与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方法和手段,可检验辨证是否正确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辨病即诊断疾病的过程,通过四诊收集病变资料,进行理化检查、分析,做出诊断。如常山截疟,黄连治痢,三颗针、马齿苋治痢,肠痈用大黄牡丹汤等。“以辨病为先,以辨证为主”是临床诊治原则
·中医学与西医学
·比较:归纳与分析、宏观与微观、抽象与具体、功能与结构、辨证与辨病
·中医学优势:医哲交融的整体观念、安全有效的自然疗法、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治病与养生相结合
·中西医学的互补性: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西医善于驱病,中医长于调理;急则西治为主,缓则中医调理见长;单靶点取效与多因素协调;科技文明与返璞归真
※考研注意点:经典原文是考查重点!饮食偏嗜不同对人体的影响不属于“天人相应”理论。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异病同治与同病异治,应注意区分概念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阴阳学说
阴阳的概念
·阴阳: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春秋战国时期,医学家开始将阴阳概念应用于医学理论之中。《左传·昭公元年》记载医和为晋侯诊病时说:“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徵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
·“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事物的阴阳属性
·阴阳可标示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又可标示同一事物或现象内部对立的两个方面
·阳: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无形的、明亮的、兴奋的
·阴: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有形的、晦暗的、抑制的
阴阳归类表
属
性空间时
间季
节温
度湿
度重
量性
状亮
度事物运动状态
阳上外左南天昼春
夏温
热干
燥轻清明
亮化
气上
升动兴
奋亢
进
阴下内右北地夜秋
冬寒
凉湿
润重浊晦
暗成
形下
降静抑
制衰
退
※比较对象不同,阴阳属性不同;阴阳之中复有阴阳,如白天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夜晚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交感与互藏、阴阳消长、阴阳转化、阴阳自和与平衡
·阴阳对立制约
·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阴阳之间的相互对立制约维持了阴阳之间的动态平衡,从而促进了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如春夏温热,因春夏的阳气上升抑制了秋冬的寒凉之气;秋冬之所以寒冷,是因为秋冬阴气上升,抑制了春夏温热之气
·“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素问·脉要精微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素问·生气通天论》)
·制约太过:“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制约不及:“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体现阴阳对立制约的还有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热因热用,寒因寒用;阴病治阳,阳病治阴(2020106)
·注意:阴损及阳、阳损及阴、阳中求阴、阴中求阳,体现了阴阳互根互用,非对立制约(2022107、201685、201585、20142)。注意阴中求阳,用于阳虚证;阳中求阴,用于阴虚证(2018107)
·阴阳互根互用(2021107)
·阴阳互根,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即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中医学把阴阳的这种相互依存关系,称为“互根”
·阴阳互用,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阐述的是阴阳互根互用(20152、2013122)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素问·生气通天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2016122),“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2016122)(王冰《增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春夏阳气生而渐旺,阴气也随之增长,天热而雨水增多;秋冬阳衰阴潜藏,天寒而降水少。“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阐述了阴阳互根互用(20122)。“昼不精,夜不暝”(《灵枢·营卫生会》)。“阳中求阴”适用于补阴时佐以补阳,体现了阴阳互根互用(20193)
·阴阳交感与互藏
