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身体自愈力:解决内在病因的身体智慧指南
》
售價:HK$
101.2
《
非言语沟通经典入门:影响人际交往的重要力量(第7版)
》
售價:HK$
126.4
《
山西寺观艺术壁画精编卷
》
售價:HK$
1725.0
《
中国摄影 中式摄影的独特魅力
》
售價:HK$
1127.0
《
山西寺观艺术彩塑精编卷
》
售價:HK$
1725.0
《
积极心理学
》
售價:HK$
57.3
《
自由,不是放纵
》
售價:HK$
56.4
《
甲骨文丛书·消逝的光明:欧洲国际史,1919—1933年(套装全2册)
》
售價:HK$
277.8
|
內容簡介: |
《2014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蓝皮书》对中国产业园区30年发展历程、贡献与特点、“三聚”发展模式、政策主题演变、学术研究主题分布等五个专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回顾总结,发现并总结出30年中国产业园区发展的1.O版模式:即政策、行政化、硬基础“三要素”组成的驱动模式;并提出了产业园区未来发展的2.O版驱动模式:即制度、融合化、软环境的“新三要素”。本书精选出产业合作指标中的典型产业园区,集中于园区内合作、园区间合作等具体模式,分别从背景、机制、成果、问题与建设等方面对园区相关情况进行介绍与分析。本书延续了2013年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对2014年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进行综合排名与分析,形成中国国家级产业园区持续发展竞争力100强榜单。本书对于产业园区的政府主管部门领导、产业园区管理者、专家学者等读者了解产业园区最新资料、掌握理论研究成果、指导产业园区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目錄:
|
序言
2013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蓝皮书·序言
第1章 2014年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主报告
1.1 产业园区与经济社会发展
1.1.1 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1.1.2 重要的创新集聚地
1.1.3 重要的管理示范区
1.1.4 重要的开放先导区
1.2 产业园区30年:走向持续发展和创新驱动
1.2.1 30年园区发展的四个阶段
1.2.2 30年园区政策的计量分析
1.2.3 园区快速成长的原因和驱动力
1.3 2013年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年度报告
1.3.1 产业园区发展状况总体良好
1.3.2 产业园区获得高度重视
1.3.3 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
1.3.4 东部产业园区继续保持较大优势
1.3.5 高新区与经开区发展态势基本持平
1.3.6 排名靠前的知名产业园区继续表现出“全能者”的角色
1.3.7 创新与合作是保持持续发展优势的关键
1.3.8 产业园区合作模式渐趋成熟
1.4 中国产业园区未来出路:打造园区2.0版
1.4.1 中国产业园区2.0版的形态
1.4.2 制约中国产业园区向2.0版升级的四个瓶颈
1.4.3 依靠“三聚”打造中国产业园区2.0版
第2章 中国产业园区发展30年专题报告
2.1 中国国家级产业园区30年发展历程
2.1.1 初始培育阶段1984—1991年
2.1.2 快速成长阶段1992—2002年
2.1.3 稳定发展阶段2003—2008年
2.1.4 创新升级阶段2009年一至今
2.1.5 结语
2.2 中国国家级产业园区30年发展的贡献与特点
2.2.1 引领性的贡献
2.2.2 高速度的成长
2.2.3 集约化的发展
2.2.4 高密集的创新
2.3 中国产业园区30年发展的“三聚”模式
2.3.1 商业生态系统下中国产业园区的结构要素
2.3.2 中国产业园区生态系统的“三聚”模式
2.3.3 中国产业园区生态系统的联动路径
2.4 中国国家级产业园区30年政策主题及其演变
2.4.1 数据搜集及研究方法
2.4.2 30年政策文本的主题关键词分析
2.4.3 不同阶段政策文本主题关键词分析
2.4.4 结语
2.5 中国产业园区30年学术研究的论文风格与主题分布
2.5.1 数据搜集及研究方法
2.5.2 30年来中国产业园区研究的论文风格
2.5.3 30年来中国产业园区研究的主题及其关系
2.5.4 30年来中国产业园区研究主题的演化
2.5.5 结语
第3章 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综合排名分析
3.1 综合排名与分析
3.1.1 持续发展综合排名总体状况分析
3.1.2 持续发展综合排名区域状况分析
3.1.3 持续发展综合排名类别状况分析
3.2 均值以上产业园区分析
3.2.1 总体状况分析
3.2.2 区域状况分析
3.2.3 类别状况分析
3.3 具体指标排名分析
3.3.1 经济发展指标排名分析
3.3.2 创新发展指标排名分析
3.3.3 产业合作指标排名分析
3.3 4公共服务指标排名分析
