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FANUC工业机器人装调与维修
》
售價:HK$
102.4
《
吕著中国通史
》
售價:HK$
64.4
《
爱琴海的光芒 : 千年古希腊文明
》
售價:HK$
204.7
《
不被他人左右:基于阿德勒心理学的无压力工作法
》
售價:HK$
67.9
《
SDGSAT-1卫星热红外影像图集
》
售價:HK$
457.7
《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原书第11版)
》
售價:HK$
227.7
《
汉匈战争全史
》
售價:HK$
102.4
《
恶的哲学研究(社会思想丛书)
》
售價:HK$
109.8
|
編輯推薦: |
探寻普洱茶的血脉与历史,发掘八大茶山的隐世之谜
|
內容簡介: |
茶以苦味渡天下,普洱茶之苦,更多的是那些一代代守护在茶树脚下的民众的生命之路。自2000年,著名诗人雷平阳便走遍云南西双版纳的各座茶山,以其所见、所闻、所想,绘制出一幅留着血泪和茶汁的茶山花卷。
|
關於作者: |
雷平阳,1966年生于云南昭通市昭阳区土城乡欧家营,当代诗人、散文家。出版诗集《雷平阳诗选》《云南记》《出云南记》《基诺山》《山水课》和《悬崖上的沉默》,出版散文集《云南黄昏的秩序》《我的云南血统》和《雷平阳散文选集》等多部。曾获人民文学诗歌奖、诗刊年度大奖、十月文学奖、华语文学大奖诗歌奖和鲁迅文学奖等奖项。现居昆明,供职于云南省文联。
|
目錄:
|
自序
1、南糯山记
2、布朗山记
3、基诺山记
4、蛮砖莽枝革登记
5、倚邦易武记
6、后记
7、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现在,我就站在或产里或交趾或撤里或车里或银生城的古老城邦的遗土之上,身后是集50多年心力而建起来的崭新的景洪城,面对着的,是沉默而又动荡着的澜沧江,远处的跨江大桥,不是什么飞虹,倒像是一棵足以庇护一座寨子的大榕树,它以身躯横江,交通南北。就像大理古城总是在日斜西天之际陷入苍山的阴影,景洪城也一样地可以看着秀美无极的南糯山,与日行相反的方向,朝自己走过来。我最烦的电视广告:品评黄山,天下无山,真是一派胡言,天下无山了,黄山是山吗?一点常识都没有。没有常识,则无教养,更无敬畏。无山?珠峰是人类仰高之所;基诺山之卓杰峰,是基诺族人埋魂之地;佤山之司岗里,是佤族人悬挂万千牛头朝夕伏拜的圣地;卡瓦格博,藏族人的神山而我现在洗心革面,欲登而又怕惊动诸多神灵的南糯山,在它的怀中,尼人和傣族人,死了,造一个墓穴,也必须抹平,不立什么石碑,不留什么碑文,也不堆什么坟包,是人神共奉的天堂。它山上的一棵茶树,死了,剩一洞穴,日本人和韩国人来朝拜,八百级台阶,跪拜着上去相反,一如口出天下无山者,我们中间的许多人,上此山,看茶王树,脸上的汗水还没抹去,掏出小刀,见树就刻某某到此一游某某我爱你海枯石烂不变心之类。我不是泛神论者,可当人们告诉我,山上的这棵茶王树,是孔明亲手种下的,以前,树上常有白雾笼罩,且有一条赤红巨蛇盘其上,充守护者。我为之动容。我知道此说之虚,但我更知道,最虚之处,挺立着山上民族伟大的信仰,存放着他们不死的灵魂。
南糯山立在景洪城之西,像所有的山一样,它有峰峦、沟壑、绝壁、石头和土,但它又与有的石头山不一样,它穿着一件神赐的绿色的大袍,浑身上下,绿得每一寸肌肤都仿佛挂着绿宝石,我们所熟知的、陌生的和知之而又未见的两百多科一千多属近四千种植物,在上面繁衍生长,它们亲密无间,搂肩搭臂,彼此深入对方的骨血,寄生者不感耻辱,供养者也不傲慢,粗高者抵天,低伏者贴地,生死由天命,谁也不争先,谁也不恐后,都是大地的毛发,所谓珍稀与滥贱,全系人子命定。每天早上,太阳出来,照耀十二版纳,也照耀此山。黄金之粉涂抹,一道道山梁是足金,绿被压住,斜坡和沟壑,金粉被吞掉一半,于是有了层次。有时,白雾从箐底往上疾走,一心想跟上彩云母亲的步伐,便见闪闪发亮的雾水,将金色之光浸得湿漉漉的。白雾一般都不是整体,南糯山有多少山谷,它就有多少支温柔的队伍,琴弦似的,列于山腰至山顶的区域。如果谁能弹奏此琴,当能发出整座山的所有声音。一座山的声音,石头的声音请金钱豹代劳;泥土的声音,用青蛙之口大喊;鸟儿总是飞来飞去,它们负责转达一棵树对另一棵树的意愿,转达得好,所有的树就在风中鼓掌,转达得不好,所有树就不高兴,一抖,身上的黄叶就落了一地;风是香风,它们的任务是把樟木和檀木的心香,一一分发给每一物种;偶尔,会有几头孟加拉虎路过这儿,它们的吼声,据说是尼人在密林中喊魂,当然,如此破玉裂帛之声,也有祭师用来驱邪攘鬼
