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知宋·宋代之交通

書城自編碼: 4088109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中國史
作者: 曹家齐
國際書號(ISBN): 9787213117725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86.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工程机械手册——钢筋及预应力机械
《 工程机械手册——钢筋及预应力机械 》

售價:HK$ 360.8
何以中国·何以大唐:唐帝国与突厥斗争史
《 何以中国·何以大唐:唐帝国与突厥斗争史 》

售價:HK$ 85.8
自学脉诊:图解《濒湖脉学》
《 自学脉诊:图解《濒湖脉学》 》

售價:HK$ 46.2
漫画非暴力沟通 好好说话写给孩子的社交话术让你的学习和生活会更加快乐正面管教的方式方法 教会父母如何正确教育叛逆期孩子 用引导性语言教育青少年男孩女孩 帮助孩子拥有健康心理的沟通方法
《 漫画非暴力沟通 好好说话写给孩子的社交话术让你的学习和生活会更加快乐正面管教的方式方法 教会父母如何正确教育叛逆期孩子 用引导性语言教育青少年男孩女孩 帮助孩子拥有健康心理的沟通方法 》

售價:HK$ 54.8
氢能利用关键技术系列--氢能材料
《 氢能利用关键技术系列--氢能材料 》

售價:HK$ 393.8
(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 理论与实践)构建中国——东盟“蓝色伙伴关系”研究
《 (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 理论与实践)构建中国——东盟“蓝色伙伴关系”研究 》

售價:HK$ 107.8
匠艺与生活:海南黎族的工艺文化
《 匠艺与生活:海南黎族的工艺文化 》

售價:HK$ 107.8
我本富足
《 我本富足 》

售價:HK$ 74.8

 

