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零信任网络:在不可信网络中构建安全系统(第2版)
》
售價:HK$
120.8

《
经营方略(全新修订版)
》
售價:HK$
107.8

《
走遍世界寻国宝
》
售價:HK$
140.8

《
时刻人文·中国之诞生:中国文明的形成期
》
售價:HK$
107.8

《
血与火的50年:昙花一现的西晋
》
售價:HK$
107.8

《
权力尚简:《老子》的权力政治学解读
》
售價:HK$
96.8

《
齐民要术(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高中)
》
售價:HK$
63.8

《
海洋明天的样子
》
售價:HK$
75.9
|
編輯推薦: |
滕朋著的《中国突发事件传播模式研究》对中国近年来突发公共事件、公共危机的新闻传播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从公共管理角度分析了不同传播模式的利弊得失,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和发展的建议,对新闻从业人员和有关管理部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书对中国近年来突发公共事件、公共危机的新闻传播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从公共管理角度分析了不同传播模式的利弊得失,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和发展的建议,对新闻从业人员和有关管理部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內容簡介: |
滕朋著的《中国突发事件传播模式研究》讲述了在传统媒体为主的传播环境中,中国突发事件的传播模式受制于外部因素和实践经验的累积。“模式”之于突发事件报道而言,更多体现的是规则和习惯。在依法治国和新媒体普及的背景下,突发事件的传播必须和科学应急救灾体系进行有效对接,突发事件演化规律、新闻传播规律和受众信息需求都是传播决策的重要依据。从科学减灾的角度来看,突发事件中的信息公开与新闻传播,不仅涉及宣传舆论、政府形象,同时也是承载和凝聚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渠道。如何通过灾情信息传播维系社会秩序、减少社会损伤、平息公众焦虑,是突发事件传播的首要目标。
|
關於作者: |
滕朋,男,河南永城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陕西记协理事,陕西新闻发布专家组成员。南洋理工大学(2006)、香港城市大学(2013)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传播社会学、危机传播、互联网舆论。主持国家级课题1项,主持省部级及其他课题6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
目錄:
|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动机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理论框架与研究问题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我国突发事件传播的开放过程
第一节 突发事件报道的演化
第二节 突发事件报道的复杂性
第三节 突发事件的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
第四节 突发事件传播开放的阻碍因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突发事件的组织传播模式
第一节 “组织传播模式”界定
第二节 个案研究:1959年信阳饥荒的信息传播
第三节 组织传播:突破组织壁垒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突发事件的依次传播模式
第一节 “依次传播模式”界定
第二节 矿难报道十年研究(1995—2005)
第三节 依次传播:完结式报道应该完结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突发事件的并行传播模式
第一节 “并行传播模式”界定
第二节 从甲肝到禽流感:疫情报道分析
第三节 并行传播引发社会危机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突发事件宣传主导传播模式
第一节 “宣传主导传播模式”界定
第二节 抗洪救灾报道的“新闻框架”分析
第三节 新闻框架的运用:危险如何宣传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突发事件的大众传播模式
第一节 “大众传播模式”界定
第二节 大众传播模式下群体性事件报道
第三节 大众传播模式实现的外部环境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突发事件报道实践研究
第一节 突发公共事件中新闻报道的应急机制
第二节 两岸台风灾害报道比较
第三节 汶川震灾报道中人文关怀的“摇摆”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
|