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行走在古典与理性之间——梁实秋的文学人生

書城自編碼: 2120255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学理论
作者: 马玉红
國際書號(ISBN): 9787210059653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06-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10/180000
書度/開本: 大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44.5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无辜的共犯
《 无辜的共犯 》

售價:HK$ 52.8
万千心理·动机式访谈实务应用
《 万千心理·动机式访谈实务应用 》

售價:HK$ 85.8
制造误诊:未被好好对待的女性身体
《 制造误诊:未被好好对待的女性身体 》

售價:HK$ 86.9
海鸥才不管那么多
《 海鸥才不管那么多 》

售價:HK$ 54.9
螳螂的自然史
《 螳螂的自然史 》

售價:HK$ 135.6
钱谦益年谱长编(上中下)
《 钱谦益年谱长编(上中下) 》

售價:HK$ 684.4
ESC心血管疾病患者运动心脏病学和体育锻炼指南解读
《 ESC心血管疾病患者运动心脏病学和体育锻炼指南解读 》

售價:HK$ 80.2
认知差:人为什么赚不到认知范围以外的钱?
《 认知差:人为什么赚不到认知范围以外的钱? 》

售價:HK$ 73.2

內容簡介:
梁实秋在大陆一度处于被遮蔽的地位,一般读者并不真正认识他,了解他。《行走在古典与理性之间:梁实秋的文学人生》从伦理理性的角度切入,对梁实秋的伦理理性的思想源泉、伦理理性的人生境界、伦理理性的文学理论建构和创作实践都有精到的论述。《行走在古典与理性之间:梁实秋的文学人生》的可贵之处还在于,作者马玉红具有宽阔的视野,能突破单纯的文学研究而进入哲学、文化、人生的层面。
關於作者:
马玉红,1968年9月出生于甘肃兰州,1987年在西北大学数学系就读,1999年和2003年分别在兰州大学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授。
目錄
引言
第一章伦理理性的思想源泉
第一节白璧德的人文主义
第二节孔子的儒家思想
第三节奥勒留的斯多亚派哲学
第二章伦理理性的人生境界
第一节儒雅为业的人生智者
第二节美善厚重的人生晚境
第三章伦理理性的文艺思想
第一节美好光明的人性说
第二节伦理理性的文学观
第三节清醒稳健的批评观
第四章伦理理性的文学实践
第一节简洁典雅、纯正幽默的散文艺术
第二节忠诚信实、踏实有恒的《莎士比亚全集》翻译
第五章伦理理性的鲁梁比较
第一节对文学人性与阶级性思考的舐牾与互补
第二节反抗绝望与超越绝望的生命哲学比较
第六章伦理理性的散文观照
第一节苦涩、欢愉、温雅
——与周作人、林语堂散文比较
第二节质朴自然、典雅节制
——与朱自清散文比较
附录一伦理批评实践:对惊奇的迷恋与道德的缺失
——论陈染小说
附录二回忆梁实秋先生季羡林
实秋先生不朽刘真
文章与前额并高余光中
后记
內容試閱
人性法则的工作就是通过道德的想象不断趋于宇宙这一至善至美中心的精神的努力向上,因此变得道德化并不是倒退,而是要努力向前,一个人一旦做出了道德选择的努力,一条通向人性中心的大路就在他面前打开了,这个中心是一种内在的或人的无限,踏上了这条路,就是增加了平静、均衡和快乐,这样,“道德意义上的工作就不仅变得越来越统一和快乐,而且还远离了不太永久性的东西,而趋于更永久的东西,因而使自己的整个本性更加平静”。
白璧德的人性善恶二元论与宋儒理学的人性论极为相合。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上天赋予人的本性就是仁、义、礼、智之理,理自本性通过心由行动表现出来就是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气。孟子将恶的起源归于人性以外的物欲,在于人的本性之外的不恰当的欲望没有受到良心的控制。与孟子的“性善说”不同,同为儒家的苟子主张“性恶说”:“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性情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之者也。”《荀子·性恶》荀子强调人的肉体本能欲望就是性,因此是恶的。孟子与荀子从不同的角度谈及人的两重性,孟子没有把人的生理本能当作性,而是把体现道德本质的仁、义、礼、智称作性;荀子是把人的生理本能当作性,而未言及道德本质。
宋儒朱熹把人性分为本然之性与气质之性,认为“本然之性为善,气质之性仅在恰当之时为善,过度则为恶”。人有道心人心之别,人心只关注于满足“耳目之欲”,只看到“利害情欲”之私,而道心则服从于仁义礼智的原则,看到道理之公,“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P8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