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AI时代:弯道超车新思维

書城自編碼: 4048097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科普讀物百科知識
作者: 李尚龙
國際書號(ISBN): 9787302675730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1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6.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星地融合移动通信系统与关键技术从5G NTN到6G的卫星互联网发展
《 星地融合移动通信系统与关键技术从5G NTN到6G的卫星互联网发展 》

售價:HK$ 212.6
妈妈,你好吗?(一封写给妈妈的“控诉”信,日本绘本奖作品)
《 妈妈,你好吗?(一封写给妈妈的“控诉”信,日本绘本奖作品) 》

售價:HK$ 42.6
保守主义:为传统而战
《 保守主义:为传统而战 》

售價:HK$ 154.6
不同境遇的36岁:无尽与有限+人生半熟
《 不同境遇的36岁:无尽与有限+人生半熟 》

售價:HK$ 112.0
小时光 油画棒慢绘零基础教程
《 小时光 油画棒慢绘零基础教程 》

售價:HK$ 88.5
可控性混乱
《 可控性混乱 》

售價:HK$ 66.1
篡魏:司马懿和他的夺权同盟
《 篡魏:司马懿和他的夺权同盟 》

售價:HK$ 65.0
狂飙年代:18世纪俄国的新文化和旧文化(第三卷)
《 狂飙年代:18世纪俄国的新文化和旧文化(第三卷) 》

售價:HK$ 177.0

 

編輯推薦:
在AI时代,放弃对知识的执念,您只需要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百万畅销书作者通过自身经历和对AI技术的深入理解,带领你走进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未来世界,从而实现弯道超车的逆袭人生。
內容簡介:
这是一本引人深思的书,它深刻探讨了人工智能对社会、行业以及个人生活的影响。作者通过自身经历和对AI技术的深入理解,带领读者走进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未来世界。《AI时代:弯道超车新思维》不仅揭示了AI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还提出了普通人借助AI技术实现弯道超车的具体策略。每一章内容都紧扣时代脉搏,以生动的案例和翔实的数据展示了AI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如果你对未来充满疑虑,或者想了解如何在AI时代脱颖而出,这本书将为你提供独特的视角和实用的指导,帮助你在技术变革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通过阅读,你不仅能了解AI,更能学会如何与AI共舞,掌握未来职业发展的主动权。
關於作者:
李尚龙:
百万畅销书作家,连续创业者,国家开放大学人工智能客座教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人工智能专业学者,硅谷投资人。
代表作《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畅销三百万册,被翻译成十一种语言。小说《刺》《人设》《朝前》被改编成电视剧。
目錄
目录
章1让我们一起重新认识 AI
1.1 揭开 AI的神秘面纱
1.2从图灵测试到深度学习:AI的进化之旅
1.3怎么利用 AI实现弯道超车?
1.4AI大词儿:算力与数据
1.5算法之美:计算机面临的难题
1.6 决策最佳时机原理
第2章.AI,社会变革的引领者
2.1无人驾驶汽车:驶向智能出行新时代
2.2AI改变普通人的生活
2.3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是什么样的?
2.4李飞飞:底层怎么逆袭?
2.5马斯克:从 0到 1的创新是未来的一切
2.6保护你的数字身份
第3章.AI,未来教育的变革者
3.1AI如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 
3.2未来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3.3 英语和编程在未来还有用吗?
第4章.AI,行业格局的重塑者
4.1AI会替代哪些工作?
4.2哪些工作是 AI替代不了的?
4.3如何面对 AI的颠覆?
4.4AI时代的道德考量
第5章.AI时代的机遇
5.1 提问的艺术:AI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5.2 AI创业指南:如何开启你的 AI事业?
5.3 AI如何赋能职场?
5.4 通过 AI赚钱的方法和案例
第6章.每个人都可以使用的 AI工具箱
6.1 国际上常用的 AI工具
6.2 百度文心一言:AI对话的艺术
6.3 通义千问:阿里巴巴的 AI布局
6.4 腾讯 AILab:AI在游戏与娱乐中的应用
6.5 月之暗面:Kimi的发展史
6.6 科大讯飞 AI开放平台:语音技术的行业应用
第7章.触摸中国 AI发展的新动脉
7.1 中国 AI的全球版图:合作与挑战
7.2 中国企业的 AI创新应用
7.3 AI大发展对劳动就业的重要影响
第8章.未来AI,无限可能
8.1 《生命3.0》:AI的终极形态
8.2 摩尔定律之后:奇点时代到来
8.3 持续学习的意义:AlphaGo大战李世石
8.4 AI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后记:普通人应该如何面对 AI时代的就业问题
內容試閱
自序
作为一个作家,我为什么决定出国读 AI?
