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无尽的海洋:美国海事探险与大众文化(1815—1860)
》
售價:HK$
102.4
《
治盗之道:清代盗律的古今之辨
》
售價:HK$
125.4
《
甲骨文丛书·剑桥世界暴力史(第一卷):史前和古代世界(套装全2册)
》
售價:HK$
210.6
《
甲骨文丛书·中华早期帝国:秦汉史的重估
》
售價:HK$
300.2
《
欲望与家庭小说
》
售價:HK$
101.2
《
惜华年(全两册)
》
售價:HK$
72.2
《
甲骨文丛书·古代中国的军事文化
》
售價:HK$
99.7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套装全4册):从未见过的王朝内争编著史
》
售價:HK$
250.7
|
編輯推薦: |
一书在手,锂电研究不愁!
(1)作者为行业大咖,具有丰富的产学研经验,读者群体广泛且稳定;
(2)系统全面的阐述了锂电池基础科学问题,内容详实,在每一章节之后,还留下了思考题,引导读者深入学习;
(3)该书可以作为开设储能学科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以为相关政府部门确定科技支持重点领域和创新项目及为科技、人才、资金等创新资源向我国锂电池产业进行有效集聚提供参考借鉴。
|
內容簡介: |
本书重点介绍了化学储能电池理论能量密度的估算,电池材料缺陷化学,相、相变与相图,电池界面问题,离子在固体中的输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非水液体电解质材料,全固态锂离子电池,锂空气电池与锂硫电池,表征方法、电化学测量方法,锂二次电池材料的计算研究。同时对锂离子电池基础研究的科学问题、存在的难点、发展趋势等进行了详尽分析。本书内容详实丰富,涵盖了锂离子电池基础科学的关键问题,兼顾实际工程技术问题,努力为我国锂离子电池产学研从业者提供一本从事该领域工作的工具书。本书适合从事锂电池研发的相关人员参考,也适合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书。
|
關於作者: |
李泓,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固态锂电池、电池失效分析、固态离子学,目前是科技部先进能源领域储能方向主题专家,工信部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总体组专家和项目责任专家,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储能科学与技术》常务副主编,中国化工学会储能工程专委会副主任、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副主任。国际固态离子学会、国际储能联盟科学执委会等组织成员。
主要研究高能量密度锂电池中的电极与电解质材料;全固态锂电池;新固态离子器件以及相关器件中涉及离子输运、储存、反应的基础科学问题;新的材料制备技术、表征技术与理论计算方法在锂电池研究中的运用。
共申请中国发明专利62项,申请国际发明专利3项,其中中国发明专利授权24项,德国发明专利授权1项,法国发明专利授权1项。共发表SCI论文143篇。总引用次数超过4000次,H因子34。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
目錄:
|
第1章化学储能电池理论能量密度的估算1
1.1能量密度的计算公式3
1.2不同电池能量密度的比较6
1.3采用不同负极的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8
1.4电池的实际能量密度10
1.5电池与电极材料的电压12
1.6电极材料的理论容量13
1.7本章结语15
参考文献16
第2章电池材料缺陷化学17
2.1锂离子电池材料中常见的缺陷形态17
2.2缺陷产生的基础19
2.3电极材料中的缺陷21
2.3.1TiO2中嵌锂过程21
2.3.2FePO4/LiFePO4电极22
2.4本章结语27
参考文献28
第3章相、相变与相图31
3.1相31
3.2相变32
3.2.1相变的热力学描述32
3.2.2合成制备中的相变研究32
3.2.3电解质中的相变38
3.2.4电极材料脱嵌锂过程中的相变46
3.3相图61
3.3.1相图与相律61
3.3.2典型材料的相图62
3.4相图的计算66
3.4.1CALPHAD66
3.4.2性原理计算66
3.4.3相图的高通量计算68
3.5相、相变与相图的实验研究方法70
3.6本章结语72
参考文献73
第4章电池界面问题84
4.1锂离子电池界面问题84
4.2SEI膜结构及生长机理86
4.3SEI膜表征手段89
4.3.1SEI膜形貌89
4.3.2SEI膜的组成分析92
4.3.3SEI膜热电化学稳定性94
4.3.4SEI膜力学特性及覆盖度分析95
4.3.5锂离子在SEI膜中的输运98
4.3.6SEI膜的动态生长过程99
4.4界面改性101
4.5本章结语104
参考文献105
第5章离子在固体中的输运109
5.1离子输运的相关参数110
5.2离子在晶格内的输运机制115
5.3离子在晶界处的输运机制118
5.4无序态与电导率122
5.5锂离子在电极材料中的输运124
5.5.1锂离子在正极材料中的输运124
5.5.2锂离子在负极材料中的输运127
5.6锂离子在固体电解质中的输运128
5.7离子在电极/固体电解质界面131
5.7.1固体电解质/负极与混合输运132
5.7.2固体电解质/正极与空间电荷层133
5.8影响离子输运的因素134
5.9实验表征方法135
5.9.1晶体结构与锂原子占位136
5.9.2锂扩散通道138
