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莫雷诺心理学:克服强迫症(第5版,西班牙临床心理学家经典入门指南,强迫症的诱因、病症与治疗,收录强迫症自测表)
》
售價:HK$
54.8

《
杰出投资者的情绪管理课:揭秘巴菲特不住在华尔街的真相(德国年度财经图书奖)
》
售價:HK$
87.8

《
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报告(2024)
》
售價:HK$
178.2

《
中国美术全集:陶瓷器(一部汇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大型图集)
》
售價:HK$
1680.0

《
科技革命与日本现代化
》
售價:HK$
174.6

《
天气好极了,钱几乎没有: 契诃夫书信集 1876—1904
》
售價:HK$
92.2

《
天才基本法
》
售價:HK$
62.3

《
歧路彷徨:明代小读书人的选择与困境
》
售價:HK$
113.3
|
內容簡介: |
冯振萍、李宪伦、黄超编著的《思想政治教育十万个为什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知识读本1》之一和之二,是《思想政治教育210个“为什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知识读本 一》和《思想政治教育200个“为什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知识读本二》的续集,也是其概念的拓展和内容的延伸。将书名正式改为《思想政治教育十万个“为什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知识读本》,并从此统一书名、统一 200个“为什么”体例,是力求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十万个“为什么话语”新体系,整体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需要。每一例“为什么”,都力求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维视点、视面、视界出发,以大众化通俗话语说事,以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为什么话语”新体系,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知识普及为基本目的。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作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延伸、拓展性成果,《思想政治教育十万个为什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知识读本1》这一读本的根本宗旨和最高目标是,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当代中国“火”起来,在经济日益全球化,资本主义制度的特产——金融危机频发的情况下,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与实践,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跨越时空的映射。相信,经过不懈探索,这一读本将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鲜活教育文本,成为社会科学工作者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话语表达。这既是作者的研究构想,也是力求达到的基本目的和愿望。
|
目錄:
|
第一篇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一
001: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意识形态”
002:为什么说“两个学科的研究整合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意识形态学术研究和学科形态的形成”
003: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包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学术话语研究”
004:为什么说“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辩证法的统一”
005:为什么说“坚持解放思想与统一思想也是辩证法的统一”
006:为什么说“把握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关系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007:为什么说“把握解放思想与统一思想辩证统一关系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008:为什么说“坚持解放思想与改革创新同样是辩证法的统一”
009:为什么说“把握解放思想与改革创新的辩证统一关系同样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010:为什么说“‘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
011:为什么说“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当下的中国尤为重要”
012:为什么说“中美关系重要性前所未有,但面临重大考验”
013:为什么“要摒弃三方面的陈旧思维,为建立中美战略互信扫清障碍”
014:为什么说“为维护和平,中国不会被孤立”
015:为什么说“中国应从容面对西方话语权”
016:为什么有舆论称“中国是叙利亚人民的真朋友”
017:为什么“欧洲死死咬住叙利亚”
018:为什么说中国领先’只是美国人的直觉”
019:为什么有专家认为“西方的一人一票‘游戏民主’模式在全面走下坡”
020:为什么说“中国百姓从苏联解体中获得的启示是耐人寻味和大有益处的”
021:为什么“必须摒弃苏联模式的束缚,社会主义才会获得新生”
022:为什么说“中国模式是一种客观存在”
023:为什么说“西方干预是决定阿拉伯国家走向的重要因素”
024: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是‘真、善、美’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025: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026: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第二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发展一
第三篇 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一
第四篇 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一
第五篇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一
第六篇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思想道德法律教育一
第七篇 历史与中国传统和现代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一
第八篇 国防、国家安全与形式政策教育一
第九篇 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