2023年是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年,那年我 33岁,感觉一切没了意义,于是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出国留学。于是我开始申请学校:自己写 PS(personal statement,个人陈述),自己发邮件,并且在这一年拿到了多伦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于是,有了这本书。
留学的日子里有两件事是我没想到的。第一,我学的人工智能专业的大量知识并不在课堂和学校里,因为书本中的知识早过时了,大多数知识只能在商业实践中得到。第二,我有大量的时间看书、走访企业,更重要的是,我可以安下心来写作了。
于是,在刚到加拿大的半年里,我开始动笔写作,我想把我看到的北美人工智能的发展写下来。我一边写,一边把部分内容实时录制成短视频发给身边的朋友,不料我的视频号火了,没几个月就突破了一百万粉丝。
所以,我精心准备了 30讲内容,录制成了一门课,这门课适合每一位对未来的技术怀有兴趣的人士。因为新时代的到来,大家太焦虑了。但一门课远远不够,还必须有一些可以落地的作品。当我有这个想法时,正好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编辑找到了我,于是,我又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把我的课程里的精华部分总结成了书。
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编辑的约稿,让我的思考和文字能够被更多人看到。
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帷幕逐渐拉开之际,许多人对未来充满了忧虑,尤其是在短视频横行的今天,他们生怕自己和孩子在这场技术变革中被无情淘汰。然而,我深信,只要你持续学习,并勇于接受新事物,这个时代就不会遗弃你。无论年龄几何,只要心态开放,你便有能力懂得人工智能是什么,因为在新行业面前,每个人都是新手。所以,我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带领你深入探究人工智能的本质,揭开其背后的奥秘。
在此之前,请允许我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我叫李尚龙,也许你曾在多个平台上见过我分享的关于人工智能与科技的内容。
我大学时主修信息工程专业,学习内容涵盖了计算机科学、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然而,在大三那年,我选择了退学。这一决定并不是源于我对专业的厌倦,而是因为我无法忍受循规蹈矩的生活,我渴望走出一条拥抱未知与新奇的道路。
正是在那个时期,我开始全身心地投入英语学习,最终我的口语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大二那年,我参加了一场英语演讲比赛,出乎意料地获得了北京市冠军,并在全国比赛中斩获季军。随后,我参加了雅思考试,并取得了 8分的优异成绩。这一成就为我打开了进入新东方英语教学机构的大门,使我有机会成为一名英语教师。如果没有这段经历,我或许不会有今天阅读如此多英文原版文献并与你们分享的机会。
在新东方工作的那几年,我学到了两件至关重要的事情:首先,终身学习是与时代保持同步的唯一途径;其次,拥抱新时代是保持青春活力的秘诀。这两条经验背后,是我不断地进行深入学习的实践。我为自己在那个阶段成为一名英语教师而感到庆幸,因为英语为我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本书中,我所讲述的几乎所有内容都是在阅读大量英文文献后,用自己的语言精心翻译和阐释的。在其中一节,我将与大家探讨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毕竟,现今众多与智慧、科技、技术相关的知识与理念,是由英语传递的。
在新东方任教的几年间,互联网时代悄然来临。我听朋友说,以前一个班最多能容纳几百人,而在互联网的推动下,一个班可以同时容纳几万甚至几十万人在线学习。通过一根网线,你便能影响到更多的学生。当时我年仅 24岁,对互联网知之甚少,更无法预见互联网教育将如何深刻地改变世界。但当时我为自己设定了两条铁律在冥冥中指引了我的未来:一是我要拥抱新事物,二是我要终身学习。正是这两条铁律促使我和我的团队决定投入互联网的怀抱。
于是,我从新东方辞职,与团队共同创立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研网站—考虫网。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我们影响了超过 2000万的付费用户。这些学生曾经上过我们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研课程,如今他们已经走向社会,逐步成长起来。也许你们中的一些人曾经上过我的课,读过我的书,那时你们还年少,现在已然长大,成为社会各界的中坚力量。如果你曾是我的学生,那么现在,我们将在书中再续前缘。
考虫网在创立十年后,因教培行业的衰落和自身运营出了问题,最终不得不走向倒闭。我们选择体面地结束了这一切:所有员工得到了 N 1的赔偿,未完成课程的学生也拿回了全额学费,合作方的欠款也悉数偿还。