日落或雨天,南糯山就会暗下来。悬浮其上的暗色,一如罩住西双版纳的几千年光阴,让人的目光始终难以穿透。那些所谓被我们看见的,无非只是一座山的轮廓。立于景洪之边,我相信这片土地上的一切,都没逃脱南糯山之眼,可它肯定不会站出来开口说话,更不可能移位于人类学家或史学家的案头,让这些皓首穷经者按下录音键,摄取一片土地的人类成长史。谜不可解,不宜解,山川明白这一点。
三
以改变名称来改变事物,这是人类天生的诡辩行为!语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家庭的起源》。当这些族名、寨名、郡名、节度名、路名、州名和府名,一再被改变,诡辩所带给我们的,也许就是事物真相的一再被遮蔽。但除了依赖于诡辩,站在几千年光阴这一头的我们,又能出何奇招呢,特别是当我们执迷于某些真相的时候?出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加拿大公民阿尔维托曼古埃尔,对此的态度是:对我而言,纸上的文字带给世界一种连贯性。当马贡多的居民在百年孤寂中为一天降临的健忘症而备受折磨时,他们发现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在迅速地消退,他们可能会忘记什么是牛,什么是树,什么是房子。他们发现,解药藏在文字里。为了想起世界于他们的意义,他们写下标签挂在牲畜和物品上:这是树,这是房子,这是牛(语出曼古埃尔《恋爱中的博尔赫斯》,王海萌译,2007年4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所以,在遍寻诸多纸上文字并力求从中找到世界的连贯性之后,2007年6月11日,在我的朋友刘铖和小白的引领下,我再一次怀着敬畏之心,走向了南糯山。需要在此多写几句的是,10日晚,为了给我壮行,我的另外一对朋友杨小兵夫妇,在景洪家中为我设家宴,所有的菜肴都是小兵先生亲自下厨,清汤水库鱼和景东腊肉等。他知我嗜酒,备下的酒都是好酒,他因糖尿病戒酒,我和刘铖大醉。席间,适逢其岳父遭遇车祸受伤,或许皆因我等来做客,他没到事故现场,其妻前往。虽没去,看得出来,小兵一直惴惴不安,直到妻子来电话,伤是小伤,他才舒了一口气。
南糯山隶属于勐海县格朗和乡。格朗和,哈尼语,意为吉祥、幸福、安康。勐海,傣语,意为英雄居住的地方。格朗和乡由南糯山、苏湖、帕真、帕沙和帕宫5个村委会组成,有58个自然村75个村民小组3737户人家。在312.4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13822个尼人、820个傣族人、770个拉祜族人和390个汉人。也就是说,在这个区域,尼人是主体。按照祖先的习俗,从景洪至勐海的公路中段,转入南糯山处,立有一寨门。寨门有联:茶王根深发千年,竹筒舞响传万里。寨门的两边,左立一尼男青年木雕和一条狗的木雕,右立一尼女青年木雕及金鸡、猫和狗木雕。或许是因为此寨门系乡政府所立,与山上的寨门不同,它没有悬挂驱邪避污之物,更像一个入山的路标。
尼人系哈尼族的一个支系,古称乌蛮、和蛮、窝泥等。据哈尼族口碑传说,其先民原住北方一条江边的努美阿玛平原,约秦汉之际迁入云南。作为古代羌系民族的后裔,哈尼人堪称稻作史祖,国外的一些人类学和汉学学者,把云南视为稻谷的发祥地,而这些均与哈尼族血肉相关。嘉庆《临安府志土司志》描述哀牢山之哈尼梯田:依山麓平旷处,开作田园,层层相间,远望如画,至山势峻急,蹑坎而登,有石梯蹬。山源高者,通以略杓,数里不绝。在日本人类学学家鸟越宪三郎的笔下,更是有一幅令人荡气回肠的古代世界稻谷传播图。在此画卷中,涉及云南先民如何驯化和培育了稻谷,然后,往南,传播至东南亚并通过印度洋流布世界;往北,则以水路传播至中原广大地区;往西北,则甘陕;往东,则桂粤此传播图远胜于茶叶的蔓延,对人类的贡献也更大。然而,在哈尼族的各支系中,也非所有支系均如元阳梯田的主人,乾隆《开化府志》说窝泥:多处山麓种地;乾隆《景东直属厅志》卷三说喇乌:山居,亦务种植;《滇南志略临安府》说糯比:居处无常,山荒则徙,耕种之处,男多烧炭,女多织草为排。