內容簡介: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各个发展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两宋时期尤其如此。我们这一套“知宋”丛书,旨在为有一定文史基础并有兴趣进一步了解两宋历史的读者,提供一个方便学习的门径。
《知宋·宋代之交通》分“陆路编”和“水路编”,重点关注陆路交通线的具体走向和驿传设置、漕运网络、海上交通等内容。全书共收录十一位学者的十三篇经典论述,以期呈现宋代交通的概貌,并带领读者从交通的视角理解10至13世纪,伴随经济重心的转移、信息增量的空前、对外交流的频繁,宋代经济社会发生的巨大变革。
關於作者:
曹家齐,江苏丰县人,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主要致力于宋辽金历史与文献、中国古代交通史和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已出版《宋代的交通与政治》《宋代交通管理制度研究》《北宋名臣——余靖》等著作9部,发表《宋代书判拔萃科考》《赵宋当朝盛世说之造就及其影响——宋朝“祖宗家法”与“嘉祐之治”新论》《遗民心结抑或潇湘情怀——琴曲<潇湘水云>解题及意境新探》等学术论文110余篇。
目錄
导论……………… 曹家齐/ 001
陆路编
宋东京至辽南京驿路考……… 王文楚/ 013
宋代湘桂黔相邻地区堡寨及交通……… 廖幼华/ 036
宋代岭南交通路线变化考略……… 陈伟明/ 059
官路、私路与驿路、县路
——宋代州(府) 县城周围道路格局新探……… 曹家齐/ 68
南宋对邮传之整饬与更张述论
——兼谈朝廷与岳飞军前诏奏往来问题……… 曹家齐/ 90
南宋朝廷与地方间文书传递的速度
——以四川地区为中心……… 陈希丰/ 110
水路编
论北宋漕运法……… [日] 青山定雄著,朱庆永译/ 145
宋代惠民河考……… 邹逸麟/ 165
浙东运河的变迁……… 陈桥驿/ 180
宋代国内海道考……… 冯汉镛/ 188
两宋和高丽海上航路初探……… 王文楚/ 213
五代北宋时期泉州海上交通之发展……… 李东华/ 229
北宋汴河、淮南运河的通航能力与漕粮定额……… 吴同/ 292
后记……… 316
內容試閱
导 论
曹家齐
交通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更是人类文明发展及文化交流的重要标志和基础保障。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中,一个国家的发展与盛衰,亦无不表现在交通的建设与成就方面。然交通之建设与发展因乎地理,成乎地理,虽今日之空中交通,亦莫能外。故自古以来,国家的存立,莫不迁就于因山川地理所成的交通形势。10—13世纪的两宋王朝之立国,尤为如此。其国家的财政保障、国家安全,以及统治秩序维持等立国之计,甚是仰赖当时之交通。
一、交通:两宋定都汴京和临安的因与果
周秦汉唐时期,中国王朝的都城多在长安和洛阳,唯六朝都在建康(今江苏南京)。但无论建都何处,易守难攻的地理之险是必需的选项。但从五代开始,北方王朝的建都地则逐渐舍弃长安和洛阳,向东和东南、东北转移,从此开启了中国王朝建都的新格局和历史新时代。五代之中,除后唐建都洛阳外,其余四个皆建都开封。北宋继立后,仍然建都开封,称为汴京,为时160多年。后又有伪齐和金朝短期在此建都。此后,南宋建行都于临安府,元、明、清三朝皆建都北京(明初短期建都南京)。
开封与长安、洛阳相比,属于“四战之地”,无险可守。北宋建立之初,曾为定都洛阳还是开封展开过讨论,但讨论的结果,仍是放弃有险可守的洛阳而都开封,则主要考虑的是开封便利的水路交通条件,便于运输全国各地,特别是东南地区的粮食入京。正如秦观所称:“开封地平,四出诸道辐辏”,“无名山大川之限,而汴、蔡诸水参贯其中,车错毂击,蹄踵交道,舳胪衔尾,千里不绝,四通五达之郊也”。
唐代建都长安后,关中地区的资源渐渐无法满足王朝政治中心的需要,而经济重心逐渐向东南转移。为解决这一问题,唐高宗时便着重营建东都洛阳,武则天时称为神都,以之作为能够满足中央官兵和民众物资需求的新的政治中心。这是因为,洛阳居于隋开大运河的中心,便于漕运东部与东南产粮区的粮食和其他物资。尽管唐玄宗以后曾任用裴耀卿、刘晏等改革漕运制度,将一定数量的物资运抵长安,但洛阳至长安的运输成本相当高。又由于唐代后期战乱不断,洛阳以东的运道亦渐渐湮阻,而处于平原的汴州(开封) 之地位日益凸显。故五代的后梁、后晋、后汉和后周,皆以开封为都,并先后称为东都和东京。宋朝立国后,在有险可守和能够满足京师物资供应这两个不可兼得的选项中,还是选择了能够满足京师的物资供应这一条件,继续定都在开封。
