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臺灣用戶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
|
share:
|
||||
|
新書推薦: ![]() 《 懂得:影响你一生的DISC识人术(修订版) 》 售價:HK$ 74.8 ![]() 《 ROS 2机器人操作系统与Gazebo机器人仿真(微课视频版) 》 售價:HK$ 97.9 ![]() 《 JOLT效应:攻克客户的犹豫不决 》 售價:HK$ 86.9 ![]() 《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英文版·第8版) 》 售價:HK$ 151.8 ![]() 《 是药非药 : 原来本草这么有趣 》 售價:HK$ 64.9 ![]() 《 图解计算机网络:Internet、移动通信与云计算 》 售價:HK$ 65.5 ![]() 《 语文课堂教学技能研究 》 售價:HK$ 63.8 ![]() 《 北京城史记 元代卷 》 售價:HK$ 151.8 |
| 編輯推薦: |
|
*马勇 余世存 鲍鹏山联袂推荐
*一部视角新颖的个人思想史,呈现五千年中国思想的深刻与美丽 *重量级,轻阅读,一本书轻松读完中国思想文化精萃 |
| 內容簡介: |
| 本书选取了近百位中国古代圣贤的富有原创性、启发性的思想片断或言论,它们都是古代圣贤们在各自的生存环境中对人类命运或历史发展的独特思考,以及在面对具体事件、具体现象时做出的富有创造性的应答,包含文史哲及政治、经济、法律等各个领域。作者不仅阐发了这些思想的精要,还以现代视角审视它们的当代价值,阐释五千年中国思想文化的精粹,是一部深刻而不乏灵动的思想史小札。 |
| 關於作者: |
| 朱刚,浙江绍兴人。复旦大学教授,师从王水照先生。现为中文系主任,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副秘书长、《新宋学》执编。著作有《苏轼评传》《苏轼十讲》等。前者是学界公认的佳作,后者也是厚积而薄发的畅销之作。 |
| 目錄: |
|
前言1
击壤老人:帝力于我何有哉1 伯夷、叔齐:以暴易暴,不知其非3 周公:先知稼穑之艰难5 伯阳父:天地之气,不失其序7 管子:论卑而易行9 宋襄公: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11 晏子:和而不同14 司马穰苴: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16 子产:不如小决使道18 邓析:以非为是,以是为非20 史墨: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22 老子:战胜以丧礼处之24 孔子: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26 墨子:口言之,身必行之28 孙武:兵者,诡道也30 计然: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32 曾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34 杨朱:且趣当生,奚遑死后36 子思:上不怨天,下不尤人38 商鞅:能制天下者,必先制其民40 孟子: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42 许行:市价不贰44 宋子:明见侮之不辱,使人不斗46 庄子:安知我不知鱼之乐48 公孙龙子:白马非马50 慎子:不瞽不聋,不能为公52 邹衍:终始五德54 荀子:人生不能无群56 韩非子:上下一日百战58 吕不韦: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60 李斯、秦始皇:废封建,置郡县62 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64 董仲舒:明其道不计其功66 霍去病:匈奴不灭,无以家为68 司马迁: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70 扬雄:雕虫篆刻,壮夫不为73 王充:忧惧则鬼出75 何休:天下远近小大若一77 诸葛亮:王业不偏安79 阮籍:礼岂为我辈设81 杜预:臣有《左传》癖83 嵇康:人性以从欲为欢85 王弼:不能无哀乐以应物87 袁宏:弗动远略89 陶渊明:箪瓢屡空,晏如也91 竺道生:一阐提人皆得成佛93 范晔:贪孩童以久其政95 萧纲:文章且须放荡97 萧绎:可久可大,莫过乎学99 智:如来性恶不断,还能起恶101 王通:西方之教也,中国则泥103 慧能:佛性本无南北105 法藏:一一毛中,皆有无边师子107 杜甫:孔丘盗跖俱尘埃109 韩愈:有得有丧,勃然不释111 柳宗元:封建非圣人意114 义玄:逢佛杀佛,逢祖杀祖116 