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英博物馆东南亚简史
》
售價:HK$
177.0
《
纯粹·我只要少许
》
售價:HK$
80.6
《
投机苦旅:一位投机客的凤凰涅槃
》
售價:HK$
88.5
《
重返马赛渔场:社会规范与私人治理的局限
》
售價:HK$
69.4
《
日子慢慢向前,事事慢慢如愿
》
售價:HK$
55.8
《
场景供应链金融:将风口变成蓝海
》
售價:HK$
111.8
《
汗青堂丛书146·布鲁克王朝:一个英国家族在东南亚的百年统治
》
售價:HK$
91.8
《
人生是旷野啊
》
售價:HK$
72.8
|
編輯推薦: |
高清镜头呈现纷繁细节,力图将三国大势细说分明。穿过由耳熟能详的大事件、大英雄构成的主脉,抛开演绎故事带来的爽感,南门太守用高清镜头对准史料的字里行间,抽丝剥茧、连缀细节,织就一幅脉络清晰、信息量致密的历史图卷,支脉与主脉、局部与宏观一一浮现。写大英雄,更写小人物,带你走进汉末三国的群星闪耀时。忠义还是背叛?英雄还是反贼?良策还是败笔?从朝廷到地方、从帝王到百姓,谁能始终洞若观火、稳操胜券,谁能预测和左右未来的轨迹?透过一件件事、一个个人,还原血泪交织、充满偶然性和“神转折”的纷争乱世。一条与古人对话的时空隧道,为你提供具体而微的历史参考。无论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还是白领、基层工作者,又或是面临重大选择的普通人,都能读懂历史发展的逻辑与规律,与不同的人、事共情,获得更为立体、丰富的历史认知。特邀历史地理学者李青淼绘制插图4幅,图文互见、通俗易读。丛书史料翔实、逻辑清晰,后附历史大事记,检索方便。32开平装,纸张松软趁手、可平摊掌上,携带、阅读无负担。
|
內容簡介: |
“星汉灿烂三国史”丛书简介
“星汉灿烂三国史”是一部全景式、高像素细说汉末三国历史的非虚构通俗读物,起自184年黄巾起义,止于280年孙吴政权结束。
作者南门太守用30年时间穷尽各类史料,整理考辨史实,积得“三国大事记”、读史笔记数百万字,以现代视角和大历史观重新审视历史,按时间线索细述重要史实和纷繁人事——面对变局,上到朝廷,下到地方,人们如何决策取舍?各自迎来了怎样的成败得失?乱流之中,从帝王到大人物,再到不可忽视的中、小人物,他们又如何自处?不同的选择,将他们带上了怎样始料未及的生命轨迹?
丛书以独到的史识、高超的史笔、海量的细节呈现残酷战争、诡谲权谋、复杂人性,考辨分析悬案争议,兼及社会生活、文化经济等,力求带领读者拨开迷雾、身临其境,看到一幅脉络清晰、情节生动、有血有肉的高清历史图卷。
丛书共12卷,每卷约20万字,将以3卷一组的形式陆续推出。
第一卷简介
184年 黄巾风暴 八州并起 党人解禁 群雄登台
185、186年 拒绝反省 继续任性 卖官鬻爵 新钱不祥
186、187年 黄巾余部 凉州风云
188年 刺史改牧 兄弟阋墙 冀州密谋 西园新军
189年 灵帝驾崩 宫省内斗 董卓窃权 决战在即
|
關於作者: |
南门太守,本名陈忠海,文史学者、作家。著有历史人物传记11部、文史随笔集30余部,代表作有《三国全史》《三国英雄记》《三国冷知识》《建安十三年》《曹操秘史》《晚清中国与日本》等。
|
目錄:
|
目次
序言 写一部三国历史的“大书”
第一章 黄巾风暴(184 年)
一、不安的新年
二、一个农民的理想
三、“三十六方”
四、麻木与自信
五、甲子年与黄头巾
六、八州并起
第二章 九死一生(184 年)
一、解除党人之禁
二、讨伐兵团
三、群雄初登场
四、长社之战
五、临阵换将
六、广宗之战
七、宛城之战
八、为何“大而不倒”
第三章 继续任性(185—186 年)
一、拒绝反省
二、“诸侯年”
三、“修宫钱”
四、宦官发明家
五、卖官鬻爵
六、“不祥”的新钱
七、群雄的新岗位
第四章 凉州风云(186—187 年)
一、黄巾军余部
二、“弃凉州”之议
三、悍将董卓
四、孙坚的秘议
五、一个伐木工的崛起
第五章 山雨欲来(188 年)