北宋定都开封后,开封便成为全国的交通重心。如史书所载:“江南、淮南、两浙、荆湖路租籴,于真、扬、楚、泗州置仓受纳,分调舟船溯流入汴,以达京师,置发运使领之。诸州钱帛、杂物、军器上供亦如之。陕西诸州菽粟,自黄河三门沿流入汴,以达京师,亦置发运司领之。粟帛自广济河而至京师者,京东之十七州。由石塘、惠民河而至京师者,陈、颍、许、蔡、光、寿六州,皆有京朝官廷臣督之。河北卫州东北,有御河达乾宁军,其运物亦廷臣主之。广南金银、香药、犀象、百货,陆运至虔州,而后水运。川益诸州金帛及租市之布,自剑门列传置,分辇负檐至〔京。租布及官所市布,自〕嘉州水运达荆南,自荆南遣纲吏运送京师。”
南宋定行都于临安府,虽然亦考虑到江南为“重江之险”,利于防御金人的进攻,以及杭州周围的经济支持,但交通仍是其考虑的重要条件之一,此便是杭州位于钱塘江口,北连江南运河,南有浙东运河,便于运输各地的物资入京。正如陆游所称:“朝廷所以能驻跸钱塘,以有此渠(指运河) 耳。汴与此渠皆假手隋氏而为吾宋之利,岂亦有数耶!”宁宗时臣僚称:“国家驻跸钱塘,纲运粮饷,仰给诸道,所系不轻。水运之程,自大江而下,至镇江则入闸,经行运河,如履平地。川广巨舰,直抵都城,盖甚便也。”
两宋先后定都开封和临安,从大的格局上看,是中国交通重心的东移和南移;从具体形势看,又是以兵为险的无奈选择,以及对交通的更加仰赖。北宋尤其突出。如秦观曾论称:“本朝惩五季之弊,举天下之兵宿于京师,名挂于籍者号百余万,而衣食之给,一毫已上皆仰县官,又非若府兵之制一寓之于农也。非都四通五达之郊,则不足以养天下之兵,此所谓以兵为险者也。夫以兵为险者,不可以都周雍,犹以地为险者不可以都梁也。”
京师兵民之众,更加重了对外来物资的需求,而保障这一需求的主要交通线就是运河。
二、运河:两宋国计所依
从隋到宋,运河格局有所变化,但宋代汴河基本承袭隋开通济渠,与相连的淮南运河、江南运河等,成为漕运东南物资的交通大动脉。关于汴河对于北宋国计的重要性,太宗至道元年(995),参知政事张洎曰:“今天下甲卒数十万众,战马数十万匹,并萃京师,悉集七亡国之士民于辇下,比汉、唐京邑,民庶十倍。甸服时有水旱,不至艰歉者,有惠民、金水、五丈、汴水等四渠,派引脉分,咸会天邑,舳舻相接,赡给公私,所以无匮乏。唯汴水横亘中国,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富,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神宗熙宁时,张方平亦曰:“今日之势,国依兵而立,兵以食为命,食以漕运为本,漕运以河渠为主。国家初浚河渠三道,通京城漕运,自后定立上贡年额,汴河斛斗六百万石,广济河六十二万石,惠民河六十万石。广济河所运正给太康、咸平、尉氏等县军粮而已。唯汴河所运一色粳米,相兼小麦,此乃太仓蓄积之实。今仰食于官者,不惟三军,至于京师士庶以亿万计,大半待饱于军稍之余。故国家于漕事至急至重。京,大也;师,众也;大众所聚,故谓之京师。有食则京师可立,汴河废则大众不可聚,汴河之于京城,乃是建国之本,非可与区区沟洫水利同言也。”
北宋时汴河漕运东南地区的粮食逐年增加,最高达到800万石,但从真宗景德以后,600万石是一个大致固定的漕运量,另外还有钱292万缗、银90.6万两、绢165万匹。这个漕运量基本上是汴河最大的运输能力。600万石漕粮中,两浙路占四分之一,漕粮150万石。从当时的漕运量来看,南方供应京师物资的数量占据压倒性优势。据全汉昇先生的《唐宋帝国与运河》一书统计,除上供黄金一项,北方(主要是京东、京西、河北、河东、秦凤诸路) 占到61%外,其余都是南方占绝大多数,如白银,南方占99.6%,钱物,南方占85%。
南宋时,运河,特别是江南运河和浙东运河,对于宋朝国计,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陆游称:“自天子驻跸临安,牧贡戎贽,四方之赋输,与邮置往来,军旅征戍,商贾贸迁者,途出于此,居天下十七,其所系岂不愈重哉!”《淳祐临安志》载:“城外运河,在余杭门外,北新桥之北,通苏、湖、常、秀、镇江等河。凡诸路纲运及贩米客船,皆由此河达于行都。”关于浙东运河的地位,《西溪丛语》称:“海商舶船,畏避沙,不由大江,惟泛余姚小江,易舟而浮运河,达于杭越矣。”
物资运输量的增大,必然导致国家事务繁重,而被周边政权环伺的政治格局,又无疑使宋朝一直处于忧患之中,这方面又必然增加更多的内外行政事务。另外,内部的士大夫政治,亦给信息的交流提出新要求。这些也都与国计相联,必须依靠另外一种交通体系。这便是驿传。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