我不知道南糯山的尼人究竟何时迁入的。尹绍亭先生的《云南刀耕火种志》:现居西双版纳勐腊县麻木树乡的哈尼族,系自江河地区迁去。1985年笔者到该乡调查,坎落寨老人达努能背诵近50代家谱,并说他们过去世代保持着这么一个传统:由于经常因打猎、战争等原因而后起迁移,所以男子总是随身带着三穗小米,每到一个新的地方,就把小米种下,来年便可收获。由此看,南糯山的尼人,也应从红河迁入。但道光《普洱府志》卷十七:黑窝泥,宁洱、思茅、威远、他郎皆有之。言及之处,距勐海更近,迁入的可能性也不小。
哈尼,哈,飞禽虎豹;尼,女性。凭字意理解,这是一个长期因受奴役而退居山林的民族。尤中教授《云南民族史》:(南诏时期)最初,和蛮(哈尼)、朴子蛮(布朗族和德昂族先民)都与金齿百夷共同住在平坎区,后来,同区域内金齿百夷中的贵族势力发展了,支配了平坎区,在平坎区的那部分和蛮、朴子蛮都被迫退入山区。金齿百夷者,傣族。从哈傣杂居到哈入山居住这一事实来看,符合这一事实的区域,当时的西双版纳存在最大可能性。也就是,哈尼入山,或者干脆说,哈尼族人进入南糯山的时间,有可能是在南诏时期,即唐代,距今已有1400年左右的时间。
如果说南糯山的12000亩古茶园以及那株已经枯死的800年的树龄的茶王树,象征的是一种茶叶文明,并足以让我们掠开人类茶叶种植史的冰山一角,那么,我亦认为,哈尼人进入南糯山的时间,一定在1400年左右。为什么?诸多历史事例告诉我们,任何一种文明尤其是山地文明的形成,若非耗尽成百上千年的时光,否则断然难以建立。而且,每当这种文明发展到一定的高度,由于封闭,它可能再过一千年也难以朝前走一步。《后汉书西南夷哀牢传》及《华阳国志》中均言,在汉代,这儿的人民已经能取自然之物而成布匹,且称蜀布,被蜀商远销西域,出使西域的张骞都看见过。可是,两千多年过去,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这一带的人民依然极其落后。其手工业和农业生产水平仍然停留在汉代。一种文明,仿佛被放入了冰箱,或被自然之力悄悄地藏进了厚厚的冰川。当它醒来,世界已变得面目全非。
当然,现在的南糯山,早已把自己的身躯毫无保留地凸现在世界的目光之下。高速公路就在山脚下,往来的车辆足以把任何梦想带到世界的任何地方,而且这种运输的速度远非牛帮、象帮和马帮可比。开启南糯山现代之门的钥匙,它转动的时间,甚至早于其他门的打开。1938年,西南联大的一批师生抵昆明,云南省府有调查普思边地之举,一个名叫姚荷生的清华学生,得以参加调查队,且来到了西双版纳,并在之后出版了专著《水摆夷风土记》。在姚荷生的笔下,当时的勐海,已是茶的都市:佛海是一个素不知名的新兴都市,像一股泉水突然从地下冒了出来。它出生虽不久,但是发育得很快。现在每年的出口货物约值现金百余万元,在这一点上够算得上是云南的一二流大商埠了。假如我们可以僭妄地把车里(景洪)比作十二版纳的南京,那么佛海(勐海)便是夷区的上海它是一个暴发户,一个土财主,它的巨大的财富藏在那褴褛的衣服下面。佛海城里只有一条短短的街道,不到半里长的光景街头街尾散布着几所高大坚实的房屋,里面的主人掌握着佛海的命运,这些便是佛海繁荣的基础茶庄。勐海的茶业为何会猛然兴起?姚先生说:从前十二版纳出产的茶叶先运到思茅普洱,制成紧茶,所以称为普洱茶。西藏人由西康阿登子经大理来普洱购买。民国七年云和祥在佛海开始制造紧茶。经缅甸印度直接运到西藏边界葛伦铺卖给藏人,赚到很大的利益。商人闻风而来,许多茶庄先后成立。现在佛海约有大小茶号十余家,最大的是洪盛祥,在印度和西藏都设有分号,把茶叶直接运到西藏销售。而小一些的茶庄,姚先生说,他们就联合起来,推出两个人负责把茶叶运到缅甸的景栋,再经仰光到印度,卖给印度商人,由他们转销西藏。勐海每年茶叶的输出额为六千至七千担,约值百余万元,但花在缅印境内的运费就达四十万元(银币)左右。姚先生还说,此地版纳的茶叶,主要以勐海为市,主销西藏,有一部分销内地的,仍然先运至普洱再转昆明,由于经济的勃兴,勐海逐渐的摩登了,不仅道路铺上了柏油,建筑新式的医院、中学、图书馆和电灯厂也建立起来。这儿,有说汉话、穿西装、打网球、喝咖啡牛奶并把子女送入学校读汉书的勐海土司刀良臣;有学识渊博但因协助车里县长筑路而被称为夷奸的猛混代办刀栋材;有会说英语和缅之并敢于娶顶真姑娘为妻而遭夷人反感的留学生土司刀栋柏;有边地英雄柯树勋之婿、富极穷边的群龙之首、茶商李拂一在姚先生笔下,当时的勐海真的是洋场味十足了。