我个人还有两家科技教育公司,但想想,自己还年轻,不用那么着急重新投入市场,便停下了手头的工作。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沉思之后,我决定重新启程,再次拥抱这个世界。
正因如此,我来到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攻读人工智能专业的研究生课程。我深知,如今的世界,知识已不再是唯一的制胜法宝。如果依旧按照过去的方式经营教育行业,通过打信息差让更多的学生掌握课堂上的知识,这种模式本身已经落伍了。
在人工智能时代,机器可以轻松连接无数的知识点,只要你能提出一个好问题,就能得到最为精准的答案。因此,与其掌握大量的知识,不如深入了解人工智能的底层运作原理;与其成为知识的奴隶,不如学会提出真正有价值的问题。
这本书特别适合以下几类人群。
(1)为孩子的未来感到焦虑的家长。尤其是对于那些希望孩子在 AI时代能够考上名校、提升学历的家长,本书能够帮助他们了解如何通过 AI技术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和未来发展的路径。
(2)对 AI技术感兴趣的职场人士。对于希望在工作中应用 AI技术提升工作效率、实现职业发展的专业人士,本书提供了具体的 AI工具和应用策略,以帮助他们在职场中脱颖而出。
(3)面临职业转型困惑的从业者。对于那些在传统行业中感受到“瓶颈”,寻求新机会的从业者,本书提供了利用 AI实现职业弯道超车的实际案例和建议。
(4)准备创业或投资 AI领域的创业者。本书详细介绍了 AI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前景,特别适合有意在 AI领域创业或投资的个人,为他们提供了一定的启发和指导。
(5)对未来社会发展趋势感兴趣的读者。对于关心技术如何改变社会、经济和日常生活的读者,本书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分析,能让他们更清晰地认识到 AI带来的变革及其未来走向。
(6)希望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普通人。本书适合那些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找到立足之地,渴望通过学习和应用 AI技术提升个人竞争力的人群。
请你仔细阅读,因为我将彻底颠覆你对这些事情的传统认知。
在书中,我不仅讲述了许多关于人工智能的故事,还分享了未来的发展趋势,涵盖多个行业,甚至涉及丰富的历史知识。
你将发现,世界充满了无限趣味,因为我不仅会告诉你人工智能的奥秘,还会带你回顾过去、审视现在,并展望未来的诸多可能性。
在我启程前往加拿大之前,我与几位出版界的朋友共进晚餐。他们明显感到焦虑,因为他们的书籍销量开始下滑。他们一度认为,是新媒体抢走了他们的市场份额,但实际上,问题的根源在于他们的书籍内容本身正在逐渐失去价值。曾经,人们购买书籍是为了获取新鲜的观点和知识,而现在,新媒体已经贡献了这些内容。在人工智能时代,有些书中所写的东西可能一文不值。你可能花费一年的时间写作十万字,但人工智能只需两秒钟就能读完,并提取出最重要的内容。如今,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全新的思维方式。
作为一名作家,我曾出版过十多本畅销书,其中《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售出了数百万册。然而,我深知,如果这些书在当下重新推向市场,绝不可能再取得同样的销量,因为书中的知识在现阶段已经变得廉价,网上几乎随处可见,人工智能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检索并总结这些内容。然而,即便如此,我依然有信心判断出什么样的书能够卖出超过百万册,什么样的知识依然具有市场价值。在本书中,我将分享哪些领域是不会被人工智能轻易取代的。只要你专注于这些领域,你的生活必将越来越美好。
所以,在我和编辑沟通的过程中,张尚国编辑多次强调:这本书不是技术书,千万不要做成技术书,要做成科普书,要让每个人都能看懂。
我说,那当然,我就写一本科普书吧。
在我录制线上课程的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个特别有趣的事情。制作一个时长六七个小时的课程,涵盖六七十万字的逐字稿,通常需要一个三四十人的团队协作完成。然而,我却独自完成了所有的写稿、录制、剪辑和包装工作。
是我个人如此强大吗?其实并非如此。这一切的实现,依赖于我多年讲课的经验、广泛的阅读积累、深厚的英文材料阅读能力,以及卓越的表达技巧,更重要的是,我借助了几款强大的 AI工具(别急,在书里我会跟大家分享)。
对了,在本书中,我还会向大家介绍其他优秀的 AI工具。我曾撰写过一本与 AI相关的书,名为《年轻人会用的 AI写作》,这本书现已成为国家开放大学的教材。
在写那本书的时候,我曾经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我写完之后, AI的逻辑发生了变化,那么我这本书是否就会无人问津?毕竟时代在不断变化。同样的疑问也出现在我写作这本书时的脑海中。如果有一天,所有的 AI逻辑发生了变化,时代也随之改变,那么我该怎么办?
