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年成长:突破人生瓶颈的心理自助方案
》
售價:HK$
65.0
《
维奥莱塔:一个女人的一生
》
售價:HK$
76.2
《
商业银行担保管理实务全指引
》
售價:HK$
144.5
《
信风万里:17世纪耶稣会中国年信研究(全二册)
》
售價:HK$
178.1
《
青铜之美 国宝里的中式美学
》
售價:HK$
177.0
《
海外中国研究·朱熹的思维世界(增订版)
》
售價:HK$
143.4
《
甲骨文丛书·沙漠之王:英美在中东的霸权之争
》
售價:HK$
110.9
《
汗青堂丛书147·光明时代:中世纪新史
》
售價:HK$
85.1
編輯推薦:
★深入探讨了罗马帝国对不列颠的占领情况,揭示了这段历史对英国的深远影响。
★借助丰富的新发现和知识,拨开历史传闻和误解的迷雾,为读者呈现一个全面而真实的罗马帝国治下不列颠的生活图景。
★作为一部关于罗马帝国时代不列颠的重要著作,本书对于历史爱好者和学术研究者都是一份宝贵的资源。
內容簡介:
英国与罗马遗产之间存有一种模糊的联系——罗马帝国入侵在史前的英国和有史记载的英国都留有痕迹,带来了艺术、文化和工程技术等方面的成就,但也带来了暴力和剥削。那么,罗马帝国治下的真实生活是什么样的?
罗马帝国占领了不列颠长达一代人的时间,《帝国领地:罗马帝国时代的不列颠,公元前54—公元409年》是第一部关于这段历史的重要著述。在这本书中,戴维·马丁利借助丰富的新发现和知识,拨开传闻和误解的迷雾——我们关于这个时代的认知常为其笼罩。从领导不列颠岛民奋起反抗的部落首领和德鲁伊,到罗马军事领袖在这个遥远、危险的帝国前哨经历的事件,在罗马帝国时移势易之间,本书探寻了帝国占领时期英国人的生活真相。
關於作者:
戴维·马丁利(David Mattingly)
英国历史学家、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英国莱斯特大学考古与古代史学院罗马考古学教授,曾在密歇根大学和牛津大学担任教授,伦敦文物学会会员,研究重点是西罗马帝国的考古学,曾在利比亚、突尼斯、约旦、意大利和英国等地进行田野调查。主要著作包括《罗马不列颠地图集》(An Atlas of Roman Britain)(合著)、《的黎波里塔尼亚》(Tripolitanis)、《沙漠农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利比亚山谷的考古调查》卷1—2(Farming the Desert:The UNESCO Libyan Valleys Archaeological Survey,Vols 1-2)(合著)、《对话罗马帝国主义》(Dialogues in Roman Imperialism)(编辑)、《古典世界中农业以外的经济》(Economies Beyond Agriculture in the Classical World)(合编)、《法赞的考古学》(The Archaeology of Fazzan)等。
目錄 :
关于日期、地名和测量值的说明
第一部分 引 言
第一章 帝国幽灵
第二章 信息来源与史料规则
第三章 “没有什么值得我们担心或欣喜”:不列颠、布立吞人及罗马帝国
第二部分 军事社群
第四章 铁腕征服及其余波:罗马不列颠征服(43—83)及以后
第五章 征服不列颠尼亚:各省驻军
第六章 军人社群
第七章 军人身份的形成
第八章 不列颠的破坏:衰亡与陷落?
第三部分 公民社会
第九章 城镇的形成:城镇的发展历程
第十章 城镇居民:人口、文化、身份认同
第十一章 城镇化的失败?
