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台风天(大吴作品,每一种生活都有被看见的意义)
》
售價:HK$
55.2
《
打好你手里的牌(斯多葛主义+现代认知疗法,提升当代人的心理韧性!)
》
售價:HK$
66.1
《
新时代硬道理 广东寻路高质量发展
》
售價:HK$
79.4
《
6S精益管理实战(精装版)
》
售價:HK$
103.3
《
异域回声——晚近海外汉学之文史互动研究
》
售價:HK$
112.7
《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聚焦亚洲、中东和南美洲被忽视的本土农业文明
》
售價:HK$
102.4
《
无端欢喜
》
售價:HK$
78.2
《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
》
售價:HK$
55.2
|
編輯推薦: |
★ 智慧与慈悲兼具,才能活出自在的人生。
★ 没有比慈悲更大的力量;没有比智慧更大的快乐;没有比知足更大的拥有;没有比信心更大的财富。
★ 有智慧没有慈悲,别人是我们的敌人;有慈悲没有智慧,自己是我们的敌人。
★ 让慈悲成为一种风度,悠然而豁达;让睿智成为一种境界,淡定而从容。
|
內容簡介: |
聪明的人不一定智慧。真智慧一定少烦恼。但只有深入他人内心世界,关怀对方,才能得到真智慧。
所谓慈悲,就是能多为他人设想,站在他人角度处理问题,相对地,困扰自己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少,也就越有智慧了。
本书诠释慈悲与智慧的活法,带你渐渐领悟慈悲的力量与智慧的快乐。
|
關於作者: |
文震,新生代励志青年,心理学研究者,专注于潜能开发研究多年,作品深刻但不晦涩,轻松但不浮夸,平静舒缓的笔调之下蕴含着激励人心的力量。
|
目錄:
|
上篇 悲没有敌人
第一章 每个人都值得谦和以对
第二章 做自己,不必在他人的世界里争个明白
第三章 需要一份心胸,装得下大千世界
第四章 不疾不徐,那些该来的总会来
第五章 不错误地执着,不过度地苛求
第六章 遵从内心善意的引导
第七章 没什么比感情更值得用心维护
第八章 惊喜与惊吓都是生活的馈赠
下篇 智慧不起烦恼
第一章 当事情变得疯狂,也不要惊慌失措
第二章 从复杂的事情中理出重点
第三章 事半功倍在于对关键的把握
第四章 固执并不适合解决矛盾
第五章 学会与寂寞和苦闷相处
第六章 谁的旅程能在原地完成
|
內容試閱:
|
前言
生活的忙碌除了剥夺了我们的时间,也同时让我们忽略了对自己、对世界的宽容。我们不断要求自己获得更好的成绩,追求更高的职位,抓住更难得的机会,不断要求他人努力配合自己,要求他人体谅自己,要求这世界能够格外厚爱自己。然而,这一切并不容易满足。生活的挫败有时会让你感觉全世界都在与你作对,其实,与你作对的并不是全世界,而是你自己。现实之所以让人如此烦恼,是因为你缺少了对世界的慈悲,对生活的智慧。
慈悲,是对所有人表达平等的善意,对每个人、每件事的接纳与包容。慈悲的人懂得包容自己所爱的人,同时也会宽恕自己的敌人;慈悲的人会笑着迎接人生的欢喜,同时也会笑着迎接人生的苦难。无论是爱人还是敌人,无论是欢喜抑或苦难,都是人生独特的馈赠。当一个人能够对所有的一切怀着一颗慈悲心,就没有什么不能够理解、克服、跨越。
智慧,是对生活的智慧。我们在追求最好的生活,然而最好的定义对每个人而言是不同的。我们要学习的不只是如何追求,还包括在追求的过程中 如何保持最佳的状态。在遭遇人生大事,在遇到挫折矛盾,在经受孤苦时,该如何理性地面对。人生的很多烦恼源于不理解和得不到,一个拥有生活智慧的人,能够包容、理解人生的所有际遇,正视得到与失去,正因为如此,智慧的人烦恼很少。
每个人的世界的改变从改变对待世界的态度开始。用慈悲心宽容世界,用智慧心体贴自己,自然不会再有敌人,也不会再有烦恼。本书讲述的正是慈悲与智慧,它会告诉你如何宽恕自己的敌人,如同宽容自己的爱人;如何保持内心的从容与快乐,无论这世界一片坦途还是充满沟壑。
006
先听别人怎么说,不急于表达看法
某大学教授在讲授选修课,几周之后,他发现听课的人越来越少。这一天,他提早结束课程内容,和学生们谈话,他问学生:为什么大学生这么爱逃课?
