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失衡与重塑——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
售價:HK$
135.7
《
不被定义的年龄:积极年龄观让我们更快乐、健康、长寿
》
售價:HK$
79.4
《
南方谈话:邓小平在1992
》
售價:HK$
82.8
《
纷纭万端 : 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
售價:HK$
109.8
《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第四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售價:HK$
172.5
《
朋党之争与北宋政治·大学问
》
售價:HK$
102.4
《
甲骨文丛书·波斯的中古时代(1040-1797年)
》
售價:HK$
90.9
《
以爱为名的支配
》
售價:HK$
64.4
|
編輯推薦: |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干部队伍建设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对干部成长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是提高整个干部队伍素质的重要基础,关系党的工作全局。中国共产党自创建以来,就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干部。这对推进党的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本书从历史学的角度系统分析了从中国共产党创立到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干部教育的内容、特点、机制等,并总结了历史经验,为当前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和创新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
內容簡介: |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中国共产党事关全局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本书从历史学的角度系统分析了从中国共产党创立到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干部教育的内容、特点、机制等,并总结了历史经验,为当前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和创新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本书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可作为教育培训工作者的参考用书。
|
目錄:
|
前言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和大革命时期党的干部教育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的干部准备
一、中国共产党产生的社会背景和阶级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是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前提
三、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对干部教育工作的早期探索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干部教育
一、党的会议决议体现了对干部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
二、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工农运动中的干部教育工作
三、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创办的简易干部教育学校
第三节 大革命时期党的干部教育的初步探索
一、党在国共合作时期开展的干部教育
二、积极创办党领导的各级干部教育学校
第二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干部教育
第一节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干部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一、根据地迅速发展,需要大批干部去开展工作
二、干部队伍的理论修养和政治水平亟待提高
三、革命战争迫切需要大力培养军事人才
第二节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各根据地的干部教育
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干部教育
二、中央苏区的干部教育
三、其他各革命根据地的干部教育
四、干部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经验探索
第三章 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干部教育
第一节 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干部教育的战略地位
一、国内基本形势
二、干部队伍基本状况
三、“干部教育第一”的战略地位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干部教育体系的形成
一、干部教育的指导思想、方针和原则
二、干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的在职干部教育
一、实行在职干部教育第一的方针
二、在职干部教育的实施
三、在职干部教育的制度
四、在职干部教育的内容
五、在职干部教育的方法
六、整风运动与干部教育
第四节 抗日战争时期的主要干部教育机构
一、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二、中共中央党校
三、延安马列学院后改组为中央研究院
四、陕北公学
五、鲁迅艺术文学院
六、青年、妇女、民族干部学校
第五节 各抗日根据地的干部教育
一、陕甘宁抗日根据地的干部教育
二、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干部教育
三、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干部教育
四、华南抗日根据地的干部教育
五、国共合作开办的干部学校
第四章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党的干部教育
第一节 抗战胜利后干部教育的形势和任务
一、国内基本形势
二、干部队伍进行大规模的调动和调整
三、干部教育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第二节 加强干部培养和训练,解决“干部恐慌”问题
一、大量培养与提拔新干部
二、大规模培训干部
三、放松成分限制,拓宽吸收渠道
四、建立干部储备制度
五、训练和提拔产业工人干部,注重使用党外干部、妇女干部
六、提出“把军队变为工作队”的新思路
第三节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的学校干部教育、干部训练班教育与在职干部教育
一、解放区的学校干部教育
二、解放区的干部训练班教育
三、解放区的在职干部教育
第四节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的整党、整军运动与干部教育
一、开展整党整风运动
二、通过新式整军运动,加强人民军队的先进性教育
三、加强人民军队的组织纪律教育
第五节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备解放区干部教育的实践和成就
一、华北解放区的干部教育
二、西北解放区的干部教育
三、华东解放区的干部教育
四、东北解放区的干部教育
五、中原解放区的干部教育
第五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干部教育培训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干部教育培训的形势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政治、经济形势
二、干部队伍的现实状况
三、党中央关于干部教育培训的方针政策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干部教育培训的贯彻实施
一、建立以党校教育为中心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