·阴阳交感,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随即发生相互作用。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赖以产生与变化的根源。阴阳交感是生命产生的基本条件。阴阳二气的运动是阴阳交感得以实现的基础,阴阳交感是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的一个阶段,是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的最佳状态。“和”(20222),“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周易·系辞下》)。“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素问·六微旨大论》)。“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阴阳互藏,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20162)。一般表示事物属性的成分占绝对大的比例并呈显像状态,而被寓涵于事物或现象内部不得显露的成分占较小的比例,它虽不代表事物的属性,但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素问·天元纪大论》)
·阴升阳降而致天地二气交感相错的内在运动机制在于阴阳互藏之道
·阴阳互藏是阴阳互根互用及阴阳消长转化的内在根据
·阴阳消长
·阴阳消长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增长和消减变化之中的。由阴阳对立制约关系导致的阴阳消长变化主要表现为阴阳相互消长,或表现为阴长阳消,或表现为阳长阴消;由阴阳互根互用关系导致的阴阳消长变化主要表现为阴阳的皆消皆长,或表现为此长彼亦长,或表现为此消彼亦消
·阴阳相互消长:阳长阴消或阴长阳消;阳消阴长或阴消阳长;如四季气温变化,生理功能
·阴阳皆消皆长:阴随阳消或阳随阴消;阴随阳长或阳随阴长
·阴阳消长的根本原因为阴阳的对立制约与互根互用
·各类事物阴阳关系各有侧重。有的事物阴阳关系以互根互用为主,如精与气、气与血等,多表现为此消彼亦消、此长彼亦长,异常情况下消长出现阴阳皆消,如精气两虚、气血两虚
·有的事物阴阳关系以对立制约为主,如寒与热、水与火,表现为此消彼长、此长彼消;异常情况下的消长,则有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阴虚阳亢、阳虚阴盛
※注意:“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也反映了阴阳消长平衡。对立制约与互根互用时常出现消长变化
·阴阳转化
·阴阳转化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阴阳转化是阴阳运动的又一基本形式,阴阳消长至一定阶段,事物内部阴与阳的比例出现了颠倒,则该事物的属性发生转化。“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如四时之变、寒暑之胜等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此外,动极则静、阴极则阳也是。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是阴阳制约,不是阴阳转化(20202)。阴阳转化既可表现为渐变形式,又可表现为突变形式,如夏季下冰雹
·阴阳自和与平衡
·阴阳自和,指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能力和趋势。“阴阳贵和”
·阴阳平衡,指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均衡的状态,即阴阳协调和相对稳定的状态。阴阳之间的平衡,是动态的常阈平衡
·阴阳的对立互根是阴阳最普遍的规律,阴阳交感是万物产生和发展的前提。阴阳互藏是阴阳交感的动力根源,同时也是阴阳消长和转化的内在根据。阴阳的消长和转化是阴阳运动的形式,消长是量变,转化为质变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脏腑形体分阴阳: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阴阳之中复有阴阳,体表组织属阳,皮肉为阳中之阳,筋骨为阳中之阴。再继续分,则皮肤为阳中之阳,肌肉为阳中之阴;筋为阴中之阳,骨为阴中之阴);背为阳,腹为阴;四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阴;六腑为阳,五脏为阴;五脏分阴阳,心为阳中之阳,肺为阳中之阴,肝为阴中之阳,肾为阴中之阴,脾为阴中之至阴
·经络系统分阴阳:奇经八脉中跷脉与维脉,行于身之内侧者,称为阴跷、阴维;行于身之外侧者,称为阳跷、阳维。督脉行于背,有总督一身阳经的作用,称“阳脉之海”;任脉行于腹,有总任一身阴经的作用,称“阴脉之海”。络脉中分布于体表及身体上部的称为阳络;分布于内脏、肢体深层及身体下部的称为阴络
·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
·说明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说明生理活动的基本形式;说明脏腑生理功能及关系;说明机体防御功能
·阴气主凉润、宁静、抑制、沉降,阳气主温煦、推动、兴奋、升发
·阴阳还可用来说明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如人体阴阳二气,清阳主升,出上窍;浊阴主降,出下窍;清阳主出,发于腠理、四肢;浊阴主入,走于五脏、六腑
·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素问·调经论》)。六淫属阳邪,饮食居处、情志失调等属阴邪。阴阳之中复有阴阳:六淫之中,风邪、暑邪、火(热)邪属阳,寒邪、湿邪属阴
·分析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即邪正斗争的过程,阳邪侵犯人体,人体正气中的阴气奋而抗之;阴邪侵犯人体,正气中的阳气与之斗争。“合而病至,偏害阴阳”(《素问·着至教论》),阴阳失调的主要形式包括阴阳偏盛、阴阳偏衰和阴阳互损
·用于疾病的诊断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分析四诊资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