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都铎谍影:弗朗西斯·沃尔辛厄姆与伊丽莎白一世的宫廷

書城自編碼: 4131391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世界史
作者: [英]约翰·库珀 著,杜宣莹 译
國際書號(ISBN): 9787208193895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107.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清代生活与政治文化
《 清代生活与政治文化 》

售價:HK$ 96.8
善战:孙子兵法中的高维博弈(只要存在竞争与较量,就有“论战胜负”的思维博弈)
《 善战:孙子兵法中的高维博弈(只要存在竞争与较量,就有“论战胜负”的思维博弈) 》

售價:HK$ 85.8
傅佩荣讲易经
《 傅佩荣讲易经 》

售價:HK$ 217.8
历史的镜子
《 历史的镜子 》

售價:HK$ 61.6
我们还是香格里拉的囚徒吗:藏学、国学与语文学(二)
《 我们还是香格里拉的囚徒吗:藏学、国学与语文学(二) 》

售價:HK$ 107.8
制造怪物:非人化的异常力量
《 制造怪物:非人化的异常力量 》

售價:HK$ 107.8
人格类型:我们何以不同(荣格人格类型理论——人格类型是一种人们了解自己、了解人际困扰的方法)
《 人格类型:我们何以不同(荣格人格类型理论——人格类型是一种人们了解自己、了解人际困扰的方法) 》

