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 ![]() ![]() ![]() ![]() ![]() ![]() ![]() ![]() ![]() ![]() |
臺灣用戶 |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
在 大書城
以“
全文
模式”搜“
马华兴
”共有
463
结果:![]() |
同時支援繁體 / 正體 / 简体字輸入搜索 |
![]() ![]() |
中华再造善本底本印章考释(全二册)
『简体书』 作者:靳诺 出版: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日期:2023-09-01 本书以《中华再造善本》(一期、绩编)影印底本为研究对象,辑录各底本内钤盖印章凡6449方汇编成册,时间跨度自宋元时期,迄至当代,涉及底本1178种,印主、机构等凡1000余家。本书分上、下两册,上册收录印章图像及其释文;下册收录各印所对应之 ... |
詳情>> | |
![]() ![]() |
荆楚历史建筑掠影(日文版)
『简体书』 作者:张莉,陈威,曾莉 出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日期:2023-11-01 本书以日语为媒介语言,发掘荆楚建筑的地域特色和传统建筑风格,全面客观地展现了荆楚建筑文化的悠久历史与辉煌成就。 ... |
詳情>> | |
![]() ![]() |
南京图书馆藏古籍珍本图录
『简体书』 作者:南京图书馆 出版: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日期:2023-11-01 内容简介 南京图书馆是我国著名的省级公共图书馆,馆藏总量在全国位列第三位,其馆藏总量超过1200万册,其中古籍160万册,包括善本14万册;民国文献70万册,已有631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本书遴选馆藏珍稀善本112部,每部书介绍 ... |
詳情>> | |
![]() ![]() |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续编:汉传撰著部(二) 全15册
『简体书』 作者:《中华大藏经·续编》编委会 出版:中华书局 日期:2024-01-01 1.任继愈、杜继文先生主持修撰,当代佛教研究各领域学者通力协作。 2.继1997年出版《中华大藏经》之后,汉文佛教典籍的又一次大规模结集,网罗遗珍,新收佛典两 ... |
詳情>> | |
![]() ![]() |
国际中国文学研究丛刊(第八集)
『简体书』 作者:王晓平 主编 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日期:2020-07-01 《國際中國文學研究叢刊》是學術研究性集刊,主要內容是對中國文學(以古典文學為中心)的跨文化、跨學科研究。本集設置國際中國文學研究筆談、漢文古冩本整理與研究、國際中國文學與亞洲漢文學研究近現代文學文獻研究等欄目,共收研究性論文31篇。 ... |
詳情>> | |
![]() ![]() |
中华经史纲要(全八册)
『简体书』 作者:何光荣 出版:团结出版社 日期:2021-05-01 ... |
詳情>> | |
![]() ![]() |
简帛(第二十二辑)
『简体书』 作者: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 主办 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日期:2021-05-01 本书共收21篇文章,涉及青铜器、夏家台战国简、清华简、上博简、张家山汉简、玉门关汉简、马王堆帛书等多批出土资料,内容则涵盖了古文字研究、古汉语研究、史学研究、医学史研究等诸多方面。既有对新出土简牍的释文整理,也有对传统热点问题的深入研究,可 ... |
詳情>> | |
![]() ![]() |
王若曰—出土文献论集
『简体书』 作者:王连龙 出版:凤凰出版社 日期:2021-07-01 新时代出土文献者的论说 ... |
詳情>> | |
![]() ![]() |
简帛研究二〇二一(春夏卷)
『简体书』 作者:邬文玲 戴卫红 主编 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日期:2021-06-01 《简帛研究》主要登载学界新研究成果,引介海外研究状况,内容主要包括:出土简帛的辨识、考证;根据出土简帛材料考辨史实,研究中国古代的各种制度、思想文化以及社会发展 ... |
詳情>> | |
![]() ![]() |
国学研究(第四十三卷)
『简体书』 作者:袁行霈 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日期:2020-07-01   《国学研究(第四十三卷)》由13篇国学相关研究文章组成。分别是:《学的形成与演变》《七贤竹林之游分期考》《南朝文原论以为中心》《古代文学中新兴文体的理论建构》《唐代墓志武周新字校理》《契丹小字为赝品》《出自韩愈国子讲稿臆 ... |
詳情>> | |
![]() ![]() |
殷墟王卜辞龟腹甲文例研究
