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社会正义与城市

書城自編碼: 4162124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历史地理
作者: David Harvey
國際書號(ISBN): 9787100254489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 2025-08-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4.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趋势2025:解码中国互联网营销新地图:中国互联网营销发展报告(2025)
《 趋势2025:解码中国互联网营销新地图:中国互联网营销发展报告(2025) 》

售價:HK$ 94.6
这才是最好的数学书 日本数学大师笹部贞市郎扛鼎之作 探讨学校所教数学的来源 揭秘公式、定理背后的故事
《 这才是最好的数学书 日本数学大师笹部贞市郎扛鼎之作 探讨学校所教数学的来源 揭秘公式、定理背后的故事 》

售價:HK$ 72.6
由浅入深学习SAP财务(S/4HANA版)
《 由浅入深学习SAP财务(S/4HANA版) 》

售價:HK$ 153.8
图画天地——七世纪前中国山水的图式
《 图画天地——七世纪前中国山水的图式 》

售價:HK$ 171.6
民国教育的记忆与重构
《 民国教育的记忆与重构 》

售價:HK$ 151.8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1924—1927)
《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1924—1927) 》

售價:HK$ 129.8
盗臣:乾隆四十六年钦办大案纪事
《 盗臣:乾隆四十六年钦办大案纪事 》

售價:HK$ 82.5
发明与经济增长
《 发明与经济增长 》

售價:HK$ 97.9

編輯推薦:
本书是戴维·哈维采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方法研究城市问题的第一部著作,也是影响社科领域“空间转向”思潮的重要著作。原著自1973年首版以来数次再版,此次列入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基于佐治亚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本译出。
內容簡介: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资本主义城市化快速推进的时期,也是各种矛盾和冲突集中爆发的时期。戴维·哈维清醒地认识到以实证主义方法研究城市不能有效地解释和解决城市发展的众多问题,于是他转身进入马克思主义阵营,开始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对资本主义城市运作逻辑进行深刻的批判。他对城市地租和资本循环进行了细致的剖析,从而揭露了城市地理格局是资本家追求利润的空间结果,也成为社会极化和空间分异等一系列不平等的直接根源。一方面,他认为地理学不应当只追求纯学术的成果,而应当关注公共事务,投身于创造一个公正社会的行动中来;另一方面,他也试图为相互冲突的信念体系提供解释,寻求具有包容性的城市社会正义原则。
關於作者:
戴维·哈维,当代西方社会科学领域具有广泛影响的著名学者,不仅是一位地理学家,在社会学、人类学、政治经济学等方面均有杰出声誉。著有《地理学中的解释》、《社会公正与城市》、《希望的空间》、《后现代的状况》、《世界大同与自由的地理学》等,对资本主义城市化的当代发展和全球化、后现代性、新自由主义等主题进行了极为深刻的哲学和伦理层面的批判和反思。获得美国地理学家协会杰出贡献奖、瑞典人类学与地理学会Anders Retzius 金质勋章、伦敦皇家地理学会Patron(赞助人)勋章、地理学Vautrin Lud国际奖、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荣誉博士学 位、丹麦Roskilde大学荣誉博士学位、纽约城市大学人类学系“杰出教授”荣誉等。
目錄
引言
第一部分 自由主义的模式
第一章 社会进程与空间形式
Ⅰ:城市规划的概念性问题
1.地理学与社会学的想象力
2.迈向社会空间哲学
3.交叉地带的方法论问题
(1)个性化
(2)混淆
(3)统计推断
4.交叉地带的策略
第二章 社会进程与空间形式
Ⅱ:城市系统中的实际收入再分配
1.城市系统的收入分配与社会目标
2.调节收入再分配的一些特征
(1)城市系统的变化与调整速度
(2)可达性价格与邻近性成本
(3)外部性
3.工作和住宅区位变化的再分配效应
4.再分配与产权价值变化
5.资源可用性与价格
6.实际收入再分配和政治进程
7.社会价值观与城市系统的文化动态
8.空间组织与政治、社会、经济进程
(1)城市系统中非纯粹公共物品的提供与控制
(2)城市系统中的区域与领域组织
9.结论
第三章 社会正义与空间系统
一、\分配正义
二、领域分配正义
1.需要
2.共同利益贡献
3.绩效补偿
三、实现分配正义
四、正当实现的分配正义:领域社会正义
第二部分 社会主义的模式
第四章 地理学的革命和反革命理论与贫民窟形成问题
再论革命和反革命理论
第五章 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与城市土地利用理论
一、土地和房屋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
二、城市土地利用理论
当代大都市制衡市场交换力量的再分配与互惠
第三部分 综论
第七章 结论与反思
一、方法与理论
1.本体论
2.认识论
二、城市化的本质
城市权( 2008)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关键词索引
译后记
內容試閱
戴维·哈维是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地理学家,也是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开创者,国外人文社会学科中被引用次数最多的二十位学者之一,已有20部著作被翻译成中文,是学术作品最多被译为中文的学者之一。他提出的“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空间修复”“新帝国主义”“城市权”等思想得到了地理学、规划学、哲学、文学、经济学、政治学等领域学者的高度评价,可见其跨界影响力之大。《社会正义与城市》是哈维最看重的作品之一,初版于1973年,正值西方社会和思想剧变的年代。当时的哈维才38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而且在4年前,也就是34岁时他已经因《地理学中的解释》这部经典之作而名动天下。但哈维并未满足,而是锐意创新且气魄非凡,很像五四运动时期的那些“新青年”。正如那个时期的“新青年”们大胆革新一样,哈维的这部经典之作也具有十足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个人特点。这本书最有趣也最有意义的看点在于,其既打上了作者自己的烙印,也集中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思潮,是独特个人风格与普遍理论概括的完美结合。