然而,在写本书的过程中,我找到了答案。这个答案其实非常简单:只要你所传递的内容涉及人性的底层逻辑,那么无论科技如何发展,由于人性几乎从未改变过,科技的进步必然基于那些最基本、不变的人性需求。因此,只要你扎根于这些不变的基础,你的作品就能够历久弥新。
所以,请你一边阅读这本书,一边问自己一个问题:在未来我要怎么和 AI结合?
我曾经参与录制一档综艺节目,叫作《超级演说家》。当时,主办方问我会讲什么主题。我想了一下,谈到这样一个观点:风口来了,猪也会飞起来,但当风口消失后,猪就会掉下来,甚至摔死。因此,我的建议是不要盲目追逐风口。
如今, AI正处在风口上,很多人都在追逐它。为什么?因为它不仅是一个风口,更是一个趋势。当一种趋势到来时,我们应该紧跟其后。风口是短暂的,而趋势是长远的。在未来的五到十年里,这个时代将沿着这个趋势发展。所以,我邀请你与我一起,勇敢地拥抱这个趋势。谢谢大家。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李尚龙”,与我互动。
  李尚龙
  2024年 9月

第1章 让我们一起重新认识 AI
随着 AI的迅速发展,它已从曾经的科幻概念演变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章将带领大家重新认识 AI,揭示其在各个领域中的深远影响,并探讨如何利用这项技术弯道超车。从 AI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到它在教育、医疗、金融等行业的应用,每一部分都将为你展示 AI的潜力和机遇。本章还将带你深入理解 AI最核心的几个概念,尤其是“算力”与“数据”这两个关键词。此外,还将探讨算法的美妙之处,并通过具体实例揭示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1.1 揭开 AI的神秘面纱
AI的基础定义
人工智能( arti.cial intelligence,AI)的本质是计算机模拟人类智力的能力。它已经从初级阶段的简单任务执行,发展成为能够帮助我们处理复杂问题的工具。
关于它的原理,我在这里就不再详述了。如果你想理解它,可以简单地将其想象为计算机的大脑。过去,计算机的大脑或许只能达到一个孩子的智力水平,而现在,这个大脑的智商几乎已经达到了成年人的水平,能够帮助我们处理许多复杂的任务。 AI已经深深地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只要你打开手机,使用的各种软件里几乎都涉及 AI技术。
曾经,你想听一首好歌,不知道哪首好听,需要身边的人来推荐。而现在,你可以让 AI为你推荐曲目,或者查询天气预报,这些都只是 AI应用的冰山一角。
2.狭义AI、广义 AI和超级 AI
我们可以将 AI分为三类:狭义 AI、广义 AI和超级 AI。狭义 AI是目前最常见的形式,它能够执行特定的任务,如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和视频分析等。狭义 AI的“兄弟”是广义 AI,广义 AI指的是能够完成任何人类可以完成的任务的 AI。这种 AI目前尚不存在,但它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第三种是超级 AI,这种 AI将会超越人类所有的智能,这正是《生命 3.0》一书所提到的一个概念。这种 AI可能会威胁到人类的存在,因此我强烈推荐大家阅读《生命 3.0》这本书。尽管它篇幅较长,但内容非常引人入胜。
此外,我推荐大家观看一部电影:《模仿游戏》。这部电影讲述了被誉为“人工智能之父”的艾伦·图灵的故事。图灵设想,是否可能存在一台机器可以欺骗人类,这就是著名的图灵测试。图灵测试是 AI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AI在各行业中的应用
AI在办公、教育和医疗等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帮助优化工作流程、实现个性化教育和辅助医疗诊断。我们通过 AI可以快速处理信息,管理数据,并应用于日常生活。
因此,在你阅读完本书的第 1章后,我建议你务必完成两件事。首先,尽一切可能接触更广阔的世界。这里我就不再赘述具体方法了。其次,请务必注册一个 AI账号。具体如何注册,可以在网络上搜索一下,有很多方法,此处亦不必赘述。
一旦你拥有了自己的 AI账号,便可以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力量应对这个时代的挑战。 AI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在工作中, AI可以帮助我们完成自动化办公流程,简化烦琐的表格处理,甚至提供智能客服。在教育领域, AI实现了个性化学习和智能辅导。你或许还记得 2023年那场著名的发布会,可汗学院的院长展示了如何用 AI教自己的孩子学数学,暗示了未来家教行业将迎来巨大的变革。在医疗行业,AI可以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现在,当你去医院看病,诊断结束后,医生会将诊断结果上传到 AI系统获得进一步的辅助分析。在金融领域, AI能够帮助我们进行理财和投资。你可以将某只股票过去几年的数据输入 AI,让它预测未来的投资趋势。