第四部分 乡村社会
第十二章 乡村别墅与圆屋
第十三章 行省景观
第十四章 自由的不列颠尼亚:边境之外
第十五章 乡村文化与身份认同
第五部分 比较视角与结论性思考
第十六章 不同的经济,不同的身份
第十七章 “不再受罗马法律约束”
参考书目
內容試閱 :
《鹈鹕英格兰史》(The Pelican Histories of England)系列丛书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在20世纪后半期为读者提供了大量优秀作品。在撰写本书时,我很清楚伊恩·里奇蒙德(Ian Richmond)所著的《不列颠尼亚》(Roman Britain)早在1955年就已出版,距今已有50年,该书及其修订版至今仍在销售。事实上,有关不列颠尼亚的历史书籍数不胜数,但却很少有作者能有伊恩这样的见解和深度。因此,我也跟其他新丛书作者一样,在从21世纪视角解读这段历史时,惶恐自己难堪大任。近几十年,英国成为罗马帝国行省研究中最炙手可热的研究对象之一,正因如此,给出优秀的综合性解读就更难。另一个挑战是要讲述英国整体在那一时期的历史,而并不仅限于不列颠群岛的东南部。每一段对历史的讲述都带有作者所处时代的特征,伊恩是从现代殖民主义早期角度解读历史的,而我则是从更充满质疑的后殖民主义视角出发。在这种视角下,“帝国”不再被认为是一个褒义的文明力量。罗马帝国侵占英国所带来的历史影响并非都是正面的,但对于现代读者来说,他们一直以来所接受的教育都认为罗马帝国只带来了积极影响。
我撰写本书的时间比企鹅出版社和我预计的都要久[在这里我必须感激主编大卫·康纳汀(David Canandine)以及我的责任编辑西蒙·温德尔(Simon Winder)的耐心和坚持]。出版的延期说明在过去10年有众多新出版物集中涌现,同时也表明了我独树一帜的决心,力图让本书区别于其他罗马不列颠主题的书籍,为读者提供全新视角。简单来说,我想写作一本会引发争议,但最终能得到大多数读者理解和认同的书,引导人们在遇到一些没有明确答案的难题时,能有意识地独立思考。在写作过程中,我尽量避免使用那些在人们心中似乎已经固化的学说去讲述或解释,比如最具代表性的“罗马化”(Romanization)(“罗马化”这个概念似乎可以解释一切,但又好像什么都没解释清楚)。在书中我没有用“罗马化”做出论断,而是为读者提供一个分析框架,以行省社会的三大群体为基础(军队、城市、乡村社群),探讨罗马统治下它们各自身份特征的体现。
本书属于历史书系列,其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是确定的。传统的罗马不列颠主题书籍的叙述重心都是军事问题,我在传统写法的基础上采用一个新视角去解释。我将重点放在介绍军事占领的普遍特征上,避免赘述细节,如军事占领行动的具体时间,何时占领了哪座堡垒等。在书中,我尝试去展现军事集团与平民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并尽可能地在叙述时引入一些真实人物。同时,在对社会与经济史进行探究时,我也结合了大量的考古学证据。但是,如果在进行综合论述时只一味关注考据,也不足以完成本书。我有意将传统历史与近期理论考古学所强调的一些社会问题相结合。在用文字重现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时,其中一个难点在于如何结合他们所处时期的物质文化来解释其思想和行为。我确信,正是因为有了大量高质量数据(尤其很多数据与一些具体考古成果相关),不列颠就是研究罗马帝国区域特征中的最佳案例。本书只提供一个大体框架,我真诚地希望有更多研究者能加以完善。
这就是我个人眼中的罗马不列颠历史,我想说明,本书所呈现的世界与许多同主题书籍完全不同。与此同时,我认识到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肩膀上这一事实,才能建立自己的观点,正是前人的成就才使这部新作得以出现。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将关于这一主题新旧研究方法的精华融合起来。书中无法避免会有一定程度的推测——尽管我认为就算是正统观点的一些重要假设同样缺乏证据支撑,而且我的说法在许多方面都合理恰当。但重要的是,无论读者对这一研究主题陌生还是精通,我都希望吸引住他们,并激发他们的兴趣,哪怕有些人可能最终并不同意我的部分结论。本书标题的时间跨度是公元前54年恺撒的第二次征战结束到公元409年不列颠行省最后起义这一段时间,我认为我们可以合理地认为不列颠群岛的一部分在这段时间是在帝国统治下。这是一段外族统治的漫长历史。正如本书原稿的一位评论者简明扼要地提到的那样,笔者观点的一个基本要素就是“罗马不列颠时期令人讨厌、野蛮而又漫长”。