众所周知,也就是姚先生所述的1938年,代表云南省府的白孟愚和代表中茶公司的范和钧,分别把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制茶机器,不辞千辛万苦,搬进了南糯山,建起了南糯山茶厂和佛海实验茶厂。此两人都曾留洋,都是茶叶大师,且都请来了当时中国最优秀的茶叶技师做助手,所以,他们入主南糯山,堪称现代普洱茶的发端,而南糯山也因此成了现代普洱茶的圣地。据很多老人回忆,范和钧执迷于制茶,白孟愚则在制茶之余,穷己之力,扶持茶农,在哈尼人中间,推进茶叶的科学种植与生产,是以被哈尼人称为孔明老爹在世。
被誉为在世的孔明,非众人能成。孔明的地位在夷边就像神灵。民国初年,一位美国传教士名叫杨君(Mr.Goung)的,在澜沧县的倮黑人中传教,人们置之不理。但这个杨传教士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他见人们极端崇拜孔明,便杜撰说,孔明和耶酥是兄弟,孔明是哥哥,耶酥是弟弟,信仰哥哥的也应该信仰弟弟渐渐地,信仰耶酥的人便多了起来,以致后来,县政府召集倮黑人难上加难,传教士一声命令,便有数千倮黑人闻声而至。县长害怕了,便请省府交涉把传教士调出了澜沧(见姚荷生《水撰夷风土记》)。一样的道理,因为白孟愚有孔明之心、孔明之行,后来,他一声令下,很多人便跟着他提枪走上了抗日的沙场。
孔明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茶。很多学者把西双版纳、思茅等地的种茶史认定为1700年左右,原因就是附会了这一地区的民间传说。孔明伐滇,时间是公元225年,也就是1782年前。他为何伐滇?意在定极边而取云南之财富,充实其军国之需,穷兵黜武。人们之所以奉其为茶祖,我以为,此地早已种茶产茶,而他立足于经济发展,规模化地组织边地之民种茶制茶,并有意识地找搭建起了茶叶的贸易平台和流通渠道。我的老家昭通,自古皆是物资集散地,自古也都流传着一句话:搬不完的乌蒙,填不满的叙府(四川宜宾)。同理,明代陈文编修的《景泰云南图经志书校注》中,载有翰林学士虞伯生为乌撒乌蒙道宣慰副使李京所著的《云南志略》写的序,其中有一句是这么说的:诸葛孔明用其豪杰而财赋足以给军国,豪杰者,孟获之流也,得孟获,则得财赋,得了财赋,就可以出祁山,就可以和孙权、曹操三分天下。当然,要得财赋,理应扶持农耕、挖矿和植茶。
布朗和德昂本就是此区域中种茶最早的民族,有人助其种茶卖茶,此人能不成茶祖?布朗族传说,茶乃始祖岩叭冷遗物;德昂族创世古歌,说德昂乃天下茶树的子孙,茶乃圣物。哈尼人生活于布朗和德昂之间,自然也视茶为圣品,这用不着怀疑。
由孔明兴茶到范和钧与白孟愚入南糯山,上千年的风雨,茶树生死明灭,人烟几度迁徙,换了一代又一代,可山依然叫南糯,入山的门依然面对着从世界那边伸过来的一条条道路。南糯,傣语,产笋酱的地方,让其有名的却不是用竹笋做成的酱,而是普洱茶。
四
我把整个格朗和乡均称为南糯山。所以,这次入山,我没有再次去拜枯死的茶树王,而是取道姑娘寨,直奔水河老寨、水河新寨和曼真寨。当刘铖兄的皮卡车从高速公路上转入山内,混凝土和铁栏栅便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树叶变成红土、巨石变成的砂砾,路面时起时伏,山上流下来的泉水,也是路上的旅客。时有野鸡横飞,从一片树林到另一片树林,它飞至路的上空,或许有不踏实之感,却是我认定这山尚有除人之外的万千生灵的依据。从山上下来的摩托,像金钱豹,一眨眼,就扑到了眼前,再眨眼,不见了。骑在上面的尼族或傣族小伙子,有的染了红发,有的手臂上刻了文身,大多数都带着女孩子。在很多人的眼中,路是畏途,可我一点也没有感到颠簸,因为我来到了泥土、石头和树木的肺腑之中,来到了泉水和空气一样干净的世界的外面,而我要去的寨子,在云雾之中,在大树下面。寨子是人的寨子,亦是鬼神的故乡。
有几次,皮卡车驶上山峦,刘铖和小白,他们都有意让我在那儿眺望景洪城,我刚从城市的钢筋水泥、玻璃幕墙、汗臭、交通法规和密密麻麻的脸孔中间逃出来,虽然也想看一看囚禁过我的地方,可我一时还难以谅解它、接受它。景洪,一座空气中有流水之声亦有火苗在蹿动的雨林中的城邦,它本已经是我见识过的最柔软也最缓慢的城,我爱它亦如爱我的故乡,可一旦深入大山这座自然的城府,唯有忘掉它,我才能全身心地去爱山并得到山的眷顾与同情。