只要你提出一个好问题, AI就能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你提供帮助,从操作智能音箱、智能灯泡到管理智能手机。
如今,如果你能购买到最新款的手机,尤其是苹果手机,那么可以使用 Siri(苹果智能语音助手)。Siri已经与 ChatGPT技术相结合,这正是苹果股价大涨的原因之一。如果你有孩子,我强烈推荐其使用 AI工具,如果需要购买会员,不妨买一个,这样孩子就等于拥有了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老师,可以回答任何问题。此外, AI工具在处理敏感内容方面非常出色,能确保孩子所接触的内容是安全和适宜的。
如果你对孩子的兴趣还不够了解,想为其做职业规划,可以直接询问 AI。将孩子的相关信息输入, AI会帮助你为孩子选择未来的课程和发展方向。对你自己也是如此,如果你对未来的职业方向感到迷茫,尤其是希望与 AI技术结合,那么只需提供更多的信息给 AI,它就能为你提供合理的建议。因此,在本书的后面章节中,我将专门讨论一个至关重要的技能:提出好问题。别小看这个技能,现在很多人还未掌握它。
我经常去大学进行图书签售,有时互动环节让我感到些许失望,因为学生们提的问题五花八门,大多集中在“怎么赚钱?”“我该怎么活下去?”这样的问题上。如果你总是关注这些表面问题,那么可能很难真正赚到钱或找到生活的方向,因为这些问题并未触及本质。因此,我会推荐一些关于提问技巧的书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明确目标。
此外, AI还有一个特别热门的应用,那就是与硬件的结合。如果 AI能够与硬件更紧密地结合,未来的智能机器人将在我们的生活中高效运作。
这里就涉及 AI与另一个重要领域—生命科学—的结合。如今,AI已经可以帮助科学家进行基因研究。比如,长久以来科学家一直在努力破解蛋白质折叠的问题,即如何预测蛋白质的三维结构。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传统方法费时且昂贵。在这个关键时刻,DeepMind—一家专注于开发 AI技术的公司,推出了一款名为 AlphaFold的 AI系统。 AlphaFold使用深度学习算法预测蛋白质的三维结构,通过学习已有的蛋白质数据,最终在 2020年取得了突破。这一事件成为生物学界的里程碑,因为它让未来的基因编辑和蛋白质编辑变得更加高效和安全。而 AlphaFold的研究者也因此在 2024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随着 AI逐步进入生物医疗和生命科学领域,许多疾病可能会因此被战胜,例如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症,这些疾病都与蛋白质的结构息息相关。现在,在国外,许多产业已经开始将 AI与医疗相结合。例如,AI可以帮助制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过去,医生为患者制订治疗方案不仅耗费大量人力,还成本高昂。而如今, IBM开发的 Watson for Oncology(智能肿瘤会诊系统)利用 AI技术辅助癌症治疗,它通过训练全球最新的医疗文献和数据,使医生能够通过它为患者快速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基于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这款工具能够为患者一对一地提供具体的治疗方案,帮助医生找到最适合的治疗方法。
AI的未来与挑战
随着 AI自身的发展,其面临的挑战也在不断增加。如何合理使用 AI,避免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在发展中把握机遇,将是未来的关键。
因此,在未来如果你想开发一款属于自己的 AI工具,需要具备两个关键要素:首先是明白 ChatGPT的底层逻辑,也就是强大的算法;其次是大量的数据,用以训练这个 AI。结合大数据和优秀的算法, AI几乎可以为每一个行业进行革命性赋能。
我想分享一个在硅谷亲历的一件事。我在硅谷曾见到许多志同道合的人,其中包括一些来自国内教培行业的朋友。大家都知道,国内的教培行业在近几年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这些朋友意识到传统的课程开发已经行不通了,于是开始思考是否能够转向工具开发。在一次长时间的讨论中,我们突然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有没有可能“复活”莎士比亚,让他重新回到每一个热爱文学的人的身边?
