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人类简史(从600万年进化视角,看清人类世界的底层逻辑。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官方指南)

書城自編碼: 4077296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世界史
作者: [美]理查德·波茨[Richard Potts]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201205960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3-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4.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沉疴:大明最后二十年的十三张面孔
《 沉疴:大明最后二十年的十三张面孔 》

售價:HK$ 52.8
工程机械手册——钢筋及预应力机械
《 工程机械手册——钢筋及预应力机械 》

售價:HK$ 360.8
何以中国·何以大唐:唐帝国与突厥斗争史
《 何以中国·何以大唐:唐帝国与突厥斗争史 》

售價:HK$ 85.8
自学脉诊:图解《濒湖脉学》
《 自学脉诊:图解《濒湖脉学》 》

售價:HK$ 46.2
漫画非暴力沟通 好好说话写给孩子的社交话术让你的学习和生活会更加快乐正面管教的方式方法 教会父母如何正确教育叛逆期孩子 用引导性语言教育青少年男孩女孩 帮助孩子拥有健康心理的沟通方法
《 漫画非暴力沟通 好好说话写给孩子的社交话术让你的学习和生活会更加快乐正面管教的方式方法 教会父母如何正确教育叛逆期孩子 用引导性语言教育青少年男孩女孩 帮助孩子拥有健康心理的沟通方法 》

售價:HK$ 54.8
氢能利用关键技术系列--氢能材料
《 氢能利用关键技术系列--氢能材料 》

售價:HK$ 393.8
(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 理论与实践)构建中国——东盟“蓝色伙伴关系”研究
《 (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 理论与实践)构建中国——东盟“蓝色伙伴关系”研究 》

售價:HK$ 107.8
匠艺与生活:海南黎族的工艺文化
《 匠艺与生活:海南黎族的工艺文化 》

售價:HK$ 107.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92.0
《从韩国到东亚:宫嶋博史的东亚史新解》
+

HK$ 145.2
《古埃及史:环境基因、地缘争霸与文明兴衰(中画史鉴全景插图版)》
+

HK$ 63.4
《英国简史(一个绅士的疯癫往事:一本书读懂曾经的“日不落帝国”》
+

HK$ 173.8
《美国史:从第一块殖民地到现在(大选后的美国走向历史已经给出答》
+

HK$ 129.4
《日本史》
+

HK$ 97.5
《简读日本史》
編輯推薦:
★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官方指南,国家地理荣誉出品!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之一,收藏有全球各地的代表性标本,其中古生物和人类学的收藏在世界各博物馆中占有重要地位。全书图文并茂,由美国国家地理荣誉出版。
★ 全球实地考证,多学科综合研究,综合运用了考古学、古生物学、遗传学、解剖学、基因组学等多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
★ 从600万年进化,看人类世界的底层逻辑!
★ 精选藏品照片,逼真模拟图像,时间线清晰梳理,完整展现人类演化历史!
★ 本书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学者精心翻译。
內容簡介:
本书是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人类起源馆官方指南,国家地理荣誉出品,它采用现场考察、实证研究的科学方式,综合运用了考古学、古生物学、遗传学、解剖学、基因组学等多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来自世界各地考古遗址的化石、工具和其他人造制品,以及DNA检测等,向我们讲述了人类演化的奇妙旅程。
书中包含众多精美插图和图表,从化石、石器照片,到原始人类复原像、史前人类生活场景复原图等,溯源人类演化的历史,探寻人类祖先为适应多变环境而演化形成的身体特质和行为方式,系统解读人类社会的运行逻辑。
關於作者:
[美]理查德·波茨(Richard Potts)
古人类学家、博士,史密森学会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彼得·巴克(Peter Buck)人类起源项目主席,领导了许多位于东非和中国的遗址发掘工作,旨在调查影响人类进化的生态因素。他提出人类进化是对环境不稳定的一种应对方式,这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并推动了多个科学领域的新研究。
[美]克里斯托弗·斯隆(Christopher Sloan)
《国家地理》杂志高级编辑、作家,专于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古代文明、早期人类和史前生命,其作品先后4次获得美国国家科学教师协会与儿童读物委员会设立的大众科学图书优秀奖(Outstanding Science Trade Book Award)。
目錄
前言 人类特性从何而来?
导言 生命起源的意义
第一部分 从古猿到智人
/
第1章 灵长类动物的遗产
第2章 人类谱系树
第3章 适者生存
第二部分 人类独特性的开端
/
第4章 迈出第一步
第5章 家庭和成长
第6章 工具和食物
第7章 人体的比例
第8章 大脑的进化
第三部分 现代人类行为的源头
/
第9章 人类的创新
第10章 想象力的源头
第11章 一个遍布全球的物种
第12章 历史的转折点
尾声 未来还属于我们吗?
附录
图片来源
內容試閱
前言·人类特性从何而来?
人类的起源是科学最基本的问题之一,而这本书可以为我们提供答案。《人类简史》(What Does It Mean to Be Human?)将引领我们踏上一段史诗般的旅程,探索在横跨600 万年的时间长河中,人类的特征是怎样进行演化的。它将揭示人类独一无二的体质特征、行为以及与周边环境的互动方式是怎样在我们祖先急剧动荡的生活状态下逐渐形成的。
这本书的出版恰逢科学发现层出不穷的时期,科学家因而获得了拼成人类进化史“拼图”的前所未有的良机。史密森学会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彼得·巴克(Peter Buck)人类起源项目主席——里克·波茨(里克是理查德的昵称),将与《国家地理》杂志古人类专栏编辑克里斯·斯隆(克里斯是克里斯托弗的简称)一起,为我们讲述人类演化的故事。
几年前,我有幸在里克·波茨的帮助下参观了史密森学会(Smithsonian Institution) 在肯尼亚奥洛格赛利(Olorgesailie)地区的研究站。我和妻子在干涸的土地上徒步了几天,见到了几百万年来我们充满创造精神的祖先曾经生活的地方。他们制造出大量的工具,这些工具有助于早期人类掌控生活环境。并不是所有人都和我一样有机会亲眼得见远古人类生活的世界,而这本书将会给您提供这样一个体验的机会。
史密森学会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戴维·科克(David H. Koch)人类起源馆在2010 年3 月17 日宣告向公众开放,这一天正值该博物馆成立100 周年。这本书按计划用于充当戴维·科克人类起源馆的参观手册。没有那些慷慨无私的朋友们的帮助,尤其是戴维·科克和彼得·巴克的帮助,这一展览和这本书都绝无实现的可能。这些对科学、教育以及我们人类起源研究项目热诚奉献的学者足以成为每一个人的榜样。
我相信这本书会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600 万年来人类在面对变化的世界时所走过的旅程。欢迎你们在不久的将来参观史密森学会的戴维·科克人类起源馆。
克里斯蒂安·桑佩尔(Cristián Samper)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