水河老寨和水河新寨,原在乡政府驻地黑龙潭南面海拔2196.8米的路南山上,后来国家实施整体搬迁,方得以从密林之中,移至黑龙潭坎区边缘。老寨和新寨均按传统的干栏式建筑风格建设而成,稍有不同的是,老寨的布局丢掉了随意的自然性,每一座单体建筑都服从于严格的规划,按井字形结构,有了处处均呈直角的街巷。新寨由于建在气象不凡的一片坡地上面,傍山而俯视长满稻子和甘蔗的田野,建筑群体大多依山势而筑,错落有致,寨子中的道路也因此具有了线条美。老寨与新寨相距两公里左右,但不知什么原因,人们很少往来,问其缘由,被问者皆避而不答。
北京大学的人类学研究生肖志欣,是个女孩子,黑龙江人,为了调查尼人的家族制度,她已在水河老寨居住了几个月,并且还将住下去。我和刘铖进入水河老寨的时候,她已迎至寨门口。早晨的阳光下面,她戴一顶太阳帽,T恤、蜡染的裤子,表面的符号意味着她已融入这片土地,可我们还是轻而易举就可以把她从这片土地中剔出来。她说:先去我们家坐坐吧。从寨子的街巷中过,她频频用哈尼语与老人和孩子打招呼。据她说,到这儿来,因为没有翻译,她自己就努力学习哈尼语;因为文化部所给的资助只有5000元人民币,住不起乡政府旁的小旅馆,她就住进了一户尼人家,住久了,也就把那家当成了自己的家,家里的人,该叫爸爸的叫爸爸,该叫妈妈的叫妈妈,哥叫哥,妹叫妹,俨然家中的一个成员。而此户人家也把女儿赶到了沙发上,腾出一个房间让她住。认识她是经一个朋友介绍,来之前,我曾给她发过短信,问她要不要帮她带些日常用品上山来,她回短信:这儿没那么偏僻。有心的话,给爸妈带一点小礼品。她的家,在寨子的中央部位,跟着她上楼,屋内有些暗,左手边是三间卧室,屋中央是火塘,火塘上挂着一个被烟熏黑了的架子,上面有竹箕,里面是一些茶,另还有葫芦等其他物件,均已被柴烟熏得黑亮黑亮的。她的爸妈都在,热情地招呼我们。妈妈正在给其女儿穿戴传统的哈尼族盛妆,头冠上有绒球、银饰,有五彩斑澜的长长的流苏直抵腰部,腰带是贝壳做成的,手上的镯子是琥珀做的。那是一个漂亮、健康的女孩子,我问她:要去见男朋友?她只顾阳光灿烂地大笑,不答,银子般的牙齿,是天生的最美的银饰。肖志欣说,不是去会男朋友,是要去迎树棺,寨子里一个老人死了,砍树棺的人还在山上,妹妹之所以盛妆,是传统的避邪方式。
寨子距砍树棺的山腰只有两公里左右,我们才到半路,就听见毕毕剥剥的砍伐声从一条箐沟的密林中传出。领我们去的是一个小伙子,非常健壮,宽宽的脸庞上,似乎藏着北方祖先的影子。他几乎没有言语,脸上的黑色,似乎就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沉默。进入砍树棺现场的小路是新辟出来的,刀伐的灌木创口,还散发着芬芳。所谓树棺,就是把一棵最粗的大树砍倒,用最好的一截,剖成两半,根据死者身体的尺寸,砍成棺木。砍树棺的现场,有十多个人,有长者,有后生。长者都做些技术活,后生的主要任务就是挥舞着长刀,不停地砍。这棵用来做树棺的大树,原先就长在旁边十米开外,它倒下时,砸倒了一大片灌木。有一位老人,一直在用一根代表尺寸的竹子在树棺上测量,他告诉我,这棵树是山里最大的一棵了,再也找不出第二棵。我问他,如果大树都没有了,以后用什么来砍整木的树棺?他没有回应。
棺木分公母。公的在上,背部亦凿出镂空状,棺头和空状,棺头和棺尾分别留出两根对刺状的剑尖式的木刃,两个剑尖中间尚有近一尺的空隙。剑尖本是原木的表层,所以悬空,其下又有顺棺而成的工字形木格,工字中竖着的那笔,在两个剑尖对刺的空隙处,凸起一方块各具象征性,总的来说,就是要让死者入土为安,且要让其鬼魂静处地下,不要再回寨子去吃人。我向用竹子测量棺木的那位老人,那剑尖是什么意思。他回答了,哈尼语,引我们上山的小伙子翻译成汉话:鬼的生殖器,众人闻之,大笑。母棺在下,用于盛亡者,其空落处,按人体尺寸而凿,其状如船,包括底部,亦像木船的底。这棵被凿成棺木的树,是棵老树,砍开的地方,寸寸都如上等的宣威火腿,红红的,泛着油光。我想,亡者入其腹,当是最好的归处。
五