5.9.3电导率和扩散系数138
5.9.4全频电导分析141
5.10本章结语142
参考文献144
第6章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154
6.1正极材料概述154
6.2典型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155
6.2.1六方层状结构LiCoO2正极材料156
6.2.2立方尖晶石结构LiMn2O4正极材料158
6.2.3正交橄榄石结构LiFePO4材料159
6.3其他正极材料159
6.3.1层状结构正极材料160
6.3.2高电压尖晶石结构正极材料162
6.3.3聚阴离子类正极材料163
6.3.4基于相转变反应的正极材料164
6.3.5有机正极材料165
6.4本章结语165
参考文献166
第7章负极材料173
7.1典型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174
7.1.1层状石墨类负极材料175
7.1.2立方尖晶石结构Li4Ti5O12负极材料177
7.2小批量应用的负极材料178
7.2.1硬碳负极材料178
7.2.2软碳负极材料179
7.2.3高容量硅负极材料180
7.2.4SnMC合金负极材料183
7.3其他负极材料184
7.3.1其他合金类负极材料184
7.3.2LiVO2层状负极材料185
7.3.3过渡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185
7.4负极材料的基础科学问题小结187
7.5本章结语188
参考文献189
第8章非水液体电解质材料199
8.1液态电解质的性质199
8.1.1离子电导率199
8.1.2离子迁移数200
8.1.3电化学窗口201
8.1.4黏度201
8.2液态电解质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反应202
8.2.1负极表面形成SEI膜的反应202
8.2.2与正极之间的反应203
8.2.3过充反应203
8.2.4受热反应204
8.3溶剂、锂盐和添加剂204
8.3.1溶剂205
8.3.2锂盐207
8.3.3添加剂212
8.4离子液体电解质213
8.5凝胶聚合物电解质214
8.5.1聚丙烯腈215
8.5.2聚氧化乙烯215
8.5.3聚甲基丙烯酸甲酯215
8.5.4聚偏氟乙烯216
8.6本章结语216
参考文献217
第9章全固态锂离子电池227
9.1全固态锂离子电池概述228
9.2固体电解质材料230
9.2.1无机固体电解质231
9.2.2聚合物固体电解质243
9.2.3聚合物复合电解质244
9.3高通量计算在固体电解质材料筛选中的应用245
9.4全固态锂电池的界面问题248
9.4.1固态电解质/正极界面248
9.4.2固态电解质/金属锂负极界面249
9.5全固态锂电池性能参数251
9.6本章结语252
参考文献253
第10章锂空气电池与锂硫电池261
10.1锂空气电池261
10.1.1锂空气电池基本工作原理261
10.1.2锂空气电池组成265
10.1.3锂空气电池中的科学问题273
10.1.4其他锂空气电池体系274
10.2锂硫电池275
10.2.1锂硫电池基本工作原理275
10.2.2锂硫电池存在的基本问题276
10.3本章结语277
参考文献278
第11章表征方法286
11.1元素成分及价态288
11.1.1电感耦合等离子体289
11.1.2二次离子质谱290
11.1.3X射线光电子能谱295
11.1.4电子能量损失谱297
11.1.5扫描透射X射线显微术298
11.1.6X射线近边结构谱299
11.1.7杂质测量300
11.1.8俄歇电子能谱仪301
11.2形貌表征302
11.3材料晶体结构表征308
11.3.1X射线衍射309
11.3.2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谱313
11.3.3中子衍射313
11.3.4核磁共振315
11.3.5球差校正扫描透射电镜316
11.3.6Raman光谱研究晶体结构317
11.4物质官能团的表征318
11.4.1拉曼散射光谱318
11.4.2红外光谱319
11.4.3色谱技术320
11.5材料离子输运的观察322
11.6材料微观力学性质324
11.7材料表面功函数325
11.8绝热加速量热仪在锂电领域中的应用325
11.9互联互通惰性气氛电池综合分析平台330
11.10其他实验技术333
11.11本章结语334
参考文献334
第12章电化学测量方法345
12.1电化学测量概述346
12.1.1测量的基本内容346
12.1.2测量电池的分类及特点346
12.1.3参比电极的特性及分类346
12.1.4研究电极的分类及特性347
12.1.5电极过程347
12.1.6极化的类型及影响因素348
12.2测量方法349
12.2.1稳态测量349
12.2.2暂态测量349
12.3典型的测量方法及其在锂电池中的应用352
12.3.1锂离子电池电极过程动力学及其测量方法352
12.3.2稳态测量技术——线性电势扫描伏安法353
12.3.3准稳态测量技术——交流阻抗谱355
12.3.4暂态测量方法(Ⅰ)——电流阶跃测量357
12.3.5暂态测量方法(Ⅱ)——电势阶跃测量361
12.3.6暂态测量方法(Ⅲ)——电位弛豫技术363
12.3.7不同电化学测量法的适用范围与精准性364
12.3.8影响电极过程动力学信息测量准确性的基本因素370
12.4本章结语371
参考文献372
第13章锂二次电池材料的计算研究376
13.1原子尺度的模拟377
13.1.1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性原理计算377