售價:HK$ 64.9
索恩丛书·宗教与资本主义的兴起
《 索恩丛书·宗教与资本主义的兴起 》

售價:HK$ 141.9

編輯推薦:
伊丽莎白一世笃信她是英格兰国家之船的指挥者,但事实上,弗朗西斯·沃尔辛厄姆经常成为掌舵人——女王治下的盛世光辉,实则由其国务大臣所织就的横跨陆海的情报网络在暗影中负重托起。
从敏锐捕捉背叛行径那若有若无的蛛丝马迹,到铁腕无情地挫败一次次妄图颠覆王朝的阴谋诡计;从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到决胜于宫廷权争之中,乃至最终将苏格兰女王玛丽送上断头台;在长达20年担任伊丽莎白女王顾问与国务大臣的岁月里,沃尔辛厄姆以惊人的远见、绝对的忠诚、冷酷的意志以及无私的奉献,外御强敌、内肃政纲,坚决捍卫了女王的王冠与英格兰的尊严。
约翰·库珀以精湛笔触深刻再现了都铎王朝错综复杂、波谲云诡的宫廷政治。他抽丝剥茧,解密这位“谍海巨擘”如何凭借情报之力重塑英格兰的国运。这无疑是一部深入理解现代情报起源与权力本质的佳作,引领读者穿越历史的迷雾,探寻那隐藏在权力背后的真相与智慧。
內容簡介:
本书是一部关于沃尔辛厄姆与都铎宫廷的精湛力作。伊丽莎白一世在动荡不安中登上王位,其统治威胁重重。弗朗西斯·沃尔辛厄姆作为首席国务大臣、热忱的爱国主义者与新教信徒,从目睹圣巴托洛缪大屠杀开始,他牺牲每一秒醒着的时间来拯救受天主教威胁的英格兰。经过多方努力,他建立起一个高效的信息情报系统,笼络了一大批具有私人门客性质的情报收集者,培养了众多双面间谍充当耳目,强化了化名、隐形墨水与密码对照表等谍报保密手段,能够冷酷无情地洞察到任何颠覆行为的蛛丝马迹。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从欧洲大陆到地中海,从众所周知的新闻到鲜为人知的秘闻,沃尔辛厄姆均有渠道获得——他助力英国海军成功击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揭露了那些试图推翻伊丽莎白一世并让天主教君主重返王位的国内阴谋家,无情处死了试图染指英国王位的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
这不仅仅只是一个男人将毕生奉献给女王的故事,毋庸置疑,沃尔辛厄姆对伊丽莎白忠心耿耿;但随着权柄日盛,他也哄骗她,并依恃独家情报力图控制女王。约翰·库珀以点睛之笔,出色再现了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的阴谋、冲突、战争、背叛、猜疑……为读者展现了当时英格兰内廷外朝的波诡云谲。
關於作者:
约翰·库珀,英国约克大学历史学教授,英国皇家历史学会会士,伦敦古物学会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16世纪英格兰政治史、宗教史与建筑史。著有《失落的威斯敏斯特礼拜堂:皇家礼拜堂如何成为下议院》等多部作品。
目錄
中文版序 / 001
序言 / 001
第一章 流亡 / 001
第二章 巴黎屠戮 / 033
第三章 秉持纯真 / 079
第四章 英格兰传教团 / 119
第五章 安全服务 / 149
第六章 盟约与密码 / 183
第七章 西方拓殖 / 227
第八章 最终时刻 / 281
注释 / 317
致谢 / 348
缩写 / 350
索引 / 351
译后记 / 370
內容試閱
中文版序
身为《都铎谍影:弗朗西斯·沃尔辛厄姆与伊丽莎白一世的宫廷》一书的作者,我很荣幸能够为中文版撰写这篇序言。弗朗西斯·沃尔辛厄姆为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国务大臣与顾问。伊丽莎白女王自1558年即位,至1603年去世为止,统治英格兰、威尔士和爱尔兰(理论上而言)长达40多年之久,见证了英格兰政治、社会与文化引人注目的发展。议会的规模和自信与日俱增,虽然大致上都支持君主制,但间或也会挑战女王的一些政策,尤其当涉及财政与宗教议题时。英格兰开启了蜕变为全球强权之国的旅程,在美洲建立新殖民据点,也被认定在爱尔兰首度发动殖民战争。与此同时,英格兰的艺术、戏剧和建筑空前地朝气蓬勃。这成就了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和克里斯托弗·马洛,以及细密画艺术家尼古拉斯·希利亚德的时代。此外,壮观的乡村别墅拔地而起,部分建筑迄今为止仍保存完好。其中,大量的文化成果聚焦于女王本身,着力塑造崇拜童贞女王(之所以如此称呼,是因为她终身未婚且独立统治国家,这与其治下男性大臣的期望背道而驰)的仪式庆典。弗朗西斯·沃尔辛厄姆为女王服务的时期,正值英格兰国力在欧洲冉冉崛起之际。然而,他的人生述说了一个平行故事:反抗国家的阴谋叛乱层见叠出,英格兰王国始终被法国与西班牙入侵的威胁所笼罩,女王也自身难保,深陷被治下臣民暗杀的危险之中。
弗朗西斯·沃尔辛厄姆选择以一种另类的方式服务于伊丽莎白一世。在担任驻法大使期间,他亲眼见证了1572年恐怖的圣巴托洛缪大屠戮,众多新教徒惨死于他们天主教邻居的暴虐残害之下。此后,沃尔辛厄姆升任女王的国务大臣,他让她通晓国内外大事,并在宫廷和议会中代表她的声音传达政务。他身处由贵族和行政官僚组成的枢密院,每日开会商议国政,执行政府事务。然而,正是因为承担保护女王安全的职责,尤其是肩负特务首脑的使命,造就了沃尔辛厄姆的现代声誉。弗朗西斯·沃尔辛厄姆拥有两个截然相反的政治面貌。身为女王的大臣和国务代理人,他宣誓服侍她,执行她的王令;同时,他也执掌当时国际特务网络的中枢,源源不断向伦敦输送情报,遂跃居为最具权势的政治家之一。但有时,他面对的最大挑战却是说服女王正视自身所面临的危险,积极采取应对策略,而非一味拖延应付。