《百夷传》:父母亡,不用僧道。祭则用妇人,祝于尸前,诸亲戚邻人,各持酒物于丧家,聚少年数百人,饮酒作乐,歌舞达旦,谓之尸;妇人群聚,击椎杆为戏,数日后而葬。这记载的是古代傣族的葬礼。与尸相似,在我的老家昭通,老人逝,称为白喜事,亲戚邻居亦歌舞升平,谓之以乐致哀。水河老寨的这场葬礼,也无僧道,有尸或以乐致哀的情态,人们喝酒吃肉,欢歌笑语,打牌作乐。我前往灵堂去祭奠,交5元钱给死者的儿子,上楼穿过人群,见树棺已装入亡者,上盖一竹编的蔑席,静静地停放在屋子的一角。刚准备到露台上去坐坐,引我们上山看砍树棺的那个小伙子告诉我:你应该去祭一下老人。再转到棺木前,见那儿放着一个巨大的簸箕,小伙子又提醒我,要抓三把簸箕里的东西,分别撒于棺前。光线太暗,没看清簸箕里的东西是什么,抓起来才发现是茶叶。
法国的马塞尔莫斯和昂利于贝尔合著的《献祭的性质与功能》一书中说:在每一种献祭中,一个祭品从一般领域进入宗教领域中,它是被圣化的提供牺牲以为圣化物品的依者,在操作结束时被献祭者与他在开始的时候完全不一样了。他已经获得了一种在以前所没有的宗教品格,或者已经祛除了他在先前感染的不利品格;他已经将自己提升到一种体面的状态,或者已经脱离了罪恶的状态我所了解的献祭世界,也一如两位法国人所言,当献祭完毕,无论我们用什么物品作为祭献物,它们必将让被献祭者转入另一生命轨道,或得到神圣,或剔除罪恶,是一种彻底的超度。然而,以茶叶作为圣化的物品载体,却是第一次碰到。以此就来认定茶叶与尼人的精神关系,本来也可以说证据充分,至少可以说明,在尼人的生活现场,茶叶足以让一个死者体面地安息,但我似乎又隐隐约约地觉得,这儿的茶叶,应该是礼品,让亡者带在身上,在未知的世界中旅行时,可以喝上一口。而且,这茶,犹如不朽的纪念品,当亡者去了另一世界而又不能返回,茶中自有亲人和故土。同样,佤族也有一句话:你喝了茶叶水,你就见到了鬼魂。鬼魂者,祖先也;茶者,通灵之物也。但佤族之语,个体性强烈,没有尼人以茶为祭更具包容性。佤族之茶,可使其回到祖先的身边;尼之茶,则有双向性,宗教意味也非常浓郁。
静静地停放着亡者的地方,楼上以牌为乐的声音此起彼伏;楼上,一头猪正被宰杀,猪血流了一地,有人以稻谷掩之,引来几十只鸡,不停地啄食。这些被血染红了的谷粒,很快地,带着猪的血和命,进入了另外一种生灵的生命。所杀的猪,因为是葬礼,不刮毛,更不去皮,一一剁成小块,分成几十份,堆在街心的芭蕉叶上。不一会儿,外姓人家来帮忙的,团团围了上来,一人取走一份。本性人家,不取。
六
年轻时,我读过著名彝族诗人吉狄马加的一首诗,名字叫《黑色的河流》:
我了解葬礼,
我了解大山里彝人古老的葬礼。
(在一条黑色的河流上,
人性的眼睛闪着黄金的光。)
我看见人的河流,正从山谷中悄悄穿过。
我看见人的河流,正漾超那悲哀的微波。
沉沉地穿越这冷暖的人间,
沉沉地穿越这神奇的世界。
我看见人的河流,汇聚成海洋,
在死亡的身边喧响,祖先的图腾被幻想在天上。
我看见送葬的人,灵魂像梦一样,
在那火枪的召唤声里,幻化出原始美的衣裳。
我看见死去的人,像大山那样安详,
在一千双手的爱抚下,听友情歌唱忧伤。
我了解葬礼,
我了解大山里彝人古老的葬礼。
(在一条黑色的河流上,
人性的眼睛闪着黄金的光。)
尼老人的葬礼,时间定在下午四点左右。盛妆去迎空棺的少女们,到了送葬的时候,反倒穿起了平时的衣服。没有什么仪式,人们将灵柩从楼上搬下来,抬着,一路径直往坟山而去。直系的亲人,男的,头上扎一绺红布,在亲戚和邻居的簇拥下,跟在灵柩的后面。死者的儿子,穿一双拖鞋,背一竹篓,里面有盛水的竹筒、篓筐之类,右手提一卷篾席,左手提一竹凳和竹编的遮阳帽,其表情,似乎有悲戚之色,但又淡淡的。送葬的队伍大抵只有几十个,没来的同寨人,或坐在自家的楼上,或坐在街边的摩托车上,有的还坐在年轻人用来谈恋爱的小楼下,静静地看着。那些坐在自己小楼平台上观看的人,就如同坐在包厢里看话剧,见送葬的队伍,如流水一般,很快就穿过了小街的河床,从寨子的后门,往山上去。与吉狄马加笔下的黑色的河流不同,这只是一堵波浪,而且是彩色的。他们出了寨子,就走上了一条白花花的路。路的两边均是绿茵茵的甘蔗林,风一吹,泛起一阵阵太阳的白光。
我远远跟在后面,见几个水河新寨的年轻人,骑着摩托车过来,看见送葬的队伍,便停下,直到队伍消失在岔路的林荫中,方才起动摩托。问之,言不来往。我没有去坟山看下葬,据说,坟是平的,上面仍可以种庄稼,多年后,埋此人之土,完全又可能埋入另一个人。不是低调,这才是真的入土,成了土的一部分。最大的禁忌是,入土时,生人不能把影子投入坟坑,投入就会被一起埋掉。