13.1.2分子动力学387
13.1.3蒙特卡罗方法390
13.2介观尺度的模拟393
13.2.1相场模型393
13.2.2分子力学394
13.3宏观尺度的模拟395
13.3.1有限元方法介绍396
13.3.2有限元方法在锂电池研究中的应用396
13.4本章结语397
参考文献398
第14章总结和展望401
14.1锂离子电池中涉及的学科领域403
14.2锂离子电池中基础科学问题讨论403
14.2.1固态电化学403
14.2.2复杂的构效关系404
14.3锂离子电池共性基础科学问题研究难点405
14.3.1SEI膜405
14.3.2结构演化 406
14.3.3多尺度复杂体系输运406
14.3.4材料表面反应407
14.3.5高倍率问题407
14.3.6正负极材料的电压调控408
14.3.7电荷有序408
14.3.8离子在固体输运中的驱动力409
14.3.9寿命预测与失效分析409
14.3.10材料的可控制备410
14.4锂离子电池基础研究发展趋势讨论410
14.4.1创新驱动410
14.4.2指标驱动412
14.4.3方法驱动414
14.4.4需求驱动416
14.5本章结语417
参考文献418
|
內容試閱:
|
锂电池是能在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相互转换的一种电化学储能器件。从单位质量或体积储存能量的角度考虑,化学能储存的能量密度仅次于核能,高于其他能量储存形式。电化学储能器件,既有主要完成一次转换的,如一次锂电池(Li/MnO2、Li/FeS2、Li/(CFx)n、Li/SOCl2、Li/SO2、Li/H2O等电池),也包括能可逆充放电的二次电池和电化学超级电容器,如各类锂离子电池、锂硫电池、锂空气电池、电化学双电层电容、混合电池电容、锂电容等。
目前,电化学储能已经成为能源、信息、交通、医疗、航空航天、智能制造、先进装备、智能建筑、资源环境、国家安全等领域的关键支撑技术。目前一次和二次锂电池在各类电化学储能器件中市场占比、研究活跃。但无论是一次锂电池还是二次锂电池,在关键技术指标、成本、安全可靠性方面还不能满足很多应用不断增长的要求,需要显著提高锂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发展新型的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长寿命、高能量效率、快响应速度、本质安全,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较低成本的电池技术,同时实现智能化、高效率、模块化的系统集成、全寿命周期状态可预测可监测、梯次利用、资源回收和再利用的技术体系。
锂电池的开发既包括创新链:从提出原始概念,逐步经过实验室测试、验证、小试、中试、量产和商业化,技术成熟度从1到9,不断提高;也包括产业链:从矿产、原材料、前驱体材料、电池材料、电芯、模组、系统、应用、检测、回收再利用。无论是创新链还是产业链,新材料、新体系、新设计、新工艺、新装备、新产品、新应用的实现都依赖于对其中的科学和技术的准确、系统、前瞻的理解。锂电池涉及的电化学反应和化学反应跨越多个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由于存在着上述复杂性,研究和理解这些问题需要综合多种科学知识。锂电池的研究开发目前正在从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经过大量试验、优选材料的试错研究模式过渡到通过需求导向、高通量计算、正向设计的理性研究模式,这些变化都需要对锂电池中涉及的主要基础科学问题深入了解。
从2013年开始,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清洁能源实验室纳米离子学与纳米能源材料研究组在《储能科学与技术》杂志上撰写了锂电池基础科学问题系列文章。希望通过对热力学、动力学、界面反应、尺寸效应、材料体系、电池体系、计算方法、表征技术等方面的讨论,促进研发人员对锂电池基础科学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我们也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开设了针对研究生的课程。为了便于后续学生和读者能更系统地了解相关的讨论,我们在已发表的系列文章的基础上,结合近的研发进展,特编写此书。
锂离子电池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涉及的基础科学问题很多还没有形成定论,本书中涉及的内容,并没有覆盖锂离子电池基础研究的所有重要方面,书中观点有很多方面不够深入、细致,远未到利用已有知识,融汇贯通地理解锂电池问题的程度。抛砖引玉,期望能启发读者深入思考,促进科学研究。为此,在每一章节之后,我们还留下了10道思考题。欢迎专家、学者、学生以及对锂电池感兴趣的朋友来函交流,批评指正。后续我们将通过天目湖储能学堂,创办“锂电池基础科学问题”网上课程,更加广泛地和世界范围的研究人员和学生、学者以及工程师进行充分交流。本书的出版,也将成为储能专业学科建设的一本参考书。希望本书再版的时候,能够更深入全面,并能抓住本领域的重要的基础科学问题给予进一步的阐述。
在此特别感谢陈立泉、黄学杰两位老师的教诲和E01组以及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各位老师、同学十分有益的讨论及长期合作带来的知识和启发。特别感谢《储能科学与技术》杂志编辑部,从2013年以来,一直持续不断的鼓励促成了本书的出版。
李泓
202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