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面包+每日三明治(2册)
》
售價:HK$
143.0

《
别乱穿 找准你的专属色:四季十二型人色彩穿搭图解 四季型人色彩搭配
》
售價:HK$
54.8

《
香气正念:用气味调节情绪与身体的嗅觉疗愈革命
》
售價:HK$
65.8

《
遗失的文明:走进神秘的考古世界
》
售價:HK$
217.8

《
缠论精解:轻松读懂缠论(图解版)
》
售價:HK$
54.8

《
光绪帝传
》
售價:HK$
54.8

《
名士自风流:中国古代隐士传
》
售價:HK$
46.2

《
萨提亚冥想:大师带你聆听自己 萨提亚 身心灵 冥想 成长
》
售價:HK$
64.9
|
編輯推薦: |
1. 独特的地域视角,打捞被遗忘的“江南以南”。聚焦长期被主流江南研究忽略的严州府(浙西南山区),揭示一个行政湮没、文化断裂的“非典型江南”。打破“江南=富庶水乡”的刻板印象,展现山地、移民、战乱交织的复杂江南边缘地带。
2. 微观全球史的典范式写作,小地方的大视野。微观上,如坌柏村寡妇汪吴氏的抗争、九姓渔民的方言;区域上,如严州在江南与徽州间的尴尬定位;国家上,如作为南宋京畿腹地、太平天国战场;跨国上,如元代鄂多立克记录的浮桥、越南的杨太后信仰、沙俄使节的严州见闻。《江南以南》的写作突破地方史局限,将山区小县置于贡道、传教路、难民路等跨国网络中,揭示其意想不到的全球性联结。
3. 家乡情怀与学术厚度并重,个人史与宏大史的融合。作者以乾潭镇原住民的视角,书写故乡沉入水底的创伤记忆(如重绘被淹前的乾潭镇)。结合方志、小说(《水浒传》《醒世恒言》)、域外文献(沙俄使节记录)、口述访谈,打破官方史料垄断。质疑“路径依赖”理论,强调外来冲击(战乱、移民、工程)如何颠覆本地“稳定不变”的假象。
4. 跨学科研究与人文关怀。在地方史书写的基础上,融汇人文地理、社会学、文化史与女性史等学科视角
|
內容簡介: |
近几十年,中国历史的研究当中,地区分析的框架逐渐为人接受。在施坚雅提出的九大宏观区域[华北、西北、东北、长江上游、长江中游、长江下游(或长三角,也即江南)、东南、岭南、西南]当中,江南(以及华南)独树一帜,关注最多,成就最多,影响也最大。学术界讨论的江南,狭义上说,指镇江以东的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地区,其中杭州府居于最南面,而严州,正在杭州以南。在近两千年的历史上,严州一直与杭州府相提并论,却既非江南(地理),又非闽浙(文化)。本书作者以微观、地区、国家与跨国数者相结合,试从地理、政治、经济、文化、人文诸多方面,重述严州(建德)的地方史。挖掘“被湮没”于水下和历史中的严州府,是历史叙事的努力,也是作者出走万里、回望故土的思古幽情。历史学者、作家杨斌,带着自己的独特情感与视角,广集史料文献,撰写出一本不一样的地方史与家乡史:全书除“序”和“后记”之外,共有十三章,从建德这个浙西南山区小县的地理独特性??异于北邻的江南地区写起,进而到该地在与国家建构的相互过程中得以形成,同时勾勒了这个不沿海的内陆山区如何在跨国的交流中忝有一席之地。
|
關於作者: |
美国波士顿东北大学博士,美国历史学会古登堡电子奖获得者,师从美国历史学会前任主席帕特里克·曼宁。现为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教授,西泠印社社员。研究方向为中国史、全球史、科技医疗史及海洋史。所著《海贝与贝币:鲜为人知的全球史》获第17届文津图书奖推荐,并入围2021年《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榜;《人海之间:海洋亚洲中的中国与世界》获第19届文津图书奖推荐。
|
目錄:
|
序 两千年之变 / 001
第一章 七山二水一分田 / 001
建德江究竟在何处? / 002
“三日看不着乌龙山,眼泪就要淌下来” / 008
一城:半朵梅花 / 013
四乡 / 022
“万山之窟” / 025
天灾人祸 / 028
第二章 一尊神:未曾到来的伍子胥 / 037
严州地方志中的伍子胥 / 038
伍子胥的出奔路线 / 045
移动的神灵 / 049
从钱塘到乾潭 / 055
第三章 一位隐士:从高洁到忠烈 / 059