于是,我们决定尝试用 ChatGPT训练一款莎士比亚模型。训练的方法其实非常简单。首先,你只需要打开 ChatGPT,告诉它:“你就是莎士比亚。”接着,找到网上所有与莎士比亚有关的资料,将这些资料全部输入 ChatGPT进行训练。
最终,我们成功地创造出了一个莎士比亚模型。你向这个模型提出任何问题,它都会用莎士比亚的口吻回答你。这不仅是对莎士比亚简单的“复活”,更是让已故伟大人物的思想延续的一种新的形式。只要数据足够丰富,结合先进的算法和深度学习,这些历史人物的思想和智慧就能不断被迭代,甚至有可能演变为一种新的存在形式,成为我们世界中的“新物种”。
这样做有什么用呢?
我举一个例子:你敢想象让莎士比亚“亲自”给你讲《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剧吗?在 AI时代,这是可以实现的。
未来已来,请你跟上时代。希望你感受到的人工智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和难以理解。
1.2从图灵测试到深度学习:AI的进化之旅
1.图灵测试的启发
人工智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20世纪中叶,那时,科学家开始思考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机器是否有可能具备类似人类的智能?
这个问题的提出标志着人工智能领域的诞生。艾伦·图灵在 1950年提出了著名的图灵测试。
那时图灵设想,如果一台机器能够在对话中骗过人类,使其无法判断出是在与人还是机器交流,那么这台机器就可以被认为具有智能。图灵测试成为衡量人工智能早期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
2.深度学习的革命
尽管图灵测试在当时具有开创性意义,但随着技术的进步,科学家逐渐意识到,仅凭机器是否能够模拟人类的对话并不足以全面衡量其智能水平。于是,研究的焦点逐渐从简单的模拟转向更为复杂的计算模型和算法。
在这一过程中,人工智能经历了几次重大变革,从早期基于规则的系统逐步发展到以数据驱动的训练模型为核心的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场革命性突破。它基于模拟人类大脑神经网络的多层架构,使得机器能够通过分析海量数据,自行提取特征并进行复杂的决策。正是通过深度学习的不断演进,人工智能才得以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多个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接下来,我将带你深入了解深度学习的原理和应用,探索这一技术如何推动 AI从图灵测试时代一路演变至今,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如果在这里把深度学习给你讲明白,你就再也不用怕被人用人工智能忽悠了。
因此,我想与大家分享《深度学习:智能时代的核心驱动力量》这本书,其作者是特伦斯·谢诺夫斯基。谢诺夫斯基在人工智能,尤其是在深度学习领域耕耘了 40年。他不仅是深度学习算法的奠基者之一,也是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先驱,被誉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十大科学家之一。谢诺夫斯基的卓越之处在于他创造了“深度学习”这一概念。可以说,没有他的贡献,就没有今天的人工智能。
谢诺夫斯基不仅是神经网络的先驱,还成功地将深度学习从一个边缘课题转变为互联网科技公司依赖的核心技术,推动了人工智能的“井喷式”发展。
《深度学习:智能时代的核心驱动力量》这本书是人工智能学习者的书。深入理解这本书,你还会了解到人脑的深度学习是如何运作的,因为计算机的深度学习模式是对人脑工作方式的模拟。请记住:深度学习是人工智能的灵魂。深度学习是一种模仿人脑工作方式的计算机技术。它的核心目的是处理海量数据和复杂任务,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算法。
就像人脑是由无数神经元构成的一样,机器的神经网络也由无数节点组成。这些节点连接成特定的网络结构,形成了一个类似于人脑神经网络的计算模型。这些节点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正是深度学习能够处理复杂问题并做出智能决策的基础。
3.深度学习的应用与面临的挑战
随着数据量和复杂度的增加,如何有效处理数据和提升模型的精度是AI面临的挑战。
比如,现在的卷积神经网络主要用于图像识别。它能够识别出图像中的各种特征,并在自动驾驶汽车技术中得到广泛应用,用于识别路标、行人等信息。
再举个例子,循环神经网络擅长处理序列数据,如理解和生成文本。像智能助手 Siri和 ChatGPT,就是通过循环神经网络理解和回应你的语音命令的。
如今,从医疗到科技,深度学习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谷歌的翻译服务利用深度学习实现了多语言的翻译,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日常交流。
