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制度为什么重要:政治科学中的新制度主义(人文社科悦读坊)

書城自編碼: 4039148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政治/軍事政治
作者: 薇薇安·朗兹 马克·罗伯茨
國際書號(ISBN): 9787300331454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9-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63.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棱镜精装人文译丛)蔑视大众:现代社会文化斗争的实验
《 (棱镜精装人文译丛)蔑视大众:现代社会文化斗争的实验 》

售價:HK$ 60.5
皇家宫廷中的保健秘方 中小学课外阅读
《 皇家宫廷中的保健秘方 中小学课外阅读 》

售價:HK$ 63.8
《诗经》十五讲 十五堂《诗经》历史文化与文学课  丹曾人文通识丛书
《 《诗经》十五讲 十五堂《诗经》历史文化与文学课 丹曾人文通识丛书 》

售價:HK$ 86.9
述异记汇笺及情节单元分类研究(上下册)
《 述异记汇笺及情节单元分类研究(上下册) 》

售價:HK$ 104.5
环境、社会、治理(ESG)信息披露操作手册
《 环境、社会、治理(ESG)信息披露操作手册 》

售價:HK$ 261.8
桑德拉销售原则   伍杰 [美]大卫·马特森
《 桑德拉销售原则 伍杰 [美]大卫·马特森 》

售價:HK$ 96.8
理论的意义
《 理论的意义 》

售價:HK$ 74.8
悬壶杂记:医林旧事
《 悬壶杂记:医林旧事 》

售價:HK$ 52.8

 