本书撰写过程中有许多人帮助了我,在此我只能感谢一小部分人。本书要献给两位哈罗德·马丁利,正是他们最先为我描绘了古老的罗马世界。我孩提时代最初的回忆就是坐在祖父膝头,听他讲古罗马神话故事。我收藏的由他翻译的塔西佗《阿古利可拉传》(企鹅出版社英译本)是我所有藏书中饱受赞誉的一本。我父亲一直影响着我,我希望自己继承了他的一些品质,有能力提出让古代史的学术正统难以回答的问题。第三个影响较大的人是我在曼彻斯特的博士生导师巴里·琼斯,他使我投身到罗马考古学的研究中。导师于1999年早逝,我失去了一位朋友和顾问,我十分难过没有机会与他分享这本书的原稿。托尼·伯利同样培养了我对罗马史的兴趣,并源源不断地给予我建议与支持。他对本书几个章节的初期草稿提供了很多意见,随后向我提供了他宝贵的《不列颠的罗马政府》(The Roman Government of Britain)一书(那时该书尚未出版),并在最后承担了阅读整个手稿的任务。除了纠正我那数量巨大而令人难堪的错误之外,他还贡献启发了很多挈领全书的智慧和许多特定观点,帮助我写出了一本比原稿优秀很多的书。许多其他学者和专业考古学家已经回答了我的问题,为我的大胆假设提供保障,并寄给我抽印本和未发表作品的文本。我要特别感谢格雷姆·巴克、保罗·贝内特、罗宾·伯利、罗杰·布兰德、大卫·布列兹、彼得·卡灵顿、希拉里·库尔、约翰·克莱顿、巴里·康利夫、西蒙·埃斯蒙德·克利瑞、S. S. 佛瑞里、迈克·富尔福德、迈克尔·吉文、克里斯·戈斯登、比尔·汉森、伊恩·海斯、理查德·兴立、布鲁斯·希钦纳、尼克·霍奇森、瑞克·琼斯、约翰·曼利、马丁·米莱特、大卫·波特、已过世的蒂姆·波特、理查德·里斯、蒂姆·思特里克兰德、罗杰·汤姆林、彼得·威尔斯、史蒂夫·威尔斯、安德鲁·威尔逊、罗杰·威尔逊和格雷格·伍尔夫。我还要感谢莱斯特市维杰斯顿伊丽莎白一世书院的苏珊娜·布莱克莫尔,她耐心地回答了有关当前英国高中课程中罗马不列颠史教学的问题,也让我女儿瑞贝卡对罗马不列颠历史产生了兴趣。
自1992年以来,作为莱斯特大学考古学和古代历史学院蓬勃发展的罗马、铁器时代研究团队的一员,我从中受益良多。非常感谢与我或短或长共事的同事们——科林·亚当斯、格雷姆·巴克、理查德·巴克利、尼尔·克里斯蒂、帕特里克·克雷、尼克·库珀、海拉·埃卡德、安迪·加德纳、梅尔·吉尔斯、安妮·格兰特、科林·哈塞尔格罗夫、西蒙·詹姆斯、 艾伦·麦克维尔、瑞秋·波普、乔纳森·普拉格、埃伯哈德·索埃、莎拉·斯科特、格雷厄姆·希普利、杰里米·泰勒、约翰·范德波尔、玛丽克·范·德·维尔、简·韦伯斯特。我也从一群相当优秀的莱斯特大学罗马史方向(他们的研究方向不都是罗马不列颠)的研究生中受益匪浅,他们帮助我加深了对这一主题,尤其是新的偏理论研究方法的理解:詹妮弗·贝尔德、安德鲁·伯利、阿方索·伯格、弗兰·康德龙、约翰·库姆斯、劳拉·克里普斯、加里克·芬查姆、科林·福西、汉娜·弗里德曼·吉莉安·霍克斯、安娜·利昂、米歇尔·曼、朱迪·米德、菲尔·迈尔斯、多米尼克·皮尔因、尼克·瑞、朱迪斯·若斯丁、汤姆·如斯特、艾琳·舒福勒-科博、丹·斯图尔特、罗伯·维切尔和斯蒂芬·杨。另外,本书许多偏推测的观点在历届本科生课堂上得到了实验,学生们满怀良好的幽默感和热情去理解后殖民思想和身份观念,并提出了一些非凡见解。
除去托尼·伯利之外,牛津考古学院的保罗·布斯以他一贯的敏锐态度阅读了全文。本书的成书采纳了他的许多建议(以及新发现的信息)。还有一些读者针对本书的个别章节提出了建议,使文稿质量大为改善:尼尔·克里斯蒂、西蒙·詹姆斯、理查德·辛莱、科林·哈泽格罗夫、布鲁斯·希钦纳、米克·琼斯、安德鲁·伯利、朱蒂丝·罗斯滕。杰里米·泰勒提供了图13所依据的原始数据,并由乔·斯金纳根据我未经加工的材料画出了插图。企鹅出版社的西蒙·温德尔是一位理想的编辑,他温和地说服我卸下初稿过长的包袱,并就如何加强论证提供了富有洞察力和相当有帮助的指导。珍妮特·泰瑞尔编辑校对了本书书稿,理查德·杜吉德、丽贝卡·李和克洛伊·坎贝尔帮助本书的印刷生产工作顺利完成。珍妮·马丁利编制了索引。
人们通常会原谅那些负责阅读书本原稿的人的疏漏。这一点对于本书的许多方面都尤其必要,因为这是一本实验性、推测性和力求创新的书。在选择性接纳读者的建议后,我试图在书中保留我自己的认知架构。最后,这是从我的“视角”观察的历史,我对所有剩余的错误负有全部责任。这是一本关于身份、社群和地区的书,某些部分需要一定程度的细节来说明主题。我希望对该主题熟悉或陌生的读者都能够面对这一挑战,并受到鼓舞,查阅参考书目以加深对特定主题的了解。
该书于2004—2005学年完成,并获得了莱斯特大学研究假期奖和AHRC研究假期奖。我非常感谢同事们,特别是校长玛丽莲·帕尔默的支持。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在几个章节中个别段落是基于我以相当迥异的形式(更全面的参考)在《罗马考古学学报》上发表的材料所撰写的,我很荣幸可以在这里向学报编辑约翰·汉弗莱表示感谢。
我也感谢自己的大家庭(父母、姐妹和各位姻亲)和对项目保持热情的朋友,是他们使我专注于本项目。我必须特别感谢珍妮、瑞贝卡、苏珊娜和道格拉斯,他们和我一起见证本书的撰写,帮助我保持工作进度。在自身职责之外,他们还阅读、评论文本;考察遗址并讨论想法。更重要的是,他们给予了我最需要的时间和空间。多亏了他们,我的热爱终于以本书呈现出来。
2005年6月于莱斯特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