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妈妈,你好吗?(一封写给妈妈的“控诉”信,日本绘本奖作品)
》
售價:HK$
42.6
《
保守主义:为传统而战
》
售價:HK$
154.6
《
不同境遇的36岁:无尽与有限+人生半熟
》
售價:HK$
112.0
《
小时光 油画棒慢绘零基础教程
》
售價:HK$
88.5
《
可控性混乱
》
售價:HK$
66.1
《
篡魏:司马懿和他的夺权同盟
》
售價:HK$
65.0
《
狂飙年代:18世纪俄国的新文化和旧文化(第三卷)
》
售價:HK$
177.0
《
协和专家大医说:医话肿瘤
》
售價:HK$
109.8
|
編輯推薦: |
从晚清到民国,近代共出版了1300余种画报,留存至今的有920余种,数量之多、涉及学科范围之广,类型之丰富,内容之精彩,我国的出版史上都是罕见的。这些画报对于研究中国近代社会史、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科技史、新闻出版史、美术史、人文风俗、地方文化、人物传记等社会科学的各个方面都有极为重要的价值。本书是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中国近代画报大系(1874—1949)》(全8册)中的《中国近代画报史稿》分卷。本书专门研究1884年至1949年中国近代画报的发展历程,将各个历史时期的画报特点、内容、经营、编者、作者、对社会的影响等重要信息逐一进行梳理、总结,本书作为第一部全面研究中国近代画报发展史的著作,对于中国近代报刊史、新闻出版史、都市生活史、美术史、摄影史等方面的研究都有重要的价值。有助于补充中国近代画报史相关研究、理清中国近代画报的发展轨迹、夯实借助画报研究中国近代史的路径基础。
|
內容簡介: |
《中国近代画报大系》(1874—1949)是天津档案馆画报收藏、研究专家周利成及其学术团队历时20余年收、集整理的中国近代画报资料集成和研究成果,范围几乎涵盖了1874年至1949年中国近代出版的所有画报。该项目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并列入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上海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财政扶持资金资助项目,总计约240余万字,3700余幅图片,涉及画报(含存目)共计1300余种,共分图录提要卷(附存目提要)、报刊文论卷、公牍档案卷、中国近代画报史稿等卷。本书是《中国近代画报大系》书系的学术专著《中国近代画报史稿》,分为“绪论”“萌芽时期(1874—1884)”“发展时期(1884—1920)”“鼎盛时期(1920—1937)”“衰落时期(1937—1945)”“低谷时期(1945—1949)”六章,对中国近代各个历史时期的画报、主创者、内容、特点、社会影响力等重要信息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和归纳,叙述了中国近代画报从萌芽、发展、鼎盛、衰落到最终消亡的历史过程。作者在充分掌握920余种画报、1050余件档案等中国近代画报及相关文献史料的基础上,全面、客观地记录了中国近代画报发展的历程与演变的规律。本书试图为读者打开一条了解近代中国的新渠道,可为中国新闻出版史、期刊史的研究者提供大量史料,并深入推进中国近代社会史、文化史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
關於作者: |
天津市档案馆是天津市集中管理档案的事业单位;周利成,天津市档案馆编辑研究处副处长,天津市档案系统编研专家衔,著有《天津老画报》《北京老画报》《上海老画报》等。
|
目錄:
|
目录contents
001 总序
001 第一章 绪论
003 一、选题意义
004 二、研究范围和概念界定
014 三、研究现状
018 四、创新与不足
021 第二章 萌芽时期(1874-1884)
027 第三章 发展时期 (1884-1920)
029 第一节 画报的产生
031 第二节 画报出版的历史影响
037 第三节 画报的社会功能
060 第四节 摄影画报初露端倪
062 第五节 从无到有的政府管控
073 第四章 鼎盛时期(1920-1937)
075 第一节 鼎盛的原因
082 第二节 特点
088 第三节 分类
117 第四节 机构与人员
211 第五节 社会影响
238 第六节 经营
250 第七节 停刊
256 第八节 相对宽松的政府管控
267 第五章 衰落时期(1937-1945)
269 第一节 抗战画报成为主旋律
278 第二节 电影画报勃兴一时
283 第三节 戏剧画报异彩纷呈
288 第四节 红色画报破土而出
295 第五节 企图控制新闻舆论的日伪画报
302 第六节 消除愤懑的娱乐休闲画报
310 第七节 编者
316 第八节 画报遭受双重管控
327 第六章 低谷时期(1945-1949)