严光本事 / 060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 063
天下第十九泉 / 069
方干:第二个隐士 / 074
从狂奴到罪人 / 077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 081
默默无闻的朱买臣 / 089
谢翱之哭 / 094
从高洁到忠烈 / 097
“皋羽与予所遭,乃生民之至不幸” / 103
名扬海外 / 110
第四章 一刹那的辉煌:“临安时代”的到来 / 119
“临安时代”的到来 / 120
“两为真主兴王之地” / 124
宋代严州的人口 / 128
宋代建德县的人口 / 132
一时多少俊杰 / 133
明末建德县的人口与粮食 / 145
第五章 一门两太后:与南宋相始终的严陵杨氏 / 153
公主下嫁,皇后和太子亲送 / 154
神秘的家世 / 156
严陵杨氏 / 159
清除韩侂胄 / 163
选定谢皇后 / 168
彻帘复政 / 169
究竟谁是杨妹子? / 173
杨淑妃 / 180
在越南成神 / 183
第六章 一座浮桥:新安江上第一桥 / 189
白沙大桥 / 190
明代已经不存的严州浮桥 / 192
严州浮桥之修建 / 194
废弃 / 200
范成大亲见 / 201
意大利人的记录 / 203
葡萄牙人所见之明代浮桥 / 210
第七章 一代“贰臣”:方回的建德情结 / 217
任职建德最久 / 218
“此生悲恨岂有涯哉?” / 219
“生世都能几,严州十二年” / 225
“全家先去尽,父老莫依依” / 231
诗友赵宾旸 / 234
“浙右滕元秀” / 238
“回人品卑污”? / 242
“力不能全国,全其郡可也” / 253
“独与贾似道不偶” / 256
第八章 一条贡道:七里滩的波光帆影 / 279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 280
或自谢灵运始 / 282
“西南数百郡之孔道” / 290
传教士之路 / 301
琉球的贡道 / 308
琉球和英国在这里首次相遇 / 311
东亚海上难民的返乡之路 / 315
最后的难民 / 332
第九章 一方世家:明清之际的马氏 / 337
五代二进士 / 338
康熙进士马天选 / 339
万马奔腾 / 341
第一个进士马中騋 / 343
马天选一家四代 / 347
中字辈 / 352
从字辈 / 352
天字辈 / 354
因何消失? / 356
第十章 一个庄:“乾潭庄”的前生后世 / 359
宋代的“乾潭” / 360
明代才有乾潭 / 366
1968年的乾潭 / 371
“崎头”或 “淇头” / 373
乾潭的科举人物 / 378
第十一章 一个村:被湮没的坌柏 / 381
从江岸到江底 / 382
20世纪60年代的坌柏 / 385
“乡民采薪为炭” / 390
海塘柴 / 396
照片中的坌柏 / 400
第十二章 一名寡妇:汪氏之生 / 403
“吾知过乾潭庄者,莫不群相指曰仁里曰德门” / 404
丧夫、丧子、丧孙、丧媳 / 405
可疑的捐田 / 408
“节义双高” / 411
文字的背后:年龄 / 413
争嗣与择嗣的隐情:家产 / 415
情理之中:官府的洞察 / 418
情理之外:沉默的女儿 / 420
汪峰山的捐田 / 421
受启发的侄媳 / 423
“有田才是万万年” / 426
家产之争 / 432
错过的马戛尔尼 / 434
并不孤单的汪吴氏 / 439
第十三章 一直修桥:山村社会的延伸 / 447
建德的古桥 / 448
宋代“乾潭”的桥 / 450
康熙年间乾潭的桥 / 452
千年治平桥 / 456
六百年的胥村义桥 / 460
修桥九座的包汝超 / 462
有亭“一览” / 468
第十四章 一团乱麻:我的家族故事 / 473
从杨早喜说起 / 474
杨家老屋 / 475
吃大户 / 477
太奶奶钱秀珠 / 480
招亲 / 484
太外公 / 486
外公 / 490
汪家六兄弟 / 492
吃食堂 / 495
写信 / 497
后记:何以家乡? / 503
致 谢 / 50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