一、刺史改州牧
二、陶谦经营徐州
三、袁绍与袁术
四、“奔走之友”
五、冀州密谋
六、西园新军
第六章 洛阳之乱(189 年)
一、一道难题
二、汉灵帝驾崩
三、外戚内斗
四、互不相让
五、“掩目捕雀”
六、绝望中的反击
七、最后的宦官
第七章 董卓窃权(189 年)
一、凉州军入城
二、秘密交易
三、争取人心
四、陷入废立迷思
五、奉常亭外“白衣会”
第八章 决战在即(189 年)
一、是非逃亡路
二、董卓的败笔
三、己吾募兵
四、“三公移书”
五、决战一触即发
附录 历史大事记(184—189 年)
主要参考书目
|
內容試閱:
|
序言
写一部三国历史的“大书”
三国既是一门“热学问”,也是一门“冷学问”。说它热,是因为中国人自古以来对三国这段历史就格外喜爱,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三国时间维度占比很小,但它留存在人们记忆中的人物与故事却足够丰富多彩,就数量而言超过了许多百年王朝;说它冷,是因为这段历史之前已被人们一遍遍提起,掀起过一次次热潮,人们对这段历史已经到了耳熟能详的程度,深耕于这片沃土的各类作品汗牛充栋,至少从写作者的角度看,似乎已经很难再出新意了。
但是,我们真的全面了解这段历史吗?我们真的把握住了这段历史所呈现出来的最重要的精神内涵吗?我们真的对生活在这段历史中的人物都有了正确和完整的认识吗?对于这些问题,我们无法从史籍记载中直接找寻完备的答案。历史是丰富的,而史书的记载却常常格外简略,在许多关键处还存在大段空白,有的互相矛盾,留下了一个个悬案和不解之谜。要回答上面那些问题,必须在熟读精思的基础上走近一个个历史现场,在解疑释惑的同时与古人展开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
30 多年来,我始终痴情于三国历史,用近乎穷尽的方式搜集和整理与之相关的史料,一遍遍翻阅、研读,时而以俯瞰的姿态把握其大势,时而穿梭于人物与故事的丛林中探究局部与细节的堂奥。其间,我至少翻烂了7 套不同版本的《三国志》、3 套《后汉书》,2 部《三国志集解》均被翻成了“册页”。不仅研读记载三国历史的各类正史及杂史杂著,搜集研读三国时期的文集、诗集、书信、碑文以及历代以来的研究专著、文章等,还花费数年时间将与三国有关的各类第一手史料“打碎”,按年、月顺序编排成《三国大事记》,积得数百万字的学习笔记。
遇到疑惑时,我便背起行囊,去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感悟体会,寻找灵感和答案。多年来,我利用各种机会去过200多处与三国历史有关的遗址遗迹,有些地方还反复前往。在街亭古战场遗址,我一个人守着一座山,四周安静异常,我在那里冥思了整整一个上午,最后似乎理解了马谡;在许昌城外的毓秀台遗址,庄稼地里的孤台茕茕独立,趁着斜阳,远眺四方,想象着当年的辉煌,也体味着汉献帝一次次登临此台时的心境;在东阿鱼山,看着眼前的黄河,想象着当年河上溯流而上的帆影,感受着曹植内心的煎熬与苦闷。我曾20 多次前往五丈原,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静夜里坐在山坡上独自思考,在如梦如醒的恍惚状态下与诸葛亮展开对话,倾听他内心的痛苦;我在一个个三国名人的故里、墓冢前凭吊,努力让他们的形象更加鲜活和立体。
30 多年的心追手摩、穷搜广辑,30 多年的东奔西走、静夜苦思,让我对三国这段历史有了自己的理解,也增加了对这段历史的热爱,从而有了要写一部“大书”的冲动。在这部书中,我想将自己对三国的理解与思考进行一次全景式的总结,透过治乱兴衰的表象去探求历史演进的密码,在观照历史宏观和宏大一面的同时,又不遗漏历史的细节,让历史看起来更加丰满,更加有血有肉。
