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图解组织心理学:从零开始养成领导力
》
售價:HK$
74.8

《
牛津西方哲学史(中文修订版)
》
售價:HK$
140.8

《
萤火虫全球史:西方人眼中的古代丝绸之路
》
售價:HK$
83.6

《
大宋300年(写尽三百载大宋繁华与沉浮、浪漫与风霜)
》
售價:HK$
75.9

《
害马之群:失控的群体如何助长个体的不当行为
》
售價:HK$
96.8

《
最后的门徒——我与李小龙回忆录
》
售價:HK$
74.8

《
没有明天的我们,在昨天相恋
》
售價:HK$
47.1

《
流动的白银(一部由白银打开的人类文明发展史)
》
售價:HK$
63.8
|
編輯推薦: |
本报告是对2023年度国内艺术学门类各学科发展状况进行的一次年度扫描,既有对学科发展情况的全面梳理,也有对重点问题的聚焦和分析,还有对典型案例的延伸探讨,是一部兼具广度和深度的艺术学年度报告。
|
內容簡介: |
本报告是对2023年度国内艺术学门类各学科发展状况进行的一次年度扫描。作为全面的学科动态汇集,本报告介绍了艺术学门类下属全部五个一级学科的年度发展概况,即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和设计学;围绕学科动态、问题聚焦、专题研究等三个方面,既有对学科发展情况的全面梳理,也有对重点问题的聚焦和分析,还有对典型案例的延伸探讨,是一部兼具广度和深度的艺术学年度报告。
|
關於作者: |
彭锋,现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际美学协会副会长,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2016年入选教育*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22年入选第五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出版《艺术学通论》等专著、教材和文集17部,《艺术的语言:通往符号理论的道路》等译著(含合译)7部,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中英文论文300余篇,策划“第54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等艺术展览100余次,撰写音乐剧《大红灯笼》、话剧《理由》、舞剧《吾丧我》、电影《艺术死了》等剧本10部,应邀于世界美学大会、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等国际会议作主题讲演。
|
目錄:
|
目录
总论? 人民文艺作为新时代的文艺..........................................................001
第一章? 艺术学理论学科的新发展与新挑战
——艺术学理论篇 ...............................................................................012
第一节 “三大体系”建设下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发展概况
——学科动态 ......................................................................012
第二节 2023 年中国艺术学理论建设的回顾
——问题聚焦 ......................................................................031
第三节 艺术学理论学科的三个问题
——专题研究 ......................................................................047
第二章? 筑基与探进 本土与全球 求索与转型:新时代中国音乐理论与实践
——音乐与舞蹈学·音乐学篇 ...........................................................057
第一节 筑基与探进
——学科动态 ......................................................................057
第二节 本土与全球
——问题聚焦 ......................................................................065
第三节 求索与转型
——专题研究 ......................................................................085
第三章? 舞蹈学科现代化的中国探索
——音乐与舞蹈学·舞蹈学篇 ...........................................................093
第一节 舞蹈学科目录调整节点上的舞蹈研究与实践转向
——学科动态 ......................................................................093
第二节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视域下的中国广场舞
——问题聚焦 ......................................................................110
第三节 新时代十年舞蹈学研究方法论综述
——专题研究 ......................................................................120
第四章? 生机勃勃的戏剧发展新气象
——戏剧与影视学·戏剧学篇 ...........................................................137
第一节 全面复苏与直面问题 新时代戏剧发展呈现崭新面貌
——学科动态 ......................................................................137
第二节 新国风·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的“破圈之因”
与“破圈之后”
——问题聚焦 ......................................................................151
第三节 中国戏曲的跨文化实践
——专题研究 ......................................................................159
第五章? 边界融合与范式超越:中国电影的产业复兴与技术革新
——戏剧与影视学·电影学篇 ...........................................................166
第一节 中国电影的类型融合与技术变革
——学科动态 ......................................................................166
第二节 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与跨文化研究
——问题聚焦 ......................................................................184
第三节 影人年谱、数字人文与中国电影知识体系
——专题研究 ......................................................................188
第六章? 稳中求质:中国电视的高质量发展
——戏剧与影视学·电视艺术学篇 ...................................................192
第一节 生产复苏与技术转型
——学科动态 ......................................................................192
第二节 创意引领高质量发展
——问题聚焦 ......................................................................208
第三节 新时代话语下主流电视剧的创新转向
——专题研究 ......................................................................214
第七章? 多元发展、细节聚焦的美术学研究
——美术学篇 .......................................................................................220
第一节 学脉赓续:新时代美术学学科的多向发展
——学科动态 ......................................................................220
第二节 问题为线索,解构美术史
——问题聚焦 ......................................................................233
第三节 跨媒介:美术史中的“物与像”
——专题研究 ......................................................................245
第八章? 构建文化自信、数智赋能、学科交叉的中国设计学
——设计学篇 .......................................................................................256
第一节 优化调整与互动融合
——学科动态 ......................................................................256
第二节 体系构建与主体立场
——问题聚焦 ......................................................................274
第三节 交叉学科与多元范式
——专题研究 ......................................................................292
后记.......................................................................................................................3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