当我转回寨子的时候,寨子是空的,刚才观看葬礼的那些人不知去哪儿了。寨子的木板墙或柱子上,到处可见一些奇特的符号。亡者之家的门口,杀猪的用火还燃着,一个小伙子静静地蹲在那儿,红色的T恤衫,背上有八个字宗申双核,赛车动力,想必是买摩托时厂家所赠。转到寨门处,有一公厕其所,上有两幅标语,一幅是:家长辛苦九年,孩子幸福一生;另一幅是:少生奖励,夫妻受益。往乡政府方向走,杂草丛中的一间土坯房,墙上也有一幅标语:世界再大也不怕,学好文化走天下。
七
刘铖和小白,有事回了景洪,我一个人就在一家没有名字的小旅馆中住了下来。到吃饭的时候,同样去一家没有名字的饭馆吃饭。旅馆的主人,开了一家百货铺,门前摆一张麻将桌,从天亮到天黑,都有人在那儿打麻将,饿了,就在旁边的一个米粉铺上吃碗米粉,然后又接着打。从我住的房间往外看,可以看见竹林中的傣族寨子曼真。寨子的旁边有一水库,整天白晃晃的,风一吹水,水上的光就一闪一闪的。这间房子,估计某个下乡的干部住过,电视机旁边遗下一张报纸,上面有篇文章,说的是勐海2006年的茶叶生产与销售情况。文章说,2006年,勐海县有精制茶厂82家,产精制茶1.3万吨,实现茶工业产值5.7亿元人民币,农民人均收入达到了1200多元,茶企业上交税利2500万元,银行存款余额达23亿元
从我住的旅馆走路去曼真,只要十多分钟。我没有沿着大路走过去,而是从水库边绕着过去。水库的旁边有一所中学,田径运动场上长满了荒草,旁边的一棵大榕树上,有几个疑为逃课的少年坐在上面。那真是一个天然的藏身之所,要是他们不讲话,你从树下走过,肯定不会发现他们。可以肯定,那是他们的空中乐园,在我的注视下,他们像猴子一样,从一根树枝窜到另一根树枝,轻盈、迅捷。但当我把相机镜头对准他们,他们迅速地把屁股朝向树底,不配合。待我走远,听见他们一齐模仿做爱的声音,激情、高调、起伏有致,又不管不顾。
水库边上养鱼,浮着一间微型木屋,门上伸出两个狗头,见了我,就是一阵狂吠,弄得木屋在水面上波动不止。水库边有一荒地,野草齐腰。中间有两块新垦的活土,分别插磁卡和两把雨伞,觉得奇怪,便拍了几张照片。远远地看见一中年男人赶着一群牛过来,我便迎上去,问他那是什么,他说:傣族人的坟。坟也是平的,几年后,雨伞破了,野草长出来,不知道有多少人还记得那下面埋着人。
早上的曼真,也是个空寨,几个着黄色的小和尚在打桌球,另外一个小和尚骑着自行车在寨子里飞奔。
八
肖志欣是那一场葬礼上最忙的一个人,从砍树棺到下葬,她一刻也没离开过。至亡者入葬,她才抽身导我,去水河新寨拜见寨中贝毛(祭师)。出其家门时,又见其家女儿盛妆,遂叫她们站在门前合影。那道木门,经年累月,贴满了港台男女明星的照片,不下二十张,有古天乐摆酷,有梁咏琪作淑女状,有谢霆锋一脸凶气,有郑伊键胸上文身持长刀的样子明星照垫底,上有春联是中国电信的赠品,联云:万事如意全家福,一帆风顺家业旺。印象中,明星中间,还贴了一门神,好像是关羽。家挂明星照,已成习俗之势,我到过的山野人家,莫不如此,就连新寨的贝毛家中,也不免俗。
贝毛,60岁左右,一脸的亲和与慈祥,见我们入其家,便招呼吃饭。他说哈尼语,与肖志欣对答,我偶尔插言,他亦能说一些简单的汉语。他的家在寨心的旁边,屋内格局与肖志欣所住那户人家同,但明显地可以感觉到,他家经济条件要好得多,且非常整洁。新买的沙发靠墙而卧,肖志欣没坐,他的儿子便把沙发搬了过来,一定要她坐到那床单罩住的沙发上。听说我们已经吃过饭,一家三口也就没多客气,自顾吃饭,饭间,贝毛之妻偶尔站起,为我们盛茶水,贝毛则拿来一盒饼干。由于肖志欣的哈尼语显然还难以和贝毛进行深入的交流,所以,当我们坐在贝毛家看了一段时间用缅甸语制作的卡拉OK音乐之后,饭后的贝毛取来一张自己刻录的光碟,陪着我们看。光碟的内容,关于相剁剁:深夜,杀一只山羊于寨门外,置钱币等物于地上的芭蕉叶上,贝毛在暗光中,平静地念经。语调平缓绵长,持续时间近一个小时。内容多有重复,据肖志欣讲,关注的核心,总是生活的平安,贝毛口中的语词,大都是日常生活的具象。我是听天书,不知所云,只能从那暗夜、神秘的文字、山羊、沉默的围观者和偶尔闪过的亮光所共同组成的气氛中觉察到,仿佛有一股力量,在把困扰人们的鬼邪之物,往黑夜的更深处驱赶,让它们远离人居的寨子。而被驱逐者不可见,在空气中,在具体的物件上,无影无形无声,它们并不想走,所以,作为人鬼之间的贝毛,献之以牺牲。子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一样的道理,祭鬼鬼亦在。