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自然之争:1600年以来苏格兰和英格兰北部地区的环境史(新史学译丛)
》
售價:HK$
106.4
《
硝烟下的博弈:工业革命与中西方战争
》
售價:HK$
87.4
《
让内的理性主义 发现无意识之旅
》
售價:HK$
66.1
《
苏美尔文明(方尖碑)
》
售價:HK$
132.2
《
知命不惧:从芝诺到马可·奥勒留的生活艺术
》
售價:HK$
110.9
《
Zemax光学设计从基础到实践
》
售價:HK$
132.2
《
全球化的黎明:亚洲大航海时代
》
售價:HK$
109.8
《
危局
》
售價:HK$
84.0
|
編輯推薦: |
BBC自然纪录片之父爱登堡代表作品,跨越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史诗之旅,含137幅精美插图。
《前往世界彼端的旅程》与《一位年轻博物学家的探险》同为大卫·爱登堡的经典代表作品,记录了这位深受世人尊敬的博物学家早年开创BBC自然纪录片事业的精彩历程。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大卫·爱登堡与摄影师前往偏远的热带地区,拍摄当代原住民的生活与珍稀野生动物,其足迹遍及新几内亚、斐济、汤加、马达加斯加、澳大利亚北领地。在本书中,爱登堡以细腻、灵动的笔触描述了沿途的见闻,呈现出人与自然之间错综复杂的共生关系。《前往世界彼端的旅程》既是一场野性与文明之间的深刻对话,也是后殖民时期亚非地区社会状况的生动缩影。
本书由国家动物博物馆副馆长张劲硕审校推荐。
|
內容簡介: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卫·爱登堡与摄影师远赴太平洋岛屿、马达加斯加和澳大利亚北领地,拍摄沿途见到的野生动物及风土人情。
从人迹罕至的空旷山野到洋溢着生命力的跳塔仪式,从光彩夺目的极乐鸟到迷人的马岛猬,在本书中,爱登堡用诙谐灵动的笔法,描述了纯真质朴的地理风貌、万物生灵、古老风俗和自然法则,并以博物学家与人类学家的双重视角,思考原住民具有可持续性的生存方式。
爱登堡用这本书和毕生的工作,阐释了他是如何记录地球生命,记录世界上那些美好而亟待保护的事物。他带领着我们,在野性和文明的一次次碰撞中,感受人与自然迸发的生生不息的力量。
|
關於作者: |
大卫·爱登堡(David Attenborough),英国著名电视节目制作人、主持人、博物学家和旅行家,被誉为“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他就读于剑桥大学,学习自然科学,1952年加入英国广播公司,1954年开始制作具有开创性的电视节目《动物园探奇》。在长达七十余年的职业生涯中,他策划、解说了《生命的进化》《飞禽传》《地球脉动》《我们的星球》等多部经典的自然纪录片,向观众呈现了地球生命的几乎每一个方面,并深刻地改变了我们认识自然的方式。爱登堡于1985年被授予爵士称号,2005年获得英国皇室功绩勋章。
|
目錄:
|
序言
第一卷 太平洋上
第一章 瓦基河谷
第二章 进入吉米河谷
第三章 制斧者
第四章 俾格米人与跳舞鸟
第五章 重返太平洋
第六章 彭蒂科斯特岛的跳塔者
第七章 货物崇拜
第八章 斐济外围诸岛
第九章 汤加王国
第二卷 储物之岛
第十章 储物之岛
第十一章 冕狐猴与巨鸟
第十二章 火烈鸟、马岛猬与倭狐猴
第十三章 亡者之灵
第十四章 变色龙、鹭与狐猴
第十五章 狗头人
第十六章 森林中的居民
第十七章 大狐猴
第三卷 南回归线
第十八章 达尔文以东
第十九章 鹊雁与巨蜥
第二十章 洞穴岩画与水牛
第二十一章 阿纳姆地的艺术家
第二十二章 咆啸的大蛇
第二十三章 博罗卢拉的隐士
第二十四章 腹地
|
內容試閱:
|
从1954年到1964年的十年中,每一年我都有幸前往热带拍摄自然历史题材的影片。起初,我们的探险由BBC(英国广播公司)电视台和伦敦动物园共同组织,目的不仅在于拍摄动物,也在于捕捉搜集。因此,系列节目被总体命名为《动物园探奇》(Zoo Quest)。
令人遗憾的是,园方代表杰克·莱斯特因病未能参加第三次旅行。此后,伦敦动物园的参与就减少了,只负责接收我们这些电视台工作人员带回的动物。这样一来,我们在荒野中的首要任务就成了拍摄动物,而非捕捉它们。随着时间的变化,我们的兴趣有所扩大,我们在旅途中遇到的土著部落在影片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这时,整个系列似乎就不太应该被叫作《动物园探奇》了。我讲述这些旅程的前三卷书在1980年首次再版,内容稍有删减。2017年,它们得以第二次再版。这一次多了一些修订,书名也变成了《一位年轻博物学家的探险》。本书则是后续的三卷,内容同样稍有修订。
从我们结束最后一次旅程到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了六十多年。毫不意外,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几内亚岛的东半部当时还由澳大利亚管辖,如今已经独立为巴布亚新几内亚。我们对吉米河谷的探索当时才刚刚开始,如今那里已经有了公路,还有了自己的国民议会议员。我们拜访汤加时,那里的统治者还是萨洛特女王。她去世于 1965 年。王储继位后成为国王陶法阿豪·图普四世,而乔治·图普五世又继承了他的王位。新赫布里底群岛一度拥有一个奇特的殖民管理机构,由英国和法国共治,如今则成了独立国家瓦努阿图。澳大利亚小镇达尔文如今已是一座城市。努尔兰吉周边地区已经成为卡卡杜国家公园,有了符合其地位的旅馆和公路。在我们拜访时,这里的野外还生活着大量水牛。如今,为了让这里神奇而脆弱的生态系统回归到接近其原始状态,这些水牛已被消灭殆尽。我们是世界上第一批拍摄努尔兰吉岩画的人。今天,这些岩画已经世界闻名,出现在澳大利亚的邮票上。艺术家马加尼曾向我们无私呈现自己的绘画过程,如今他的树皮画已经是澳大利亚国家画廊的藏品。当年在延杜穆的岩石上作画的人们也有了艺术继承者:他们用的是真正的现代颜料;他们的油画作品价值高达数十万乃至上百万美元。为了避免伤害当代原住民的感情,本书对原版中原住民仪式活动的细节描述有所删节。
我们自己只能选择乘坐飞机返回。北领地横亘在我们下方,斯图尔特公路看起来只是地面上的一道细细划痕。为了探索这片大地,许多人付出了生命。种植者和牧场主都曾想占领它,却都遭到失败。勘探者因为在这里寻找矿藏而丧生。杰克·马尔霍兰和博罗卢拉的其他人选择在这片孤寂中隐藏自己。然而,只有遵循传统方式的原住民无须凭借外力就能在这里活下来。他们与白人不同,从不试图成为这里的主人。他们并不想驯服动物,也不想开垦沙地,这片土地却提供了足够的滋养,让他们的灵魂继续栖居于他们的身体。作为回报,原住民崇拜这片土地。这里的岩石和水源都是他们神灵的创造,而神灵走过的道路都成为圣迹。或许,没有人能像他们一样理解这片土地,同时接受它的美丽与荒蛮。
很快,连斯图尔特公路也从视野中消失了。我们眼中只剩下一片空旷的干旱沙漠。零星的灌木丛点缀其间,一成不变地向天际延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