二、实施以提高治国理政能力为内容的干部教育培训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干部教育培训的特点
一、以毛泽东的干部教育思想为指导
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
三、注重对知识分子干部的教育改造和对年轻干部的培养
四、重视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教育
第四节 1957年至1966年期间党的干部教育
一、开展大规模干部教育活动的历史背景
二、教育培训干部的基本标准
三、干部教育的内容
四、干部教育培训机制体制与基本方式
五、干部教育的成绩和教训
第六章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党的干部教育
第一节 改革开放时期的干部教育
一、干部教育培训逐渐恢复
二、干部教育培训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三、进一步加强党的干部教育培训
第二节 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的干部教育
一、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二、加强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党员干部的业务素质
三、加强政治理论培训,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
第三节 干部教育的继续探索和创新
一、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设置
二、创新干部教育培训内容
三、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方式
四、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干部教育培训体制
主要参考文献和书目
后记
|
內容試閱:
|
三黄埔军校
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不久,孙中山就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下,筹办陆军军官学校。1924年5月,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正式成立。由于军校设在广州黄埔岛上,故一般称这所陆军军官学校为“黄埔军校”。黄埔军校是孙中山总结中外历史经验而建立的,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从建立到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之前,是一所革命的学校,仅前四期就培养出毕业生4981人,并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先后在潮州、南宁、武汉、长沙等地建立了分校。
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黄埔军校的建设,先后派周恩来、熊雄、鲁易担任政治部主任或副主任,聂荣臻、恽代英、肖楚女、张秋人、高语罕等到校担任政治教官,出任政治部领导职务。同时,还从各地抽调优秀的共产党员、社会主义青年团员到校参加学习。据统计,在黄埔军校前六期工作、学习过的中共党员有近干人,黄埔军校成为培训革命干部特别是军事干部的重要阵地。
黄埔军校采取军事与政治并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既善于做政治工作又有指挥才能的革命军官。军校开设的政治课程多达26
门,主要有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史、社会进化史、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军队政治工作等。学生不仅可以阅读三民主义书籍,也可阅读马列主义书籍。军校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有演讲、讨论、问答等,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效果很好。军校还经常邀请国共两党的领导人来给学员作报告,如毛泽东、刘少奇、邓中夏、张太雷、苏兆征、廖仲恺、何香凝、谭延闿、张静江等。
团结先进学员,组建进步社团,发挥骨干力量的带头作用,加强革命思想的宣传和教育。军校成立之初,中共黄埔特别支部就决定由共产党员李劳工、周逸群等组织一个名叫“火星社”的群众组织,作为宣传党的主张、团结革命军人的纽带。通过“火星社”的工作,对拥护革命政府的湘、粤、桂、滇等各军,进行宣传教育。通过一段时间的宣传教育工作,这些部队接受了“火星社”的思想,并派出代表组织起“青年军人代表会”
。1925年2月1日,青年军人代表会改组为以共产党员蒋先云、王一飞、周逸群、李之龙、李劳工、陈赓、曹汝谦、李汉藩等为骨干,黄埔军校为基地的“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使其成为政治部联系青年军人的桥梁和政治部对青年军人进行革命思想教育的组织。受到该社团组织影响的青年军人,后来基本上都成为了中国革命的中流砥柱。
创办革命刊物,运用多种方式和方法,在部队中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为了加强思想政治训练,黄埔军校创办了许多向校内外发行的刊物,有日报、期刊、文集、丛书、画报等,如《黄埔日刊》、《黄埔潮》、《军事政治月刊》、《先声旬刊》、《革命军》、《中国军人》、《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周刊》、《革命画报》等。为了贯彻党中央的规定和要求,在国民军中工作的共产党员,还发行了《向导》、《中国青年》、《马克思主义浅说》、《资本主义制度浅说》、《列宁主义与中国》等书刊,宣传革命思想,教育广大官兵。这些革命刊物极大地传播了社会主义和三民主义,有力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罪恶,对影响和团结进步官兵起了很好的宣传教育作用。
黄埔军校实行军事与政治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育方针,以反帝反封建为中心内容,研究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注重党的宗旨和主义教育,传授国民革命理论,培养民主革命思想。周恩来、聂荣臻等共产党员根据党的指示,结合黄埔军校的实际,吸取苏联红军的经验,探索中国共产党在军队中培养党员干部,开了大规模培养军队干部的先河。党在黄埔军校的干部教育工作成效显著,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心向革命的优秀革命干部,为中国革命建立汗马功劳的将军中,黄埔生占据了不少比例,1955年,共和国授衔将军中有33人曾在黄埔军校学习过。
四筹划建立中央党校
1927年4月底,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昌召开,大会是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中国革命出现严重危机的情况下召开的,大会上出现了激烈的争论,最后形成了扩大革命和深入革命的决议,即所谓“中共五大路线”。为了贯彻深入革命、扩大革命之需要,大会讨论了建立中央党校的问题。会议认为,在目前形势下,党迫切需要成立党校,以培养、训练党的干部和党员,以加强党的组织。对于办党校的问题当时在会上作了方案讨论,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主张中央成立一个党校;另一种意见主张各个地区也成立党校,这样对培训干部会更方便一些。中央曾计划,成立一个设立两个部并拥有500人的中央党校,并考虑如果党能在武汉坚守住,中央党校就设在武汉。中共五大闭幕以后,5月22日,中央进一步讨论了关于开办中央党校的问题,决定在武昌开办一所中央党校,招收学员
300名,每期学习时间为半年。中央决定由张秋人、任作民、陈潭秋等组成中央党校筹备处,进行筹备工作。6月23日,中央再次讨论中央党校的问题,并决定了中央党校的人选和开学时间。任命尹硕夫为副教务主任,张秋人为事务主任,李德昭、刘国庄担任翻译。确定7月20日开学。7月15日,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政府叛变革命,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党员被迫疏散和转入地下活动,关于开办中央党校的计划未能实现。
中央党校虽然没有如愿以偿如期举办,但各大区委举办了高级党校,各地委举办了普通党校或称初级党校,各地党部举办了党校和各种短期训练班,对党员和各级各类干部分别进行培训。可以看出,党在幼年时期就开始深谋远虑,筹划设计通过创办党校、甚至是中央党校来培养革命领导人。P21-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