城市增长提供了某种实现地租价值或固定资本价值增长的方式,同时为剩余产品的处置提供了一个场所(参见下文,第270-273页)。不仅在中心和外围,而是在整个城市系统中,人们都期望土地和房地产价值会上升,固定资本资产的生产能力能得到利用:实现这一目标最安全的方法就是刺激城市增长。增长可以是缓和的,但只控制物理实体增长而对其他方面不加以控制只会加剧稀缺。英国东南部的规划师以及纽约都市区的分区委员会都同样有助于创造更多获得垄断地租的机会。作为一般地租的主要来源,个体垄断地租和阶级垄断地租的出现必须被看作资本主义市场交换经济及其附属的政治和法律制度演变过程中的一个方面;这种演变与一种独特的城市化形式的出现紧密相连(参见第六章)。垄断资本主义似乎与垄断地租密不可分。
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如果从马克思的分析中还看不出来的话),地租只存在于一种偶然意义之上;地租依赖于生产方式以及与产权有关的某些制度。如果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之间的关系同样是社会整体运行进程的一个函数,那么就可以说,不可能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城市土地利用理论。所有土地利用理论必须依情境而定。只有特殊的理论可以发挥特殊的作用:要么有助于阐明现状,要么在对占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各种社会关系本质和普遍社会制度的特定假设下确立替代方案。所有城市土地利用理论都具有偶然性本质,最明显的例子便是特殊地租概念所产生的特殊理论。例如,米尔斯直接诉诸级差地租概念(Mills,1969),而加夫尼则将级差地租看作“附带性的”并认为地租产生于“土地相对于需求的稀缺”(Gaffney,1961)。因此,二人对城市结构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分析。将绝对空间和地租作为在一种连续占有的土地市场上消费者剩余或生产者剩余引入(本文前面已经概述过),产生了分析城市房地产市场动态的另一种视角。地租和空间这两个概念结合在一起的方式明确决定了这种土地利用理论的产生。接着,评价不同理论的问题产生了。只有对理论的用途有清晰的理解,才能完成这项任务。
例如,如果我们要寻求对我们当前城市相关问题的启示,那么应当得出这样的结论:城市土地利用中的杜能式模型是一个令人尴尬的混合模型,它既是现状的护教学,也是反革命的模糊处理。这些模型是特殊案例,其意义已经考虑过,但这种意义在文献中找不到解释,也似乎没法理解。对各种新古典方法的依赖和对地租的本质、空间的本质以及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之间关系的重要区别的模糊,以及某种站不住脚的验证,都让这些模型开始获得广泛的传播并得到人们的相信,这远远超过其本身应有的地位。另一方面,地理学家、社会学家、规划师为我们提供了一堆数据和资料(有时以模型形式呈现);这些东西都是零散的,很难总结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只是形成阶级和地位、交通成本和政治权力等对城市系统功能重要性的泛泛之谈。这些记述所体现的观察可能颇有见地,且偶尔对认识人类处境复杂本质有启发,但是,关于“一切究竟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或“一切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很少有人真的明白。最让我们感觉到开始真正接近并受到启蒙的是少数几位土地经济学家的研究,其中,加夫尼无疑最为杰出,他们将牢固掌握到的实际进程和在社会进程的整体背景下进行概括与评价的天赋结合了起来。因此,最为明显的任务就是构建“特例”型城市土地利用理论。这种理论的适用范围足够广泛,可以在同样语境中包含不同的地租概念和空间概念。在这里,对数学分析方法细节的过于在乎可能更多是一种障碍而于事无补。城市土地和房地产市场之中发生的大多数情境不能因不易用常规技术建模而被忽略。或许,当代环境下最紧迫的任务是了解个体和阶级垄断地租产生的原因,并对人为稀缺的创造、城市地区的扩容和实现这些地租的能力之间密切相关的进程有所了解。目前,城市土地利用理论在这一重要话题上还没有多少发言权。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寻求某种规范性土地利用理论,那么杜能(及他的区位论同僚们的)模型值得倾注。土地生产力的级差确实存在,距离摩擦确实发挥作用,土地的各种用途以复杂的方式相互联系,且土地可用性的绝对稀缺可能值得注意。不管生产方式如何,这些情况都有可能持续存在。从这些条件中产生一种概念,即地租是一种影子价格,代表已弃的社会选择,这种形式的租金(实际上不需要收)可以帮助塑造使用土地和空间的社会态度,也可以帮助确定符合社会目标的、有益于社会的土地利用决策。也许,这看似自相矛盾:作为用模糊的方式提出的资本主义市场交换经济中一种完全、纯粹竞争的结果,新古典模型就创造社会效率和人性化的城市结构而言提供了革命性进步的基础。然而,事实证明:特殊的理论或模型本身并不是现状、革命或反革命的(参见第四章)。只有理论和模型进入社会实践才呈现这三种情形中的一种,要么通过塑造影响人的过程相关的人类意识,要么通过提供一种作为行动跳板的分析框架。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