329 第一节 短暂的庆祝与长期的挣扎
334 第二节 逐步加大的政府管控
349 第三节 形成南“软”北“硬”的局面
355 第四节 画报对社会影响逐渐降低
357 第五节 红色画报异军突起
366 后记
|
內容試閱:
|
总序
陈平原
从事学术研究的,不见得非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不可,因不同研究课题,难度、重点、理论框架与突破口迥异。比如近代画报研究,论述固然不易,但资料积累是第一位的。我在2008年香港三联书店版《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晚清画报研究》的前言中称:“不登大雅之堂的‘画报’,难入藏书家法眼,故当初虽曾风风火火,很快就星流云散,隐入历史深处了。等到学者们意识到其研究价值,已是‘百年一觉’。随着中外学界兴趣陡增,若干晚清画报得以影印刊行;但若想了解全貌,还是得像傅斯年说的那样:‘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这个努力搜寻的过程,会有很多意外的惊喜,但更多的是让人难以释怀的失落。
十年后,北京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刊行《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晚清画报研究》增订版,篇幅增加了一倍,论述上也有很多推进,这与我多年来四海奔波,进出国内外各大图书馆有关,也得益于众多晚清画报的整理与影印。除若干单行本外,尤其值得推荐的是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编印的《清代报刊图画集成》(2001)、《清末民初报刊图画集成》(2003)、《清末民初报刊图画集成续编》(2003)。这三套大书的制作,虽有不少错漏,但还是给我的研究提供了很大便利,故心怀感激。
记得三十多年前我写作《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1997年;后改题《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010年),同时配套编辑《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与夏晓虹合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1997年;后改题《清末民初小说理论资料》,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那种两条腿走路,相互促进的感觉,确实很不错。如此兼及史料整理与专著写作,是向鲁迅学习的,即希望每个重要论述“我都有我独立的准备”(参见《不是信》,《鲁迅全集》第三卷229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学界都知道,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之所以在同时代著作中鹤立鸡群,很大程度缘于其有《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三书垫底。我做晚清画报研究时,也很想学,但最后放弃了,原因是难度太大。
正因深知其中的利害与难处,当看到天津市档案馆周利成先生与上海书店出版社合作,拟编辑出版《中国近代画报大系》,我马上答应为其撰写申请国家出版基金的推荐信。这套大书共8册,涵盖了1874—1949年近代中国的大部分画报,包括画报图录提要(附画报存目辑要)、报刊文论卷、公牍档案卷、中国近代画报史稿等五大部分。即便自撰的画报史稿不够尽善尽美,单是这巨量的资料辑存,也都将大大嘉惠中外学界。
周利成先生1989年开始从事档案工作,编写过《天津老画报》《北京老画报》《上海老画报》《民国画报人物志》《老画报风尚志》等书籍,还主持或合编若干天津档案图书,对画报及档案这两个领域均学有专长。由他来负责这个重大出版工程,我以为再合适不过了。
大概是研究档案出身,周先生汇编中国近代画报资料时,并不满足于作为文本的报刊文章或图像,而是兼及整个画报的生产机制以及政策制定,尤其第七册“中国近代画报大系·公牍档案卷”,涉及画报的备案、登记、监督、检查、取缔等规章制度与实施办法,我相信对日后研究新闻出版、文化批评、图像叙事的学者,都会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我与“晚清画报”纠缠了二十年,深知其中的甘苦。也曾试图将视野延伸到“近代中国”或整个“二十世纪中国”,最后搁置的理由,是搜集原始资料的工作量实在太大。如今有了周先生编纂的“画报大系”,我相信会有很多年轻学者涌入这一很有发展前景的研究领域。
2023年10月31日于京西圆明园花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