体量上的“大”是容易做到的,但如果不能得到读者朋友们的认可,那就是失败,顶多是一种“虚胖”。所以,在写这部书时我力求避免历史材料的堆积,避免平铺直叙和人云亦云,对于人们熟知的地方予以简写或一笔带过,而将重点放在历史的关键人物、关键节点或有争议的地方,提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和观点,呈现一部既有态度又有温度、既读起来熟悉又有些不一样的作品。之前我出版过一些与三国历史有关的书,其中不乏多卷本的人物传记等,但现在写的这部书对我而言仍是一项“大”工程,我将倾尽积累与热情,认
真创作与书写,至于最终成效如何,则取决于读者朋友们的评判。
《中平:东汉王朝大崩溃(184—189)》是这部“大书”的第一卷,聚焦的是汉末三国转型前夜的历史。书名中的“中平”是汉灵帝刘宏的最后一个年号,起于184 年,终于189 年,这六年正是由“合”到“分”急剧变化的时期,是“大一统”的东汉王朝走向崩溃的起点。
秦朝的建立结束了战国诸侯争雄的局面,但严格来说,秦朝仅完成了“大统一”,由于结束得太早,所推出的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管理的制度没来得及认真实施,所以真正的“大一统”并未实现。汉朝建立后汲取秦朝灭亡的教训,调整了政治和经济重建的节奏,实现了稳定和发展,疆域不断扩大,中央实现了集权,完成了“大一统”的目标。
但到东汉末年,各种社会矛盾累积严重,逐渐到了无法调和的程度。不过,东汉王朝的灭亡尽管已无可阻挡,但它没有立即倒下,而是形成“大而不倒”的局面并维持了几十年,这足以令人惊叹!衰亡有衰亡的原因,“不倒”有“不倒”的道理,需要透过纷乱的历史现象去考察。《中平:东汉王朝大崩溃(184—189)》在详细叙述汉灵帝在位最后六年历史的同时,重点探究东汉王朝“大而不倒”的现象及其成因。同样是汉末的历史,同样是三国的前夜,同样是那些人与那些事,如果换个角度去看,也许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历史学概念上的“三国”起始于曹魏政权建立的220 年,终止于孙吴政权结束的280 年,但这60 年并不能将人们心中的三国完全概括。比如,翻开一部三卷本《三国演义》,会发现曹操死于第二卷即将结束时,可曹操去世于220 年,那时狭义的三国还没有开始,而在此之前,董卓、袁绍、袁术、吕布、刘表、公孙瓒、关羽等人们熟悉的三国人物都已经去世了。所以,千百年来人们心目中的三国一直是广义的,还包括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以后的几十年。本书所提到的“三国”均以广义三国为时间界限,在此统一说明,不在文中一一备注了。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书严格按时间顺序进行写作,以使条理更加清晰。为使书中的时间线索不发生混乱,凡涉及的月份,如无特别注明均依据史书原文呈现。为更好地还原历史,书中使用了一些汉末三国时通用的度量衡单位,如“斤”“里”“石”等,并在必要处进行了古今换算。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错漏之处,期待方家和读者朋友们批评指正。
南门太守
2023 年4 月
选摘一
(选自《中平:东汉王朝大崩溃(184—189)》第一章第二节)
二、一个农民的理想
还在正月里,朝廷有关部门得到一个惊人密报:有人真的要造反!告密的人姓唐,范晔在《后汉书》中称他为“济南唐周”,袁宏的《后汉纪》称他为“济阴人唐客”,《资治通鉴》采用了前者,于是人们普遍称他为唐周。唐周是太平道信徒,还是太平道首领张角的弟子。
消息很快上达汉灵帝。对于太平道,汉灵帝其实并不陌生,因为这是一个半公开的组织,汉灵帝并不认为它对自己的统治有什么危害。至于张角,这个名字在唐周告密之前已有多位大臣向汉灵帝提及,并且说过张角要造反,但汉灵帝并不相信。袁宏《后汉纪·孝灵皇帝纪》记载:
初,司徒杨赐、卫尉刘宽、司空张济、御史刘陶并陈角反谋,宜时捕讨,以绝乱原。上不从。