3.3.5 社会发展指标排名分析
3.3.6 五大类指标得分均值与变异系数比较
3.4 与2012年百强榜产业园区的比较分析
3.4.1 综合排名状况比较
3.4.2 综合排名区域状况比较
3.4.3 综合排名类别状况比较
3.4.4 单项指标排名比较
第4章 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区域排名分析
4.1 东部地区产业园区持续发展竞争力排名分析
4.1.1 东部产业园区综合排名总体状况分析
4.1.2 东部产业园区经济发展排名状况分析
4.1.3 东部产业园区创新发展排名状况分析
4.1.4 东部产业园区产业合作排名状况分析
4.1.5 东部产业园区公共服务排名状况分析
4.1.6 东部产业园区社会发展排名状况分析
4.2 中部地区产业园区持续发展竞争力排名分析
4.2.1 中部产业园区综合排名总体状况分析
4.2.2 中部产业园区经济发展排名状况分析
4.2.3 中部产业园区创新发展排名状况分析
4.2.4 中部产业园区产业合作排名状况分析
4.2.5 中部产业园区公共服务排名状况分析
4.2.6 中部产业园区社会发展排名状况分析
4.3 西部地区产业园区持续发展竞争力排名分析
4.3.1 西部产业园区综合排名总体状况分析
4.3.2 西部产业园区经济发展排名状况分析
4.3.3 西部产业园区创新发展排名状况分析
4.3.4 西部产业园区产业合作排名状况分析
4.3.5 西部产业园区公共服务排名状况分析
4.3.6 西部产业园区社会发展排名状况分析
4.4 各省份国家级产业园区排名展示
4.4.1 各省份百强榜产业园区个数与总得分排名
4.4.2 各省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竞争力平均得分排名
4.5 区域排名2012—2013年度对比分析
4.5.1 东部产业园区排名2012—2013年度对比分析
4.5.2 中部产业园区排名2012—2013年度对比分析
4.5.3 西部产业园区排名2012—2013年度对比分析
4.5.4 各省份排名2012—2013年度对比分析
第5章 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类别分析
5.1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持续发展排名分析
5.1.1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状况分析
5.1.2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前10强排名分析
5.1.3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单项指标排名分析
5.2 经济技术开发区持续发展排名分析
5.2.1 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状况分析
5.2.2 经济技术开发区前10强排名分析
5.2.3 经济技术开发区单项指标排名分析
5.3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对比分析
5.3.1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状况对比
5.3.2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前10强对比
第6章 中国产业园区合作排名分析
6.1 产业园区合作的动因与分类模式
6.1.1 产业园区合作动因
6.1.2 产业园区合作的分类模式
6.2 园区产业合作状况排名分析
6.2.1 产业合作前100强排名分析
6.2.2 产业合作前10强排名分析
6.3 园区产业合作的特征与趋势
6.3.1 产业园区合作基本特征
6.3.2 园区合作发展趋势
第7章 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产业合作典型案例
7.1 园区间合作: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7.1.1 园区间合作背景
7.1.2 园区间合作主要内容
7.1.3 园区间合作应注意问题
7.2 产学研金介合作模式: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7.2.1 产学研金介协同创新背景
7.2.2 产学研金介协同创新主要内容
7.2.3 产学研金介协同创新成果与启示
7.3 国际技术合作: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7.3.1 国际技术合作背景
7.3.2 国际技术转移服务体系
7.3.3 国际技术合作主要成果
7.3.4 国际技术合作中存在问题及建议
7.4 园区内金融平台合作: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7.4.1 金融合作背景
7.4.2 金融合作主要内容
7.4.3 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的主要问题与建议
附录
Ⅰ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Ⅱ中国国家级产业园区名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