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臺灣用戶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
|
share:
|
||||
|
新書推薦: ![]() 《 雍正:天地古今惟一啸(修订版) 》 售價:HK$ 79.2 ![]() 《 正学堂稿(全二册)《儒藏》精华编选刊 》 售價:HK$ 151.8 ![]() 《 五个夸张的数学故事:支持儿童直接建立数学思维 》 售價:HK$ 54.9 ![]() 《 书写中国:从书迹流变溯源中华文明史 尔文智识生活系列 寻根汉字追踪文脉溯源中华理解中国 》 售價:HK$ 173.8 ![]() 《 餐桌边的哲学家:论饮食与人类 》 售價:HK$ 52.8 ![]() 《 经营:稻盛和夫谈原点 》 售價:HK$ 86.9 ![]() 《 魑魅魍魉:我们的心魔和怪物的意义 》 售價:HK$ 97.9 ![]() 《 湘江商潮起:东汉长沙郡商业研究 》 售價:HK$ 74.8 |
| 內容簡介: |
| 本书主要探讨明清“书籍之交”(或称“书籍社交”),即书籍的社交属性及相关活动。首先,“书籍之交”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刻书。私家刻书之兴盛,带来了私家藏板之普遍,拓宽了搜书途径,而赁板印刷即展示了“书籍之交”的一个面向。其次,明清士大夫“书籍之交”的最主要形式就是以书为礼。就大多数私家著述、刻书而言,书籍就是为了赠送而出版的。对于以求名为主的清初出版家张潮而言,其赠书虽然广泛而慷慨,但有时也会以“伤廉伤惠”的名义婉拒那些不合情理的索赠。那么,怎么将“书籍之交”做到既合理又合情呢?曹溶《流通古书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示范:在对等条件下,藏书家可以互抄双方需要的图书。此外,明清士大夫“书籍之交”的方式是多样的,包括借、还、阅、示、赠、购等,这在陆陇其的搜书之道上有集中体现。最后,域外文献搜集、整理与研究的新进展,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了解书籍流通中的域外交,从而进一步思考西方“知识共同体”与东亚汉文化圈内士人“书籍之交”的联系。 |
| 關於作者: |
| 张升,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四库学、《永乐大典》和历史文献学。在《文献》《文史》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一百余篇,出版专著六部,其中《四库全书馆研究》入选2011年度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并获北京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目前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永乐大典》综合研究、复原”。 |
| 目錄: |
|
绪论
第一章 寿之梨枣 一 书板全失 二 书板损坏严重 三 书板损坏不太严重 四 书板基本完好 五 总结与思考 第二章 赁板印刷 一 学界关于赁板印刷的认识 二 清代私刻的赁板印刷 三 余论 第三章 以书为礼 一 从《明代徽州方氏亲友手札七百通考释》看明代以书为礼 二 从“文字狱档”看清代以书为礼 三 王晫《行役日记》所见赠书考 第四章 赠书之“伤” 一 赠书之主要特点 二 赠书普遍之原因 三 索赠与应对 四 总结 五 余论 第五章 互通有无 一 《流通古书约》简介 二 《流通古书约》最早订立时间 三 《流通古书约》的订约者 四 总结与评价 五 余论:《古欢社约》及其他 第六章 搜书之道 一 购买 二 受赠 三 借阅 四 知见 五 从《三鱼堂书目》看陆氏藏书 第七章 域外交 一 纪昀致朝鲜使臣书信四通辑考 二 纪昀与《白田杂著》 三 关于《论语集解义疏》流传的三个问题 结语 明清民间社会的“书籍之交” 一 什么是“书籍之交” 二 “书籍之交”的主要表现 三 “书籍之交”的其他表现方式 四 对“书籍之交”的思考 附录一 祭书小考 附录二 晚明清初江南征稿之风初探 主要参考文献 |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
| megBook.com.hk | |
|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