『简体书』 作者:何会 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日期:2020-10-01 甲骨文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年代*早的成熟文字系統,內容豐富,是研究中華文明乃至人類文明的重要史料。甲骨文例,是甲骨文研究的重要領域。通曉甲骨文例,不僅有助於通讀卜辭、考釋文字、綴合殘片,而且對解讀商代的社會文化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書以甲 ... |
詳情>> | |
![]() ![]() |
宁夏明清人士著述研究
『简体书』 作者:田富军 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日期:2020-08-01 (一)宁夏明清时期人士及其著述在当时全国层面上有一定影响,为丰富西部地区历史文化遗产做出了贡献,在宁夏文化、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宁夏地方人文精神发展 ... |
詳情>> | |
![]() ![]() |
新东方 标准日语临摹字帖:美文诗歌篇
『简体书』 作者:新东方日语研究中心 出版: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日期:2020-09-01 《标准日语临摹字帖:美文诗歌篇》是一本帮助日语初级学习者熟悉段落文章中的日语表达的字帖。所选的文章内容经典地道,语言凝练优美,大家可以在临摹的过程中提升语感,感 ... |
詳情>> | |
![]() ![]() |
王国维诗词笺注
『简体书』 作者:王国维,陈永正 笺注 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日期:2011-03-01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的著名学者。他是一位杰出的文艺理论家,其代表作《人间词话》是有广泛影响的文学批评论著。作者一生的诗词创作实践,努力践行了其深厚的艺术思想。他的诗词无论在题材和风格上都颇具特色,成为近代史上一位独树一帜的诗人。王国维的诗歌创作 ... |
詳情>> | |
![]() ![]() |
吴其彦集·清代中州名家丛书
『简体书』 作者:[清]吴其彦,孔漫春 校 出版:中州古籍出版社 日期:2020-09-01 本书为“清代中州名家丛书”之一种,以《清代诗文集汇编》所收吴其彦《藤花书屋遗稿》为底本加以点校。内容包括吴其彦生前所著文稿一卷12篇、赋稿一卷10篇、诗稿两卷151篇,以及吴其彦门人唐鉴等人撰写的序、传、墓志等共4篇,并附《吴其彦简谱》、《 ... |
詳情>> | |
![]() ![]() |
荟最编(俞樾全集)
『简体书』 作者:[清]俞樾著,谢超凡整理 出版:凤凰出版社 日期:2021-12-01 所谓“荟蕞”,唐之郑虔尝以“荟蕞”二字名其书,言多小碎之事。此处俞氏袭用,实为自谦。本书是作者“采辑清代诸大家名著”,荟蕞成书,凡二十卷。作者有“感于忠孝节烈之 事久被湮没,尝于流览群书之际,随手摘录有关内容,久而成是帙”。是编约成于光绪间 ... |
詳情>> | |
![]() ![]() |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
『简体书』 作者:习近平 出版:外文出版社 日期:2023-01-01 习近平同志2022年10月16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英文、法文、俄文、阿拉伯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德文、日文、越南文、老挝文及中英对照版等11 ... |
詳情>> | |
![]() ![]() |
中古时期敦煌文人诗歌传播研究
『简体书』 作者:侯成成著 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日期:2023-01-01 本书在系统梳理唐以前敦煌地区汉文化生成历程的基础上,运用文献学方法,对中古时期(指唐五代宋初)敦煌地区文人诗歌传播问题,作了细致的专题研究,发现如下两种现象:1.敦煌与内地之间的文人诗歌交流,是自东向西的单项流傅,且吐蕃时期中原文人诗向敦煌 ... |
詳情>> | |
![]() ![]() |
朝鲜时代《诗经》学史(域外汉籍研究丛书第四辑)
『简体书』 作者:付星星 出版:中华书局 日期:2023-08-01 .十六世紀以來,在一些西方的文獻中,往往提到中國人有這樣的自負:他們認爲惟獨自己纔有兩隻眼睛,歐洲人則只有一隻眼睛。這些記載出自英國人和葡萄牙人,而法國的伏爾泰也曾謙遜地認同這種説法:“他們有兩隻眼,而我們只有一隻眼。”用兩隻眼睛觀察事物, ... |
詳情>> | |
![]() ![]() |
章学诚著述稿钞本研究
『简体书』 作者:王园园 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日期:2023-09-01 章学诚,字实斋,号少岩,浙江会稽人。清代著名的史学理论家、校雠学家、方志学家。一生著作颇丰,但流传过程曲折,留下了大量的稿钞本。本书即以章学诚著述稿钞本为研究对象,对目前已知的章氏稿钞本作了全面而细致的研究。全书共分五章,分别从文本传播视阈 ... |
詳情>> | |
如果未能搜尋到意向中的書籍,可以參看:“找書說明” 或 “尋書登記服務”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
megBook.com.hk | |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