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 壹卷YeBook 重塑国学回到国学大师的黄金时代

書城自編碼: 4162112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中國史
作者: 桑兵
國際書號(ISBN): 9787220142437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8-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105.6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修剪情绪藤蔓
《 修剪情绪藤蔓 》

售價:HK$ 76.9
3秒下单文案:4步成交法则
《 3秒下单文案:4步成交法则 》

售價:HK$ 65.8
中式园林的秩序(文津图书奖得主朱良志教授的园林美学新作,在园林里读懂中国人的生命哲学)
《 中式园林的秩序(文津图书奖得主朱良志教授的园林美学新作,在园林里读懂中国人的生命哲学) 》

售價:HK$ 96.8
魏晋之变:门阀政治与中古中国社会秩序的重塑
《 魏晋之变:门阀政治与中古中国社会秩序的重塑 》

售價:HK$ 96.8
诈骗社会学:谎言与信任的攻防
《 诈骗社会学:谎言与信任的攻防 》

售價:HK$ 63.8
怪诞行为学·漫画版——管好零花钱
《 怪诞行为学·漫画版——管好零花钱 》

售價:HK$ 46.2
甲子园 高校棒球100年与近现代日本
《 甲子园 高校棒球100年与近现代日本 》

售價:HK$ 64.9
20世纪20年代日本侵华研究(抗日战争专题研究)
《 20世纪20年代日本侵华研究(抗日战争专题研究) 》

售價:HK$ 162.8

編輯推薦:
本书突破传统学术史书写范式,将“国学”置于中西知识体系交汇与民族国家建构的双重语境中加以考察,细致剖析了从章太炎、刘师培到胡适、陈寅恪等一代学人如何通过方法论创新与学科体制化实践,重构传统学问体系以回应现代性挑战。
作者立足于大量原始文献,注重观念生成与时代语境之关联,呈现出国学运动非单向度的“复古”,而是一场具有批判性与创造性的文化调适运动。该著作论述严谨、视野宏阔,为理解中国近现代学术思想的嬗变提供了典范性研究框架,极具参考价值。
內容簡介:
本书以近代学术转型为背景,系统梳理了清末至民国时期国学研究的兴起、发展与流变。书中聚焦章太炎、梁启超、王国维、胡适、陈寅恪等代表性学者,深入探讨了他们在中西学术碰撞背景下对国学的探索与重构,揭示出国学作为一种现代学术范畴的确立过程。桑兵教授突破传统学术史框架,将国学置于近代政治、教育、文化变革的脉络中,分析其如何回应西学冲击并重塑民族认同。本书资料翔实、视角宏阔,是理解近代中国学术思想变迁的重要参考著作。
關於作者:
桑兵,河北威县人,生于广西桂林,历史学博士。历任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教YU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山大学逸仙学者讲座教授,现任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历史学院)。出版《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孙中山的活动与思想》等专著。主编《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及同名丛书、《清代稿钞本》等。
目錄
目 录
绪 论......................................................................................... 001
第一章 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与西学 ...................................... 016
一 西人东来.............................................................. 016
二 科学与学科.......................................................... 027
三 国际汉学的影子.................................................. 042
第二章 近代中国学术的地缘与流派 ...................................... 053
一 粤人与南学.......................................................... 054
二 太炎门生.............................................................. 062
三 新文化派.............................................................. 074
四 学分南北.............................................................. 090
第三章 大学史学课程设置与学风转变................................... 100
一 史家之总法.......................................................... 101
二 议论与讲学.......................................................... 108
三 南北异同.............................................................. 117
四 综合与考据.......................................................... 125
第四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国际反响
——以整理国故为中心 ............................................... 132
一 日本:有信有疑.................................................. 133
二 韩国:声应气求.................................................. 142
三 欧美:汉学专利.................................................. 151
四 内外有别.............................................................. 160
第五章 东方考古学协会.......................................................... 164
一 新兴学科.............................................................. 165
二 意在结盟.............................................................. 171
三 分歧与影响.......................................................... 183
第六章 陈寅恪与清华研究院.................................................. 192
一 入院因缘.............................................................. 192
二 师生名分.............................................................. 203
三 讲学与研究.......................................................... 212
第七章 陈寅恪与中国近代史研究 .......................................... 227
一 不古不今.............................................................. 228
二 咸同之世.............................................................. 241
三 具有统系与不涉附会 .......................................... 252
第八章 陈垣与国际汉学界
——以与伯希和的交往为中心................................... 269
一 独吾陈君.............................................................. 269
二 海内公意.............................................................. 277
三 汉学正统.............................................................. 283
四 天下英雄谁敌手.................................................. 288
第九章 厦门大学国学院风波.................................................. 294
一 旧嫌新隙.............................................................. 295
二 文理争风.............................................................. 306
三 学派与政争.......................................................... 315
第十章 胡适与《水经注》案探源 .......................................... 324
一 作案动机.............................................................. 325
二 案中有案.............................................................. 332
三 意在争胜.............................................................. 339
四 治学方法.............................................................. 349
第十一章 近代学术转承:从国学到东方学
——以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为中心...358
一 新史学与史学革命 .............................................. 359
二 新旧难辨.............................................................. 370
三 科学的东方学之正统 .......................................... 381
四 专精与博通.......................................................... 392
新版后记..................................................................................... 401
人名索引..................................................................................... 404
征引资料..................................................................................... 422
一 著述文献.............................................................. 422
二 报刊...................................................................... 441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