杨赐是汉灵帝的老师,他还教过一个学生,名叫何进,杨赐有个儿子名叫杨彪,杨彪有个儿子名叫杨修;刘宽是汉室宗亲,是汉高祖刘邦的十五世孙;这里的张济不是那位出身“凉州军”的将领,而是汝南郡人,汉末大臣,经杨赐推荐为汉灵帝讲习儒学经典,也算是汉灵帝的老师;刘陶也是汉室宗亲,西汉淮南厉王刘长之后,沉勇有谋。这几位是当时少数的忧国忧民、头脑较为清醒的大臣,他们从不同渠道得到了有关太平道的信息,一致认为太平道是一个危险组织,太平道首领张角最终会造反。可是,汉灵帝接到他们的上疏,并没有予以关注。
几年前,杨赐还在司徒任上,刘陶时任司徒掾,是杨赐的下属。刘陶向杨赐密报了一件事,说北方的冀州刺史部一带兴起了一个叫太平道的组织,由民间秘密宗教发展为半公开的结社行为,入教人数众多,势力很大,将危及朝廷。杨赐立即让刘陶展开调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很吃惊。
“太平道”的名字源于一部叫《太平清领书》的书。这部书杨赐听说过,但从未见过,因为它一直被封存在东观里,下令封存这部书的是汉顺帝刘保。东观是东汉宫廷中贮藏档案、典籍和从事校书、著述的地方,位于南宫中,建筑高大华丽,最上面一层的高阁有十二间之多,四周殿阁相望,绿树成荫,环境幽雅。汉章帝、汉和帝以后,东观成为宫廷收藏图籍档案以及修撰史书的主要处所,藏有五经、诸子、传记、百家艺术等典籍,又被辟为近臣习读经传的地方。《太平清领书》的作者于吉是一名方士,精通方术,这是一种用自然变异现象和阴阳五行之说来推测、解释人和国家的吉凶祸福、气数命运的神秘学问,涵盖医卜、星相、遁甲、堪舆和神仙之术等。于吉写的《太平清领书》篇幅浩大,全书分为十部,每部十七卷,共一百七十卷,书中内容庞杂,以老庄之道、鬼神信仰以及阴阳五行、神仙家的方术为基础,创造了一套极为神秘复杂的神学体系。这部书里既有老子的宇宙观、《周易》的元气论,也谈长生不老的修道理论。
用一生的时间去研究这些深奥与广博的学问,精力和时间恐怕也不够用,于吉之所以能写出这部书,是因为这部书属于众人智慧的结晶。除《太平清领书》外,当时流行的类似书籍还有《包元太平经》《太平洞极经》等,它们共同构成了“太平书系”,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太平经》。就东汉末年而言,《太平经》并不是对某一部书的特指,它最早以两卷“太平本文”为基础,先由西汉的甘忠可扩充为十二卷的《包元太平经》,之后再由多人继续扩充,是耗费众人心血、贯穿诸多时空的层积式智慧结晶。
于吉扩写的《太平清领书》重点谈的不是成仙修道,而是治国。于吉在书中陈述了一套政治设想,不仅描绘了太平盛世的模样,也阐述了要达到太平盛世的途径,概括而言就是君明、臣良、民顺。汉顺帝时,于吉的学生宫崇把这部书献给朝廷,汉顺帝让大臣们讨论,大家认为这是妖妄之经,汉顺帝于是下令将其封存。
汉桓帝无子,听人说有个名叫襄楷的方士很有些法术,便下旨召他进宫,看看能不能解决他无法生子的问题。襄楷弄了一些所谓的灵丹妙药,汉桓帝吃后有了一定效果,很高兴,认为襄楷不简单,遇到治国理政的疑难问题也常向他请教。襄楷是于吉的另一名学生,为完成老师的心愿,于是旧事重提。《后汉书·襄楷传》记载,襄楷再次将《太平清领书》推荐给朝廷,但汉桓帝对这个兴趣不大。过了十几天,襄楷有些着急,再次向汉桓帝上书,其中称:
前者宫崇所献神书,专以奉天地、顺五行为本,亦有兴国广嗣之术,其文易晓,参同经典,而顺帝不行,故国胤不兴。孝冲、孝质,频世短祚。
襄楷的意思是,前面献书汉顺帝不搭理,结果造成国运不兴,汉冲帝、汉质帝都成了短命皇帝。言外之意,我再次献书如果还不搭理,那后果将很严重。襄楷看来有些着急了,因为这样的话显然有威胁和诅咒的意味,任何帝王看了恐怕都会不悦。汉桓帝看了襄楷的上书,只得将《太平清领书》交给尚书台,下诏让尚书们审看。尚书台的结论很快出来了,认为这部书“析言破律,违背经艺,假借星宿,伪托神灵,造合私意,诬上罔事”。尚书台还给出了处理建议:“请下司隶,正楷罪法,收送洛阳狱。”汉桓帝认为襄楷“言虽激切”,但所说“皆天文恒象之数”,所以不应治重罪,而交“司寇论刑”,最终襄楷被判了两年有期徒刑。襄楷出狱后政治热情依然不减,只是把活动的重点由朝堂转向了民间。