做过云南姚安知府的明代卓越的思想家李贽(回族人,原名林载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福建泉州人)在其《焚书鬼神论》中曰:小人之无忌惮,皆由于不敬鬼神,是以不能务民义以致昭事之勤说到人为什么怕鬼,他说:乃后世独讳言鬼,何哉?非讳之也,未尝通于幽明之故而知鬼神之情状也。不敬鬼神则不知敬畏,以为天地万物都可玩于股掌,类似的人不少。而人之所以怕鬼,乃心鬼作怪,人若如贝毛,对鬼,敬之,则可驱之。鬼之情状,几人能见?大都是心造的幻境。少年时,在老家,我的一位大爷说,以乌鸦血涂眼,就可以看到鬼的世界。他之说,方法论,但没人敢经历,乐于心想,乐于自己跟自己的影子战斗。
贝毛之经,全靠口传心记,现在寨子里的年轻人,无心于此,每到夜中,便骑摩托车下山,喝酒去了。他之法,相信会成绝响。由于普洱茶热销,茶园面积极大的南糯山,茶农收入颇丰,是以多数的年轻人都购置了摩托车。据交警部门的朋友说,近来在尼人中,曾发生了两场决斗事件:为了得到一个女孩子的垂青,两个年轻人,骑车来到高速公路上,分立100米左右的路的两端,加足马力,狂飙一样对撞
从贝毛家出来,夜已深,寨心广场亦黑黝黝的。从新寨返老寨的道路两旁,萤火虫跟天上的星星一样多,像寂静世界的舞台上的布景,至于上演的歌剧,来自青蛙。可以想象,在青草和甘蔗林中,肯定集中了全世界的青蛙,它们一起鼓着腮帮,拼命地高歌。送肖志欣返家,其家对门的一户人家,有人吹笛,有人唱歌。歌不是什么古歌,《边疆的泉水清又甜》之类。唱什么歌很次要,触动我心的,是这样一种劳作之后的家庭生活。它远了,远如传说,是夜,却让我在水河老寨遇上,仿佛看见我那去世多年的老外婆,一有头银发,笑盈盈地又回家来了。
九
离开南糯山的时候,我又在其寨门前踟蹰了很久。这个哈尼语称勒坑的地方,仿佛一个世界的出口和入口。类似的寨门,南糯山有很多,但规模稍小,却更直接。比如一男一女的木雕,在山上是裸体或以男女生殖器代之,在这儿却是盛妆。寨门分三种,前门,全寨活人进出的圣门和净门;后门,死人出进,通向山野;侧门,家畜及因事故而死者进出,乃不净之门。正门的门顶横梁上,端坐木雕鸟阿吉,它是天神的坐骑,是寨神降临的象征,能拒恶灵于寨门之外。之所以立狗之木雕,他们认为:狗血淋洒之处,即是人鬼的分界线。在他们的文化谱系中,人鬼本是双胞胎兄弟,但人鬼不合,见面就有争斗,为了平息事端,天神摩咪拉下夜幕遮住了他们的眼睛,并趁机将他们分开,划地为界。也因此,尼人忌生双胞胎,一旦生了就被视为恶灵,溺婴,并将其亲人赶出村寨,以火焚其屋,一年之内,不准与寨人交谈。
关于寨门,门图和高和所编的《尼风俗歌》中有《寨门神献词》:
哦,神圣的寨门神,
今天是老扛阿培(竜巴门节),
是个吉利的日子,
我们用新鲜猪血,
我们用喷香的米酒,
祭祀你
哦,吉祥的老扛然明(寨门女神),
威严的老扛然优(寨门男神),
你们是山寨的卫士,
你们是山寨的眼睛,
你们有无比的神力,
你们有非凡的智慧,
你们有超人的胆量,
你们替嘴玛(寨主)守寨门,
你们为山寨驱鬼邪。
因为有了你,
山寨才会安宁;
因为有了你,
五谷才会丰登,
六畜才会兴旺
寨门上有九个台阶,
台台上面都有猫狗虎豹站立。
门柱边挂着木刀木枪和梭镖,
神男神女两边站,
把不幸和灾难挡在门外,
将吉祥和如意送进山寨。
哦,神圣的寨门神,
威严的寨门神,
你是一棵参天大树,
不会在旱季里枯死;
你是一块巨大的磐石,
不会在狂风大浪前动摇。
鬼神在你面前怯步,
病魔在你面前低头。
哦,神圣的寨门神,
威严的寨门神
但愿你不要让我们失望,
这是嘴玛的吩咐,
这是寨人的祈求。
寨门旁的木雕男女,更多的是利用人形的树丫,顺自然之势而雕成,基于生殖与繁衍,突出男女生殖器,有的甚至将男根和女乳涂成红色。也有寨门,男女木雕并排而立,男女互执对方的性器官。至于木雕交媾者,也有。
据说,每年樱桃成熟的时候,就是尼人立寨门的时候。寨门竖起,在肃穆的气氛中,参与之人,都要气沉丹田大喊三声:杀!杀!杀!杀什么?杀寨门之外的辽阔世界上的鬼。我所面对的这个寨门,已不是传统文化的那一类,它立着,只是一个象征。难道说,每月的九月驱鬼,当人们挥舞着用木炭画满咒符的木刀,在贝毛的率领下,满寨作砍杀状,赶出来的鬼,也敢从此经过,一路地走到世界上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