深度学习推动了当前 AI的发展。我们现在能够使用如此强大的人工智能,正是因为它背后有深度学习技术的支撑。就 AI在生物医疗和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方面,中国的华大基因的基因测序取得了显著进展。华大基因利用 AI技术大幅提升了基因测序的速度和准确性。传统的基因测序不仅成本高昂,耗时长,而且数据分析过程复杂。而华大基因引入 AI技术后,通过深度学习算法,能够更快速地处理海量基因数据,并准确识别其中的关键变异点。
特别是在基因检测和疾病预防方面,华大基因的 AI系统已经开始被广泛应用。举例来说,在新生儿基因筛查中, AI技术可以帮助快速分析新生儿的基因组,筛查出潜在的遗传疾病,从而为早期干预提供可能。这项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检测效率,降低了误诊率,并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精准的依据。
此外,华大基因还在推动个性化医疗的发展。通过对患者基因组的全面分析, AI系统能够为患者制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尤其是在癌症治疗方面。例如,针对不同患者的基因特征, AI可以推荐最适合的药物组合和治疗方法,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中国在生物医疗和生命科学领域逐渐走向世界前沿,为全球健康事业贡献了重要力量。
深度学习还为未来的创新奠定了基础。了解其原理和发展历程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 AI的进化与未来潜力。
4.深度学习的历史进程和原理
深度学习的发展历程充满了坎坷。在不到 60年的时间里,它经历了三次严重的危机,每一次都将人工智能推向了死胡同,但幸运的是,每一次都有一些杰出的人才将它拯救回来。
1956年,四位美国科学家共同发起了一个名为达特茅斯夏季人工智能研究计划的项目,这是人工智能领域的奠基之举,在圈内非常有名。这四位科学家开启了人工智能领域的专项研究,而人们在最初研究人工智能时便分成了两个阵营。
1)研究人工智能的两个阵营
一个阵营是设计派,他们认为人工智能可以自上而下地被设计出来,只要为它设定明确的符号、规则和方法,再通过编程输入计算机,计算机就能够拥有理性的思考能力。但这一切都需要设计,这有点儿类似基督教的观点—这个世界是由伟大的上帝设计的。
另一个阵营则截然不同,被称为学习派。他们认为,世界上有许多东西是无法通过设计实现的。最近, OpenAI的联合创始人推出了一本书—《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设计》,正是学习派的代表作品。这本书反映了学习派的理念,即有些事物是无法通过单纯的设计得来的,而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进化来实现。
学习派的核心理念是:大多数问题都无法通过简单的设计来解决,而是可以通过提供大量的文本和数据让计算机不断学习,逐渐拥有智能,继而解决问题。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要教计算机识别一个苹果,按照设计派的方式,我们需要一步步告诉它什么是苹果,并让它慢慢理解这个概念。
而学习派则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方法,他们通过给计算机输入大量的图片,相当于教计算机自己认识和归纳:这幅图是苹果,另一幅图也是苹果,久而久之,计算机便能自主地识别出苹果,并且能够区分香蕉、橘子等其他水果,因为它通过大量的数据找到了识别的规律。
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我每次看这段历史,都会感叹:这不就是灌输教育吗?现在的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采用的方式其实就是设计派的思路,不停地灌输知识,不管对方理解不理解,先让其背下来,最后连机器都受不了了,何况是人呢?
灌输教育的反面是素质教育,什么是素质教育呢?素质教育更像是让孩子通过接触大量的事物,逐渐理解和认识这些事物。就像孩子见过大量的苹果后,自然就会意识到“这是苹果”。这种方式与人类大脑的工作方式更为相似。素质教育更符合学习派的理念。因此,学习派的核心思想就是通过学习和模仿人类大脑的运作方式,通过大量的学习案例来理解事物,最终实现智能化。
2)第一次重大危机与解除
然而,在人工智能的早期阶段,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机器是不可能自行学习的,他们坚信机器的智能必须由人类传授,因此更倾向于设计派的思路。这种偏见导致了人工智能领域的第一次重大危机。