罗隐:非狡与忍,则无以成大名118 文偃:一棒打杀世尊120 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122 范仲淹:云台争似钓台高124 欧阳修:治道备,人斯为善矣126 李觏:《周礼》致太平128 苏洵:观吾之《谱》者,孝悌之心可以油然而生矣130 邵雍:十二与三十迭为用132 周敦颐:志伊尹之所志,学颜子之所学134 文同: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136 司马光:平生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139 曾巩:师之道,有问而告之者尔141 张载:为万世开太平144 王安石:己然而然,君子也146 程颢:有有德之言,有造道之言148 程颐:百世无善治,千载无真儒150 苏轼:政之费人也甚于医152 苏辙:观天下之势,而制其所向154 黄庭坚:颜子以圣学者也156 刘安世: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159 陈与义:微波喜摇人,小立待其定161 郑樵:当使一民有百亩之田163 陆游:虏,禽兽也165 朱熹:相打有甚好看处167 吕祖谦:天下之事向前则有功169 陆九渊:堂堂地做个人171 陈亮:通和者所以成上下之苟安173 叶适:世固无不行之道,亦安有不仕之学175 吕中:甚矣“国是”一言之误国也177 王应麟:中夏虽亡,而义理未尝亡179 文天祥:读圣贤书,所学何事181 宋濂:驱逐胡虏,恢复中华183 刘基:气昌而国昌,由文以见之也185 方孝孺:便十族,奈我何187 王守仁: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190 胡应麟:老吏断狱192 刘宗周:意者,心之所以为心也194 黄宗羲:遗民者,天地之元气也196 吕留良:尤有大于君臣之伦,为域中第一事者199 全祖望:周之顽民,皆商之义士也201 章学诚:六经皆史203 |
| 內容試閱: |
|
前言
朱刚 《诗经·大雅·抑》中有“其维哲人”的话,哲人大概是聪明人的意思,但自从有了一门名唤“哲学”的学科后,哲人的称号就专归哲学家了:《大雅·江汉》还有“告于文人”的话,文人是引导他的同类摆脱粗野状态的人,但自从有了一门名唤“文学”的学科后,文人的称号也专归文学家了。曾几何时,中文的常用词好像都穿起了西服,大多变成了假洋鬼子。那么,还有没有一个词语可以统称一切领域的杰出人物呢?我想起杜甫悼念陈子昂的一句诗:“位下曷足伤,所贵者圣贤。”这“圣贤”二字似乎还是地地道道的中文。所以,我将宣称这本小书选录的是传统中国百位圣贤的言论。 如果用今天的学科分类的眼光去看,这些言论涉及的领域实在太多,哲学、宗教、历史,文学,以及政治、经济、法律,医药等等,说什么的都有。但总而言之,是圣贤们在各自的生存环境中生发的对人类命运或历史发展的独特思考,以及在面对具体事件,具体现象时作出的富于创造性和机智感的应对。虽然它们已经成为各种各样的专门史,比如佛学史或政治思想史的叙述对象,但我们也不难发现,同一个观点或同一位人物,经常会出现在不同领域的专门史中。所以严格说来,哪一种专门史都不是圣贤的家,出现在专门史中的圣贤已经被割裂。避免割裂的办法本来也有,就是写人物传记,但传记其实也受到专业期待的严重影响,比如苏东坡的政治生涯足以成为一部传记的内容,但不涉及文学的苏轼传却一定会让许多读者失望。而今,在《百家一说》这样一本小书中,如果读者翻到苏轼那一页,讲的并不是文学,大概还不至于责怪作者吧?这是我乐于以此种方式写作的原因之一:为每一位圣贤找到一小段我觉得堪称精辟的言论,或者一个与他有关的小故事,配以注释和评析,基本上就是个人的读书感受而已。 在某些时候,人类的某个群体会陷入特殊的困境,比如生活资料严重不足,或者国家遭受外敌入侵,或者行为和思想失去自由等等,此时某一种努力将成为人生的首要甚或全部内容,其他问题都不遑顾及了。但若除去此类特殊遭遇,在一般的情况下,人们将走过大致相似的人生旅途。所以就基本处境来说,古今人类大抵相同。那么,期待人与人之间的共鸣,就算不上奢求。孟子说,古人可以成为自己的朋友:《中庸》也宣称,君子将获得后世的理解,“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同样,现代的中国人依然应该而且能够倾听古代圣贤的声音。当然,人企贤,贤企圣,新的圣贤也会不断产生。 圣贤的声音之所以值得倾听,不是因为它们可以供各种专门史勾画“发展线索”。一盏盏智慧之灯所放射的热量,足以燃尽一切“线索”。圣贤的存在使辽阔的天空有群星闪耀,希望这本小书能够展现灿烂星空的一角,可以引发读者遨游的兴趣。 |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
| megBook.com.hk | |
|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