第1章·灵长类动物的遗产
【珍妮·古道尔(Jane Goodall)在其著作《黑猩猩在召唤》(In the Shadow of Man)一书中这样写道:“虽然不敢相信是真的,但这是我亲眼所见,我看见两只黑猩猩从一小片林中旷地一侧的草丛中露出头窥视着我,那是一只雌性黑猩猩和一只幼崽。当我把头朝向它们时,它们低下了身子,但很快又相继出现在30 多米外一棵大树的低矮枝条下。它们几乎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瞧着我。”】
你能拿起这本书,能读懂它并从中获得知识,看完后把它扔到沙发上,以及在社交网络上把这本书推荐给你的朋友——以上行为都证明你是灵长类动物的一员。能抓握的双手、准确的三维立体视野、灵活的上肢以及学习行为、社交欲望,是人类与狐猴、眼镜猴、猕猴以及猿类共有的特征。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特征能够帮助我们把灵长类动物和非灵长类动物区分开来。毋庸置疑,人类应被归为灵长类动物。
著名的生物分类学家卡尔·林奈(Carolus Linnaeus)在1758 年命名了生物学中的灵长目,并将人类(他称之为智人)、黑猩猩、红毛猩猩、眼镜猴、环尾狐猴以及其他37种生物归入其中。早在《物种起源》问世前的一个世纪,人类应被归为灵长类动物就已是再明显不过的事实。通过研究灵长类动物,我们不仅可以观察到这些最接近人类的近亲的行为,还能借此重建人类祖先的演化历史。
人类和地球上现存的大约250 种灵长类动物共享着大量身体特征。因为有着能对握的大拇指,我们才能用手抓取东西。所有灵长类都没有爪而有指甲,这一点使我们的手更加灵活,因此,我们才可以抓握枝条或者单杠以及进行各种精细的操作,例如,梳洗打扮或给自己系鞋带。和其他哺乳动物相比,灵长类动物的脑容量更大,因此,它们能够学习和进行社交活动。灵长类的行为相对复杂,卷尾猴可以向它的同伴展示如何用石块敲开营养又美味的坚果,而雌性黑猩猩懂得如何教它的子女用树枝钩取藏在地下的蚂蚁。人类的大脑能记住成千上万类似的行为。这种对信息的积累才使文明得以发展。
灵长类动物可以将视觉信号与相当丰富的声带发声组合起来,从而成为最善于交流的动物之一。灵长类动物的双眼长在头的前部,因此可以做出丰富的面部表情,例如,做鬼脸、传达情感信息以及做出抚慰或威胁的表情。朝向前方的双眼还带来了敏锐的立体视野和完美的手眼配合,而这对于抓捕猎物、判断距离、操纵物体以及在树枝间跳跃来说是十分有利的。然而,我们在视觉中获得的优势,却被嗅觉的退化所抵消。近期一项基因研究表明,灵长类动物辨别色彩的视觉基因的进化导致了其对嗅觉有影响的嗅觉接收基因的退化。将灵长类动物和其他哺乳动物相比较,我们可以看到,相对于大脑的增长,灵长类动物的口鼻部是有所退化的。
灵长类动物展示出许多惊人的移动方式,例如,攀爬、跳跃、奔跑、摇摆、行走、弹跳,它们的移动可以通过四肢来完成,也可通过双臂,甚至只用身体就能进行移动。人类学会了游泳并且可以借助技术掌握灵长类动物的各种动作。灵长类动物最初在热带的栖息地中进化并继续居住在那里,然而凭借其灵活的移动方式、对头脑的使用和改造环境的能力,它们可以进入并适应从湿热到寒冷的各类环境。
想一想我们人类是多么灵活多变,我们的食物和居住环境是那样丰富,我们在行走、攀爬、奔跑、跳跃之间是如此自如地转换;想一想人类那张嵌在一个充实大脑之上的小脸,富于表情的眼睛和面容,对声音交流的依赖性,以及生存过程中依靠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学习能力、掌握的技术和对周边环境的操控。人类尽管有着如此种种非凡的特质,但也都是从灵长类动物那里继承的遗产。它们定义了人类在自然界所应处的位置。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