內容簡介:
本书对制度主义相关的种种理论与方法论作出了兼具创新性与系统性的批判,其中也包括近年来影响力渐增的“新”制度理论。作者将制度主义的发展划分为探索与再发现、发散与分隔、趋同与融合三大阶段,论述制度如何结合规则、惯例与叙事话语并由此塑造政治行为,反对关于新制度主义的分裂说,具体说明了制度主义研究在理论与实践上所共有的概念内核;选取了丰富的案例,考察了制度是如何设计而成的,又是如何随着时间而变化的,也探讨了制度怎样赋予权力、构建政策方案。本书以宏阔的视野,有力地阐述了制度为什么是我们理解政治行为及其结果的核心命题。
關於作者:
薇薇安·朗兹(Vivien Lowndes),英国伯明翰大学荣休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制度、地方治理、公民参与等。
马克·罗伯茨(Mark Roberts),英国莱斯特郡德蒙福特大学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城市政治、合作治理等。
目錄
目录
1为什么要研究制度?
制度是什么,制度主义解释又是什么?
本书贡献
本书结构
2制度主义的三大阶段
作为理论的制度主义
第一阶段:探索与再发现(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
第二阶段:发散与分隔(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
第三阶段:趋同与融合(21世纪初至今)
小结
3规则、惯例与叙事话语
制度是什么样子的,我们能怎样了解它们呢?
制度如何发挥它的效用?
规则:正式且书面
惯例:非正式且有示范
叙事话语:半正式且留存于口头
多种约束模式是如何共同起效(与否)的
小结
4权力与能动性
行动者、制度与背景环境
看待权力的不同视角怎样影响着制度主义
通过调控管制所施加的权力
通过惯例习俗所体现的权力
通过故事讲述而见效的权力
什么是制度主义对能动性的概念化?
5制度的变化
变化:制度主义的一大困境
绘制第三阶段中制度变化的理论图式
理解变化:制度、行动者与环境
小结
6制度的多样性
什么使制度相似?
什么令制度相异?
时间与空间的内在动态
小结
7制度的设计
理解设计的适用范畴
就地取材的设计工作
制度设计的悖论
践行基本的设计原则
小结
8结论
制度主义的发展轨迹
规则、惯例与叙事话语
权力与能动性
制度的变化
制度的多样性
制度的设计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索引
主题索引
內容試閱
1为什么要研究制度?
制度是政治分析题材的核心。实际上,直至20世纪50年代,由于政治科学聚焦规章体制的研究以及代议制和政府的组织安排,制度研究正是(was)政治科学本身。政治学家们选取行政和立法机关,又或政党和选举制度,做跨国、跨时间的比较。法律和历史的研究方法,佐以一种描述性的语言风格和一套构成“良政善治”的假设,占据着统治地位。
自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行为主义革命对制度主义发起挑战,追问政治的正式形式下还潜藏着什么,并运用经验主义的调查研究,查明不同环境下“谁(真正)在统治”(Sanders,2010)。到下一个世代,理性选择理论家试图从个人自身利益的相互作用入手,对政治做出解释(Hindmoor,2010)。新马克思主义者则另寻他途,专注于(源自劳资关系的)“系统性权力”对政治的主导作用(Maguire,2010)。无论肤色种族,此时的政治学家看起来都在坚决批判前辈学者们对制度全盘接受、不加质疑的态度。他们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不止于代议制、决策和政策执行的正式安排,政治还包括更多的内涵。
当这些强有力的思潮将政治科学推向新的方向时,那些制度主义者们也被弃诸身后了,那么他们又发生了什么呢?其中不少人深信“你只需静坐原处,风水总会‘轮流转’”(Rhodes,1995:57),并身体力行地继续开展他们的学术工作。其他人则愤然起身,为他们的“常识性”假设和研究方法辩护,在公共管理和宪法研究等分支学科中尤其如此。事实上,到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新研究范式的内在局限明确显露出来,制度主义已经“回潮倒流”了。学科的主流研究路径认为,制度充其量不过是个人偏好的简单集合罢了,而“新制度主义”的出现正是要对这个“社会化不足”(undersocialized)的特征做出回应。
“新制度主义者”主张的仅仅是“政治生活的组织有一定影响”(March and Olsen,1984:747)而已,政治学家们就从各个不同的分支领域云集景从而来,聚集在新制度主义的大旗下。历史和比较研究的学者带来了制度在福利和税收等领域塑造政策选择的观点(Steinmo et al.,1992);理性选择学者则关注个人选择形成当中制度要素的影响作用(Weingast,1996;Ostrom,2005);新马克思主义者阐发了“调节”和“体制”理论,以分析20世纪70年代被结构主义者所贬低的制度性变化(Painter,1995;Stoker,1995)。古丁和克林格曼(Goodin and Klingemann,1996:25)将新制度主义描述为政治科学的“下一场革命”,就反映出学者对这一理论兴趣的飙升。新制度主义者并没有回归到老一代制度主义那种描述性和非理论的作风上,而是为他们的研究对象发展出一个内涵更广的定义(以包含正式规则之外的非正式惯例),并采用了更为清晰易懂的理论框架(尽管它们并不统一)。历史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也各自发展出了迥乎不同的分析路径(Peters,2005)。
在本书中,我们将讲述新制度主义“革命”的故事,并就其对政治科学的贡献,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作出我们的评价。不过,我们也发现存在着另一种正在不断发酵产生的变化,它们风光稍逊,但却同等重要。如果将“旧”制度主义称作这个智识轨道的第一阶段、“新”制度主义称作第二阶段的话,那么在我们眼中,第三阶段业已浮现,轮廓已清晰可见了。这个发展阶段的特征就是,各个(原先分裂的)制度主义学派围绕着各个核心概念和关键难题,逐渐开始形成共识。
在过去30年间,制度主义理论已在快速变革,制度本身也是如此。因此,本书并不仅仅将新制度主义作为一种理解政治的途径加以关注,还注意着新制度的发展与扩散,它们通过新的方式构建着全世界的政治。实际上,这两个关注点是相互联系的。随着政治和政府的组织方式变得复杂化、碎片化,政治学家也需要掌握更为精巧复杂的理论和方法论工具。同时,受益于这些工具的有效性,一些在其他情形下可能会遭到忽视的现象,也能得到充分阐释。
伴随着大规模官僚机构的解体,以及人际关系网、合作或“掌舵”(steering)(Rhodes,1997;Sullivan and Skelcher,2002)等“软性”过程的增多,一部分评论家已论及政治和政府的“去制度化”(de-institutionalization)。但政治制度的重要性并未稍减;确切地说,它们
有所变化。制度主义理论之所以能为分析当代治理提供一系列有效的概念工具,恰恰是因为它并不将制度等同于组织,也不预先假定政治仅取决于正式的结构和框架。制度主义者们相信,政治生活中存有制度的分化现象;例如,与统治集团和官僚机构共存且影响作用愈发强大的市场和人际关系网等。他们也预见到制度的杂合性,预料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