因为大家都觉得老师讲课没意思,还不如去自学。学生们说。
教授听完说:现在的学生真让人无奈,当年我在北大,生怕错过老师的一堂课,每堂课都早早去占位置,唯恐漏下一句。难道他们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恐怕就是如此。有学生说。
年轻人搞学问就好比种花,如果不把自己埋在土里,让人灌溉,如何能开出花朵呢?可惜可惜。教授叹息。教授的这番话被学生传了开来,不久之后,课堂里的学生越来越多。想来是他们听了教授的话,觉得有道理,纷纷回到课堂。
现代社会难免浮躁,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尽快脱颖而出,多数人迫不及待地想表现自己,处处招摇,唯恐别人看不到自己。故事里的老教授希望总是逃课的学生能有谦虚的心态,把自己当作一颗需要浇灌的种子,而不是早早开放的浮躁花朵。
在浮躁的心态下能有什么样的好成绩?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先来算这样一笔账:古代人想要功成名就大都十年寒窗,如果两个书生,一个在十年之内不断读书,不断积累学识;另一个有些天资,在读书的同时不断走亲访友,拜谒名人。十年之后,谁的学识更深厚?答案很明显,前者也许金榜题名,后者也许成了王安石笔下的那个方仲永。
事情不能一概而论,也许后者又懂读书又懂与人交际,和前者一样得到功名。这时候,前者因为历年来养成的习惯,继续刻苦读书,并对工作勤勤恳恳;后者呢,多年来的习惯让他继续半调子式地读书,更加勤快地找关系。再一个十年,前者如何?后者如何?最后究竟谁会有真正的学识、真正的底蕴?答案不言自明。
青年画师年少得志,成为皇帝的御用画师。他听说长安城外有座书院,里面有师傅画画很好,堪称国手,很多大画家都去向他请教,就去拜访那位师傅。
年轻人对师傅说:我一直想拜一位出色的画者为师,也见过不少画家,发现他们都很平庸,还不如我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师傅说:你远道而来,一定口渴,来喝杯茶吧。
年轻人拿起茶杯刚要倒茶,师傅却说:错了,错了。你应该拿着茶杯,向茶壶里倒茶。
怎么能用茶杯向茶壶里倒茶,老师傅你糊涂了吗?年轻人说。
原来你也懂得这个道理。那么,你始终把自己摆在比其他画师高的地方,总是认为自己比他们更厉害,这不就是茶杯以为自己能向茶壶里倒茶吗?
年轻人听了,大为惭愧,从此虚心向人求教,画技果然突飞猛进。
眼高手低是不少年轻人的通病,凡事说得好,心气高,真要做起来却并不是那么优秀。这样的人不是没有才能,不是没有前途,只是他的才能并没有他预想得那么多。如果再不知道虚心的重要,拒绝接受他人意见,他们的前途自然也不会像自己想得那么好。
就像故事中的禅师告诫年轻人要当一个茶壶下的茶杯,想要进步,最重要的是先把自己的身段放低,你的眼光应该在最高处,但你的心态一定要在最低处,随时接受他人的教诲,随时补充对自己有益的各种知识。没有人肯对一个高高在上的人说教,你的态度谦虚,别人才愿意指教你,你越真诚,越能得到真知识。同时,也不要随随便便对他人说教,也许你的意见根本没有建设性,多听少说,谦虚的人都知道耳朵比嘴巴更重要。
西方一位哲学家说:想要到达最高处,必须从最低处开始。有了一点成绩就飘飘然,这样的人做不了大事。总以为自己的成绩多么了不起,就是限制了自己的目光,看不到别人的优秀。想要做大事必须学会手低,善于做小事,把每一件具体的小事做好,以此去实现自己的远大志向。正视自己,保持谦虚,这就是做大事者必备的心理素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