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的谍报服务是否为当今英国国家安全局和秘密情报局的前身——后者因一位虚构角色詹姆斯·邦德而闻名于世——始终存在争议。但可以肯定的是,弗朗西斯·沃尔辛厄姆所运用的谋略与现代情报系统采用的形式相较,包括渗入恐怖组织的渠道,以及运用频率分析来破解代码与密码等,颇有雷同之处。本书描述了隐形墨水、双面(甚至可能是三面)特务、黑色宣传和秘密藏身处等诸多真实故事。沃尔辛厄姆最令人惊叹但也备受争议的成功,莫过于诱捕意图谋逆表亲伊丽莎白女王的苏格兰女王玛丽,并确保她被处决。这无疑是沃尔辛厄姆背离服务君主的臣属本能而自行决断的鲜明例子。
多数情报监控往往将视线锁定于伊丽莎白女王的天主教臣民。自从英格兰宗教改革在国内废止罗马教宗的权力并将天主教弥撒定义为非法活动以来,英格兰天主教徒沦为弱势群体,频遭迫害。在英格兰,多数天主教徒依然服从国家统治,或许是出于个人对伊丽莎白女王的忠诚,抑或(更有可能)是出于对抵抗后果的恐惧。但少数天主教绅士倾向于更激进的观点,认定是国家主导了对天主教信仰的镇压,并借此证明主动抵制伊丽莎白政权的正当性。他们的最终目标是在国内领导谋反活动,同时辅以欧洲天主教同情势力自国外的入侵,从而里应外合,成功让苏格兰女王玛丽取代伊丽莎白登上英格兰王位。
本书邀请各位读者自行评判各类阴谋对英格兰王国的真正威胁程度。天主教叛乱者是孤独或被孤立的,极易遭受背叛,他们及家人的性命时刻面临着巨大的危险。他们知晓沃尔辛厄姆的眼线正虎视眈眈地潜伏在他们之中,却永远无法确定何人真正忠诚可信。当浏览沃尔辛厄姆的信件时,你们将察觉到他多么恐惧这些阴谋终有一天可能会得逞。尽管现代历史学者有时会怀疑这些天主教徒叛国阴谋所潜藏的威胁性,但沃尔辛厄姆对此深信不疑。故而,他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以确保女王安全无虞。
女性也在这个故事里占有一席之地。自16世纪70年代以降,前往英格兰执行秘密任务的天主教神父和耶稣会教士大多藏匿在一系列安全屋中,以躲避沃尔辛厄姆麾下特务的缉捕;其中一些安全屋即由女性经营。约克肉贩之妻玛格丽特·克利瑟罗便是这些勇敢女性中的一员,后因拒绝透露自己与天主教地下组织的联系而惨遭处决。在这宗教分裂的另一方,沃尔辛厄姆的妻子厄休拉于圣巴托洛缪日屠戮新教徒期间,正随同他避居于英格兰驻巴黎大使馆内,并在之后勇敢地逃离了这座城市。他们的女儿弗朗西丝未来将先后嫁予伊丽莎白宫廷中两位最耀眼的明星:头婚嫁给诗人菲利普·悉尼爵士,并在其英年早逝后再嫁王室宠臣埃塞克斯伯爵罗伯特·德弗罗。当然,本书的中心人物也是一位女性:伊丽莎白女王。当她需要隐私时,便善用王室居所的建筑格局与男性众臣保持一定距离,并在公开演讲中刻意强调自己的性别。或许,侍奉如此一位君主颇具挑战性——伊丽莎白曾一怒之下向沃尔辛厄姆的脸上掷去便鞋。尽管这对君臣的个性南辕北辙,但毋庸置疑,沃尔辛厄姆对女王和对她所代表之新教国家的忠诚,始终坚如磐石。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共同孕育了弗朗西斯·沃尔辛厄姆。他学养深厚,曾先后赴剑桥大学国王学院与意大利接受教育。他熟悉地理与航海的最新发现,并对美洲新大陆抱有浓厚兴趣。他也涉足了伊丽莎白时代的一些文化领域,如园艺设计和音乐艺术。但他兼具注重隐私和朴素无华的品格,鲜有时间向伊丽莎白宫廷的奢华服饰和壮丽盛会靠拢。肖像画中的他永远身着一袭黑袍,而环绕脖颈的时尚襞襟反倒增添了一抹格格不入的不安感。
沃尔辛厄姆的新教信仰是他人生中的两大坚持之一。他自年轻时期便开始研习新教教义,玛丽一世对新教徒的血腥戕害迫使他与亲友一同流亡海外,从而进一步加强了新教信念。后在 1572年的巴黎,因目睹友人和其他新教徒在英格兰大使馆周围的街道上惨遭屠戮,从而愈加深笃了信仰。沃尔辛厄姆的新教理念直接塑造了他的外交方针、对英格兰天主教传教团的态度以及对苏格兰女王玛丽及其英格兰追随者的厌恶。这也形成他人生中另一项重要的坚持,即服务伊丽莎白一世并保护她远离伤害的决心。毋庸置疑,伊丽莎白女王是一位新教徒,但她对宗教政治的态度远比沃尔辛厄姆更具弹性,遂导致他们之间经常爆发争执。不止一次,沃尔辛厄姆勇于使用鲜少朝臣胆敢对女王使用的表述方式,直言不讳地向掌权者道出真相。尽管他从未成为如莱斯特伯爵或沃尔特·雷利那般的王室宠臣,但伊丽莎白女王信任他,且有充分理由感谢他所提供的一切保护。
中国与欧洲的历史分期截然不同。本书描述的事件发生于中国明朝时期(1368—1644年),横跨英国的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或文艺复兴)。16世纪的英格兰对中国知之甚少,尽管后者的财富在当时已声名远扬。沃尔辛厄姆赞助了在现今加拿大境内的勘查活动,力求寻觅传说中通往中国的西北航道,以期开辟新贸易航路。
在此,我感谢上海人民出版社和协助翻译本书的杜宣莹博士(她在英国约克大学的博士论文聚焦于弗朗西斯·沃尔辛厄姆的情报网络),感谢他们将弗朗西斯·沃尔辛厄姆和16世纪英格兰的历史介绍给中国的新读者们。
John Cooper

