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帝国的生意 商业、政治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诞生(一部展现公司与国家交织共生的扩张史)
》
售價:HK$
107.8

《
十日终焉7:极道
》
售價:HK$
52.8

《
蒋百里的一生
》
售價:HK$
75.9

《
AI应用革命(用AI将所有产业重做一遍。覆盖20+行业场景,分析新生玩家生存法则,构建高效商业新模式)
》
售價:HK$
85.8

《
抗日战争:1937—1945
》
售價:HK$
151.8

《
理想国译丛072:欧洲告急:丘吉尔、奥威尔与自由之战
》
售價:HK$
107.8

《
AI风暴:中美博弈与全球新秩序(创新中国书系)
》
售價:HK$
75.9

《
吃对一日三餐 远离阿尔茨海默病
》
售價:HK$
63.8
|
內容簡介: |
这是国内第一部系统而全面地研究和反思中国当代新诗史写作(对生发于1949年之后的新诗历史的书写行为)的理论著作。作者采用关键词的作法,从显豁而难解的问题意识出发,将当代新诗史构建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提取出来,并进行切片式的剖析与反思。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霍俊明编著的《变动修辞与想象:中国当代新诗史写作研究》以既有的当代新诗史和当代文学史的新诗部分作为阅读和省察的起点,重点辨析与反思当代新诗史写作实践的“当代性”、变动性与历史性、修辞性之间的冲突。《变动修辞与想象:中国当代新诗史写作研究》对当代新诗史写作的文学制度、口述历史、期刊(民刊)、诗选年鉴以及教育机制等问题也进行了学理性考虑与省思。
|
關於作者: |
霍俊明,河北丰润人,任职于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主要从事新诗史学及新诗理论与批评研究。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被学界称为“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自由批评家和诗人批评家的代表之一”。著有《尴尬的一代》、《中国诗歌通史》、《一个人的和声》等。曾获得新锐批评家奖、“诗探索”理论与批评奖、新死亡诗派年度奖、“诗选刊”2012年度批评家奖。
|
目錄:
|
导论 当代新诗史写作的可能与问题
第一章 变动与差异中的新诗史写作
第一节 “重写”视阈中的新诗史
第二节 叙事场域中的十七年诗歌
第三节 差异性的历史分期
第四节 诗歌观念与新诗史写作的范式转换
第五节 《中国当代新诗史》与《回顾一次写作》
第二章 当代新诗史写作的史料问题
第一节 新诗史料工作与研究状况
第二节 “地下”诗歌的系年问题
第三节 新诗版本
第四节 史料对新诗史写作的纠正与补充
第三章 新诗史命名
第一节 九叶诗派(中国新诗派)与七月诗派
第二节 归来者诗群、前归来者与新归来者
第三节 朦胧诗派或新诗潮等相关命名
第四节 潜在写作(“地下”诗歌、潜流诗歌)或前朦胧诗
第五节 朦胧诗之后:错乱的命名
第六节 新诗史的代际命名
第四章 当代新诗史写作的经典化
第一节 经典研究的审美自主性和文化研究
第二节 世纪末的经典化焦虑与经典重构的文化想象
第三节 食指在新诗史写作中的经典化
第四节 白洋淀诗群的经典化及女性诗人的命运
第五节 《今天》:诗歌传奇的经典范本
第五章 新诗史叙事中的朦胧诗
第一节 从白洋淀、《今天》到朦胧诗
第二节 朦胧诗人的认定
第三节 从边缘到中心的北岛
第四节 为新诗史所青睐的诗人:舒婷
第五节 顾城:塑造的“童话诗人”
第六节 新诗史写作中的朦胧诗反思
第六章 “另一类的历史叙事”
第一节 重审新诗史的写作模式
第二节 美学与本体性视阈中的书写
第三节 见证式(细节)新诗史
第四节 诗人的述史方式:《旁观者》与《左边》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