为了帮读者理解这场危机,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著名的难题:积木问题。如何教会机器人像小朋友一样堆积木呢?积木问题的目标是编写一个能够理解和执行命令的程序,比如找到一块黄色的大积木,把它放在红色积木上,然后将这个命令转化为机器手臂可以完成的动作。对于小朋友来说,这似乎是再简单不过的任务,但要教会机器人堆积木却极其困难。
科学家们为此编写了一个庞大的程序,结果却错误频出。光是让计算机正确地识别出黄色的积木就已经非常棘手了。程序一次次崩溃,科学家们也感到无比沮丧。积木问题看似简单,却在编程上极为复杂,以至于科学家无法解决。如果连积木问题都无法攻克,那更复杂的任务,如盖房子之类的目标就更遥不可及了。这个问题一直难以解决,直到 2016年,学习派通过深度学习技术终于找到了解决方案。早在 60年前,设计派的研究者就遇到了这个巨大的挑战,但少数坚定的学习派科学家坚信,通过模仿人类的学习过程,人工智能一定能够找到一种可行的算法。
接下来,我们要谈到康奈尔大学的弗兰克·罗森布拉特教授,他在 1957年发明了感知机 a,首次实现了人工智能领域的重大突破。通过识别大量的图片,比如区分哪些是苹果,哪些不是苹果,感知机逐渐形成了一套标准,从而能够成功识别出苹果。它既然能够识别出苹果,也就能够识别出坦克。因此,感知机很快被应用到军方的项目中,这一成果甚至登上了《纽约时报》。感知机能够识别坦克,这在战争中具有重要意义:既然它能识别坦克,也就能识别枪支。
这一研究发现的方向无疑是正确的,科学家们决定让感知机处理更复杂的问题,并继续模仿人类的学习过程。 a 也称“感知器”。
3)第二次重大危机与解除
感知机模仿的是神经元,各个神经元组成一个庞大的网络,这个方向本来没问题。然而,在 1969年,人工智能框架理论的创立者马文·明斯基在他所著的《感知机》一书中指出,单个感知机只能解决有限的问题,要处理更复杂的任务,必须将更多的感知机连接起来,形成人工神经网络。但他在书中断言,无法找到一种可行的算法来训练人工神经网络。这一断言几乎堵死了人工神经网络的发展道路,这就是人工智能的第二次危机。很多人工智能研究者读过这本书后,都认为连大师都觉得不可行,那这条路基本上就走不通了。
然而,少数科学家并不认同明斯基的结论,其中就包括《深度学习:智能时代的核心驱动力量》的作者谢诺夫斯基。 1985年,谢诺夫斯基提出了一个算法,叫玻尔兹曼机,这个算法打破了明斯基的预言。谢诺夫斯基和明斯基在 2006年还相互交流了这个话题,明斯基因为这件事向谢诺夫斯基表示感谢,并向人工智能研究者道歉。
找到了感知机之间的沟通方式后,科学家终于能够创建庞大的人工神经网络,来处理更复杂的问题。于是,第二次人工智能浪潮应运而生。这波浪潮带来了智能翻译、语音识别和无人驾驶技术的初步应用,时间大概是 1995年前后。
4)第三次重大危机与解除
然而,到 1995年,人们再次对人工智能失去了信心,因为尽管算法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实际应用进展却异常缓慢。大家都知道人工智能有巨大的潜力,却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将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人工智能研究者只能继续优化算法,同时耐心地等待技术发展的契机。
摩尔定律告诉我们,芯片内晶体管的数量每两年翻一倍,运算能力也随之翻倍。这种运算能力的指数式增长在时间的积累下显得异常惊人,因为两年翻一倍, 10年就是 32倍。人工智能得益于芯片技术的飞速进步,计算能力变得越来越强大。从 2012年开始,强大的芯片算力结合深度学习算法,推动了人工智能的第三次浪潮,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经历的这场人工智能革命。
这个浪潮究竟会持续多久?我认为至少还会持续 10年。这就是为什么我要拥抱这波浪潮 —风口可以不追,但浪潮和趋势一定要追随。
5)三次人工智能浪潮及其对生活的启示
回顾历史,从 1959年到 1969年,人工智能经历了 10年的兴起期,随后进入了长达 17年的低谷期。从 1986年到 1995年,人工智能再次经历了 10年的发展高峰,但接着又进入了另一个低谷期。 2012年,新的人工智能浪潮再次兴起,至今人工智能已达到发展的高潮。未来会如何发展?我们无法预知。然而,从这些浪潮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趋势:人工智能的发展有一定的周期。万事万物皆有其发展周期。一个事物兴起,往往意味着它未来会衰落。而当它走向低谷时,人们也不必过于悲观,因为它终有再度崛起的一天。
科技如此,生活亦然。
因此,我邀请你跟我一起深入探索这本书,希望你在了解深度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领悟到以下这两件重要的事情。
其一,人类大脑与计算机在某种程度上是如此相似 —都是通过大量的经验和理解得出结论的复杂系统。其 二,在这个世界上,你可以选择不相信很多事物,但一定要相信周期理论,因为无论是行业的兴衰还
是人生的起伏,皆无可避免地遵循这一规律。每一个在谷底的人都可以此共勉。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