这真是奇妙的缘分! 2008年,我因约翰·库珀教授正着手撰写这本关于弗朗西斯·沃尔辛厄姆的传记,所以申请成为他的博士研究生。2025年,我作为这本书的译者,将导师笔下的沃尔辛厄姆介绍给中文世界。
阅读这本书后,各位读者想必已经发现库珀教授是一位讲故事的高手。他的故事不再只周旋于公侯将相的政策辩论,而是同时倾听市井民众的历史微声,通过抽丝剥茧的手法,娓娓道来的生动文字,将复杂的历史事件转化为一幕幕栩栩如生的剧场,宛若在眼前。这些故事并非偶然,抑非各自独立,而是彼此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网络。库珀教授的高明之处在于通过穿针引线将这些看似无关的故事巧妙串联,使之遥相呼应,并揭露背后的历史复杂性。最终,各位读者会赫然发现仿佛置身于一场交响乐演奏中,每位人物,每个故事,乃至每个章节,合奏起主角弗朗西斯·沃尔辛厄姆及其所处时代的主旋律。此即为历史全局(Big Picture),也是库珀教授的大历史视野。请诸位读者阅读后,阖上书,闭起眼,试着在您的脑海中勾勒出库珀教授通过文字,抑或您通过理解,所浮现的弗朗西斯·沃尔辛厄姆的肖像,究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首席国务大臣,还是马基雅维里式的狡诈特务头子,或是受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共同熏陶的新式英格兰士绅,或是始终戒慎恐惧、积极追寻上帝荣光的虔诚新教徒,抑或是多种面貌的掺杂糅合。这就是库珀教授的文字素描功底所在。
非常感谢上海人民出版社邱迪老师引进并编辑这本书,她的耐心、细致与敏锐使之大幅完善。也感谢我的朋友赖芸仪博士提供翻译建议,时而让我豁然开朗。最后,以这部中文译本向我的博士导师约翰·库珀教授致敬。这本书开启我们的师生缘分,而翻译这本书让我不断想起他的叮嘱:历史的趣味、穿针引线、历史的复杂性,以及最重要的,全局观。
杜宣莹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