襄楷到冀州刺史部一带活动,在此处认识了张角,二人志同道合,一见如故。张角是冀州刺史部巨鹿郡(治所在今河北省平乡县)人。与当时的一般农民不同,张角有文化。在襄楷推荐下张角看了《太平清领书》,十分佩服。张角早年信奉黄老学说,对谶纬学也有研究。当时还没有科举考试,要做官主要靠的是被举为孝廉或茂才,但外戚、宦官轮流当政,政治黑暗,像张角这样的人被举荐为孝廉或茂才的可能性极低,上太学也是遥不可及的事,这意味着他向上晋升的道路几乎全部堵死。所以,张角与襄楷一样把实现政治抱负的舞台放在了下面。张角有两个弟弟,一个叫张梁,一个叫张宝,张角领着他们,手持一根九节杖,经常活动在冀州刺史部一带,用符水、咒语等为人治病,竟然多有灵验,深得穷人的拥戴。袁宏《后汉纪·孝灵皇帝纪》记载:“初,角弟良、弟宝自称大医,事善道,疾病者辄跪拜首过,病者颇愈,转相诳耀。”这里的张良,即张梁。《后汉书·皇甫嵩传》也记载:
初,钜鹿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道,畜养弟子,跪拜首过。符水咒说以疗病,病者颇愈,百姓信向之。
张角等人治病,最重要的方法是“符水咒说”。所谓咒说,就是念一些咒语上传给所谓“天神”,用来与神灵沟通的,也称“神祝”,《太平经·神祝文诀》记载:“天上有常神圣要语,时下授人以言,用使神吏应气而往来也。人民得之,谓为神祝也。”所谓符水,就是符箓焚化于水中﹐或直接向水画符诵咒﹐有时会让病人将此水饮下,认为可以辟邪治病。从科学角度看这两种方法都毫无效力,是一种迷信,但史书称“病者颇愈”,又是什么道理呢?一方面,张角等人大约懂一些民间医术,也采用一些民间偏方验方来辅助治病;另一方面,“符水咒说”虽无科学道理,但作为一种心理安慰,对病人也是有一定效力的,有助于某些病症的治疗。《三国志·张鲁传》裴松之注引《典略》揭示了这种信则灵、不信则不灵的原理:“太平道者,师持九节杖为符祝,教病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得病或日浅而愈者,则云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则为不信道。”关于张角懂不懂医术,史书没有确切记载,不过在民间传说中张角是懂医术的,其实这也符合常理,因为古时医巫往往不分,毫无医学常识就敢给人看病,也是不现实的。
随着名气的增大,有不少人跑来愿意给张角当学生,张角开始招收徒众。来的人越来越多,形成很大声势,不过张角并不害怕。张角不仅有文化,还有胆识,他索性创建了太平道,制定了纲领、目标、教义,并设计了称号、教区组织、口号、宗教仪式、活动内容、传教方式等。《后汉书》的作者范晔认为,张角创立太平道的思想来源正是《太平清领书》。《后汉书·襄楷传》记载:
初,顺帝时,琅邪宫崇诣阙,上其师干〔于〕吉于曲阳泉水上所得神书百七十卷,皆缥白素、朱介、青首、朱目,号《太平清领书》。其言以阴阳五行为家,而多巫觋杂语。有司奏崇所上妖妄不经,乃收藏之。后张角颇有其书焉。
襄楷向汉桓帝献《太平清领书》,即所称“神书”,李贤在此作注时称“即今道家《太平经》也”。于是,关于张角创立太平道的指导思想,有一种看法认为其便来自《太平经》,这种看法其实并不严谨。如前所述,《太平清领书》与后世的《太平经》并不能完全等同,而且就汉末而言,“太平经系”也有“旧经”与“新经”之分。于吉及弟子将政治理想寄托于帝王和朝廷,所以其思想以“辅汉”为特色,“急教帝王,令行太平之道”,将社会改良作为主要手段。而张角创立太平道时“辅汉”思想大为降低,他的思想应该是在对《太平清领书》进行改造基础上产生的。吕思勉先生在《道教起源杂考》一书中指出:“当时巫鬼之流,分为两派:一与士大夫交结,如于吉是;一则荧惑细民,如张角、张修是。”这两种思想是有区别的,襄楷之前属于前者,“辅汉”失败后则转向后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